高一语文晨读材料.doc_第1页
高一语文晨读材料.doc_第2页
高一语文晨读材料.doc_第3页
高一语文晨读材料.doc_第4页
高一语文晨读材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晨读材料 张继辉第一周晨读一【资料卡片】文学常识朱自清(),原名自毕,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散文荷塘月色被选入教材。文化常识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即形容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误例:兄弟,你别不信我,我可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的。正例: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朱自清很好)2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误例:首映式结束,导演激动地说,观众对这部电影的摄影创意的溢美之词,给了我们极大的肯定和鼓舞,我们一定拍出更好的电影以飨观众。正例:警惕对亚洲新经济的溢美之词。诗词鉴赏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答: 古文延伸翻译下面文言文段。昔周人有仕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少年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主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翻译: 晨读二【资料卡片】文学常识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同时他也是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1923)彷徨(1926),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1927),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36)。最能体现鲁迅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部“史诗”,它不但记录了鲁迅一生战斗的业绩,同时也记录了鲁迅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史。鲁迅的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集等15部。文化常识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三人成虎: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误例: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正例: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2罄竹难书:磬,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误例:他自从去年到任以来,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好事,其政绩可谓罄竹难书。正例: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第四句, 古文延伸翻译下面文言文段。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之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翻译: 晨读三【资料卡片】文学常识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文化常识姓的由来及演变: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错例:湖北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副厅级干部,符合条件的人士都可报名,这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正例:骗子利用一些人贪财心理,或空头许诺,或小利勾引,结果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不少。2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错例:据报道,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然坐山观虎斗,为此,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正例: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要耐心劝解,决不能坐山观虎斗。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古文延伸翻译下面文言文段。翱(人名)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群)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通拽读音hui,扔)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翻译: 第二周晨读一【资料卡片】文学常识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胡同文化被选入教材。文化常识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东曦:古代神话说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促织:“东曦既驾,僵卧长愁。”“东曦既驾”指东方的太阳已经出来了。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不瘟不火:瘟,戏典表演沉闷乏味,不够火爆。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误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误例:LD彩电春天风风火火地上市以后,几个月来全国各大区的销售状况均不温不火,并不像先前人们预想的那样乐观。正例:对待每次的演出他是那样的严肃认真,从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理上精心创造,跟别人配搭丝丝入扣,不瘟不火。2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定是指“并非活的”。误例:李丽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其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正例:贵厂生产的毛巾上印的喜鹊图案,真是栩栩如生啊!”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答: 古文延伸 翻译下面文言文段。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翻译: 晨读二【资料卡片】文学常识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文化常识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永遇乐:“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形容听得多了,看得多了,长期浸润其中,无形中受到影响。误例:要不是亲临现场耳濡目染,很难想象计算机数字音频具有何等神妙。正例: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2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应说别人使自己破屋生辉不胜荣幸,用反了当有骂人之嫌。误例:何乐士环保漆采用环保材料,纳米技术,防水阻燃,耐氧化,历久弥新,使用本产品装修装饰,定可使您新居蓬荜生辉。 正例:太好了,你能来我就很高兴了,还带来个小家伙,这更使我这个小屋蓬荜生辉啊!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 古文延伸翻译下面文言文段。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翻译: 第三周晨读一【资料卡片】文学常识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现在山东省临沂县)人,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他做过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写有兰亭集序,书法上也称兰亭序。文化常识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六十甲子”依次是: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耳熟能详:听得多了,也就能详尽地说出来。误例:好的文章只要读得多了便耳熟能详。正例:虽然耳熟能详,酒精的麻醉作用,今天感到,顿然理解贪杯的人的心情。2颐指气使:说话只用面部表情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态。误例: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认真仔细地进行讲解,而且还颐指气使,示意大家积极发言。正例:这个女人,凭什么颐指气使,凭什么能够置身事外?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苏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古文延伸翻译下面文言文段。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座位的排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翻译: 晨读二【资料卡片】文学常识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悬河”等文化常识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后序“德祐二年”、雁荡山“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3)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 ,不顾后果。 误例:一味陶醉在成功的幻想之中,不肯制定切实的措施,这无以于饮鸩止渴。正例:杨嗣昌的加征练饷办法是使朝廷饮鸩止渴。( 姚雪垠李自成)2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误例:如今,他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都透着成功者的自信。正例:感情的激动使我说话期期艾艾了。(茅盾腐蚀十月十日)诗词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第13题。赤壁 杜庠 水军东下本雄图, 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 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 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 荒矾鸥鸟满烟芜。注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曹瞒:即曹操。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一句同说事。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80字左右)。 古文延伸 翻译下面文言文段中划线句子。鲁监门之女婴(人名),相从绩(纺麻线)。中夜而泣涕。其偶(同伴)曰:“何谓而泣也?”婴曰:“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其偶曰:“卫世子不肖,诸侯之忧也。子曷为泣也?”婴曰:“吾闻之,异乎子之言也。昔者宋之桓司马得罪于宋君,出于鲁,其马佚而骣(马打滚)吾园,而食吾园之葵。是岁,吾闻园人亡利之半。越王句践起兵而攻吴,诸侯畏其威,鲁往献女,吾姊与焉。兄往视之,道畏而死。越兵威者吴也,兄死者我也。由是观之,祸与福相及也。今卫世子甚不肖,好兵,吾男弟三人,能无忧乎?”翻译: 晨读三【资料卡片】文学常识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 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 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76年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 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文化常识“氏”的历史及演变: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误例: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什么也看不清楚。正例:难怪人们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罗斯福采取的是典型的“隔岸观火”的态度。2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误例: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仅2月14日孙家湾矿难中就有二百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正例:文艺界委员联组会议笑声掌声此起彼伏。诗词鉴赏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咏风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户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风声。 (1)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作简要分析。答: (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答: (3)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 古文延伸翻译下面文言文段。北楚有任侠者,其子孙数谏而止之,不听也。县有贼,大搜其庐,事果发觉,夜惊而走,追道及之。其所施德者皆为之战,得免而遂反。语其子曰:“汝数止吾为侠,今有难,果赖而免死。而谏我不可用也!”知所以免于难而不知何以无难,论事如此,岂不惑哉!翻译: 第四周晨读一【资料卡片】文学常识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首,唐代文学家,有抒情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阁序。著有王子安集。文化常识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1)序数纪月法。如采草药:“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赋:“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3)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仲春遘时雨”,“仲春”代农历二月。 【能力拓展】成语积累1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境之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相互救助。误例: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人相濡以沫,美满幸福。正例:在物质条件相对贫乏的情况下,他们仍旧相濡以沫。2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令人忍俊不禁。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正例: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乡思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