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B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C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D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2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涉及杨志的回目有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B水浒传中谈到招安时,林冲便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踹塌了一把桌子。C艾青诗选中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D艾青诗选中他起来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集中展现了抗战期间多灾多难的壮丽民族史诗。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战神燃爆暑假,票房一举斩获50多亿,其他电影只能望其项背,追赶无望。B张老师的语文课堂总是引人入胜,他把一首古诗即兴改编成了一个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一个个听得入了迷。C面对如诗如画的瘦西湖秋光,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拿出相机浮光掠影地拍摄着。D共享单车用完应该停在主干道旁的自行车停车区,以便他人使用。可有些人却无视这一规则,故意鲜为人知地停,真是缺少公德心啊。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字注音:龀(_)匮(_)厝(_)孀(_)箕畚(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李慧今年两会期间,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水乳交融,令人耳目一新,在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不仅仅囿于古文字、古典诗词,传统文化已悄然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收获200万次点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那些平时身居深宫埋头修复文物的故宫工匠们,一时间成了“90后”“00后”心中的新“男神”,精美绝伦的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比纪录片更火的,则是故宫紧跟时尚推出的“萌”系列文创产品。在故宫掌门人单霁翔看来,故宫文创之所以火,是因为博物馆不再“高冷”,故宫的秘诀是“萌”,让皇家文化更接地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感受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时下,越来越多的国人陶醉于古典诗词的芳华流韵、国家宝藏的博大精深,并以此涵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着自己的文化生活。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精神、中国风度。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这些传统文化往往被束之高阁,无论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这些文化总是向外界展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将其文化记忆和精神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成为更为现代的文化转化方式。可以说,我们从来不缺少传统,而是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在新媒体与创新创意时代,这两个“新”字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更要以一种更加润物细无声而又令人惊喜的方式走近我们。当人们感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时,一种全新的传统文化传播方式正在用创意把昔日亭台楼阁中的“大雅”还俗于民间。面对传统文化,年轻人的思维、年轻人的活力、年轻人掌握的现代信息和技术,会打开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可以让传统无处不在。今天的我们,在盘点和整理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树立紧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识,通过各种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的面孔不再是呆板的、抽象的,而是鲜活的、水灵的,才能让公众更好地接纳,才能让“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现实。正所谓,国宝不能只躺在“宝库”里,用时尚化的方式来解读古老文化,让传统文化好懂、好听、好读,成为不可或缺的最爱,传统文化就能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上,越走越宽。(有删改,选自2018年3月21日光明日报)5 .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6 . 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 . 根据文章内容思考:怎样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5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试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五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连日增加形成明显对比,停止试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8 .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9 . 第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10 . 第段中加点的“逐渐”一词可以删掉吗?为什么?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壮士缚虎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反。众皆辟易,焦笑语自若。富家某,钦其勇,设筵款之。焦于座上,自述其平昔缚虎状,听者俱色变。而焦益张大其词,口讲指画,意气自豪。倏有一猫,登筵攫食,腥汁淋漓满座上,焦以为主人之猫也,听其大嚼而去。主人曰:“邻家孽畜,可厌乃尔!”亡何,猫又来。焦急起奋拳击之,座上肴核尽倾碎,而猫已跃伏窗隅。焦怒,又逐击之,窗棂尽裂。猫一跃登屋角,目耽耽视焦。焦愈怒,张臂作擒缚状,而猫嗥然一声,曳尾徐步,过邻墙而去,焦计无所施,面墙呆望而已。主人抚掌笑,焦大惭而退。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鲜,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怀材者宜知,用材者益宜知矣。注释:邑宰:某一邑的长官。11 . 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日徒步入山日:每天B而以小虎生擒而反反:“反”通“返”,返回C众皆辟易辟:开辟D用材者益宜知矣益:更加12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B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C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D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寓于沂。13 . 下列对文章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焦奇异常勇猛,曾经举起一座石鼎,飞跃到大雄宝殿的左边的屋脊上。B焦奇为人低调,当富人宴请他时,他格外谦虚。C焦奇无法捉到猫是因为他太小瞧猫,捕捉时很急躁。D焦奇的故事对怀有绝技的人和任用人才的人都有启迪。14 .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能缚虎而不能缚猫,岂真大敌勇小敌怯哉,亦分量不相当耳。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15 . 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今 齐 地 方 千 里16 . 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B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C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17 . 翻译下列句子。(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8 . 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19 . 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六、句子默写20 . (1)无可奈何花落去,_。(浣溪沙)(2)兴尽晚回舟,_。(如梦令)(3)_,志在千里。(龟虽寿)(4)晴川历历汉阳树,_。(黄鹤楼)(5)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的诗句是:“_,_。”七、情景默写21 . 古诗文理解默写填空(1)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要表达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往往会想到王勃的诗句子是_,_。 (2)论语中阐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志气的句子是“_,_”。(4)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景色的句子是“_,_ 。”(4)行路难中描写宴饮奢华的诗句是“_,_。” (5)出师表中表现严明赏罚的句子是:_,_。(6)古诗词中又不少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八、语言表达22 . 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仿写:一本书像_。九、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1)“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一句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是张飞,在水浒中描写的是林冲。但读者会觉得两个人的性格迥然不同,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两人性格的不同之处。_(2)从下列两幅对联中任选一幅,指出对联所写水浒的人物姓名,并结合作品内容简要阐述对联的含义。A难得有心呼保义可怜无人颂公明B满心草莽难剃度一生屠戮终成佛 我选 _(填序号),人物:_,对联含义:_十、作文24 . 天空是白云的舞台,在那里,白云可以尽情勾勒出千态万状;丛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