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兰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兰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兰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兰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兰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png( ),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田p( )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 )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 )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把目标立在心中张涵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每到春天,微信朋友圈总会被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刷屏。与此同时,不少年轻人还不忘立下减肥的目标,为夏天“秀”身材做足准备。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然而,这些曾经信誓旦旦写下的话,最后成功“变现”的又有多少?随着时间流逝,朋友圈不断被其他动态刷新,那些立下的誓言也被海量信息“拍”在了沙滩上。事实上,设定目标的意义不在于用来告知,而在于督促做事。社交媒体普及后,之前隐藏在舞台大幕后的日常生活有了展示的场地,朋友圈的“晒”文化也应运而生。“晒目标”等现象作为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不仅可以进行“自我展示”,凸显决心和毅力,还可以收获好友的点赞与支持,获得心理满足感。然而,将目标公之于众,未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有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决定做一件事容易,真正动手去做却很难。从“说”到“做”,是一个把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过程,如果把这一过程看作是化学意义上的元素反应,那么自律则是这场反应的催化剂。曾经风靡朋友圈的“几个赞就读几本书”的集赞读书活动,唤起了公众关注,却唤不醒摒除喧嚣、安静读书的心;获得了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点赞,却没获得精神世界的食粮。以为发朋友圈立目标就可以获得他人的监督,殊不知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当终于着手去实现目标的时候,却发现更难的是坚持不懈。经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今天加班,又没时间去跑步了”“今晚有个饭局,明天再读书吧”“今天出去逛街,改天再背单词吧”但回过头仔细想想,一天中真挤不出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的时间为实现朋友圈立下的目标积累“跬步”吗?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有位大学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每天读书30页,这样坚持一年下来就能读大约一万页,将近50本书。他说凡是按照他的要求坚持读书的学生,最后都成为所在领域的杰出学者。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年轻人更要养成从“说”到“做”再到“坚持做”的习惯,不仅把目标和梦想立在朋友圈,更要把它们立在自己的心中。选自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7日 19 版)2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3 . 第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 . 第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5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念的一项是( )A朋友圈“晒目标”“晒梦想”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设定目标的意义主要在于用来告知,而不是督促做事。B将目标公之于众,不利于目标的实现。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当别人认可你的目标时,你脑海中会产生自己的目标已经实现了的幻觉。C发朋友圈立目标并不能获得他人的监督,只有自己才能一直监督自己。D很多人在追逐目标的道路上之所以会退缩、会妥协,是因为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并没有那么强烈。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题目。南方的冬天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别是南方的冬天,它看不到北方的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也看不到西部的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南方的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么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ynyn),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么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树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丫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显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得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杆,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荷残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南方的山向来不如北方的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只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又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只可惜南方无雪,如同土丘半散漫开的小山零零落落的点缀在辽阔的江汉平原上,山间便只剩下松柏苍翠的影子,但绿色都如同带着一层霜,淡绿中隐隐的泛出青灰。远望去仿佛被飞扬的尘土覆住了。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是的,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地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6 . 第段中“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一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7 . 两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抓住冬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绘?8 . 文中主要写了南方冬天的什么景色?南方之冬给了你怎样的感受?9 . 作者要表现的是南方的冬天,文中为什么几次提到北国的冬天?10 . 如何理解第段划线句“南方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的深刻含义?三、文言文阅读贾诩(x)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贾诩有良、平之奇。察孝廉为郎,疾病去官,西还至汧(qin),道遇叛氐(d),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甥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颎(jing),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氐。氐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其余悉死。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董卓之入洛阳,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迁讨虏校尉。卓败,众恐惧,校尉李傕(ju)、郭汜(s)、张济等欲解散,间行归乡里。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众以为然。后诩为左冯翊(y),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j)往必利。”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是后,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与曹为仇,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从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手曰:“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节选自三国志贾诩传)氐(d):我国古代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代。掾:(yuan)属员。薨: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11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汉阳阎忠异之异:诧异B故诩假以惧氐假:借,借助C促更追之,更战必胜。促:赶快D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阴:暗中12 . 下列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A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B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C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D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13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诩有谋略才华,能灵活处理面临的情况将事情办成,但年轻时并不广为人知,只有阎忠比较了解他,甚至拿贾诩与西汉时期的张良、陈平相比。B董卓败亡后,他的亲信们十分害怕,打算各自逃生,贾诩劝阻了他们,事成之后坚决拒绝了李傕等人为他请功的做法。C贾诩善抓战机。在张绣麾下时,在追击曹操兵马的时机上为张绣出谋划策,分析准确,战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D贾诩明察时局。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想投靠袁绍,但贾诩主动出面,对使者表达对袁绍的感谢,委婉拒绝,然后劝张绣投靠曹操。14 .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诩实非段甥,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四、句子默写15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木受绳则直,_。 _,流水前波让后波。_,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_。保尔在烈士墓前思索生命的价值,“当回忆往事的时候,_,_”;文天祥过零丁洋中道出了人生的意义,“_?_”,皆为世人所传唱。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人皮日休的咏物诗,完成下题。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16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诗文的理解,这首诗所咏的对象为何物?17 . 把深厚的思想感情含蓄地寄寓在妙趣横生的形象中,这是本诗显著的艺术特色。请你结合三四两句说说该物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18 . 下面标有序号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选出句子的序号,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一个民族应该有值得回顾的辉煌历史,它会稳定和提升现在的生活。(1) 人们通过对先人所经历的磨难和所取得的辉煌的回忆,来升华和照亮现在的生活。民族的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一样,是一种极为可贵的经验财富。(2) 这种经验财富,如果得到巧妙的运用,就会导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反,如果滥用或误用; 就会导致空想、迷感和失败。选_句修改意见_七、名著阅读19 . 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用词有体现故事发生过程的,如:林冲打洪教头、武松打蒋门神;也有突出人物特点的,如:吴用取生辰纲、朱仝释宋公明,这样的匠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合适的词填在空白处。(只填序号)A棒B智C义D误E拳F醉G棍_八、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性学习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种的殿堂,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多彩世界,在这里点们读懂了喜怒哀乐!在这里我们跨越时空,触摸历史沧桑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一份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蒙城中学七年级某班在“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中开展了如下活动,请你踊跃参加。活动一:领略书的魅力一一热爱读书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的座右铭 _活动二:探寻读书方法一一怎样读书读书还得讲究方法,下面向你介绍两位名人的读书方法。你还有另外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一种并说明用此方法的理由。 华罗庚“猜书”我国著名数学掌华罗庚的读书方法是“猜书”,他拿到一本新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而是先对着书思考一会儿,然后再打开浏览一遍,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就不再读了,他这种猜想的方法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茅盾“背书”文学巨匠茅盾,能熟练背诵120回的红楼梦,朋友将信将疑,一次大家聚会,有人指定某几章让他背,他丝毫不差地背了出来。可见茅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取得巨大成就,与他的背书是分不开的。(1)我的读书方法:_(2)我的理由:_活动三:走近作家假设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师生的采访,允许每人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提一个问题。请你将要说的话写下来。 _活动四:辩论台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病句。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的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的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当前中学生热哀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持“书本阅读”。(1)正方辩词中划线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_”。 (2)反方辩词中的第(_)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