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两小儿辩日,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知道的就是知道的,知道几分就是知道几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妄说。这才是所谓的“知”。这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哲人的思辨。,知之为知之,不之为不知,文题解读,4,5,儒家视“诚信”为人的道德之心和政治生命的根本,这些精神历经沧桑依然光照中华,成为中华民族绵远长存的不竭动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首先,在学问上要讲“诚信”,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诚实以对,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其次,在做人上也要讲“诚信”,要知错就改,不能文过饰非。再次,在治理国家上更要讲“诚信”,要取得百姓的信任,国家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长治久安。总之,孔子把“诚信”贯穿到了人生的各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6,学法指导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章的大旨,并系统梳理文言现象,使知识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深入领悟孔子“诚信”的思想,讨论“诚信”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现实意义。学习中深入理解孔子所阐述的“诚信”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通过古今对比,分析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8,探讨重点字词。,9,一、自主学习:,1、为下列词语注音莒父_輗_軏_彫_,jf,n,yu,dio,2、为下列加线词语释义(1)诲女知之乎:_你_、_。(2)是知也:_智_。(3)更也:_。(4)小人之过也必文:_。,教导,事物的道理,这,改变,掩饰,10,2、为下列加线词语释义(5)人能弘道:_。(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7)子在川上曰:_。(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扩大、光大,自身、自己,远离,河,停止,11,补充部分重点字词知:通智。末:无食:通蚀。文:掩饰,如文过饰非弘:扩大、发扬。,躬:自己。宰:城邑的长官。无:通毋,不要。兵:武器。岁:时令。舍:停止。,12,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1)诲女知之乎_通_。(2)如日月之食焉_通_。(3)无欲速_通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_通_。,5、指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知之为知之为_子夏为莒父宰为_2)过而不改而_人而无信而_,女,汝,食,蚀,无,毋,彫,凋,表判断,是,动词,担任,表转折,却,表转折,却,13,判断句判断句宾语前置,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其何以行之哉?,14,孔子既是伟大的教育家,又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教育弟子的不少言论都体现了深刻的生存智慧,充满了启示意义。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孔子的人生智慧。,可分为三类:求学、为政、做人。,15,孔子如何阐述求学的态度?如何面对过错?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如何待人处世?如何阐述为政之道?,16,(一)关于做学问,孔子主要阐述了三点:要实事求是,正视无知;要勤于思考,大胆探索;要惜时,自强不息,进学不已。(二)关于对待错误,孔子的观点是:要勇于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关于做人处世,孔子认为要加强自身修养;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诚信,诚信为做人立世之本。(四)关于为政之道,孔子主要阐述了两点: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因小失大;二要取信于民,得民心者得天下。,17,1、求学:正视无知、勤于思考、自强不息2、做人:知错能改、宽恕、诚信、有气节3、为政:不能急功近利,不能失信于民,18,探究研讨12则语录的思想内容。,19,二、翻译课文,(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导;通汝(r)你;表判断,相当于“是”明白;知道;通智,智慧,明智.指示代词,这,诲:女:为:知1:知2:知3:是:,20,翻译: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22,一提到“木桶理论”,大家都会理解其基本含义: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成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其一,只有当木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时,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是不可能是满的;,23,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是没有意义的,高得越多,浪费就越大;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水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最短的木板。,告诉人们别少了最短的那块木板、脚踏实地的走下去、认真学习知识,24,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动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25,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古代汉语中的固定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也作无如之何;无;拿他没有办法;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如之何:末如之何:末:也已矣:,26,翻译: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27,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选文第2则,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末”通“无”就是无如之何,即拿他没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28,一是要正视问题,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就要想办法,不能应付搪塞,只有正视问题的人,才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别人对他才能提供具体的帮助,如果遇到问题搪塞应付,谁也帮不了他,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二是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只有自己不断动脑子,老师对他才有用,如果自己不提出问题,不思考问题,老师对他来说,其作用就不大。,29,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30,话题:实事求是,比喻论证:世界文化遗产如汪洋的大海一样博大,每个人所学到的就像沧海一粟那样渺小,所以人要有一颗敬畏和谦虚的心。,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31,(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名词作动词,犯过错。而:表转折,却是:这翻译: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32,(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道身上有不足就要改,那种明知道自己身上有缺点却不去改正的人就是不对的,正所谓亡羊补牢尚不晚矣,就是教育我们要知错就改,33,一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害怕犯错误,畏惧犯错误的人不可能取得进步;二是犯了错误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是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跌倒。,34,(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之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之2:表修饰,食:通“蚀”;之3:代词,他。更:改正(变),翻译:君子犯了错误,就好像日食月食;犯了错,人们都能看得见;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35,一是有过错,别人都能看见,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对领导者、公众人物而言尤其是这样;二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反而会赢的人们的尊重。,36,09年2月9日晚,央视元宵晚会董卿依然是主持人,当她为马东参与的“五官评说”报幕时,我心里不由得又紧张起来。她慢慢地一字一字地说着:下面请欣赏由马季先生的儿子马东参加的群口相声“五官评说”(大意)。她说对了,她会心地笑了!马东等五人上场后,又重提董卿央视春晚为一句“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口误,连春节也没有过好。央视春晚主持人董卿,由于误将“马先生的儿子马东”说成了“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她公开向郎昆导演、马东及全国观众道歉。央视名主持董卿,为一句主持词出现口误而公开道歉,她的如此执着的精神是“知错就改”的精神。,37,负荆请罪,38,温家宝总理2009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给新华社总编室发来了一封更正信,更正信中称:“贵社昨天播发我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其中岩石学的分类,应为沉积岩、岩浆岩(也可称为火成岩)、变质岩。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一国总理专程为讲话文章中的疏漏而郑重地发出更正信,这是绝无仅有的事。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温家宝总理对科学、对学术的一丝不苟态度。其实,这种可贵的认真态度和“纠错”精神,不单一名为民服务的官员应该具备,广大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也应该像总理那样身体力行。,39,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40,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大家。,41,“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批评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4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错能改,引用论证:人非圣贤、孰能无错;错而能改,善莫大焉巴金老先生在小狗包弟勇于反省自己在文革期间对小狗包弟犯过的错。二战后,德国敢于承认发动大战的错误,得到国际的认可和原谅,而日本则相反。,43,(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小人:人格卑下的人之:主谓间,取独。过:犯错误。文:掩饰翻译: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44,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选文第5则:“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夏即卜商(前507?),字子夏,是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4岁。“小人”在古代常指地位低的人,也常指人格卑下的人,这里是后一种意思。“文”是动词,意思是掩饰。子夏的意思是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45,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君子不犯错误,而在于他犯了错误从不掩饰,而是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选文第3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错误不在犯错误,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一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46,一是掩饰错误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会闹笑话,会让人瞧不起;二是要有把自己的错误暴露出来的勇气,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得到纠正;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47,(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扩大、光大。使显扬。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4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者,弘扬之意。人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从而由浅入深地认识“道”提高自己,必须经历一个苦闷、挣扎、思考,并不断欣喜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如噩梦惊醒,有苦,云开雾散,阳光普照,内心升腾出无以言表的畅然之气,有甜,继而倍增前进的动力,直至达到觉解的地步,获得永无穷尽的人生快乐,进而胸装天地众生,仁者爱人,大济苍生,此所谓“人能弘道”者也。,49,如果仅仅将“道”作为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工具,并非真的去顿悟天地,领悟人生之真谛,并非真心诚意地做仁者之事,那么这就是名副其实的道貌岸然,非但无法畅然人生之正气,获得人生的快乐与真谛,而且必将在浑沌的人生困境中,在“人生是苦难”的低级层次中,苦苦挣扎,必将与生命、人性的美好、伟大无缘。,50,道在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人自觉修身,可以扩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扩大人。三国时期的一代大儒王肃如此解释这句话:“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王肃的解释比较符合字面的意思,在这里,道似乎是指人的境界,才大者境界自然大,才小者境界自然低,甚至不能理解大境界、高境界,所以,大境界、高境界(即道)自然不能扩大人。所以,境界是自己修炼来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51,孔子总结了先贤先圣的经验,尤其弘扬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人能弘道,说人能指挥创造一切,非道弘人,并不是一切指挥人,这是赞扬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可以令到道发扬光大,不可以借道去抬高自己。”,52,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重点翻译:厚,薄:多,少;而:连词,表转折,不译;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翻译: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53,一是一个人要善于自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少责怪别人,而不要老是责怪别人会推托客观原因,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善于自我批评,就会减少社会内耗,提高办事效率;二是从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减少怨恨的重要途径。,54,在自处和处世方面,孔子也有很多充满智慧的谆谆教诲。“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应当理解为“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省略了一个“责”字。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重,那些要求别人很严苛而要求自己却很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55,56,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严,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上下工夫。,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5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秦李斯谏逐客书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与人相处-严于律己,宽于待人,58,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为:担任,作为。宰:城邑的长官。问:请教。翻译: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无:通“毋”,不要。达:达到(目的)。,59,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使人学会作假,而这些都会影响人达到真正的目的;二是不能被小利益吸引,一个人太在乎小利益,就会忘记大根本,而区分小利益和大根本是至关重要的。,60,在沈阳、哈尔滨、大连的一些幼儿园及幼儿辅导学校看到,开设英语、心算、古诗、数学等课程在这些学校中已相当普遍,有些课程的深度甚至达到或超过小学范畴。面对这些超前化发展的幼儿教育方式,有些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智力的提前开发,将为孩子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打下良好基础,但也有家长和部分专家担忧,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长远发展不利。,61,急于求成误伤孩子,急于求成可能事与愿违,急于求成者往往欲速则不达,6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处事-欲速则不达(积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也可证明“毅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63,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而:如果信:守信用可:能够輗,軏:销钉其:副词,怎么;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翻译: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64,一是信用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二是强调信用不仅指对人要守信,还要注意对自己负责,守信自己的信仰、目标,不能迷失自己。,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65,抱柱之信,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用以表示坚守信约。,66,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妻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曾子杀彘”是则家喻户晓的故事,通俗而深刻地阐明了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的道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67,68,为人治国-诚信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中)三毛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69,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必:假如必不得已: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70,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武器装备充足,百姓就会信任政府了。”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这三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武器装备。”,71,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还要去掉一项,那么对于剩下的两项先去掉什么呢?”孔子说:“先去掉充足的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没有粮食也不过是死亡而已),但假如人民不信任政府,那政府就不可能站得住脚了。”,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对一个政府来说,守信对人民的承诺是他站得住脚的根本,72,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之:取独彫:通“凋”,凋零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只有在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文中孔子认为:人应象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73,讲诚信就能安邦强国,不讲诚信就要亡国亡民,74,诚实守信,才能政令畅通,才能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否则,诚信的缺失在中西方社会中形成的强烈对比就显得苍白无力,就拿资本市场来说,在美国,百年时间才发展出3000家上市公司,而在中国,30年时间里就涌现出了3000多家上市公司,甚至连生产扑克的企业也上市了,比起国外知名品牌、百年老店,中国的企业明显缺乏一种文化的沉淀,一些上市企业为了尽快上市圈钱,不惜伪造假账,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上市公司的一些诚信缺失的黑幕报道。,75,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竖立起了威信,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的变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全国。,76,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燃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就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后就愤然离去。褒姒见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会在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77,青松作者: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赞颂了人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和那个特定时代的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坚强的精神。,78,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一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从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二是时间流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三是珍惜时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79,80,81,82,拓展延伸。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这几则论语给你的启示。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谈,也可以谈历史经验和教训,83,启示一:学海无涯,尤其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层出不穷,一个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正视自己的无知,虚心向学,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同时,还要勤于思考,大胆创新。一个不懂得思考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的,而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就不可能成为当今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人才。,84,启示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缺点,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错误、掩饰错误,由小错发展成大错,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危害他人,危害社会。,85,启示三:创建和谐社会需要从我做起,而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离不开宽容、诚信。对自己严格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就可以减少或消除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启示四: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学习如此,做事如此,治国也如此。欲速则不达,我们国家有许多这方面的教训。如大跃进;如改革开放初期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环境保护。总之,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他对社会人生诸多问题的深刻认识,充满了启示意义。,86,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87,A、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哪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88,正视无知-实事求是,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木板材加工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油烟净化设备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安全用水培训方案模板课件
- 2025年图书零售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冷链食品考试试卷及答案
- 法理学背诵课件
- 工业机器人在2025柔性制造系统中智能调度与路径规划技术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技术专利报告:智能电网技术专利洞察
- 飞机可靠性安全性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氢能源产业链关键技术与市场前景报告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以XX小区为例
- 红楼梦第九回课件
- 2025民航西藏空管中心社会招聘14人(第1期)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职业病医师资格认证考试
- Unit4《Lesson 3 I am proud of my father》教案-2025-2026学年冀教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
- 消防队伍管酒治酒课件
- 医学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 夜间驾驶知识课件
-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 2025辅警考试题库(含答案)
- QGDW10212-2019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