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12月25日,瑞典外交大臣公然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我国外交部强硬表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其他国家在此问题上说三道四。B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C在互联网上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所以说公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D期中考试我们的语文成绩有的130 多分,有的40多分,真是良莠不齐。2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母亲有胡同情节,因此主张回迁。/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这样做危急皇权。(摘自电视字幕)B怡神茶店,愉悦身心,欢迎光临!/夜宵小吃,奇味鸡煲。/超限超载,贻害无穷。(摘自招牌广告)C辣子鸡块、油暴河虾、西芹鱿鱼/鱼香肉丝、糖醋里几、韭黄炒蛋/银耳枸杞羹、冬笋蜡肉汤(摘自食堂菜单)D枫叶是时光的使者,给我们带来了五彩斑瀾的秋天。/我决定,从今天开始,诫骄诫躁,努力学习。(摘自学生作文)3 . 下列句子中与“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这个孩子是长得聪明伶俐,真像他的父亲B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C秋在,银丝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D他心急火燎,好像马上要从楼下跳下去。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树杈(ch)脸颊(ji) 绽开(zhn) 分歧(q)B不禁(jn) 诅咒(zh) 沉寂(j) 絮叨(do)C憔悴(cu) 匿笑(n) 祷告(do) 侍弄(sh)D玷污(din) 霎时(ch) 攥着(zun) 褪色(tu)5 .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牌名即由此而来。阅读李清照的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绿蚁初尝。黄昏院落,恼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蛋声细,漏声长。A沁园春B水调歌头C行香子D丑奴儿(采桑子)二、字词书写6 . 下面这则应用文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寻物启示本人昨天下午不慎在新世纪超市丢失蓝色背包一个。包内有小米手机一个,工行卡一张,人民币150元。望拾到者与本人联系,不胜感激!此致敬礼!王明 2018年4月18日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今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有: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从即日起,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授奖仪式每年于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举行。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了巨额收入。1896年诺贝尔逝世时,这笔巨款用来设立诺贝尔奖金。他留下来的资金每年的利息将支付这5种诺贝尔奖金。诺贝尔基金会是这笔资金的合法拥有者,并管理这笔资金的投资,但与诺贝尔奖的评定无关。诺贝尔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7 .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哪一句?8 . 文中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资料及其主要成就,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雨中背影陶诗秀在女孩的记忆中,妈妈从来没有爱过她。妈妈是个教师,她给予她的关怀少于她的学生。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生日,妈妈从来没有单独陪过她,永远在为她的学生们忙碌。那天,女孩微微感冒了,躺在床上。妈妈给她吃了点药,就又带着她的学生去参加市里的数学竞赛去了。娇气的女孩想叫住她,但叫不出。她哀哀地想,即使自己叫了,妈妈也不会留下。那一天,女孩哭了。她哭累了,睡过去,梦见了在远方工作的爸爸,梦见了疼她爱她的陈老师,还梦见了一个她妈妈的学生,那学生脸上洋溢着幸福。窗外,雨点敲打着窗户的声音惊醒了女孩。望着空荡荡的家,她猛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置身于小舢板上的弃儿。她决定离开家,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走出门来,女孩却一片茫然。去哪里呢?突然,最爱她的陈老师那张慈爱的脸又浮现在她泪水迷蒙的眼前。鬼使神差的她撑起沉甸甸的脑袋,跌跌撞撞冲进雨中,往陈老师的家走去。巨大的雨点砸在脸上,女孩感到头重脚轻,一头栽倒在地上。蓦地,她恨极了妈妈。她想,她是妈妈唯一的女儿,却不是她唯一的牵挂。甚至比不上班上的一个孤儿更重要。她只求她能陪她一次,爱她一次,可妈妈连这点都难。妈妈啊,究竟什么是“血浓于水”?摸摸索索来到陈老师家,已是傍晚。开门的陈老师被她狼狈的样子吓了一跳:全身滴着水,衣服丢了,脚上的一只鞋已不知去向。见到老师,女孩只满足地喊了一声:“老师”便眼前一黑,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已是深夜,雨淅淅沥沥,像首摇篮曲。女孩发现自己已躺在医院,陈老师就在她的身边。女孩打了一针,感觉头痛好多了。女孩已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陈老师正为她敷热毛巾,擦脸,测温,像妈妈,不,比妈妈更周到。“老师,您一夜未睡?”望着老师满眼的血丝,女孩内疚地问。陈老师点了点头。突然,陈老师的电话响了。电话里说:“老陈,兰兰的手术成功了。”女孩听出,那是陈老师爱人李叔的声音。兰兰是陈老师的女儿。“老师,姐姐怎么了?”屋内,突然异常地寂静。好久,陈老师才哽咽地说:“她,她今晚动手术。”“老师,我想回家。”女孩说。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想家,想妈妈。陈老师说:“孩子,我送你。”深夜,寂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只有路灯发出淡淡的光,照亮着师生二人回家的路。远方,一个人影踉踉跄跄地向她们冲过来。是妈妈。妈妈从老师怀里一把搂过女孩,紧紧地抱住。此时,女孩已懂得妈妈一个教师妈妈的心。陈老师的女儿正动着手术,而她却守在学生的病床前。女孩摸着妈妈冰冷的被刺破的脸,还有摔得满是泥泞的膝盖,深深的自责涌上心头。“妈妈,我错了。”陈老师的背影默默地在雨中远去了。女孩知道,那也是妈妈的背影。9 . 作为母亲和老师,文中女孩的妈妈和陈老师在性格特点上有哪些相同的地方?10 . 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指出并说明其作用。11 . 文中塑造女孩的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作分析说明。12 . 文章结尾为什么说“陈老师的背影也是妈妈的背影”?而朱自清在看到或想到父亲的背影,就忍不住流下眼泪。是什么打动了作者?四、句子默写13 . 默写_,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_。策之不以其道,_,_。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五、课内阅读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欲穷其林 (_)(2)处处志之(_)(3)便要还家(_)15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6 . 下列对于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描写了一幅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的现实社会的生活图景。B一进入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这就是桃花源。C桃源人告诉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怕源外世界的人扰乱他们的生活。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和“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二人寻找桃花源的目的一致。六、诗歌鉴赏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下面的问题。17 . 钱塘湖春行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写初春景象的?18 .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两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七、名著阅读19 . 名著导读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但无人爱他。人们对他既钦佩,又惧怕。最终他在人们心中引起了一种宗教般的崇敬。他凌驾于他的时代。于是,他稍稍平静了一些。他从高处看人,而人们则从低处看他。他始终是单身。他从不休息,连最卑贱的人都能享受到的温柔他也尝不到,他一生中连一分钟都不曾在另一个人的温柔怀抱里入眠。他从未得到过女人的爱。在这荒漠般的天地里,只有维多利亚科洛纳的友情,曾闪过一道纯洁而冷峻的星光。周围是一片黑夜,只有他炽热的思想流星他的欲望和疯狂的梦境飞驰而过。以上文字出自(填作家名字)所著的,文中的“他”是指,“他”是一个的人。八、综合性学习20 . 综合探究【材料一】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渊源流长。【材料二】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的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惑。(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举出“孝敬父母”一例。九、作文21 . 作文(任选一题)题一:请以“身边风景也动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真切的体验与独特感题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