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A过:犯过错B衡:权衡C喻:明白D恒:经常,常常2 .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意动用法,以为亲)B虽有至道(虽然)C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D策之不以其道(动词,用马鞭驱赶)3 . (18届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C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D散文诗海燕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代表作是著名长篇小说母亲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4 . 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龟裂(jn)翌日(y)俯瞰(kn)悄怆幽邃(qio)B冗杂(rng)寒噤(jn)拾级(sh)风雪载途(zi)C雾霭(i)劲旅(jn)穹顶(qing)草长莺飞(zhng)D两栖(q)腈纶(qng)沟壑(h)怒不可遏()5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摆手舞追忆的是土家族先民创业的艰辛,缅怀的是祖先的功绩,展示的是古往今来的生活场景,涵蕴的是人与社会、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它使封闭的山寨 了,使沉寂的村落 了,使古老的土地 了,使天涯的距离 了A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B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C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D开朗 喧嚷 青春 缩短6 . 下面对部分名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镜花缘是一部凭借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通过夸张、隐喻等手法创造出的长篇神魔小说。小说中周朝的泯灭与李唐重新续接体现了作者男权正统的思想。B猎人笔记是作家屠格涅夫以自己的狩猎活动为线索,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作者民主主义思想,所以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C骆驼祥子通过祥子三次买车失败和两个女人的去世,让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从而走上堕落之路,来告诉人们在旧社会靠个人奋斗是没有出路的。D海底两万里中,凡尔纳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时而险象环生,千钧一发,表现了人类认识和驾驭海洋的信心与勇气。7 . 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位学生虽然都是外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表演对我校的师生并不陌生。(修改:将“他们的表演”和“我校的师生”调换位置。)B通过这次中学生知识竞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修改:将“通过”或“使”去掉。)C这个口号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修改:将“美好的城市”改为“美好的愿望”。)D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修改:“最杰出的”调整到“20世纪”后。)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手掌里的清凉段奇清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A)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B)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8 . 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天气酷热哥哥行动哥握弟手感受清凉9 . 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10 . 按要求品析语言。(1)从修辞角度赏析(A)处句子。(A)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2)品味(B)句加点词语。(B)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11 . 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12 . 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等你,在桥头王黎冰老人真的老了,背一背篼蔬菜到乡场上去卖,十几里路要歇上好几回。听院子里最年迈的王老汉说,老人年轻时身板可壮实呢,两手像少林寺里练功的和尚那样平举着一挑水走上一公里,气也不会喘一口。王老汉还说,他还看见过老人一枚二等功的军功章呢。村支书常对后生们说,老人是老党员,党龄比你们的年龄还大呢,他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多。在春天如蜜糖一样的阳光里,老人静静地坐在自家的院坝边,看着远处那座断桥出神,苍老之态毕现。村里人远远地看着老人,就知道老人又想自己的儿子了。有人说,老人在心里念叨那句话:“儿子,我在桥头等你回来!”老人的儿子并非亲生,原本是村东头朱长子(长子:川语中的高个子)的儿子朱树林。树林两岁那年,爹妈双双病逝,老人就毫不犹豫地收养了他。老人像园丁,精心浇灌树林,儿子在老人的守望中拔节成长。 高考前一个月,儿子最后一次回家复习。那天,雨下得真大啊,是老人记忆中最大的一回。一个8岁的孩子放学回家过河,刚到桥头,桥就被猛兽般的洪水冲断了。孩子拼命地喊“救命”,声嘶力竭,手忙脚乱。当孩子父母闻声赶去时,见自己的儿子已平安地躺在岸边,孩子却指着水中喊了一声“树林哥哥”就哭开了。桥断了,断桥边的小山坡上,多了一座新坟。人们知道,那坟里长眠着一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和一堆他爱看的书。五年来,老人的屋子里就再也没有过笑声。那以后,人们就常看见老人大半天大半天地坐在院坝边,望着断桥出神。细心的人看得出来,老人眼里总是包着一汪浑浊的泪。乡里穷啊,村民更穷。桥断了五年,一直没钱再修。村里人就将就着几个像练武术中“梅花桩”一般的石头桩子过河,颤颤惊惊,危机四伏。孩子们上学放学,全靠家长接送过河。老人还是种他的地,只是比以前更辛苦。为了多卖几角钱、几块钱,老人常常赶几十里山路到另一个乡场。村里人见了,都会同情地说:瞧瞧,老人在给自个儿攒养老钱了。还有人慨叹:没传递香火孩子的人,苦哇!当然还有人一直劝说老人,再过继一个儿子吧。老人总是一言不发地摇摇头,佝偻着身腰继续忙自己的活儿,眼神里镌刻着一缕深深的沧桑。又一个春天如期而临,鲜艳的映山红开满山坡。老人在一个夜里去世了,坐在桌子边的凉椅上,旁边还放着没理完的蔬菜。老人的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摞摞的钱,大多是角票和一元钞票,有些破烂的纸币角,都被他细细地粘贴好了。 钱的旁边是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用这钱修桥,就算是我的党费。纸条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万一我死了,请把我与儿子树林安葬到一块,娃娃还小,我要陪陪他。纸条下面写下的日期,竟是五年前的9月1日。压着这张纸条的,是那枚被村里人传为神物的军功章和一个五十年前的党员证夏天的第一场暴雨倾盆而至。此时,桥已经修好了。这座桥是水泥的,造型别致,很牢固,很显眼。据说,这桥是城里一个小伙子来设计的,由于他知道了老人捐资建桥的诺言,便没有要一分钱的设计费。这以后,河边的小山坡上,并排着两座坟,一新一旧,远远地望着上学放学的孩子们。这一天,是清明节。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座新桥的桥头,望着那两座坟异口同声地说道:“爷爷,您在天国还好吧,我们等你,永远在桥头!”13 . 这篇小说叙写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分别简要概括。14 . 结合选文,说说老人为何要捐资建桥。15 . 结合全文,说说第13段的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16 . 请说说小说标题有何妙用。17 . 下面这段是这篇选文的题记,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清明到了,我曾试着在某一朵花上找到自己的灵魂,有时觉得它来自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任经历过这一场神圣洗礼的灵魂,会对生和死有新的理解,那是对生命真正的诠释。三、句子默写18 . 默写。(1)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4)乡书何处达,_。(王湾次北固山下)(5)我想那缥缈的空中,_。(郭沫若天上的街市)(6)我们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论语中“_,_”表明了小组中人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7)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四、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黠鼠赋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声,岂其鬼耶?”覆而也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拢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19 . 黠鼠赋作者是_(朝代)的_。20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21 . 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理趣兼备的寓言小赋,首段叙鼠之黠,次段叹人无能。B文中鼠假死骗人而逃脱,童子困惑惊怪与措手不及,生动逼真。C文章“鼠之黠”与“人之智”的较量形成了一种讽刺和自省的效果。D文章将故事情节、人物对话与理性思维相融,行文独特,引人入胜。22 . 我们从“黠鼠”身上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五、名著阅读23 .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买卖中介合同
- 性格色彩分析理论及应用
-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创新意识培养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知识点剖析试题及答案
- 建筑泥工劳务分包合同
- 农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合同
- 员工关系在公共关系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掌握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的主动权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公共关系学全面试题及答案
- 维护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额纹面部皱纹(FWS)量表评分考试
- 《码垛机器人机械手的结构设计》9400字【论文】
- 梁柱加固施工方案
-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科技公司简介范文
-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项目四量化生活数字为先
- T-CSOE 0003-2024 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 军人生死观教育
-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