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四书第七“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前二者又简称学、庸,后二者又简称论、孟;有了简称,可见这些书是用得很熟的。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诸子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四子”;但礼记、论、孟在汉代都立过博士,已经都升到经里去了。后来唐代的“九经”里虽然只有礼记,宋代的“十三经”却又将论、孟收了进去。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 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做中,不易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这四种书到了朱子手里才打成一片。他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认为,大学这部书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这部书里的道理,并不是为一时一事说的,是为天下后世说的。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应机接物的微言”,问的不是一个人,记的也不是一个人。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至于中庸,是孔子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在朱子看来,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人有人心和道心;人心是私欲,道心是天理。人该修养道心,克制人心,这是心法。朱子的意思,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后来规定“四书”为科举用书,原也根据这番意思。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有删改)1. 下列对于“四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二程看来,大学分明易懂,而中庸含蓄深刻,须细加玩赏。b. 在朱子看来,论孟只是应机接物微言,抑扬不明,较难领会。c. 朱子认为,有了大学提纲挈领,便可领会论孟的精深微妙。d. 朱子认为,大学循序渐进,为天下后世立说,堪称垂世立教的大典。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与单行论语孟子同属诸子书,后都升为经书,宋代的“十三经”包含了礼记论语孟子。b. 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了“四书”,后来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c. 二程认为,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初学者入德的门径,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从这部书入手不会走错路。d. 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融贯论孟旨趣,领会中庸心法,故举其为初学者第一部书。3. 关于朱子提出的研读“四书”的目的和方法,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研读“四书”,目的在于提升修养,入德治学,建功立业。b. 研读“四书”,目的在于修养道心,克制人心,领会心法。c. 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d. 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于四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四书”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b项,“抑扬不明”错,原文是“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朱子认为”“故举其为初学者第一部书”错误。结合“这是垂世立教的大典,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在朱子看来,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论、孟的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分析,程子举大学为初学者的第一部书。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建功立业”错,结合“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读四书,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合于他提倡的本心的”分析,“建功立业”不是研读“四书”的目的。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外卖带来的大量一次性餐具污染引起舆论关注。9月1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原告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分别诉被告北京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三起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的公益诉讼案件。被诉的三家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的主体公司。日前,重庆绿联会以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由将三家公司告上法庭,绿联会认为:外卖订餐平台上存在经营模式缺陷,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致使用户在直接点餐的情况下系统会默认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极大的生态破坏。据了解,这在国内尚属第一起,外卖平台因环境污染问题被起诉。根据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互联网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三家外卖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在2000万单左右。按照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59个足球场,大约15天即可覆盖一个西湖。但此前三家平台对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均为默认,对于塑料包装也稍有收费,不符合此前颁布的“限塑令”的要求。张守纯表示,原告方主要的诉求是通过起诉推动外卖企业、消费者乃至政策制定者尽快遏制这一问题的蔓延。根据起诉书,重庆绿联会要求三家企业公开道歉,同时对于已经造成的环境负担,要承担一定的治理责任或者承担相应的费用。不过有环保人士认为,外卖造成的环境负担中,最主要的负担其实还在于餐盒。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发现销售火爆的外卖餐盒多为pp材质,也就是通常所见到的白色半透明塑料餐盒,环保可降解的玉米淀粉餐盒却少人问津。虽然pp材质餐盒原则上可以清洗重复利用,但实际使用过程中,用过的餐盒大多被直接丢弃。随生活垃圾填埋是大多数城市目前唯一可行的处理方式。然而西安市某相关负责人介绍,pp餐盒的填埋降解需要超过30年时间,带来的环境压力巨大,还需要各相关方尽快有所作为,加快外卖餐具的技术创新与使用升级。(摘编自央广网因外卖垃圾污染严重,美团、百度外卖、饿了么被诉)材料二:由于送餐迅速、种类丰富、支付方便,很多在华外国人评价称,除了“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外,中国的外卖也该归于“新四大发明”之中。外卖业务的爆发造成了餐盒的过量使用。有环保组织研究分析了100个外卖订单后发现,平均每单外卖会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或杯。这意味着,目前中国互联网订餐平台上,每天使用的塑料餐盒超过6000万个。事实上,不只是餐盒,外卖送餐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具、塑料外包等,都属于塑料垃圾。普通塑料餐盒和餐具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均是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对很多餐饮企业来说,使用塑料餐盒也是无奈之举。有业内人士称,中餐食物多含汤水,油脂,使用塑料餐盒盛放更合适一些。虽然目前也有餐饮企业使用纸盒等包装,但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并不适合中餐,容易渗水渗油,使米饭粘连,难以被消费者接受。此外,餐盒成本也是餐饮企业的考量因素,有餐饮企业负责人称,外卖包装约占整个成本的2%。其实,目前外卖使用的塑料餐盒并非“一无是处”。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塑料餐盒都印有可回收物标识,可以通过垃圾回收的流程,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消费者用完餐后,直接就把餐盒扔掉了。即使餐盒里有剩菜剩饭,也大多一“盖”了之。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给外卖垃圾回收带来不少麻烦。(摘编自人民日报餐盒堆成山塑料回收难外卖垃圾咋处理?)材料三:近日,消费者通过美团外卖平台在北京“叫板比萨”店订餐,收到的披萨包装与以往有很大不同。除了外包装印有颇具设计感的图案外,该披萨盒在材质上完全避免了塑料的使用。这是美团外卖青山计划联合德百包装实验室,“叫板比萨”为提升外卖包装环保性,共同设计开发的一款新型零塑披萨盒,现已进行试点使用,收集消费者反馈。美团外卖青山计划包装升级项目负责人周焱介绍,新型零塑披萨盒最大的特点就是减量减塑,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浪费,这也是青山计划研发该包装的初心。经测算,与此前叫板比萨使用的外卖包装盒相比,该款披萨盒能够减少约50%纸张的使用;在减塑方面,零塑披萨盒更是名副其实,将用于支撑披萨盒的传统塑料支架替换成纸质支架,杜绝了塑料的使用。在聚焦环境保护的同时,零塑披萨盒在餐饮行业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上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着手进行披萨包装环保升级之前,为让包装环保又实用,切实贴合商家及消费者的使用需求,青山计划项目组曾对平台百余商家进行调研。调研显示,食品安全、包装质量(保温、透气、防撒漏等)以及环保属性是商家最为关心的几个方面。为此,美团外卖青山计划与专长纸制品包装设计与研发、引领市场创新的德百包装实验室进行合作,在保证披萨盒材质卫生、安全的基础上,还加入和一次性破坏安全扣设计,这相当于给披萨盒加了一个食品安全封签。德百包装隶属于德盟集团,是一家澳大利亚独资企业,擅长纸制品包装的设计与开发。同时,德百包装还致力于可持续生产实践,对供应商的原材料来源及可持续生产实践进行严格把关,积极推行物料的再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的产生,这与美团外卖青山计划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十分契合。据了解,首批投入使用的零塑披萨盒已在叫板比萨各个门店进行试点,广泛收集消费者的使用反馈。美团外卖周焱介绍道,为了保温或防止食物撒漏,不少商家都会在外卖包装上下功夫,可能会引起过度包装。青山计划希望联合商家、包装制造商共同探索在保证包装安全及质量的同时,又兼顾环保性,减少资源浪费。披萨盒仅仅是包装环保升级项目的开始,未来,美团外卖希望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将环保包装的研发与试点拓展到日料、轻食、下午茶等更多品类,一起探索外卖包装在减量、减塑上的更多可能。(摘编自北国网探索外卖包装环保升级 美团外卖青山计划推出零塑披萨盒)4.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重庆绿联会起诉三家外卖平台的主体公司,目的在于推动外卖企业拒绝使用塑料袋,同时要求其对于已造成的环境负担承担治理责任或者相应费用。b. 三家互联网外卖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在2000万单左右,按每单1个塑料袋算,每天使用的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造成了极大的生态破坏。c. 外卖送餐使用的餐盒和塑料袋、塑料餐具、塑料外包装等,都属于塑料垃圾。普通塑料餐盒和餐具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袋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均是不可降解的。d. 大多数可降解餐盒容易渗水渗油、使米饭粘连,不适合多含汤水、油脂的中餐,餐饮企业使用纸盒等包装难以被消费者接受。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多数塑料餐盒印有可回收物标识,是可以通过垃圾回收的流程,实现资源再利用,而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却让外卖垃圾回收遇到麻烦。b. pp材质餐盒的优点是可以清洗后重复利用,缺陷就在于当它成为被丢弃的垃圾后,填埋降解需要超过30年,造成了环境污染。c. 根据青山计划调查的结果,商家及消费者对包装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包装质量以及环保属性等问题,这就对包装提出了既环保又实用的要求。d. 通过减量减塑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推行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垃圾的产生,这些都是环保意识环保理念的体现。6. 面对日益突出的餐盒污染问题,请你根据材料内容给消费者提出三条建议。【答案】4. a 5. c 6. 增强环保意识,支持环保活动;将塑料餐盒与餐厨垃圾二者分离,以便于回收;支持环保包装的新型产品,提出更好的建议。【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拒绝使用塑料袋”错误,属于“无中生有”。结合“绿联会认为:外卖订餐平台上存在经营模式缺陷,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致使用户在直接点餐的情况下系统会默认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极大的生态破坏”“但此前三家平台对于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均为默认,对于塑料包装也稍有收费,不符合此前颁布的限塑令的要求”分析,起诉目的在于推动外卖订餐平台上改进经营模式缺陷。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这些都是环保意识环保理念的体现”错误。结合“调研显示,食品安全、包装质量(保温、透气、防撒漏等)以及环保属性是商家最为关心的几个方面”分析,原文文意是“商家最为关心”这几个方面。故选c。【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题干问的是“面对日益突出的餐盒污染问题,请你根据材料内容给消费者提出三条建议”,结合文本内容,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结合“青山计划希望联合商家、包装制造商共同探索在保证包装安全及质量的同时,又兼顾环保性,减少资源浪费。披萨盒仅仅是包装环保升级项目的开始,未来,美团外卖希望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将环保包装的研发与试点拓展到日料、轻食、下午茶等更多品类,一起探索外卖包装在减量、减塑上的更多可能”“着手进行披萨包装环保升级之前,为让包装环保又实用,切实贴合商家及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分析,增强环保意识,支持环保活动;结合“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消费者用完餐后,直接就把餐盒扔掉了。即使餐盒里有剩菜剩饭,也大多一盖了之。塑料垃圾与餐厨垃圾混搭,给外卖垃圾回收带来不少麻烦”分析,将塑料餐盒与餐厨垃圾二者分离,以便于回收;结合“叫板比萨为提升外卖包装环保性,共同设计开发的一款新型零塑披萨盒,现已进行试点使用,收集消费者反馈”“美团外卖青山计划包装升级项目负责人周焱介绍,新型零塑披萨盒最大的特点就是减量减塑,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浪费,这也是青山计划研发该包装的初心”等分析,支持环保包装的新型产品,提出更好的建议。【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赛里木湖周涛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一般说来,它躺在那儿。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蓝;使近处的山呈黛色,阴坡的松林幽静,使远处的山白发肃然。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它。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这就是赛里木湖。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加固合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上。瞧,被称为思想的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有多么清澈透明!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轻率地去游泳,仅只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涉一番,就足以使人领略到它的内涵,它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则让人一望见底却倒吸一口凉气,那见底的明澈里,反射着无数层游动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实与虚幻浑然一体,因而更加捉摸不清。这是那种比浑浊更深奥百倍的明澈!赛里木湖多美的名字!这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清澈的深邃,有一种高雅的韵味,有种特殊的蓝,令人心醉。你是伟大的海洋在撤离时留给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泪珠。汪汪的,闪闪的,既像美人腮边泪也像英雄颊上泪,妩媚而又刚健。你就是我们的海。在亚洲腹地远离海洋的地方,你给了我们一个海的缩影,一个海的模特儿,让我们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因而,你又是本关于海的初级教科书。当我们散步在你身边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鸟翩飞降落,成为浮动在水面的一片黑点,同时浴着水色和光影。身材修长的马正垂着颈,披着头发,小小翼翼地亲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皱了你的面容。你与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谐。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你从不曾因为他们贫穷而鄙弃他们,相反,你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气味相投。你就是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当然知道它们的窘状和自得难解难分,它们是供人娱乐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总是这样,在远离喧闹的地方,思想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起来,辽阔起来。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而与牧人毫无关系,然后,他们拍拍屁股,驱车远去,你仍留在牧人身边,谁也带不走你。在众多的游客和路人当中,有人感觉到一丝惭愧吗?面对你,有人照到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吗?若有,他可能会想到这些。赛里木湖,人们是多么肤浅又多么自以为是呀,我愿意代替他们向你道歉,说:“我们对不起你!”它听也不听。脸上犹自泊着宁静神秘的微笑。(节选自伊犁秋天的札记)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思想的形成过程如赛里木湖一般,由无数源头不断地汇集而来,融会贯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圆而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b. 深邃而富有内涵,有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引力;清澈透明,而又将真实与虚幻混杂在一起,让人捉摸不清,这些是赛里木湖区别于思想的地方。c. 文章后半部分改用第二人称写湖,显得更直接、更亲切、更自然,有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抒发了作者对赛里木湖由衷的喜爱与赞叹。d. 赛里木湖在远离喧嚣之处,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辽阔,爱与牧人相处,喜欢平静生活,坚守自我而又神秘宁静。8. 文中用了哪些对比来突出赛里木湖的特点?请简要说明。9. 探究文章结尾处“我们对不起你!”一句的丰富意蕴。【答案】7. b 8. 与海对比,写湖的平凡;与水库对比,写湖的柔和自然;与山对比,写湖的内敛安静;与城市里的湖对比,突出赛里木湖的自在独立;游客、路人与湖的关系跟牧人与湖的关系对比,突出湖的独立而有尊严。 9. 游客和路人不能理解赛里木湖的深邃,用喧闹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作者为人们的肤浅和自以为是向赛里木湖道歉;表达了作者对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娱乐消费自然的愧疚自省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解析】【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这些是赛里木湖区别于思想的地方”错误。结合“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加固合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上”等分析,融会贯通,由各自领域内的多个支系汇聚而成,自成体系,深邃明晰,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远离喧闹的地方,默默地积蓄沉淀,清澈辽阔。选项内容为赛里木湖与思想相似的地方。故选b。【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用了哪些对比来突出赛里木湖的特点?请简要说明”,题干已经明确手法为“对比”,从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提炼,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结合“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它。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你就是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当然知道它们的窘状和自得难解难分,它们是供人娱乐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而与牧人毫无关系,然后,他们拍拍屁股,驱车远去,你仍留在牧人身边,谁也带不走你”等分析概括对比的内容。特别是对比之后的作用,要答出“突出湖的独立而有尊严”并不是易事。【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该句对作品的部分内容起统摄作用。文学作品的作者很少直接用评论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和情感,通常把它们包蕴在形象之中。解答本题,结合“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在众多的游客和路人当中,有人感觉到一丝惭愧吗?面对你,有人照到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吗?若有,他可能会想到这些”“赛里木湖,人们是多么肤浅又多么自以为是呀,我愿意代替他们向你道歉”等分析,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几个人称指向,“我们”是谁,实指意和延伸意是什么;“你”是谁,实指意和延伸意又是什么;“对不起”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情。按照以上思路,这道题基本就可以解答出来了。【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学而大遗(遗漏)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列举)故为之文以志(记) 知不可乎骤得(突然)b.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交会)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往,赴)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 举匏尊以相属(劝酒)c. 斫榛莽(砍伐) 纵一苇之所如(纵使) 恒惴栗(常常) 就有道而正焉(正直)d. 山川相缪(连结,盘绕) 外与天际(交会)箕踞而遨(观赏)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纵”,任凭。听任小船漂流而去。“正”,匡正。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郑雍,字公肃,襄邑人。进士甲科,调兖州推官。韩琦上其文,召试秘阁校理、知太常礼院。英宗之丧,论宗室不当嫁娶,与时相忤,通判峡州,知池州,复还太常礼院,历开封府判官。熙宁、元丰间,更制变令,士大夫多违己以求合,雍独静默自守。改嘉王、岐王府记室参军。神宗末年,二王既长,犹居禁中,雍献四箴规戒,且讽使求出外邸。凡在邸七年,用久次,以转运使秩留。宣仁后知其贤,及临政,擢为起居郎,进中书舍人。邓润甫除翰林承旨,雍当制。制未出,言事者五人交章攻之,换为侍读学士。雍言:“二职皆天下精选以润甫之过薄不当革前命以为奸邪不当在经幄。今中外咸谓朝廷姑以是塞言者,如此则邪正何由可辨,善恶何由可明?若每事必待言,是赏罚之柄,不得已而行,非所以示信天下之道。”润甫仍为承旨。周穜乞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雍言:“安石持国政,不能上副属任,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今穜以小臣辄肆横议,愿正其罪。”从之。使契丹还,徙右谏议大夫,言:“朝廷重内轻外,选用牧伯,罕辍从班,以伐阅轻浅者充员,不复为来日虑。愿自今稍积资望,以渐试之。”吴中大饥,方议振恤,以民习欺诞,敕本部料检,家至户到。雍言:“此令一布,吏专料民而不救灾,民皆死于饥。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乎?”哲宗悟,追止之。侍御史贾易沽激自喜,中丞赵彦若懦不自立,雍并论之,遂罢易,左转彦若,以雍为中丞。雍辞曰:“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不许。刑部谳囚,宰执论杀之,有司以为可生,不奉诏,得罪。雍言:“是固可罪,然究其用心,在于广好生之德耳,若遽以为罪,臣恐邻于嗜杀。今使有司欲杀而朝廷生之,犹恐仁恩德意不白于天下,而况反是者哉!”哲宗嘉纳,囚遂得生。元符元年,提举崇福宫,归,未至而卒,年六十八。11. 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二职皆天下精选/以润甫之过薄/不当革前命/以为奸邪/不当在经幄。b. 二职皆天下/精选以润甫之过薄/不当革前命/以为奸邪/不当在经幄。c. 二职皆天下精选/以润甫之过/薄不当革前命/以为奸邪/不当在经幄。d. 二职皆天下精选/以润甫之过薄不/当革前命/以为奸邪不/当在经幄。12.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与时相忤 忤:违背,不一致b. 远而弗用 远:疏远c. 以伐阅轻浅者充员 伐:讨伐d. 吏专料民而不救灾 料:查点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科原指科举考试的的科目,后引申为科举考试。进士指科举考试中殿试后考上的人。明、清通称进士为甲科,举人为乙科。文中郑雍考取进士后任职兖州推官。b. 宗庙也称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郑雍认为王安石有资格配享太庙。c. 文中有不少表示官职任用及变迁的词语,如“擢”指提拔;“除”指授予官职;“徙”指调任;“左转”指贬降。文中赵彦若因为郑雍的弹劾而被贬职。d. 刑部是尚书省下辖的一个官署,主管全国法律刑狱。除刑部外,尚书省下属部门还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谳囚”指刑部审理囚犯。1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中丞以臣言去而身承其乏,非所以厚风俗也。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答案】11. a 12. c 13. b 14. (1)中丞因为我的话被免官,而我去担任这个空缺,不是风俗所提倡的事情。(2)认为凡是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为我所拥有,却从不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皆”表示判断,都是的意思,宾语为“天下精选”,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不当革前命”“不当在经幄”两句句式对称,“不当”前面需要断开,排除c项、d项。句意:这两个职位都是天下的重要职位,鉴于邓润甫错误轻微,不应该撤销前面的任命;(如果)认为他是奸邪小人,就不应该留在皇帝身边。故选a。【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伐”,结合“阅轻浅者充员”“不复为来日虑”分析,总是以功劳阅历轻浅的充数量,不再为将来打算。译为功劳,功绩。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b项,“郑雍认为王安石有资格配享太庙”错误。结合“周穜乞以王安石配享神宗庙,雍言:安石持国政,不能上副属任,非先帝神明,远而弗用,则其所败坏,可胜言哉!今穜以小臣辄肆横议,愿正其罪。”分析,郑雍认为王安石没有资格配享太庙。故选b。【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以”,介词,因为;“去”,被贬官;“其”,代词,这个;“乏”,空缺;“所以”,用来的;“非所以厚风俗也”(判断句)。(2)“以为”,认为;“是”,代词,这;“之”,助词,的;“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异态”,奇特的形状;“有”,拥有;“而”,连词,表转折,却;“未始”,未曾;“怪特”,奇异特别。【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郑雍,字公肃,是襄邑人。考取进士后,调任兖州推官。韩琦上表推荐郑雍的文章,朝廷征召郑雍任试秘阁校理、掌管太常礼院。英宗去世,郑雍主张宗室不当嫁娶,和当时的主张不一致,任峡州通判,掌管池州事物,后来又回到太常礼院,任职开封府判官。熙宁、元丰间,法令有所变更,士大夫们大多改变初衷来迎合新法,郑雍独自沉静默然不肯改变。之后改任嘉王、岐王府记室参军。神宗末,嘉王、岐王长大成人,还居住在宫中,郑雍献上四封规诫书,并且委婉劝导他们请求搬出皇宫住到诸王住宅。郑雍一共在王府七,按照资长短,凭转运使的官阶留在王府。宣仁皇后了解郑雍的贤能,待到临朝执政的时候,提拔郑雍为起居郎,进职中书舍人。邓润甫被授予翰林承旨,郑雍负责起草任命诏书,诏书没有草就,有五个向皇帝进言的大臣交互上奏章攻击邓润甫,(朝廷只好)更改任命邓润甫为侍读学士。郑雍说:“这两个职位都是天下的重要职位,鉴于邓润甫错误轻微,不应该撤销前面的任命;(如果)认为他是奸邪小人,就不应该留在皇帝身边。现在朝廷内外都说朝廷因为这个阻塞言路,像这样那么奸邪和端正从哪里可以区分,善良和邪恶从哪里可以明辨呢?如果每一件事情一定要人来挑毛病,这种赏罚的权利,是不得已才运用的,不是用来在天下人面前立信的方法。”邓润甫还是担任了翰林承旨。周请求把王安石的牌位立在神宗的庙宇里。郑雍说“王安石主持国政,对上不能完成朝廷的委任,如果不是先帝神明,疏远而不任用他,那么,他造成的恶劣影响,怎能说得尽呢!现在,以一个小臣的身份妄加议论,希望皇帝治他的罪。”皇帝听从了郑雍的意见。郑雍出使契丹回来,调任右谏议大夫,说:“朝廷用人重内轻外,选用州郡的长官,很少从朝廷里派人,总是以功劳阅历轻浅的充数量,不再为将来打算。希望从现在起逐渐积累资质和威望,来逐渐的尝试着去做。”吴中发生大的饥荒,正在商议赈救抚恤,却因为那里的百姓习惯欺诳,命令所属官员挨家挨户检查清理户籍。郑雍进言说:“这个命令一发布,官吏专门清查百姓而不去救灾,老百姓都被饿死。现在朝廷富足拥有天下,为什么要计较这小小的贪欲,而轻视了到处饿死的百姓呢?”哲宗醒悟,追令制止了错误的做法,侍御史贾易假装真情骗取名誉而自鸣得意,中丞赵彦若懦弱不能做好本职工作,郑雍一起弹劾了他们俩,(朝廷)于是罢免了贾易,贬降了赵彦若的官职,让郑雍担任中丞,郑雍推辞说“中丞因为我的话被免官,而我去担任这个空缺,不是风俗所提倡的事情”朝廷没有答应他。刑部审理囚犯,宰执判定杀掉囚犯,有官吏认为可以不杀,没有执行诏令,获罪。郑雍说:“这件事本应该判他(有司)的罪,然而推究他的用意,还在于弘扬好生之德,如果立即把这个做法作为他的罪状,我恐怕(天下人)会认为我们嗜杀成性,现在假使有司想要杀囚犯,而朝廷要使他活下来,还恐怕恩德仁义不大白于天下呢,何况反过来呢!”哲宗赞扬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囚犯于是得以活下来。元符元,掌管崇福宫,回来,没有到家就去世了,享六十八岁。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15. 下列对登快阁中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了作者公务之暇登快阁眺望。 “痴儿”是作者的自嘲,但显示出一种兀傲的神情。“倚”字用得好,含有倚阁及赏晚晴两重意思。b. 颔联描写出自己登快阁后的所见。这一联描写了“落木”、“千山”、“天”、“江”和“月”等景物,气象阔远,寄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大自然的向往。c. 尾联不说自己“想弃官归隐”,而是用了“归船”、“长笛”、“白鸥”等词语,这是将“想弃官归隐”这种抽象的思想感情用形象的东西表达出来,增加了诗歌的形象之美。d. 诗人在结尾处为排遣烦忧的“归船”、“白鸥”之想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16. 分析诗歌颈联运用典故的作用。【答案】15. b 16. 颈联中前一句用伯牙、子期知音的典故,后句用阮籍青白眼典故。青眼看人表示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尊重。因为知音不在,便弄断琴弦,不再弹奏,只有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只能用清樽美酒聊以解忧,获得一丝慰藉。【解析】【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寄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错误。“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远望秋山无数,落叶飘零,天地更加辽远阔大。朗朗明月下澄江淙淙流过,月光下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诗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句中并未抒发对官场的厌恶之情。故选b。【1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主要考查用典的作用。需要理解典故的意思,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品评历史,借古论今;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引发联想,创新意境;简洁精练,内涵丰富等。五、六二句,是诗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后句用阮籍青白眼事。诗人这二句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点睛】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苏轼赤壁赋中“_,_”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涉江采芙蓉一诗中“_,_”描写了一幅女子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的画面。归园田居其一中“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答案】 (1). 盈虚者如彼 (2). 而卒莫消长也 (3). 涉江采芙蓉 (4). 兰泽多芳草 (5). 少无适俗韵 (6). 性本爱丘山【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卒”“涉”“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语言文字运用及整本书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00年前,中国大地 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 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 ,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