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B罗丞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那番话说的慷慨淋漓,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令人不由自主的热血沸腾。C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D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锋芒毕露,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了中华民族谋复兴。B通过开展“绿色校园行”主题活动,使我校学生继续保持了环保的热情,弘扬了环保理念。C父亲教导我说:“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是要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中学生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二、字词书写3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找出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残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hn( )的襟( )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zn( )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雄hn(_)襟怀(_)积zn(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给“理想”建个朋友圈“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回答过许多次类似的问题。我的答案始终都是“科学家”。那么,年轻人,你的答案是什么?你将怎样实现理想呢?我的秘诀是给“理想”创建一个朋友圈。第一位好友是“赤子之心”,实现“理想”需要怀揣着他。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但是,社会上,许多人的理想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的。年轻人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较高的收入,但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巨大的压力。这种基于功利的理想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就会灰飞烟灭了,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建立理想的基石和迫求理想的执着。第二位好友是“兴趣激情”,实现“理想”需要保持着他。我们知道,兴趣与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对理想的事业感兴趣,就算困难重重,也不觉得多苦,反而更能充满激情地去努力。假如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你将面对的是未知的科学问题或未解的技术难题,这样的创新工作不会一帆风顺,注定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失败与成功交替前行的过程。只有保持兴趣与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坚持理想。第三位好友是“踏实合作”,实现“理想”需要践行着他。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其间布满了各种各样不可预期的的困难。抱着“一切从零开始”“细节决定成败”的心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才能始终朝目标不断迈进。_最后一位好友是“责任使命”,实现“理想”需要肩负着他。当今对于青年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年轻人在唱主角,前辈们在默默支持、推动我们进步,祖国给予我们厚望。年轻人的奋斗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年轻人应乘势而为,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抱负,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使命,秉持立身养德的坚守、立志报国的追求、胸怀天下的担当,才能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有了这四位好友,并与他们紧密联系,“理想”的朋友圈就会吸引和聚集更多的正能量,托举起我们的理想信念,也托举起我们的“中国梦”。(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有删改 天津工大教授)4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 . 选文开头段有什么作用?6 . 选文段画线句子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7 . 根据选文段的论述内容,请你在横线上为其补充50字左右论述性的话。使本段论证更严密。8 . 选出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标题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B选文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C选文段告诉我们当今的青年人有着比前辈更好的奋斗环境,应该担起时代的使命。D选文段的论述层层深入,并与段论述内容相对应,不能调换顺序。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小时候,最喜爱的诗就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炊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因为,这诗里的场景太美了,绿草、黄莺、杨柳、稚童、纸鸢、东风静中有动,画意诗情,把这美好的春日用短短的28个字融于纸上,光看着文字就可以想到和暖的阳光,动人的美景。让人不得不觉得:如果不出去踏青,真的是有负韶光啊!长大后,“脱巾挂石壁,露顶酒松风”的诗句给了我对夏日的畅想。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自乐自足的逍遥却是不可缺少半分。这是诗人用他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闲情趣描绘的一幅生动消闲的夏日图画。成年后,我喜欢上了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它用顽强的斗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与萧瑟。人若果真有了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可活出人生的潇洒,不会感到人生的寂寥。秋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生机与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昂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柳宗元笔下对冬的诠释。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我们展示的是天地之间的纯洁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浩瀚无边9 . 在第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BCD10 .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从修辞角度解析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第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不但增强了文章韵律美,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B第段落运用了引用的修辞,写出了作者对四季诗歌的喜爱和期盼。C第段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夏季的喜爱。D第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秋的精神呈现在读者面前。11 . 请你给这个小语段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A春之韶光B诗如四季C四季如诗D四季之歌四、句子默写12 .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3)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4)黄梅时节家家雨,_。(赵师秀约客)(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哲理的句子是“_,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3 . 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或亡命急宣或:_(2)不以疾也疾:_(3)每至晴初霜旦旦:_(4)属引凄异引:_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5 . 下列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的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6 . 最后引用渔者歌作结尾有什么作用。六、课外阅读初,赵盾常猎于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助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节选自史记晋世家)(注释)首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永济。 示眯明:人名。宦:为臣隶。宰夫:厨师。甲:士兵。17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盾义之:_(2)愿遗母:_(3)欲以去赵盾:_(4)明亦因亡去:_18 . 下列句中的“而”和“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学而时习之C博学而笃志D睨之久而不去19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盾有慈悯心肠。看到桑下有人挨饿,就送他饭吃;得知其孝,还增加饭肉。后来难中得此人相救。B示眯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晋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以此作为使人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智的一面。C晋灵公不仅没有反省示眯明所讲的君臣之理,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这表现出晋灵公的不行君道。D示眯明是个知恩图报、是非分明的人。他在和晋灵公的甲士们英勇搏斗中,最终不敌身亡。20 . 翻译课内外句子。(1)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助也。(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七、语言表达21 . 仿照例句造句,使之构成语意连贯、恰当的排比句。想拥有明亮的双眼,请多看别人的长处;想拥有美丽的面容,请多露出真诚的微笑;_, _八、名著阅读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