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退色张皇望洋兴叹争妍斗艳B翡翠朦胧相题并论造谣生事C灰烬顷倒稍纵即逝痛心疾首D彷徨疑虑震耳欲聋比比皆是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B凡是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的伤员,没有一个为之感动的。C学校通知说,今天上午有两个学校的老师要来我们班听语文课。D何振梁噙住了泪水,用默默的拥抱来感谢支持北京、支持中国。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不仅令孩子笑的前仰后合,还令一向严肃的大人们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B他本来很一般,但由于双方都争取他,他便成无足轻重的人物了。C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D夏天的池塘里,粉的、白的荷花竞相开放,睡莲也不示弱地开起来了,满眼都是万紫千红。4 .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ABCD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又问老师:“爱是不是太阳?”B每天上书房,我家的两条狗(一大一小)跟着我。C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D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6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滑稽(j)赫赫(h)镀金(d)炫耀(xun)B港湾(xin)勋章(xn)头衔(xin)愚蠢(chn)C舍然(sh)中伤(zhng)御聘(y)爵士(ju)D凯歌(ki)庇护(p)女娲(w)添头(tin)二、字词书写7 . 依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1)它没有p su(_)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2)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 tn dng r d(_),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3)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 zh(_)的同情。(4)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ch m shng hui(_)自然情不能自已。三、现代文阅读槭树下的家席慕容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11在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它们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12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13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8 . “我”在夏日的清晨听到了哪几种声音?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特点?9 . 作者笔下一年四季的槭树各有其特点,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槭树?10 . 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11 . 作者“在一个夏日的清晨感觉到了自己的幸福”,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作者的幸福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黄山绝壁松冯骥才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份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籽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於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於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於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12 . 知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上联:黄山景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下联:绝壁松_。13 . 第段画线句“苍鹰也不去那里”有什么言外之意。14 . 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於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15 . 文末赞叹“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对比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四、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6 . 解释下列加点词(1)与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元方入门不顾( )17 .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8 .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五、句子默写19 . (1)将唐代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补写完整。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_,_。_,_。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2)依据课文填空。凄神寒骨,_。(柳宗元小石潭记)困于心_,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山水之乐_,_。(欧阳修醉翁亭记)为者常成,_。(传统文化晏子春秋)(3)根据提示默写。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中描绘出宏阔江天万里的图景,表现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的诗句是:_,_。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六、诗歌鉴赏诗歌赏析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0 . 诗歌的第一、二句中以“_”“_”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愁苦。21 . 简要赏析诗歌的第三、四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七、名著阅读22 . 文学常识填空。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_,著名散文家、_、_、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品有_、_踪迹等。八、综合性学习23 . 综合性学习。(知媒体)2017年1月9日,屠呦呦获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某中学校报在全校师生中间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获知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媒体传统媒体新兴媒体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比例12.7%1.6%30.5%55.2%(1)根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_。(话标题)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获奖的相关消息。以下是部分新闻媒体报道的标题:“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打破了不成文惯例”“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成女性且非院士获此殊荣第一人”(2)请根据上面新闻标题,结合新闻的相关知识,探究新闻标题的特点:_。(答一点即可)(用新闻)获知屠呦呦获奖后,学校校报主编向校报指导教师提供了三个出报方案:方案一:立即出报,转载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媒体上的消息。方案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