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2015届广东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C“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2 .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国民党反动派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军无斗 志,纷纷溃退。(2)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过,神经紧张得很。(3)歼-15 舰载机前沸腾了,鲜花着飞行员的笑脸。(4)历史着兴盛衰亡的深刻哲理,历史图片展复兴之路让我们深切体会 到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A管理安静映衬蕴藏B管理宁静衬托蕴藏C经营安静映衬蕴含D经营宁静衬托蕴含3 .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B佛山市政府加大对道路建设的投资力度,2019年底,一环西拓将建成通车,大大减轻了东西方向的交通问题。(将“问题”改为“压力”)C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南海区教育局与佛山电视台联合开展了“小学生阅读素养”。(把“南海区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D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主要标准。(在“爱国”前加“是否”)二、字词书写4 . 读下面一段文字,为加点的汉字写出准确的读音。在朱德的笔下,母亲一生不曾脱离劳动,不辍(_)劳作,尤喜纺棉,并影响他走上革命的道路;在朱自清的笔下,父亲步履(_)蹒跚,过铁道买橘,爱子情深。三、现代文阅读(三)阅读龙潭桥一文,回答下列小题。龙潭桥位于晋仙交界处的广桥村,单孔结构,成月钩型,桥拱跨度13.8米,高8.7米,桥面宽2.5米。由于地形所限,桥面坡度大,从桥墩到拱顶要爬几级台阶,站在桥的一端看不见对岸,由此,古往今来该桥享有“桥头望不到桥尾”的美誉。龙潭桥因桥建在龙潭边上而得名,后人也有以桥的状貌称呼,云“拱桥”,讹“广桥”。据有些史料记载,龙潭桥始建于南宋淳煦八年(公元1181年),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移至现址重建。由此解读,今天所见的古桥并非史逾八百年,最多三百余个春秋。相传龙潭桥历经木桥、石板桥、石拱桥的进化,在南宋淳煦年间建造的是木桥,且多次修复也不能免遭洪水冲毁,而后乃易现址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番重修,使得该桥迄今还安然无恙地横跨在格奇溪之上,极大方便了两岸人们的出行。现在北面桥头仍保存两块颇有沧桑、规格不一的石碑。“初见古桥虹饮涧,忽惊干砌绿辉岩”,龙潭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有其独特之处。石料就地取材,开凿于附近的辉绿岩山,石质坚硬柔韧,不易摔碎。长条石料,每块重约300斤,两人用肩抬上石轮车,进而拉推到工地。砌拱的石料颇有讲究,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桥拱全用干砌,不见一点灰浆粘质的东西。拱桥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单孔弧状的表征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玲珑轻盈。拱桥强度颇高,漫漫三百载,天灾频仍,风摧雨灌,龙潭桥经过了无数次涨至桥墩的洪水冲击和几番中级的地震的考验,而今屹立无恙,这决不是偶然的。在设备落后、用料不周的情况下,普通石匠有这样高超的技术,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古代造桥者,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龙潭桥的桥身整饬,契合数学原理,谓之艺术作品不为过也。龙潭桥下是白粗沙层河床,桥基没有打桩,桥台仅用七八层石料砌成。通往桥下的是十几级有些年头的石阶,拾级而下,来到桥底,仰头见桥拱单薄,拱体附上爬山虎之类的藤葛,可谓青笼翠蔓,生根钉牢。俯看流水清冽,游鱼翕忽,姗姗可爱。漳山地表的水汇聚于此,暴雨时节,两边的洪水倾泻而下,波翻浪涌,轰隆之声响彻不绝于耳,煞是恐怖。听村邻说,一次强降水,要经个把月方可赤足趟过,可见其泾流量之大。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起广桥水电站,在溪尾筑起拦洪坝,下泄之水流速骤降,对桥的冲击力也大为减弱。古桥系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6月由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碑保护,1992年正式列入。石碑竖在拱桥的南岸,高1.6米,宽0.6米。石碑内容简单,没有沿革方面的记载,且字迹已模糊。在访谈中,还见识一段隐事。据住在桥旁的耋龄老人彭清喜指认,弃在他家埕上的桥碑未铭任何字迹。该无字碑是光绪年间重修遗下的,因涉及督造官员的贪污劣迹,故未题碑记。过去交通不便,山高皇帝远,监管不到位,无怪乎督工者以“桥头望不到桥尾”诳瞒上司,虚报开支,侵吞大笔银两。此后,当地乡绅对立碑纪念争议不休,而督造官员舞弊的风声是否上传,弊案有无查办,贪官去向如何,现无人知晓。其实,论当时国情,答案是明摆着的。龙潭拱桥曾是晋仙、南仙的交通要隘,商旅往来络绎不绝,从磨光的桥面条石可见当时之盛况。古桥依然,但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退到一旁的角落,现在只有几户人家出行或串门从此道经过。“广桥已渺旅商踪,但留盛名绝技工。寄语村邻殷爱护,好教古迹与山同。”我伫立桥头,看溪流急剧跃下,迫近桥墩的窟窿张着大嘴,包装袋屑挂在岸壁上,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但愿那“初月出云,卧虹饮涧”的美景永留晶石山麓!(摘自洛江文史资料,有删改)5 . 龙潭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6 . 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说明要点。7 . 下面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龙潭桥几经变迁,从最初的木桥,进而石板桥,都难逃被洪水冲塌的厄,最终在原址再建石拱桥才安然无恙。B该桥历经三百个春秋的风摧雨灌、无数次洪水冲击和几番中级的地震的考验,而今巍然屹立,可见其强度之高C如今虽“初月出云,卧虹饮涧”的美景犹在,但古桥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几户人家出行或串门从此道经过。D龙潭石拱桥是我市一处文物古迹,于1984年6月列为泉州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由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碑保护。8 . 龙潭桥建造的独特之处具体表现在哪两方面?9 . 文章开头引用相传的赞语“桥头望不到桥尾”有何含义和作用?10 . 请根据本文内容简述古往今来的人们保护龙潭古桥的事迹,并为保护古桥写一则广告。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_、_。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人们受够了冷li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q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11 .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莅临(_)冷li(_)咄咄逼人(_)池q(_)12 . 文段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13 . 解释画线两词的意思。造访:_。吝啬:_。14 . 在空缺处填上能概括冬雨特点的两个词:(_)(_)。15 .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_和_。拓展阅读母爱永远管峻我的母亲生于一九二八年。一九四四年,十六岁的她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的入党宣誓,是在一片坟地里悄悄进行的。母亲当年的主要任务,是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给共产党的地下组织送情报。抗战胜利后,上级领导曾七次邀请我母亲南下任职,母亲一一谢绝了。母亲一共生了六个孩子,我是最小的儿子。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母亲是温暖的、飘着泥土气息的寻常母亲,是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糖饼、年三十给我压岁钱的普普通通的慈母。因为父亲每月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解决全家人的温饱没有问题。可是,在我十岁的那年,家父患病,多处求医,未能治愈。一九七六年,父亲不幸病逝。这一变故,对母亲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我的少年记忆里,为了将子女带大,母亲坚强的韧劲又重新复苏起来。因为想挣更多的工分,已经五十岁的母亲直接加入到生产队男劳力的体力活中,挖河泥、推小车、挑大粪、打麦场、耕田耙地,母亲一样不落地干。记得有一次,母亲累倒在草垛旁,是家里的狗唤我去将她背回家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咽炎,她独自一人步行近百里去求助民间医生。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劳作,母亲后来又患了肾炎,全身浮肿。但她仍爬到房顶,将漏雨的茅屋顶修补一新。母亲的这些辛劳,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我急切地盼望自己快点长大,并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以后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一九八三年,我应征入伍去苏州武警支队服役,这对我和母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对我而言,终于有机会离开家门,奔向属于自己的前程。而对母亲来说,她已年迈,也如愿地让我这个老小脱手了。但毕竟长这么大,我从未离开过故土,也从未离开过母亲。临走前的那几天,母亲虽然不说,但看得出她的心情是复杂的。虽然她不大识字,也不善言表,但时常躲到背地里流泪。之前从不拍照的母亲,悄悄地到镇上的照相馆拍了张照片塞进我的口袋里,然后转头就去擦拭眼泪。此情此景,我永远难忘。我敬仰我的母亲,她辛劳一生,从不叫苦喊累。为革命,可以舍命;为家庭,可以拼命;而为了子女,她曾经答应我,要爱惜生命,多见证子孙们的幸福生活。可母亲还是安静地走了。那天,大哥打电话来说:“妈妈状态很不好,我们很快就要没有妈妈了。”年近古稀且在我看来对儿女情长一向宽心的大哥,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不禁潸然泪下。是啊,有母亲在,我们就是永远没有长大的孩子。母亲在,我们才有一个完整的大家庭。我每年无数次奔回家里,就缘于母亲还健在。母亲走了,家就散了,家乡也变成了故乡。在我父亲去世四十年后,母亲终于无牵挂地去和父亲团聚了。16 . 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温馨提示:透过词语意思品析人物内心世界。)之前从不拍照的母亲,悄悄地到镇上的照相馆拍了张照片塞进我的口袋里,然后转头就去擦拭眼泪。17 . 结合文章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温馨提示:整体阅读全文,概括主要事件,从事件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18 . 说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对塑造母亲的形象有何作用。(温馨提示:从内容来看,这一段看似闲笔,却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母亲的形象,然后再从结构上分析作用。)19 . 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温馨提示:联系全文,说说母亲与“家”的关系,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感情。)四、句子默写20 . 将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1)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2)淫慢则不能励精,_。(诸葛亮诫子书)(3)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潼关中表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诗句是_,_。(5)不信,请看那朵流星,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五、对比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钓于濮(p)水庄子钓于濮(p)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中笥(s)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注释)愿以境内累矣:希望把国内政事托付于你,劳累你了。巾:覆盖用的丝麻织品。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锦缎包裹。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宁:宁愿涂:泥,泥巴21 . 庄子,名_,_时期的_,_学派的代表人物。22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全矣(_)(2)请循其本(_)(3)楚王使大夫(_)(4)持竿不顾(_)23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24 . 庄子钓于濮水一文中,庄子用什么办法拒绝楚王之请?25 . 结合两篇文章内容分析庄子令人欣赏的原因是什么?六、情景默写26 . 默写。(1)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2)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周山下)(3)荡胸生层云,_。(杜甫望岳)(4)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5)谁见幽人独往来,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6)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7)山水之乐,_。(欧阳修醉翁亭记)(8)_,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9)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10)古人的诗词写作中常常引用典故来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运用典故的连续两句:_,_。七、诗歌鉴赏阅读峨眉山月歌,完成后面小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27 . 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诗中山、月、江水等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的_情感。28 . 诗人用五个地名_、_、_、_、_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到行船之快。(请从诗中找出五个地名填在横线上)八、名著阅读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