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B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同学们对本次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C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D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学校充满书香气息。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灌木丛里又是哪只睡不着的小鸟还在呼朋引伴?B他十分勤奋,经常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问题。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D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正向我们这边走来。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汉字。(1)发l(_) (2)n(_)味(3)风m(_) (4)面面相q(_)三、现代文阅读时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潜能无限,青春的脉动催人奋进;高山仰止,德行的力量感染心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查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可见,青年人要时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古人云,“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基本意涵,是公民追求的基本价值,也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尺。真善美的行为最能打动人,真善美的价值最能感化人。街头巷尾,青年志愿者义务整理凌乱的共享单车;公交车上,“90后”女护士跪地抢救心脏骤停的老人;危急时刻,年轻的女教师舍生忘死保护自己的学生生活中,一些青春身影被真情点赞,因为他们闪耀着真善美的亮光,传递着真善美的能量。追寻真善美,基础在勤学。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面对逝而不可追的青春年华,青年人应分秒必争、孜孜不倦,追求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境界,巧用去粗取精、博而愈专的方法,克服浮躁之气、深入研习经典,才能为青春远航扬起前进的风帆。拥抱真善美,贵在多思。遇到问题多加思考,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再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否则,就会陷入片面,再简单的问题也可能束手无策。青年可塑性极强,处于训练思维方法、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切不可自我放任、虚掷光阴。青年人要时刻保持对新事物的敏锐,让思考成为联结学习、观察、实践的主线,以思想的力量激活创新的细胞。成就真善美,也需涵养自处的能力。奋斗的征途上,无论顺境、逆境,都是生活的风景,都可转化为人生的财富。关键是面对一时的得失成败,以什么样的心态与修为去处世任事。微视频青年榜样习近平,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农村插队的时光,让许多人感怀:他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看牲口,什么活都干,可再苦再忙,也没有放弃读书。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始终保有进取的姿态,就一定能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年人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时常用真善美雕琢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能以行动筑牢精神的地基,让多彩青春融入伟大时代。(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6日,有删改)4 . 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横线上。5 . 阅读选文,请你说说作为青年人怎样才能做到“用真善美雕琢自己”。6 . 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7 . 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你认为放在文中的哪一段合适?请说明理由。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洛克威尔8 . 阅读选文后,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改变一生的闪念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她回头望着正在着电视的唯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独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到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里,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感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得句话也说不出来。 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一桩心愿: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又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9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10 . 第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11 . 文章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12 . “闪念”指的是谁的“闪念”?文中老师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四、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怒而飞抟扶摇志怪者也且适南冥也14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此小大之辩也。15 . 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如此醉心逍遥,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B文章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如在写鹏起飞时,说它翼若垂天之云,显现出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C本文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运用了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了现实主义色彩。D作者列举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和鲲鹏作对比,以大小对立来阐述万物皆有所待的道理。16 . 结合(甲)(乙)文段简要分析鹏和斥鴳的形象。五、句子默写17 . 填空。(1)马作的卢飞快,_。(破阵子)(2)_,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3)僵卧孤村不自哀,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 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5)_,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6)妇姑荷箪食,_。(白居易 观刈麦 )(7)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之奇,奇在“夹岸数百步,_”;刘禹锡的“陋室”环境之雅,雅在“_,草色入帘青”;欧阳修所描写的山间朝暮景色多变,变在“日出而林霏开,_”。(8)读诗歌,我们深深地感叹: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第一等的诗歌。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_,志在千里”,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_,_”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六、诗歌鉴赏阅读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下列各题。大堰河,深受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土,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18 .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和_。19 . 节选部分有哪几个细节描写了母亲深爱乳儿?请结合诗句简要概括。20 . 大堰河做了个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既然“不能说”,为什么“我”知道她梦的内容?七、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郑板桥开仓济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案无留牍: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谴:谴责,责备。21 .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即 发 谷 与 民 活 万 余 人2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23 . 结合文段内容,分析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觉醒大于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时间减少(小于6小时)、日间功能障碍等。失眠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两大类。2002年全球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一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2006年京沪广等六大城市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57%;2017年京沪广等大城市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持续升高,可以说半数国人都失眠。24 . 活动一:走近失眠以上材料,从以下四方面介绍了失眠:(1)失眠的定义;(2)_;(3)_;(4)_。25 . 活动二:走近古人古代诗人也有失眠现象,下列诗句不能表现诗人失眠的一项是( )A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B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D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九、作文26 .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请以“唱起那首熟悉的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感动中国人物央宗和卓嘎姐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走了,这几千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就没有中国人了。这是多么朴素的家国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