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B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是传记和小说,如三作家、罗曼罗兰等。C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D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翡粹精巧绝伦莫衷一是B缄默冥思遐想沧海桑田C禁锢广茂无垠相脯相成D藉贯深恶痛疾顾明思义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C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4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苦想一个晚上,都没有找到这道题的答题思路,经老师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B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要仔细斟酌一番才能给出处理意见。C每当夕阳西下时,陶渊明就伫立东篱下,遥望南山,看飞鸟一只接一只络绎不绝地返回山林。D小李同学在等红灯时被公交车溅了一身泥水,妈妈非说他是冒雨踢球弄的,这下真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二、字词书写5 . 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h h huo qing qing jing) 牵强( )附会和( )稀泥倔强( )随声附和( ) 勉强( ) 和( )气生财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愿你披荆斩棘,磨砺成自己的榜样和父辈们普遍崇拜的战斗英雄、先进人物相比,如今的年轻人似乎不知道该向谁看齐,只被演艺和商业明星的光环晃得头晕目眩、不可自拔。榜样的背后,是价值的取向。难道我们年轻人,真的是沦为精神空虚、拜金主义、娱乐至死、幻想“一夜成名”的代名词了吗?我不服,我想你也不服。“偶像”这个词,本身就含有“虚幻”“盲目”的意义,容易误导人想到明星,而“榜样”则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含义并不完全相同,怎能混为一谈?况且,当下中国虽少见枪林弹雨、血染山河,但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年轻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突遇飞机故障,生死边缘的4.4秒仍试图挽救飞机重伤牺牲;29岁北大女博士娄滔不幸患渐冻症,她最后的愿望是将器官都捐出来,“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80后的余静两年前主动报名驻村扶贫,“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就不撤岗”;80后特警张劼为保护居民楼200多居民的安全,第一个冲进屋内阻止歹徒引燃爆炸物,自己却被烧得“像个烂桃子”他们,恪守和实践着这些宝贵精神品质,成为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榜样找错了,人生就歪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这个时代,谁才能够成为我们的榜样?明星可以吗?如果他醉心艺术、孜孜以求,不是碰运气、靠脸蛋炒得大红大紫;如果他德艺双馨、言行一致,不是给粉丝一面、背地一面的“戏精”,当然值得褒扬。普通人可以吗?有一位51岁的父亲和他19岁的女儿考上了同一大学同一专业,女儿说,爸爸是最好的榜样。身边的人,反而更能言传身教。“失败者”可以吗?当柯洁以一己之力代表人类与人工智能对战,却负于阿尔法狗,谁又能说他的勇气和坚持不值得被称为“榜样”?失败不可怕,拼过就值得!谁都可以成为“榜样”,关键是要学习他的是什么?是羡慕他腰缠万贯、挥金如土,还是钦佩他的奋斗之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眼红他的前呼后拥、派头十足,还是崇拜他的废寝忘食、心无旁骛?这一点,你心里一定得有答案。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一个榜样胜过二十条教诲”,一次行动胜过二十次感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在你的面前,是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愿这个新时代,能唤醒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管你是20岁、30岁还是50岁、60岁;愿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磨砺成自己的“榜样”“英雄”。(选自人民日报给青年的一封信)6 .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论述了如今年轻人的榜样大多是战斗英雄、演艺和商业明星、身边的普通人以及“失败者”。B当下中国有责任、有担当、愿奉献的青年人比比皆是,他们成为了社会中最温暖人心的力量。C“偶像”含有虚幻和盲目的意思;“榜样”是指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二者不能混为一谈。D不论年龄的大小,只要你披荆斩棘、矢志不渝就能磨砺成自己的“榜样”。7 . 第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论证B正反对比论证C道理论证D举例论证8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青年人只要披荆斩棘,矢志不渝,必能磨砺成自己的“榜样”。B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的扫雷英雄杜富国,“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的典型事例,可以补充进第段中作为论据材料。C这篇议论文运用了丰富的事理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也向青年提出了殷切的期望。D第段中的“关键是”几个字不能删掉,它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酋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裘明,对时闻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邀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一一在那之前,儿意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怏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最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覺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9 . 文章第段引用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10 . 第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实验表明, 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11 .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2 . 下列选项中与原文表达一致的是( )A儿童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只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才能完全形成。B7岁时,大多数孩子的童年记忆迅速衰退。这是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C在生命的进程中,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常常感觉时间过得太快。D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对他们而言就会显得越漫长。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山果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朴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又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柬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儿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了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涧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有干粮。”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红薯面饼子。”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上。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有人问:“多少钱一斤?”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四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妺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她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宇: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然而过,连冋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作者:蒋依。有删改)13 . 读完文章,你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女孩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14 . 请品读文章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联系上下文,揣摩“我”此时的心理。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15 . 文中描写四位农民工每人给小姑娘50元钱的情节,有什么作用?16 . 文章标题换成“卖核桃的小姑娘”可以吗?与原标题相比,哪个更好?四、文言文阅读古文阅读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司马迁留侯世家)注释圯(y):桥。老父(f):老年男子。鄂然:吃惊的样子。“鄂”,同“愕”。17 . 用“/”给文中画线处断句。(断两处)为 其 老 强 忍 下 取 履1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1)顾谓良曰(_)(2)良因怪之(_)(3)当如是(_)(4)读此则为王者师矣(_)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与老人期,后,何也?(2)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20 . 你从张良纳履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五、情景默写21 . 古诗文默写。(1)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_,_。(2)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希望收复中原,从而取得世代相传之美名的句子是:“_,_。”(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六、名著阅读22 . 语文实践活动现在,怎能占点便宜,他就怎办。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都使他觉到满意。他也学会跟朋友们借钱,借了还不想还;逼急了他可以耍无赖。起初人家都知道他是好体面讲信用的人,所以他一张嘴,就把钱借到。他利用着这点人格的残余到处去借,借着如白捡,借到手便顺手儿花去。人家要债,他会作出极可怜的样子去央求宽限,这样一来,他连一个铜子也借不到了。他开始去骗钱花,凡是以前他所混过的宅门,他都去拜访,主人也好,仆人也好,见面他会编一套谎,骗几个钱;没有钱,他央求赏给点破衣服,衣服到手马上也变了钱,钱马上变了烟酒;他竟变成这个样子。(1)文段选自_,作者_。(2)请联系原著,简要说说祥子在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_(3)请参照示例,为“他”“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配上文字,要求结合故事情节,用描写性语言表述画图,不超过60字。图1 “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图2 “三起三落”中的“第二落”(示例)图1 配文字:出了西直门,连一辆车、一个行人也没遇上,祥子知道事情要坏。他刚要抄土路走,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乱军捉了去!图2 配文字:_(4)七(1)班组织“天下国家”的主题活动,在“观点碰碰车”环节,小彤同学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很好地生存,完全取决于他自己做怎样的努力,和当时的社会制度没有太大的关系。作为同学,你不赞同这一观点,并准备根据上面名著中主人公的命运进行反驳。_七、综合性学习阅读以下内容,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文物不仅是一座城市历史进程中弥足珍贵的见证,更是整个民族珍贵印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山西有34处古建被“认养”,其中14处已修缮完毕,重庆市万盛经开区青年镇文化服务中心利用赶场日与市民们面对面开展文物普法宣传及交流活动,广州梧州市投入约一千万元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北京招募了千名文保志愿者,文保志愿者在巡查文物安全状况、宣传文物保护理念的同时,还需成为文物保护的带动者。材料二:2018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百胜集团旗下肯德基公司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国宝耀中华”系列活动。肯德基通过获得国家博物馆17件“国宝”的IP的授权,结合最新科技手段,完成青铜重器后母戊鼎、四羊方尊、东汉陶船、宪宗元宵行乐图等国博馆藏文物形象的开发,全新落户北京、上海、西安、成都、长春等18个主要城市的重要门店,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材料三:受国家保护的文物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