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伶仃(dng)瑟(s)缩苦心孤诣(y)B辍(chu)学蹒(png)跚陶冶(zh)猝(c)不及防C撰(zhung)写冗(rng)长哽咽(y)如醉如痴(ch)D嘈(co)杂诽(fi)谤嫌恶(w)乳臭(xi)未干2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多一些宽容这是一篇谈人的修养的文章。为证明观点文章采用了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B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选自丁东草,作者是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C解放战争时期,茅盾先生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写了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热烈歌颂他们。D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3 . 阅读下面的诗歌,选出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A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向往。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两句,写诗人毕竟是“少学琴书”、士人出身,躬耕田亩缺乏经验,“草盛豆苗稀”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同时,也写出了诗人享受劳作兴味的初衷得以实现。C“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早到晚,躬身垄亩锄铲荒草的状貌,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D陶渊明,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其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4 .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作者的书屋名。B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选自孟子,孟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C老舍,现代著名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D雨果,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5 .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改变)。愚公移山B素(白色)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C月色入户(窗户),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D困于心,衡(同“衡”,梗塞,不顺)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 . 下列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鸟、山、信、匾解说:这四个字的造字法各不相同。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C2019年3月22日在全国上映的老师好以富有真实感的细节打动无数观众。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细节打动观众”。D蔚蓝的王国往事依依回忆我的母亲最苦与最乐解说:这几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二、字词书写7 . 按照古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儿子为_,称自己儿子为_。三、现代文阅读会走路的花毕亮我在昭苏高原垦区住了四年,见了四年昭苏的云起云落。当我意识到昭苏的云是一道风景时,我已经快要离开了。昭苏的云每时是不同的,常常让我应接不暇,让我的笔尖落在纸上,凌乱不堪。而昭苏的云有时也是凌乱的。凌乱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地上的人的观感,说不定他们正在汇聚,向雨水即将落下的地方靠拢,给亟需雨水的干涸土地来一场透彻的漫灌,让需要的土地都湿润,让这片土地上的牧草都能喝到水,让麦子和油菜在该有雨时就会落雨。高原上的人,大多都可以分辨出哪一片云可以下雨,甚至下在什么地方都心知肚明,比天气预报都准确。他们抬头看看云,再看看天,用手一指,喏,山那边有雨,还不小呢。有一回我正巧路过落雨的地方,算是去验证,结果当然准确无比。这是在昭苏高原生活多年的经验积累吗?在昭苏高原,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有一年的雨水真是多。看见云就是雨。雨说下就下,有时滴下几滴就停了;有的时候下得没完没了,许多人就会喝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走在雨水中,就像是麦地里的麦子在风雨中被吹的样子。雨停了,云还在。乌鸦似乎和雨水相约而来。雨水多的年成,乌鸦也特别的多。我在昭苏生活到第四个年头的时候,乌鸦在高原周围绕来绕去,到处都是乌鸦的影子和声音,在空旷的草原听着乌鸦啼鸣,丝毫没觉得疹人,草原实在太安静了。不光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的乌鸦,那些在高原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军垦也见得不多。夏天的清晨或者晚饭后的黄昏在漫步时,就常听到他们在讨论乌鸦之多,带着许多地方口音的老人,走在高原的路上,云跟在他们身后,默默看着把青春和子孙奉献给高原垦区的老人。云跟在他们身后,不断地看着他们往更远的地方走去也无能为力。乌鸦并不是一直都在空中,更多时候都停在树上,树是老军垦们初来高原的五六十年代栽下的。五六十年过去了,树上停歇的乌鸦和落下的叶于一样多吧。乌鸦也并不是一直歇在树上,天气正热的正午,他们会成群地落在草地上,喝草地喷灌、滴管洒到地上的水,也会踱步,黑压压的一片落在草地上,绿色就成了点缀,这时候再抬头看天上的云,黑白相映。乌鸦们在草地上不会待得太久,就会一齐飞走,几乎和云层相碰。乌鸦飞走了,云还在。云一直都在。云在许多人的手机和视线里。我的手机里、电脑里就存着近千张昭苏的云。上班路上,散步路上,去连队的路上,看到云漫不经心地在天上飘啊飘,就拿出手机随便拍几张,随手发到微信朋友圈,引起的赞和评论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看来,这是我生活中的云,再普遍不过了,完全无须大惊小怪。当越来越多的人评论说从来没看到这么干净清澈的云时,我才慢慢意识到,生活在这里我是幸福的。不用为空气担忧,也无须担心喝的水,吃的菜蔬和粮食。当工业文明发展到许多人随手可以用智能手机记录下每时每刻云的不同姿态,也让许多人想看一片没有杂质的云而不得,许多人从出生就未见过蓝天,更未见过诗句中的白云万里,“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真的只成了一句歌词。当我每天面对着不同的云,苦闷于无法描述时,有一天在一家哈萨克人的切面店里买鲜面,店主五岁的女儿正拉着她妈妈的衣角说:“妈妈,快看,会走路的花。”她的手指的正是天上在移动的云群。我知道,这一刻,她是天生的诗人。8 . 阅读全文后,请以“云”为陈述对象概括文中关于云的“风景”。 _云与鸦黑白相映_云是“会走路的花”。9 . 体会第段“踮起脚尖就能扯下一块云,抖抖就是一阵雨”的表达效果。10 . 文章以“会走路的花”为题有什么作用?11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画线句反映了“我”面对不同的云无法描述的情形,文章结尾呼应了这句话。B“云一直都在”独立成段,与第段一样,只在行文中起过渡作用。C第段朋友圈的反应与“我”的“随便”“随手”形成反差,突出昭苏的云干净清澈的美。D文章第段作者由昭苏的云引发出对环境状况的担忧,丰富了作品的意蕴。12 .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云一直都在”的理解。四、句子默写13 . 按要求填空。(1)_,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2)诚宜开张圣听,_,_。(诸葛亮出师表)(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色彩鲜明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突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_,_。(4)饮酒中,描绘黄昏温馨和谐的画面,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喜爱的诗句是:_,_。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令仪被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注:市井人:生意人。忤物:这里是得罪人的意思。1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是( )A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汝素寡悔/素湍绿潭C得十千足以衣食/一狼得骨止D卒为良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15 .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谓 曰 尔 贫 甚 夜 负 十 千 以 归 恐 为 人 所 诘。16 . 于令仪的做法,有人称赞,也有人批评。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立场,并结合文段说说理由。六、语言表达17 . 昔日郦道元笔下的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阅读下面韦道静同学的一篇作文,完成下列小题。照镜子(1)在不同规格的镜子里,我们可以看见不同的自己。(2)现在很多人,总会在包里放着一面小镜子,在出门前会照一下,与人会面前也会事先照一下,以整理仪容。我认为包里放个镜子并非没有任何不妥。不论衣着、饰品名贵与否,之所以对着镜子打理一下自己,保持整洁、得体,是因为可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3)在小镜子里,我们只看得见自己;在大镜子里,我们看见大千世界,看到的是小我。在人来人往的机场里,你可以在落地窗这面大镜子里看到自己,也可以看到一个机场的盛大的场景。这时候,镜中的你不再是主角了,还有来去匆匆(A)的人们,而他们似乎没有谁选择为你驻足;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B)中的一员,你可以看到自己的普通与渺小,在这发现之后,人往往懂得了谦卑。(4)而能提升一个人修养的,又何止是机场落地窗这面镜子。(5)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子并不局限于一样物,也可以是一个人,一段史。在不同的质地的镜子前,我们都可以对镜照己,用以提升自己。(6)以人为镜。2017年,因为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这两档节目,董卿火了。她底蕴之深厚,令人羡慕不已。孰不知她这份深厚的底蕴源自她的日积月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地读了很多书,古文观止二十四史呼啸山庄茶花女等(C)她让看到的东西慢慢沉淀,而她所沉淀的东西也让她绽放光彩。通过董卿这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读书的作用(D)提高个人的自我修养。这面镜子,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照一照。(7)巴金在一个上海文代会上说过这样的话:“在我们的社会里有这样一种人,你平时看不见他们,但你一开口,一拿笔,他们就出现了,到处抓别人辫子,给别人戴帽子,然后到处乱打棍子。”他的话就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当时文化界的状况。此镜一出,就照出了“大批判棍子”姚文元等人,也照出了后来文革的本质。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以拿出这面镜子照一照,看看我们的文坛是否也有镜中的模样,亦或是看看镜中模样来规正我们今后的发展。(8)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照着镜子,那面镜子可以是一件物,一个人,一段史,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镜子中不断地汲取有利于提高自我的东西,成就自我。此般镜子,何乐而不照呢?18 . 文中加方框的标点和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19 .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改为:我认为包里放个镜子并无任何不妥。B句改为:只要对着镜子打理一下自己,保持整洁、得体,就可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C句改为:董卿这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读书的作用。D句改为: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镜子中不断地汲取有利于提高自我,成就自我。20 . 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修饰自己、提升自己”这一照镜效应精选生活实例,为义理的阐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使事与理相得益彰,令人称赞。B从谋篇上看,文章关涉镜内、镜外,由事及理,由实及虚,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表现出作者独特的思维品质。C第(7)段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而且与全文没有关联,应该删去。D第(8)段的最后一句应改为独立另成一段,使结论与材料及论证分开,起到更能突出和强调结论的作用。七、综合性学习21 . 杨柳中学九年级(3)班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活动中,魏小燕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A】翻开中华民族沉重的历史,多少风流人物,仍熠熠生辉。穿越时空,走近风流人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用满腹经纶诠释了虚心求教的内涵;【B】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雄奇诗句,抒发着不灭的抱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用一腔热血吟诵出失意的旷达他们不朽的篇章,他们的胸襟,他们的品质,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C】我要发扬并继承他们的精神,让自己的人生别有洞天!【A】句中有一个词语运用不当,应将“_”改为“_”。根据上下文,变换【B】句的语序,使其与前后句子的句式保持一致。_【C】句语序颠倒,应将“_”和“_”调换位置。(2)同桌小明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常常自暴自弃,请你通过一位风流人物的事迹鼓励他努力学习,改变自我。_(3)班级采风小组到王岭村搜集风流人物的历史遗迹,请写出你搜集到的信息。_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卓尔之气质。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以“传统文化漫校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含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有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