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基于韩非子的分析一、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治国要崇尚法治韩非子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鲜明提出治国要崇尚“法治”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鲜明地提出治国要崇尚法律,以法治国。他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最高明的治国原则在于依靠法术而不依靠个人:“治法之至明者,任数不任人”。(制分P763) P763可见,韩非子强调治国要崇尚“法治”而反对“人治”;(2)治国要崇尚法度而不依靠贤人:“上法而不上贤”(忠孝P741) P741;(3)要把法治作为统治民众的根本:“治民无常,以法为本”(P759心度) P759;(4)君主就应该依靠严守法治原则来建立功业:“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P516外储说右下) P516;(5)要以法律作为处理政事的唯一准则:“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无二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P612问辩) ;(6)按法令办事,是君主治理国家的原则:“据法直言,循绳墨,诛杀奸人,所以为上治也”(P649诡使) 2详细分析治国要崇尚“法治”的原因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还详细分析了治国要崇尚“法治”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对于治国而言,法治对多数人有效,而德治只对少数人有效:“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显学P735)(2)法律是统治天下百姓的根本:“法者,王之本也”(P758)(3)依法办事能使国家强大,反之会使它衰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P41有度)“治强生于法,若孪生于阿”(P504外储说右下)(4)实行“法治”能有效地管理大臣:“彼明法,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P175饰邪)(二)、“法治”之立法1原则:(1)遵循自然顺天道韩非子提出,立法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不逆天道”、“因自然”(P313大体)这就是说,立法要顺应天道,遵循自然的法则。“因道全法,君子乐而止大奸”(P314大体)这就是说,立法遵循自然的法则就能除暴安良。(1) 因时制宜应时势韩非子认为,立法也要因时制宜:“论世之事,因为之备”。(P698五蠹)这就是说,治国要研究当代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P700五蠹)这就是说,政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措施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政事。“古今易俗,新故异备”。(P704五蠹)这就是说,古今的社会情况不同,因此新旧时代的政治措施也不一样。“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P759心度)这就是说,法律能随着时代而变化,国家就会治理好;治国措施能适应社会情况,就会有功效。(2)权衡利弊讲实效韩非子强调,立法也要权衡利弊讲实效:“法有立而有难,权其难而事成,则立之;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P673八说)这就是说,法制的设立若有困难,估计它虽有困难但事情能办成,那么就设立它;事情的成功弱爆含有害的一面,估计它虽有害处但功绩很大,那么就去做。“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正治而已。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与不可”。(P169南面)这就是说,是否对古法常规加以改变,在于它们是否可行,在于运用它们能否治理好国家。“圣王之为法,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P295守道)这就是说,圣明的君主制定法律,要使足以鼓励人们做好事,威刑足以制服暴乱,措施足以保证法制完善。也就是说,立法要讲实际的功效。(1)符合人情合民心韩非子主张,立法还应符合人情合民心:“不伤情性”。(P313大体)这就是说,立法要不伤害人的本性。“凡治天下,必因人情”。(P681八经)这就是说,要治理好天下,必须依据人情。“察士然后能知之,不可以为令,夫民不尽察。贤者然后能行之,不可以为法,夫民不尽贤”(P670八说)。这就是说,不能以明察之士才能知晓的事物和贤能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作为制定法律和法令的依据,因为民众不一定都是能够明察和知晓的。也就是说,要符合民众的本性。“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P293安危)。这就是说,圣明君主的治国原则是适合于法,这个法又适合民心。“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P303用人)这就是说,英明君主设立臣民通过女里可以得到的奖赏,设立民众可以避免的刑罚。“明主之表易见,故约立;其教易知,故言用;其法易为,故令行”。(P303用人)这就是说,英明的君主制定法律要让民众容易看见、理解和做到。“利所禁,禁所利,虽神不行;誉所罪,毁所赏,虽尧不治”(P449外储说左下)这就是说,制定法律要顺应民众趋利避害的本性。要保护对百姓有利的,禁止对百姓不利的,并且赏罚要公正。2 要求:() 专属于君:“赏罚者,利器也,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P359内除说下六微)这就是说,赏罚是锐利的武器,国君掌握它用来控制臣下,臣下获得它用来蒙蔽君主;国家锐利的武器,不可以显示给人看。也就是说,赏罚要专属于君主,而赏罚主要是由法律规定的,也就是说立法要专属于君主。威不贰错,制不共门(P49有度)这就是说,威势不能君臣同时树立,权力不能君臣共同拥有。也就是说,立法要专属于君主。“赏罚共则禁令不行”(P499外储说右下)这就是说,君主和臣下共同掌握赏罚大权,法令就不能推行。也就是说,赏罚大权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立法还是要专属于君主,才能保证法令的推行。()公开透明:法莫如显(P587难三。这就是说,法律越公开越好。()简明而详尽:简令谨诛P65杨权)。这就是说,法令要简明,惩罚要谨慎;“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P298守道)这就是说,法令要明确清晰,这样才能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明主之法必详尽事”(P677八说)。这就是说,英明君主制定的法律一定要详尽规定所要裁决的事情。()统一而稳定:“法莫如一而固”。(P707)这就是说,法律不妨统一而固定。“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P202解老)这就是说,懂得治国之道的君主推崇安静,不重视经常变动法律。也就是说,要保持立法的相对稳定性。二、法治之执法1讲究正义,赏罚分明韩非子强调在执法过程中,要讲究正义,赏罚分明:“是以赏罚扰乱,邦道差误,刑赏之不白也”(P764)这就说,赏罚不明会使治国之道发生错误。“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P620)这就是说,守法的就赏,违法的就罚。“古之善用人这,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P301)这就是说,古代善于任用官吏的君主,一定是赏罚分明的。“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P50)这就是说,惩罚罪过不避开大臣,奖赏好事不漏掉普通百姓。“治乱之理,宜务分刑赏之急”。(P761)这就是说,决定国家是治还是乱的道理,应该把致力于区分刑、赏的界限作为最迫切的任务。“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P178饰邪)这就是说,使用奖赏错误就会失去群众,使用刑罚太滥民众就不再害怕。也就是,赏罚要分明、恰当。“当魏之方明立辟,从宪令之时,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形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P180饰邪)也就说,赏罚分明能使一个国家明赏以劝之,严刑以威之。赏刑明,则民尽死;民尽死,则兵强主尊。(P184饰邪)由此可见,赏罚分明,能够赢得民心,富国强兵,成就霸业。“赏罚随是非”。(P288安危)这就是说,赏罚要根据是非而定。“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群臣不敢失礼”。(P536难一)这就是说,善于运用赏罚的君主,能使百官不敢超越自己的职权而侵犯他人的职守,也能使群臣不敢违背君臣的礼节。也就是说,赏罚分明能够使君主很好地驾驭大臣。“赏罚不信于所见,而求所不见之外,不可得也”。(P586难三)这就是说,对于君主亲自察见的事,赏罚一定要兑现。1讲究严厉,违法必究,轻罪重罚不必得也,则虽辜磔,窃金不止;知必死,则有天下不为也(P333内储说上七术)这就是说,因为不一定被抓住,即使被抓住后会被砍头分尸,所以偷采黄金的行为也不停止;知道一定会死,就算是据有天下也不愿意接受。可见,只有严厉执法,违法必究才能有效制止犯罪行为。“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P755)这就是说,执行刑罚,对轻罪用重刑,这样轻罪就不敢犯,重罪更不敢犯,这就叫做用刑罚去掉刑罚。“以其所重禁其所轻,以其所难止其所易,故君子与小人俱正”(P296守道)这就是说,用重刑禁止轻罪,佣人们所难以违犯的法令制止人们容易犯的罪行,所以君子、小人都安分守己。1讲究平等,法不阿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P50)这就是说,法令不偏袒权贵,绳墨不迁就曲木。也就是说,执法要讲究平等。1讲究独立,权不压法“且法术之士与当涂之臣,不相容也”(P751)这就是说,主张法治的大臣和掌握实权的大臣是水火不相容的。由此从侧面可以看出,最好保持执法的独立性,避免行政权力的干预。5 讲究实效,注重参验“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P132奸劫弑臣)”这就是说,在执法时,要注重实效6 讲究预防,防微杜渐故治民者,禁奸于未萌。禁先其本者治。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P757心度)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而从事焉。(P229喻老)善持势者,蚤绝奸之萌(P467外储说右上)7. 讲究信用,落实法令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P428外储说左上)庆赏信而刑罚必,故君举功于臣而奸不用于上(P533难一)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义也(P184)8,讲究效率,及时执行行法曲断,以五里断者王,以九里断者强,宿治者弱。(P754饬令)这就是说,3、 “法治”之普法1 要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P714五蠹)2 要加强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P627说疑)这就是说,三、“法治”之“法术势”三位一体1法术势的含义和内容:法宪令著于官府,刑法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法者,编著之图集,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这也。(P587)术因人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定法)(势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势者,胜众之资也。(P681)势重者,人主之渊也;臣者,势重之鱼也。鱼失于渊而不可复得也,人主失其势重于臣而不可复收也(P359)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P309)权势不可以借人(P358)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P163备内)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P309功名)2 法术势的运用原则和要求法莫如显、术不欲见。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P587),势不可以借人3. 法术势的内在统一关系:人主者不操术,则威势轻而臣擅名(P519外储说右下)2、 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当代启示(1) 要极爱抢法律宣传,事发两次深入民心当前我国公民的总体法律素质还有待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有待增强。因此,加强法律宣传传,使法律深入人心是很有必要的。(2) 压迫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强调在法律执行时要法不阿贵,也就是(3) 要把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队首发行为的奖赏结合起来,赏罚分明韩非子强调要赏罚结合,赏罚分明并且要落实赏罚。这对于当今的法治社会加上能和(4) 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要维护中啊哟的权威(5) 要保持司法的独立性韩非子说,法术只是与挡土之间是水火不同的关系。对翟现实,在当今社会,行政权力干预司法活动的也是时有发生的。因此,我们仍然有必要为维护司法独立而努力。(6) 要处理好法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韩非子一方面说,法律还是要统一而稳定的好,另一方面又说立法要因时制宜,法律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两各方面看似对立其实也是内在同一的。我们在有必要在保持法律同意外呢定型的同时,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要来适当地加以修改和完善。(7) 要适当家中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加大违法成本来有效地制止违法行为韩非子强调在执法过程中,要违法必究,轻罪重罚。这一点对于当今社会治理很有借鉴意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国新恒中有很多影响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比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偷税漏税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很多不法分子之所以敢无视法律,为了牟取私利而治公用利益和社会公德于不顾,就是在于法律的处罚太轻,使他们的违法成本太低。因此,法律制裁达不到对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制止和警示作用。为了有效地制止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必须加大惩罚的力度,提高他,恩吗的违法成本,使他们不敢慑于严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娄底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外派人员招聘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肥西县花岗镇花岗学区中心学校招聘代课教师招聘1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就业创业促进中心第七批公益性岗位招聘16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活鱼销合同(标准版)
- 保险产品代理销售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电动变焦一体化摄像机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氨基酸肥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干变压器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智能制造企业经营权质押合同签订与风险控制策略
- 骆秀婚姻终止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分配协议书
- 医院信息科竞职报告
- 2025年成人高考大专试卷及答案
-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检查表模板
- 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课件
- 设备设施运行台账教学幻灯片
- 封路店铺经营补偿方案
- 职业病危害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 2025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测试题和答案
- 医生进基层活动方案
- 2025-2030年中国蔬果保鲜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云南省土地征收农用地转用审批管理细则 (2023年修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