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一项是 (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 一首浪漫的诗歌 一篇美丽的童话 一部严肃的小说ABCD2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3 . 下列各项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孟子,记录孟子的政治思想和言论的一部书,相传由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共七篇。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由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料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共12策,33篇。D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4 .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草率(shui)镐(go) 头毋(w) 宁锲(qi)而不舍B亘(gn)古祈祷(q)羸(li) 弱忧心忡忡(chng)C秩序(zh)铁镍(ni)炽(ch)烈姗(shn)姗来迟D着(zho)落蹒跚(mn shn)阖(h)眼怏(yng)怏不乐5 .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他鄙夷地看了我一眼。(“鄙夷”是形容词,“看”是动词。)B直到捐献完成,才使我的心彻底安定下来。(将“才”删去。)C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一词是贬义词褒用。)D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将“知识”删去。)6 . 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从小就成了孤儿,是李阿姨( )他考上了大学,所以他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抚养扶养)中国政府再次(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中国拥有钓鱼岛不可争议的主权。(申明声明)当初他对奶奶的病( ),结果那次竟成了诀别。这点一直让他感到痛心。(不以为然不以为意)班委会和团支部共同组织的这次活动,虽然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总体来看还是( )的。(无可厚非无可非议)A扶养申明不以为然无可非议 B扶养声明不以为意无可厚非C抚养申明不以为然无可厚非 D抚养声明不以为意无可非议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母亲因为假期短路程长、天气不好等等,有太多的理由让我打电话回家告诉母亲,我春节不回家了。母亲接到电话后,听不出她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只是淡淡地说:“哦,那有时间我去你那住几天吧。”整个春节一直细雨濛濛,让人平添几许惆怅。正月初六,老天爷一改往日的缠绵,电闪雷鸣,哗哗啦啦的下起了暴雨。下午4时左右,一阵电话铃声把窝在被子里上网的我惊起。我抓起电话,耳机里传来母亲哆嗦的声音:“我已经到了A市,可人太多,买不到火车票,可能要晚些才能到你那里了,不知你们那儿最晚的班车是几点?”我气极了,大吼道:“这么大的雨,谁叫你来的,买不到火车票,你不会坐直达班车吗?”母亲忙说:“知道了,知道了。”赶紧就把电话挂了。我撑着雨伞在站台等了一个多小时,记不清有多少趟班车停下又走了,可依然不见母亲的身影。坐直达班车从A市到B市是两个小时,再从B市坐车到我的住处约四十分钟,母亲应该在晚上七时就会到达,可现在已经是晚上九时了,还没见到母亲,我开始着急,开始埋怨,鼻类也适时发作,喷嚏连连更让我觉得寒冷和烦躁。忽然,一趟班车“嘎”的一声,在溅了我一身脏水后停了下来。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探出了车门。我接过母亲沉甸甸的行孝,一言不发地朝家走去,母亲走在我身后唯唯诺诺地说:本来想坐直达班车的,可后来又买到火车票了,所以就晚到了。其实我心里明白,母亲是嫌直达班车的票价要比火车票责一倍多。初入,吃过午饭后,母亲说:“你帮我把这衣服的边儿放放吧”。我望着母亲穿着我淘汰给她的衣服,真有点像里粽子,太窄了。我把剪刀、尺子递给母亲说:“我下午还上班呢,你自己改吧。”晚上刚回到家,儿子就报告说母亲把缝纫机车针弄断了。再望望母亲,呵呵,衣服让她改得凹凸不平,针脚歪歪扭扭,缝纫机车针不给她拉断才怪。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很能干的,我们兄妹头上带的、身上穿的、脚上套的都是她亲手做的,况且往年我淘汰的衣裤给她后,她也是自己修改,还挺合身的,为何这次却改不好呢,我心里直纳闷。晚饭后,我一边帮母亲重新修改衣服,一边与她闲聊。母亲说,自去年开始,她的眼睛看东西就很模糊,如今针线活基本做不好了。我说:“那明天我带你去医院看看。”母亲说:“不用了,在家乡已经看过医生了,说是白内障,不是很严重,能看得见就不必花那个钱,到时候严重了再说吧。”我抬头望望母亲,她的鬓角已有了丝丝缕缕的白发,脑后的粗大辫子也已换成小麻雀尾,曾经的那股干练、好强在如菊花般的脸的衬托下,已变成柔和与慈爱,那双我曾美慕的巧手,已是血管突显。在我这里小住了一段时间后,母亲要回老家了。当她跨入班车车门的一刹那,已是孩子妈妈的我无法顾及车上车下人们诧异的目光,泪水倾涌而出。自从我独自一人在远离故土的这座小城定居后,与母亲相聚就成了我最大的企盼。7 . 文章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8 . 赏析下面的句子。曾经的那股干练、好强在如菊花般的脸的衬托下,已变成柔和与慈爱,那双我曾美慕的巧手,已是血管突显。9 . 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10 . 结合第段,分析“我无法顾及车上车下人们诧异的目光,泪水倾涌而出”的原因。11 .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你的眼泪是一条河李东辉摇曳的光影里。六十年了,多少苦涩的泪伴着逝去的岁月,在母亲的脸上流呀流,流走了母亲满头的青丝,流成了道道细密的小河。从出生那一天起,我就把无尽的牵挂和愁苦带给了她,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不满一岁的时候,我得了急性肠炎,这病在三十多年前的农村,是可以置人于死命的。当时,已经担任村支书的父亲远在几百里外的地委党校学习。母亲抱着气息奄奄的我,冲进雷电交加的茫茫雨夜,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在子夜敲开了十里外一个老中医的家门。母亲跪在老中医的面前,求他救救她的儿子。她再次用她的泪感动了上苍,我竟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说起来,我还算给母亲争气,从小学到中学一路读过来,没让她失望。那年我参加高考竟考了个全县文科第一,母亲连夜把我的被子拆了,添一层新棉絮,灯光下,她手中的针线起起落落,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缝进了那厚厚的棉被里。大学毕业后,我被分至一个新兴城市工作。母亲盼来的不是儿子过年归来的团圆,而是我患病住院的音讯。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我的心里满是对母亲深深的歉意,为什么我带给你的总是流不尽的泪?我真是一个不怀好意的讨债鬼吗?在以后整整十八个月的日子里,病魔与死神将我这个不满24岁的生命当成它们手中的一根扯来扯去的猴皮筋,母亲用她带血的泪水和根根白发陪着我一道和它们较量,最终我竟奇迹般摆脱了死神的纠缠,可是它并没有空手而去,带走了我的一双眼睛。对失明的儿子,已是心碎的母亲,就如做错了事的孩子,不知如何才能不惹我发怒。黑暗中,我下意识地伸出手,她竟看见了,忙把一支烟放到我手中,然后又急急忙忙地去找火柴。我深吸一口香烟,许久才伴着一声重重的叹息吐出浓浓的烟雾。母亲又小心冀翼地开口了:“妈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我们总还要活下去!”“活,像我这样活着有啥用?”这是我几个月来第一次顺着母亲的话茬儿回答,母亲受到了更大的鼓励:“咋没用,只要你还活着,只要我和你爹下地回来能看到炕上坐着我们的儿子,我们心里就踏实,就有奔”窗外的雨下得更大了,落在长出新芽的树上沙沙作响,忽觉得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摸,是泪。肆虐的风暴过去了,生命之树带着累累伤痕又艰难地站了起来。在家休养了三年,我又鼓起勇气上路了,因为有母亲那句“咱要好好活”,我必须走出一条活的路来。几年来我的脚下已有一条路的雏形,尽管还不是很清晰,尽管还很狭窄,但那是我自己用脚踩出来的,是我活着的见证,这条路上有我的梦,也有母亲的泪。如果说我的生命是一条船,那么母亲的眼泪就是一条河了。母亲啊,你的眼泪真是一条流不尽的河,每当我的生命之船搁浅了,你总是用自己的生命托起我这只船,送我到远方。选自时文选粹12 . 本文主要记述了“我”让母亲“牵挂和愁苦”的一些往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的两件事。(每件事的概括不超过30字)13 . 文章多次写到母亲的眼泪,而写“我”流泪,仅在第自然段结尾一处。请分析“我”此时流泪的原因。14 . 按要求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1)母亲的生命从此成为一支被我点燃的蜡烛,再没有停止过燃烧和流泪。(从修辞的角度赏析)(2)在我所住的医院,母亲踉跄着扑到我的床头,抱着我的头,泉涌般的泪水湿润了我的脸。(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15 . 你觉得文中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本,完成 小题。春酒琦君(1)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过了元宵灯节,年景尚未完全落幕,还有令家家邀饮春酒 的节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觉里,其气氛之热闹,有时还超过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时,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们玩儿不许在大厅上,厨房里,生怕撞来撞去,碰碎碗盏。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说话尤其要小心,要多讨吉利,因此觉得很受拘束,过了元宵,大人们觉得我们都乖乖的,没闯什么祸,佛堂与神位前的供品换下来的堆得满满一大缸,都分给我们撒开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2)可是说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糖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等,已经不稀罕了。那么我最喜欢的是什么呢?乃是母亲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宝酒,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缝的八宝酒了。(3)八宝酒,顾名思义,是八样东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枣(不知是南枣还是北枣),荔枝, 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要泡一个月,打开来,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4)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我总是说;“只喝一杯, 因为里面没有八宝,不甜呀。”母亲听了很高兴。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5)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 会,凑齐 12 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 11 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 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6)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7)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8)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 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9)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予,告诉他是“分岁酒”, 喝下去又长大一岁了。他挑剔地说:“你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不是你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呀。”(10)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16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民俗文化?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17 . 本文通过春酒写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请你细细品味下列句子。(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句中的“亮晶晶”,“呼呼呼”是如何体现人情之美的?)(2)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这个细节除了写出我的天真可爱之外,你还能从“靠”字中读出什么?)18 . 文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19 . 你的家乡也有一幅幅美丽的民俗风情画卷,请你用生动的文字描写其中一幅。三、文言文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2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涂: (2)见往事耳见:(3)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若:21 . 下列句子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为” 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B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C古人以俭为美德D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2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3 . 下列对文章孙权劝学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24 . 本文虽短,但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说明语段主要采用哪一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吕蒙:四、句子默写25 . 名句默写(1) 蝉则千转不穷, _。(吴均与朱元思书)(2)春蚕到死丝方尽 ,_。 (李商隐无题)(3) _,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4)_,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5)停杯投箸不能食,_。(李白行路难) (6)行到水穷处,_。(王维终南别业)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6 . 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27 . 作者借景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内饰材料环保性能对比分析报告
- 基于大数据的2025年跨境电商保税仓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废物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历书写规范考试题及答案
- 六下综合数学试卷
- 江西高考报名数学试卷
- 看老师批改高中数学试卷
- 举一反三数学试卷
- 民政学院单招数学试卷
- 牟山镇初级中学数学试卷
-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林科院面试题库及答案
- 催收公司成本管理制度
- T/CSIQ 8014.1-2018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指南(2025)解读
- 阅读 第6课《怎么都快乐》(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系列(统编版)
- JT-T 329-2025 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供应商尽职调查报告(模板)
- 三通四通尺寸数据及标准表
- 2025-2030年中国保暖内衣品牌市场动态及发展竞争力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