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数学等比数列高三数学等比数列人教实验人教实验 B B 版(文)版(文)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 二. 教学内容: 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前 n 项和及其应用 三. 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 四. 课标要求 1. 通过实例,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 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的公式; 3.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 会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五. 命题走向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同样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出题的重点。客观性的试 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性质的灵活应用, 对基本的运算要求比较高,解答题大多以数列知识为工具。 预测 08 年高考对本讲的考查为: (1)题型以等比数列的公式、性质的灵活应用为主的 12 道客观题目; (2)关于等比数列的实际应用问题或知识交汇题的解答题也是重点; (3)解决问题时注意数学思想的应用,像通过逆推思想、函数与方程、归纳猜想、等 价转化、分类讨论等,它将能灵活考查考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知识回顾 1. 等比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q(0)q 即:。 (注意:“从第二项起” 、 “常数”、等比数列的公比和项都 1n a (0) n aq qq 不为零) 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0( 1 1 1 qaqaa n n 说明:(1)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知道:当公比 q=1 时该数列既是等比数列也是 等差数列;(2)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若为等比数列,则。 n a m n m n a q a 3. 等比中项 如果在中间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那么叫做的等比中ba与GbGa,Gba与 项(两个符号相同的非零实数,都有两个等比中项) 。 4.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 一般地,设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是,当 123 , n a a aa n S 123n aaaa 时, 或;当 q=1 时,(错位相减法) 。1q q qa S n n 1 )1 ( 11 1 n n aa q S q 1 naSn 说明:(1)和各已知三个可求第四个;(2)注意求和公式中 n Snqa, 1nn Sqaa, 1 是,通项公式中是,不要混淆;(3)应用求和公式时,必要时应讨论 n q 1n q1q 的情况。1q 【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例 1. “公差为 0 的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一定是递减数列” ; 2 1 “a,b,c 三数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b2=ac” ;“a,b,c 三数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2b=a+c”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 )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解解:四个命题中只有最后一个是真命题。选 A 命题 1 中未考虑各项都为 0 的等差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命题 2 中可知 an+1=an,an+1an未必成立,当首项 a1an,此时该数列为递增数列; 命题 3 中,若 a=b=0,cR,此时有,但数列 a,b,c 不是等比数列,所以应是acb 2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若将条件改为 b=,则成为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ac 点评点评:该题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了有关等比数列的一些重要结论,为此我们要注意 一些有关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重要结论。 例 2. 命题 1: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an+b(a1),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命题 2: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an2+bn+c(a0),则数列an是等差数列; 命题 3: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an,则数列an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 上述三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 A. 0 个B. 1 个C. 2 个D. 3 个 解解: 由命题 1 得,a1=a+b,当 n2 时,an=SnSn1=(a1)an1。若an是等比数 列,则=a,即=a,所以只有当 b=1 且 a0 时,此数列才是等比数列。 1 2 a a ba aa ) 1( 由命题 2 得,a1=a+b+c,当 n2 时,an=SnSn1=2na+ba,若an是等差数列,则 a2a1=2a,即 2ac=2a,所以只有当 c=0 时,数列an才是等差数列。 由命题 3 得,a1=a1,当 n2 时,an=SnSn1=a1,显然an是一个常数列,即公 差为 0 的等差数列,因此只有当 a10;即 a1 时数列an才又是等比数列。 点评点评:等比数列中通项与求和公式间有很大的联系,上述三个命题均涉及到 Sn与 an的 关系,它们是 an=,正确判断数列an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都必 , 1 1 nn SS a 时当 时当 2 1 n n 须用上述关系式,尤其注意首项与其他各项的关系。上述三个命题都不是真命题,选择 A。 例 3. (2000 全国理,20) ()已知数列cn ,其中 cn2n3n,且数列cn1pcn 为等比数列,求常数 p;()设an 、 bn是公比不相等的两个等比数列,cn=an+bn, 证明数列cn不是等比数列。 解:()解:因为cn1pcn是等比数列, 故有:(cn1pcn)2(cn2pcn1) (cnpcn1) , 将 cn2n3n代入上式,得: 2n13n1p(2n3n) 22n23n2p(2n13n1) 2n3np(2n13n1) , 即(2p)2n(3p)3n2 (2p)2n1(3p)3n1 (2p)2n1(3p)3n1 , 整理得(2p) (3p)2n3n0,解得 p=2 或 p=3。 6 1 ()证明:设an 、 bn的公比分别为 p、q,pq,cn=an+bn。 为证cn不是等比数列只需证 c22c1c3。 事实上,c22(a1pb1q)2a12p2b12q22a1b1pq, c1c3(a1b1) (a1p2b1q2)a12p2b12q2a1b1(p2q2) , 由于 pq,p2q22pq,又 a1、b1不为零, 因此 c22c1c3,故cn不是等比数列。 点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推理和运算能力。 例 4. (2003 京春,21)如图 1,在边长为 l 的等边ABC 中,圆 O1为ABC 的内切圆, 圆 O2与圆 O1外切,且与 AB,BC 相切,圆 On+1与圆 On外切,且与 AB、BC 相切, 如此无限继续下去.记圆 On的面积为 an(nN*) ,证明an是等比数列; 图 1 证明:记 rn为圆 On的半径,则 r1=tan30=。=sin30=,所以 2 l l 6 3 nn nn rr rr 1 1 2 1 rn=rn1(n2) , 3 1 于是 a1=r12=,故an成等比数列。 9 1 )(, 12 2 11 2 n n n n r r a al 点评点评:该题考查实际问题的判定,需要对实际问题情景进行分析,最终根据对应数值 关系建立模型加以解析。 例 5. 一个等比数列有三项,如果把第二项加上 4,那么所得的三项就成为等差数列,如 果再把这个等差数列的第三项加上 32,那么所得的三项又成为等比数列,求原来的等比数 列。 解解:设所求的等比数列为 a,aq,aq2; 则 2(aq+4)=a+aq2,且(aq+4)2=a(aq2+32); 解得 a=2,q=3 或 a=,q=5; 9 2 故所求的等比数列为 2,6,18 或,。 9 2 9 10 9 50 点评点评: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先求公比,后求其它量,这是解等差数列、等比qa , 1 数列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思路简单、实用,缺点是有时计算较繁。 例 6. (2006 年陕西卷)已知正项数列,其前项和满足 n an n S 且成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 2 1056, nnn Saa 1531 ,aaa n a. n a 解解:10Sn=an2+5an+6, 10a1=a12+5a1+6,解之得 a1=2 或 a1=3。 又 10Sn1=an12+5an1+6(n2), 由得 10an=(an2an12)+6(anan1),即(an+an1)(anan15)=0 an+an10 , anan1=5 (n2)。 当 a1=3 时,a3=13,a15=73,a1, a3,a15不成等比数列 a13; 当 a1=2 时,,a3=12, a15=72,有 a32=a1a15 , a1=2, an=5n3。 点评点评:该题涉及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与等比数列通项之间的关系,最终求得结果。 例 7. (1) (2006 年辽宁卷)在等比数列中,前项和为,若数列 n a 1 2a n n S 也是等比数列,则等于( )1 n a n S A. B. C. D. 1 22 n 3n2n31 n (2) (2006 年北京卷)设,则等于 4710310 ( )22222() n f nnN ( )f n ( ) A. B. C. D. 2 (81) 7 n 1 2 (81) 7 n 3 2 (81) 7 n 4 2 (81) 7 n (3) (1996 全国文,21)设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若 S3S62S9,求数列 的公比 q; 解解:(1)因数列为等比,则,因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 n a 1 2 n n aq 1 n a 22 12112221 2 (1)(1)(1)22 (12 )01 nnnnnnnnnnnn n aaaaaa aaaaaa aqqq 即,所以,故选择答案 C。2 n a 2 n Sn (2)D; (3)解:若 q=1,则有 S3=3a1,S6=6a1,S9=9a1。 因 a10,得 S3+S62S9,显然 q=1 与题设矛盾,故 q1。 由 S3+S6=2S9,得,整理得 q3(2q6q31) q qa q qa q qa 1 )1 (2 1 )1 ( 1 )1 ( 9 1 6 1 3 1 =0,由 q0,得 2q6q31=0,从而(2q31) (q31)=0,因 q31,故 q3=,所以 2 1 q=。 2 4 3 点评点评:对于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要先分清数列的通项公式,对应好首项和公比求出最 终结果即可。 例 8. (2007 全国文 17)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 已知 n a1q n n S ,求的通项公式. 342 25aSS, n a 解解:由题设知, 1 1 (1) 0 1 n n aq aS q , 则 由得, 42 15(1)qq 22 (4)(1)0qq(2)(2)(1)(1)0qqqq 因为,解得或. 1q 1q 2q 当时,代入得,通项公式;1q 1 2a 1 2 ( 1)n n a 当时,代入得,通项公式. 2q 1 1 2 a 1 1 ( 2) 2 n n a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和通项公式,其中包含了方程和分类讨论的 思想。 例 9. (1) (2005 江苏 3)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首项 a13,前三项和为 21,则 a3a4a5( ) A. 33B. 72C. 84 D. 189 (2) (2000 上海,12)在等差数列an中,若 a100,则有等式 a1+a2+an=a1+a2+a19n(n19,nN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 bn中,若 b91,则有等式 成立。 解解:(1)答案:C;解: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 q(q0),由题意得:a1+a2+a3=21,即 3+3q+3q2=21,q2+q-6=0,求得 q=2(q=3 舍去),所以 a3+a4+a5=q2(a1+a2+a3)=4故,8421 选 C。 (2)答案:b1b2bnb1b2b17n(n17,nN*; 解:在等差数列an中,由 a100,得 a1a19a2a18ana20nan1a19n2a100, 所以 a1a2ana190,即 a1a2ana19a18an1, 又a1a19,a2a18,a19nan1 a1a2ana19a18an1a1a2a19n, 若 a90,同理可得 a1a2ana1a2a17n, 相应地等比数列bn中,则可得:b1b2bnb1b2b17n(n17,nN*。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相关概念及其有关计算能力。 例 10. (1)设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它的前 n 项和为 80,前 2n 项和为 6560,且前 n 项中数值最大的项为 54,求此数列的首项和公比 q。 解解:设等比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依题意设:a10,Sn=80 ,S2n=6560。 S2n2Sn ,q1; 从而 =80,且=6560。 1 1 1 n aq q 2 1(1 ) 1 n aq q 两式相除得 1+qn=82 ,即 qn=81。 a1=q10 即 q1,从而等比数列an为递增数列,故前 n 项中数值最大的项为 第 n 项。 a1qn-1=54,从而(q1)qn-1=qn-qn-1=54。 qn-1=8154=27 q=3。 1n n q q 27 81 a1=q1=2 故此数列的首项为 2,公比为 3。 (2)在和之间插入 n 个正数,使这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求所插入的 n n 1 1n2n 个数之积。 解一解一:设插入的 n 个数为,且公比为 q, n xxx, 21 则, 2 , 1, 1 ),1(, 1 1 11 nkq n xnnqq n n k k nn 。 22 ) 1( 212 21 ) 1 ( 11111 nnn n n n n nn n n q n q n q n q n q n xxxT 解二解二:设插入的 n 个数为, n xxx, 21 1, 1 10 nx n x n n n xxxxxx nnn 1 12110 nn xxxT 21 n nnnn n n xxxxxxT) 1 ()()()( 1121 2 。 2 ) 1 ( n n n n T 点评点评:第一种解法利用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先求公比,后求其它量,这是解等差qa , 1 数列、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其优点是思路简单、实用,缺点是有时计算较繁;第二种解 法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与“首末项等距”的两项积相等,这在解题中常用到。 例 11. (2007 高考天津文)在数列中,. n a 1 2a 1 431 nn aan n * N ()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n an ()求数列的前项和; n an n S ()证明不等式,对任意皆成立. 1 4 nn SS n * N 解解:()证明:由题设,得 1 431 nn aan ,. 1 (1)4() nn anan n * N 又,所以数列是首项为 ,且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1 11a n an14 ()解:由()可知,于是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1 4n n an n a . 1 4n n an 所以数列的前项和. n an 41(1) 32 n n n n S ()证明:对任意的,n * N 1 1 41(1)(2)41(1) 44 3232 nn nn nnn n SS . 2 1 (34)0 2 nn 所以不等式,对任意皆成立. 1 4 nn SS n * N 点评点评:本小题以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为载体,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通 项公式及前项和公式、不等式的证明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n 例 12. (2007 山东文)设是公比大于 1 的等比数列,为数列的前项和. n a n S n an 已知,且构成等差数列. 3 7S 123 334aaa, (1)求数列的通项。 n a n a (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Tn. 31 ln12 nn ban , n bn 解解:(1)由已知得 123 13 2 7 : (3)(4) 3. 2 aaa aa a , 解得. 2 2a 设数列的公比为,由,可得. n aq 2 2a 13 2 2aaq q , 又,可知, 3 7S 2 227q q 即, 2 2520qq 解得. 12 1 2 2 qq, 由题意得. 12qq, . 1 1a 故数列的通项为. n a 1 2n n a (2)由于 31 ln12 nn ban , 由(1)得 3 31 2 n n a 3 ln23 ln2 n n bn 2ln3bb n1n 是等差数列. n b 12nn Tbbb = 2 bbn n1 2ln 2 1nn3 2 2lnn32ln3n 1 () 2 (3ln23ln2) 2 3 (1) ln2. 2 n n bb n n n 故. 3 (1) ln2 2 n n n T 点评点评:对于出现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一定要区分开各自的公式,不要混淆。 二、思维总结 1. 等比数列的知识要点(可类比等差数列学习) (1)掌握等比数列定义q(常数) (nN) ,同样是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 n n a a 1 依据,也可由 anan2来判断; 2 1n a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qn1; (3)对于 G 是 a、b 的等比中项,则 G2ab,G;ab (4)特别要注意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应分为 q1 与 q1 两类,当 q1 时, Snna1,当 q1 时,Sn,Sn。 q qa n 1 )1 ( 1 q qaa n 1 1 2. 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定义法:对于数列,若,则数列是等比数列; n a)0( 1 qq a a n n n a 等比中项:对于数列,若,则数列是等比数列。 n a 2 12 nnn aaa n a 3. 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比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如果是等比数列的第项,是等比数列的第 n an m a 项,且,公比为,则有;mnm q mn mn qaa 对于等比数列,若,则,也就是: n avumn vumn aaaa ,如图所示:。 23121nnn aaaaaa n n aa n aa nn aaaaaa 1 12 , 12321 若数列是等比数列,是其前 n 项的和,那么, n a n S * Nk k S kk SS 2 成等比数列。 kk SS 23 如下图所示: k kkkk S SS kk SS kkk aaaaaaaa 3 232k 31221 S 321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50 分钟) 1. 等比数列中, 则的前项和为( ) n a,243, 9 52 aa n a4 A. B. C. D. 81120168192 2. 与,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12 12 A. B. C. D. 111 2 1 3. 已知一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依次为,那么是此数列的第( )33 , 22 ,xxx 2 1 13 项 A. 2 B. 4C. 6D. 8 4. 在公比为整数的等比数列中,如果那么该数列的前项 n a,12,18 3241 aaaa8 之和为( ) A. B. C. D. 513512510 8 225 5. 在等比数列中, 若则=_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wxckt wxckt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头 n a,75, 3 93 aa 10 a 6. 在等比数列中, 若是方程的两根,则- n a 101,a a0623 2 xx 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实战面试题集
- 2025年房地产销售经理面试指南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燃气工程中级知识系统梳理与预测题解析
- 电力冬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环境工程师高级专业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财务会计实操技巧与面试预测题
- 2025年初入金融行业必-备知识金融分析师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煤气工程专业知识与考试热点预测
- 电信线路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外贸业务经理中级面试攻略与模拟题集全解
- 测量班部门管理制度
- 吉林:用水定额(DB22-T 389-2019)
- CJ/T 327-2010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检查井盖
- 产品售后服务方案模板
- 防雷防静电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混凝土索赔协议书
- 社保返还协议书
- 2025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变电站施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机修理工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考试练习题库(附答案)
- 中小学违规办学行为治理典型案例与规范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