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科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题:3-3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授课日期第七周周四34节课时2班级13级数控加工授课方式讲授、演示作业题目拟用课时教学目的1、 理解并掌握RLC串联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2、 串联谐振的条件和谐振电路的特点选用教具挂图板书、PPT重点1、 理解并掌握RLC串联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2、 串联谐振的条件和谐振频率难点RLC串联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教学回顾说明2013年至2014年第一学期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教 学 过 程一、课程回顾纯电阻、纯电感和纯电容电路的特性。二、引入新课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特性,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三种元件都串联到电路中这个电路会呈什么特性呢?这节可我们主要介绍RLC串联电路的特性及RLC串联电路谐振的条件和谐振电路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1、 RLC串联电路RCL串联电路的特点电阻R、电感L、电容C的串联电路如右图所示,设各元件电压uR、uL、uC的参考方向均与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由KVL得: u = uR + uL + uC 由于都是线性元件,所以各电压以及电路端电压端电流都是同频率的正弦量,故各电流和电压都可以用相量表示为:U= UR+ UL+ UC 其中,UR = RI UL = jXL I=jLI UC = - jXCI= - jI 上式表明,电阻上电压与电流相同,电感电压超前于电流90度,电容电压滞后于电流90度。以电流相量为参考相量,即I = I0,即ULUC时,z0,电压超前于电流,电路呈电感性;当UL UC0,即ULUC时,z0,电压滞后于电流,电路呈电容性;若UL UC=0,即UL=UC时,z=0,电压与电流相同,电路呈电阻性。教 学 过 程RLC串联电路的功率有功功率在RLC串联电路中,只有电阻是耗能元件,即电阻消耗的功率就是有功功率。即:无功功率在RLC串联电路中,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要储存、释放能量,所以他们在电路中只是起能量交换的作用。即:式中,称为电抗,称为电抗电压。视在功率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常用来表示电气设备的容量,称为视在功率,用字母S表示,即:视在功率常用单位是千伏安(KVA)。功率因数cos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数,即:2、串联谐振谐振条件和谐振频率在RLC串联的电路中,当XL=XC时,电路中的电流和总电压的相位同相,此时电路就产生谐振现象。谐振频率为:教 学 过 程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阻抗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车轴加工车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备案申请)
- 排水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
- 2025年成人专升本法律知识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
- 甘肃地震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第六单元试卷语文及答案
- 高校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 宠物清洁用品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总投资3000万元)
- 拆迁安置房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2025年大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妇产科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护理教程
- 2025甘肃白银靖远县北滩镇选聘专业化管理村文书2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司财务总监年终总结(五篇)
- 水厂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2025湖北随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拟聘用人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卷
- 非洲猪瘟安全培训课件
- 2025陕西延长石油榆林煤化有限公司招聘120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2026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职员和教师以外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北京海淀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和答案
- 幼小衔接阶段教育衔接策略与效果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