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C在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名将孙杨不负众望,以1分44秒65的成绩获得冠军,为中国队再添一金。D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 )A厚道(hu)炽热(zh)吟唱(yn)不期而至(r)B卓越(zhu)茉莉 (m)矜持(jn)血气方刚(xu)C累赘(li)挑逗(tio)露宿(s)耐人寻味(ni)D吞噬(tn)忏悔(chn)闲睱(xi)深恶痛绝(w)3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凭借着“山之峻,江之险”的先天优势,使古老的重庆散发着迷人的魅力。B遭受挫折的人得到鼓励,眼里的天空会蔚蓝起来,干涸的心田会润泽起来。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配备了根本理论指导。D思维对于作文审题无比重要,运用正确思维审清材料是能否打开作文视野之窗很关键的一步。4 . 下面情境下,你的劝阻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你值日擦地时,有同学准备从正中穿过,你急忙把他拦下。A你没长眼睛啊,看不到我干什么吗?B请体谅一下我劳动的辛苦,靠两边走可以吗?C你从侧面走,要不我告诉值周老师去!D黄花鱼还知道溜边呢,你怎么这么没素质!5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B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宋地理学家。C爱莲说的体裁是“说”,作者以“莲花”自喻,托物言志,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东坡志林,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6 .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仲裁(zhng)翘首(qio)炽热(zh)B镌刻(jun)绯红(fi)嶙峋(ln)C秀颀(q)狼藉(j)琐屑(xi)D洗涤(d) 斟酌(zhn)遒劲(jn)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7 . 8 . 第一段第句引用了诗句“鱼戏莲叶间”,对引用这句诗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相结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B更好地表现了苏州园林池沼的布置合乎图画美这一特征。C增添了诗歌知识,使说明内容更加丰富。D充满诗意,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说明文语言更生动,可读性更强。9 . 10 . 对第二段“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B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C中国画的审美观点。D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11 . 12 . 对这两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配合。B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自然之趣。C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D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以及栽种和修剪树木讲究整齐划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月光翻开唐诗宋词,翻开元曲,几乎满篇月光,中国古代文人,鲜有不写月光的。月光历世照着我们,总是那样如期的圆,如期的缺,那样的清辉,那样的如水。只是近些年来,我见得它少了,模糊了。它缓缓隐退于我的生活,数月,经年,没有看到它在窗前升起。它曾是那样皓皓满天,现在它怎么了,我已很难见到它。然而,我知道它仍在,仍存在于天空,存在于我内心的某一角落,却已是锈迹斑斑。是夜,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它,我的心感觉到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我缓步登上楼阁晾台,向天空望去,可它在哪呀?前面一栋黑糊糊的大楼,遮住了半个天空,我看不到它。我脱下便衣,换上西装,蹬上皮鞋,妻问我何去,我无法对她说。下得楼来,直奔市区的紫荆山公园,因那里地势相对开阔,建筑物又少,接近自然。我穿过车流如水的金水大道,那些没有烧透的汽油味与尘土味,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飘浮迷漫。霓虹灯在辨认着各色人脸,彩色探照灯,把商业大楼照得通体辉煌。在一人造小山上,我看到了它,它在东边群楼的缝隙中,左冲右突,艰难地上升。它怎么了?竟有些黯淡,也小了许多,全然不像旧时月。我看到它的脸,有不易察觉的愁容和倦意,它病了吗?那么无力、微弱、无奈,像老人被无边喑哑所围绕。它淡淡地照着我,照着我身边的假山,沉睡的石头,无语的松柏,用它的残缺唤醒着我体内的残缺。多年了,月光渐去渐远,我一直生活在没有月光的生活中,那无边的琐碎、烦恼、不安,遮蔽了它。谁能说没有月光的生活不是一种残缺。我童年的月光,可不是这个样子。彼时,月光是明亮、洁净的,一尘不染,尚带有原野上植物那丝丝的甜味。在南阳盆地腹地,一个小村庄中,木格子窗内,煤油灯结着浅浅灯花,我和李白、杜甫、陆游等我所敬仰的诗人先贤,频频相会在一本本发黄的书里。他们的诗句让我迷醉、颤抖。每每抬头,向窗外望去,满院皆是月光,那月光像水,似银,从高空流淌下来,在地上铺厚厚的一层,把方方正正的小院子撑满。枣树叶子一明一暗,像无数闪动着的小眼睛。蛐蛐在墙角处鸣叫,青蛙在村边此起彼伏。它们在疯长着,使这些月光更亮,更有力。村西就是终年流淌着的涧河,水草浮动,鱼虾成群,清澈见底。此时正无声地把大片大片的月光,运向不知道的远方。我的母亲和邻居家的三婶,坐在院中纳鞋底,她们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月光带着高天的凉意和香气,游走在她们中间,她们便成了月光的雕像。此时,月光已融入了我的身体,融入了我的生命,它照在土地上,因此也就变成土地;它照在村舍上,因此也就成了村舍。后来,无论我到何处,在有月亮的晚上,我总要留意向天上看去,月亮就成了我的一个情结。只是我很纳闷,为何再也看不到故乡那样明亮、干净的月光了。我所看到的月光,总像是掺了某种不洁的杂质,某种病态。这是为什么呢,莫非若古人所说:月是故乡明。有一次回乡,我故意选择了有月光的日子,目的是看月,寻找往昔失去的月光。奇怪的是,故乡的月光也同样含有杂质和病态。一次,我把这种对于月亮的感觉说给一位朋友听,他说他也有同样的感觉,说罢,二人相对无言,心中都有着深深的失落。一个人,要深入月光,首先要成为月光,才能感受月光,月光需要人的配合与栽种,才能够长出更为繁茂的月光。只是现代人已没有这种心境,无法深入到月光的内部。何处才能找到我幼时的月光?(选自大地无语,有删改)13 . 文章主要写生活中的“月光”,开头为什么要从唐诗宋词元曲中的“月光”写起?14 . 作者深情地描写“我童年的月光”,有何用意?15 .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我好像听到了它在微弱地喊我,我的身体感觉到了它,我的心感觉到了它,它用无声的嗓音喊我,用盈盈泪光喊我,用不存在的小手触摸我。16 . 结合全文进行探究,作者为什么说“只是我很纳闷,为何再也看不到故乡那样明亮、干净的月光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7 . 文段的中心论点是_18 . 文段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_句,侧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_句。(只填序号)19 . 选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三、文言文阅读(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0 . 甲文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文学家_(姓名),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21 . 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每句用/只划两处)(1)其 一 犬 坐 于 前(2)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缀行甚远_(2)眈眈相向_(3)目似瞑,意暇甚_(4)国人道之_23 .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B因往晓之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下车引之2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5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写的是两匹狼和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文章前一部分是叙述,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B甲文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交代得很清楚,其中屠户御狼是故事的高潮部分。C乙文是一则寓言,它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D乙文会造成讹传的原因有很多,丁氏对此表述不清楚也是其一。四、句子默写26 . 在下面空格中填写诗文上下句。(1)幸甚至哉,_。(2)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3)_,闻道龙标过五溪。(4)_,以观沧海。(5)秋风萧瑟,_。(6)_,应傍战场开。(7)三军可夺帅也,_。(8)夫君子之行,_,俭以养德。(9)终古高云簇此城,_。(10)非淡泊无以明志,_。五、作文27 .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株三叶草正在奋力生长它的旁边,是一棵亭亭如盖的大树,三叶草仰望着它,心生羡慕:“啊,你真伟岸呀!我真希望能长得与你一样高大。”大树俯视着它:“伟岸本就是我的名字。”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生姜生产购销合同
- 2025合同管理咨询工程
- 惠阳面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 村务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承包合同
- 200万酒水购买合同范例
- 公司外聘员工合同范例
- 《2025合同的修订、继承与解除》
- 2025合同违约金计算案例分析
- 2025精细化工产品加工贸易合同
- 手机媒体概论(自考14237)复习题库(含真题、典型题)
- 琴行老师劳动协议合同
- 2024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垫付运输合同协议
- 2024年河北承德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以科技赋能医疗打造透明化的肿瘤疾病诊断平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重庆建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江苏省苏、锡、常、镇2025年高考物理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4北京朝阳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化招聘专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