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导数练习题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曲线y=x3+px+q与x轴相切,则p与q之间的关系是 ( B ) A B C D 2、设则等于 ( B )A0B1 C-1D不存在3、函数在(-,)上是 ( A )A单调增函数B单调减函数C在x=0处无意义 Dx0时是单调增函数,x0)解的个数18、已知上是增函数,在0,2上是减函数,且方程有三个根,它们分别为.()求c的值;()求证()求的取值范围.19、已知处取得极值,且. ()求常数a,b,c的值; ()求f(x)的极值.20、设函数 (a、b、c、dR)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x=1时,取极小值(1)求a、b、c、d的值;(2)当时,图象上是否存在两点,使得过此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试证明你的结论; (3)若时,求证:.21、设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 (2)若当时,恒有,试确定a的取值范围. 22、如图,P是抛物线C:y=x2上一点,直线l过点P且与抛物线C交于另一点Q.()若直线l与过点P的切线垂直,求线段PQ中点M的轨迹方程;()若直线l不过原点且与x轴交于点S,与y轴交于点T,试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选择题: BBADD ACDDB CD12、 fn(x)=2xn2(1x)nn3x2(1x)n-1=n2x(1x)n-12(1x)nx,令fn(x)=0,得x1=0,x2=1,x3=,易知fn(x)在x=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fn()=n2()2(1)n=4()n+1. 二、填空题:13 14 a= 4 ,b= 11 158 1610三、解答题: 17、令f(x)=x3-3ax+2,讨论的f(x)单调性及最大值与最小值,结合图象可得设f(x)=x3-3ax+2,现先来求函数f(x)的极值其导函数为f(x)=3x2-3a,由f(x)=0可得x=,列表讨论如下:X(-,-)-(-,)(,+)f(x)+00+f(x)极大值极小值由此可得,函数在x=-处取得极大值2+2a;在x=处取得极小值2-2aOxy-根据列表讨论,可作出函数的草图a0,显然极大值2+2a0,故当极小值2-2a1时,方程x3-3ax+2=0有三个不同实根;当极小值2-2a0,即0a1时,方程x3-3ax+2=0有惟一的实根当极小值2-2a=0即a=1时,方程x3-3ax+2=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其中有一根为二重根)18、() 上是增函数,在0,2上是减函数, 当取到极大值,()的两个根分别为函数上是减函数,.().19、()由已知有即 解得 ()由()知, 当x1时, 内分别为增函数;在(1,1)内是减函数.因此,当x=1时,函数f(x)取得极大值f(1)=1;当x=1时,函数f(x)取得极小值f(1)=1 20、解(1)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对任意实数,即恒成立1分2分 ,时,取极小值,解得 (2)当时,图象上不存在这样的两点使结论成立. 假设图象上存在两点、,使得过此两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由知两点处的切线斜率分别为,且(*) 、,此与(*)相矛盾,故假设不成立. 证明(3),或,上是减函数,且 在1,1上,时,. 21、(1) 令 由表xa3af0+0f递减递增b递减可知:当时,函数为减函数,当时。函数也为减函数;当时,函数为增函数. 当x=a时,的极小值为时,的极大值为b. (2)由 0a1, 上为减函数. 于是,问题转化为求不等式组的解. 解不等式组,得 又0a0,y20.由y=x2, 得y=x. 过点P的切线的斜率k切= x1,直线l的斜率kl = =,直线l的方程为yx12= (xx1),方法一:联立消去y,得x2xx122=0.M是PQ的中点 x0=, y0=x12(x0x1).消去x1,得y0=x021(x00),PQ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y=x21(x0).方法二:由y1=x12,y2=x22,x0=,得y1y2=x12x22=(x1x2)(x1x2)=x0(x1x2),则x0=kl=,x1= ,将上式代入并整理,得y0=x021(x00),PQ中点M的轨迹方程为y=x21(x0).()设直线l:y=kxb,依题意k0,b0,则T(0,b).分别过P、Q作PPx轴,QQy轴,垂足分别为P、Q,则. y=x2由 消去x,得y22(k2b)yb2=0. y=kxb y1y2=2(k2b),则 y1y2=b2.方法一:|b|()2|b|=2|b|=2.y1、y2可取一切不相等的正数,的取值范围是(2,).方法二:=|b|=|b|.当b0时,=b=22;当b0,于是k22b0,即k22b.所以=2.当b0时,可取一切正数,的取值范围是(2,).方法三:由P、Q、T三点共线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燃气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民族志叙事策略-洞察及研究
- 自动测量员考试题及答案
- 东山企业排污管理办法
- 个体工商建账管理办法
- 纸箱用处理管理办法
- 中央高校科研管理办法
- 装卸搬运业管理办法
- 东莞科技业务管理办法
- 东北养牛繁育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中国专业图片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妇产科临床路径培训课件
- 2025一级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土建、安装)》学霸笔记
-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公共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含答案)
- 难治性痛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解读 4
- 2025年网络等级保护考核题库及答案
- 献县地热管理办法
- 财务共享模式下中储粮财务集中管理研究
- 维护国家安全小学生课件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高三上学期调研摸底考试数学试卷
- 【公开课】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