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的发展与应用_第1页
刺络的发展与应用_第2页
刺络的发展与应用_第3页
刺络的发展与应用_第4页
刺络的发展与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刺络的发展与应用,刺络,络刺者,刺小络之血也。是浅刺体表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方法,因为其所刺以血络为主,故称“络刺”。为九刺之一。素问调经论指出其操作方法是: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工具有贬石,锋针等。,点刺法,散刺法,束刺法,其作用有:疏经通络,活络止痛,活血化淤,消肿散结,醒脑开窍,镇静安神,清热解毒,祛邪安正,和血养血,美容养颜等作用。这些作用互相联系,其中通经活络是基础,是其他作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了解并掌握刺血的作用,对临床合理选用刺血,提高刺血疗法的治疗效果都有裨益,现代代表医家,石学敏,欧阳颀,刘少林,王峥,杨长森,石学敏,教授,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了显著疗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被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单纯刺络法为血液自然流出,或稍稍挤压针刺局部,往往淤血留驻不消,贼邪伏而不退,虽有祛邪、散风、疏通经络之作用,但不能发到尽去其邪之效果。石学敏院士观察到血尽方可邪出,然应用传统络刺法难求其尽,故思加压之法,于病变部位点刺后置罐拔之。,哮喘,石学敏教授在治疗哮喘病多年实践中的独到之处在于用肺俞穴温灸法与华佗夹脊穴刺络拔罐法以祛邪扶正,使邪有所出,应用此方法治疗绝大多数病人哮喘可立即得到缓解,并且从肺部听诊确认肺部啰音有明显减轻或消失,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此法疗效甚佳。,刺络操作方法: 华佗夹脊刺穴(2、3、5、7对),直刺11.5寸,令针感向前胸或上、下放散,施捻转补法13分钟,继而在相当于风门、肺俞、膈俞穴部位选两对用三棱针点刺35下,深达皮下,然后加火罐令出血510ml为度。,痹症,石学敏教授对痹症的治疗研究已进行了多年,认为该病的治疗应以通为主,辅以扶正祛邪。在疼痛严重的关节周围施以刺络法,收效极佳。,刺络操作方法(适用于痛痹)(1)治则:化瘀通络,活血止痛,散风蠲痹(2)配方:关节附近疼痛明显的部位或压痛点(3)操作:选择关节附近疼痛明显的部位或压痛点,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35点,加用闪火罐,至出血35ml为度。(4)疗程每日1次或隔日1次,30天为1疗程。刺络法有明显的消肿止痛的疗效。,刘少林,生于民国十年(1921年),从小跟从祖父刘宗元、伯父刘紫荣学习中医,上世纪40年代,刘少林到重庆宽仁医院短期工作,兼习西医。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刘少林传承的刘氏针灸刺熨疗法,为众多疑难病症患者解除了痛苦。,癔病,是由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中医归属为“脏躁”或“郁证”的范畴,认为情志失调,使肝失调达,以致肝气郁结而致,久则心气耗伤,心脾两虚。大多急骤起病,多在受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生刘少林在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宁心安神为原则。方法: 1.以大敦,肝俞,中冲,心俞,人中点刺出血10滴,背部穴位可拔罐出血约615毫升。 2.或用手十宣,大趾及第四趾井穴点刺挤血至10余滴。,中暑,是因为高热环境或受烈日暴晒而引起的急性疾病,多发生于夏季,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暑热或暑湿秽浊之气侵袭人体,入里犯及心包,蒙蔽心窍而致。表现为头晕头痛,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高热者可伴有意识模糊,谵语,及昏迷。,刘少林认为中暑乃邪热入里,治取足太阳,手阳明合穴委中,及曲池浮络刺血可泻血分之热而清暑暑邪又易侵犯心包,致清窍闭寒,神志昏迷,急取人中以开窍醒脑,对此症以清暑泻热,醒神开窍为治疗原则,治疗以委中,曲池各刺血1020毫升。可用于中暑轻症,或人中,十宣各刺血35滴。用于中暑伴高热,昏迷者。一般病人仅需针刺一次,严重者可连刺23次。,教授,著名中医学家,中医针灸学专家。继承淡安、邱茂良教授之后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他在全国中医院校创建之初开创性地主编的针灸学讲义和第一版全国统编高等中医院校教材针灸治疗学,为以后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基础。,杨长森,腰肌劳损,杨长森教授认为对于腰肌劳损患者,可采用沿膀胱经两侧取穴法,或刺络拔罐法治疗。效果明显。刺络操作方法:沿膀胱经两侧,选取12个腧穴,特别在重点疼痛部位,施刺络拔罐法,以三棱针挑刺35点,速用闪火拔罐,令出血35毫升,留罐时间510分钟。如患者寒邪较重,可单独应用拔罐或走罐疗法,效果更佳。,當代的刺血大家王秀珍之女,著有中國刺血療法大全,多年來推廣家傳的刺血療法。王老師理論與臨床功底都很深厚,一隻三棱針在手,針針見血,治療疑難怪病有如探囊取物。學習期間,觀察到刺血療法對各種運動系统、神經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疾病都有確切療效。,王峥,医家王峥在其著作刺血疗法大全指出刺血疗法的十大作用:1.有促进血液循环障碍改善的作用。2.有很好的镇痛作用,特别是对缺血性疼痛能迅速止痛。3.能阻止细胞的病理性萎缩和变性,以促使病变细胞的修复。4.能促使组织再生和修复的作用。5.有组织炎症过度反应和促使炎症恢复的作用。,6.有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7.有抗过敏及止痒作用。8有延缓机体的老化和抗衰老作用。9.能调控机体的温度,有退热作用。10.通过对微环境的调整,有促进使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欧阳颀,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安徽天长,生于江苏南京,198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本科,19861989 在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物理化学博士毕业。其著有图解刺血疗法等书,介绍了有关刺血疗法的手法与俞穴定位技巧,并以临床实例重点介绍了常见病症的刺血疗法的具体应用与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以急诊病症和皮肤科病症为例。,克山病,克山病是一种地区流行的原发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黑龙江省克山县首先发现。临床表现主要有心脏增大、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和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急重病人可发生猝死。,治则:苏厥醒神。 取穴:膏肓俞、肺俞、脾俞、胃俞、心俞、肾俞、人中、十二井穴。,方法:患者去衣俯卧于床,医师用拇指和示指指甲沿患者背部双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到下用力掐三遍,约10分钟后捶打受掐部位直至发红,而后用梅花针叩刺 膏肓俞、肺俞、脾俞、胃俞、心俞、肾俞诸穴渗血,再用火罐拔出血,留罐15分钟。但对于发现较晚、处于休克状态、口唇发绀者还需在针刺人中后立即用棉线缠紧十指中间,使指尖充血发绀,然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生蛇。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治则:祛邪扶正,排毒止痛。取穴:病损疱疹周围,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