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C卷(模拟)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C卷(模拟)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C卷(模拟)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C卷(模拟)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 基础知识。 (共16题;共100分)1. (1分) “假”有两个读音,在“假期”里“假”读( )声,在“真假”里“假”读( )声。 A . 四、三B . 三、四C . 二、四2. (1分) (2018淮安)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玫瑰B . 禀报C . 一若干金3. (1分) (2019安徽模拟)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能书善画( )A . 善良,慈善B . 善行,善事C . 擅长,长于D . 容易,易于4. (1分) 下列诗句与其他主题不同的一项是( ) A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C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D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5. (2分) 读小熊住山洞一文,小熊为什么坚持住在山洞里?( ) A . 山洞里凉快。B . 树太大了,砍不动。C . 它喜欢树,舍不得砍树6. (2分)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二自然段统领全文。B . 全文围绕“迷”这个词展开。C . 竹节人受到老师的喜爱,说明老师让自己玩有私心。D . “大步流星、怒气冲冲”,表现了老师威严的形象。7. (5分) (2019五下景县期末) 抄写下面的语段,注意章法布局、书写工整美观。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8. (6分) 按要求写词语。 哭爹喊娘(含一对近义词):_、_生死存亡(含有一对反义词):_、_暴跳如雷(含有比喻成份):_、_9. (6分) 按要求,写句子。 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缩句)猎人们放下了猎枪。(把句子写具体)外层蚂蚁被烧焦后不断发出爆裂的声响。蚁团却不见缩小。(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话)10. (7.0分) 要点扫描(课文回放)课文讲述了_著名音乐家_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音乐家_,又表现了他_,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_,更要依靠_。文章熔_、_、_于一炉,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11. (6分) (2019一下嘉陵期末) 背一背,然后补充完整。 (1) _乘舟将欲行,忽闻_踏歌声。赠汪伦 (2) 朝霞不_,晚霞行_。 (3) 读书百遍,其义_。一一董遇 (4) 竹篮子打水_。 12. (3分) 多音字组词。 难nn_nn_蒙mng_mng_ mng_磅bng_png_ 尽 jn_jn_13. (6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烟渚(zh):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1) “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 (2) “移舟泊烟渚”的“泊”字的读音是_,意思是_。 (3)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 . 借景抒情B . 托物言志C . 借物抒情(4) 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是( )。 A . 借景抒情B . 托物言志C . 借物抒情(5)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6)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你把这句话改写成现代汉语:_14. (10.0分) 读一读,完成练习。 傍晚,我在院里的地上画了一只青蛙,希望它跑到池塘。早上,我走出屋一看:果然没有了!原来是雨水爷爷把它带走了。(1) 用“”圈出逗号,用“”圈出句号。 (2) 是谁把青蛙带走了?用横线画出来。 15. (13.0分) (2018淮安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是我心中的一团火当我刚呱呱出生时,护士就不让妈妈见到我,悄悄地把我抱到哺婴室去。医生们委婉地告诉她,我的左肘以下没有手。有一天,7岁的我走出厨房嘀咭迸:“妈妈,我不会削土豆皮,我只有一只手。”妈妈在做针线活,她头也不抬地说:“你回厨房去削土豆皮,今后再也不许用这个借口拒绝干活了。”我当然能削土豆皮,用我的右手持刀削皮,左上劈帮着托一下就行了。妈妈知道办法总会有的,她常说:“只要你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你不会做的事。”在我读小学二年级时,一天,老师要求我们从猴架这边荡到那边去。轮到我时,我摇头示意不会荡。有些孩子在背后笑我,我哭着回家。当晚,我告诉了妈妈。她拥抱我一下,并做出“让我想想办法”的表情。第二天下午她下班后,把我带回到学校。她教我先用右手抓住杠棒,用力引体向上,再用左上臂夹住杠棒。当我费力地照她说的做时,她始终站在一边鼓励我。在这之后,她每天都带我去练习。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第二次把我们全体同学带到猴架处的情景。我在猴架上熟练地荡来荡去,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都目瞪口呆。这就是妈妈对待我的办法:她不代替我做什么,不宽容我,而是坚决认为我能找到办法自己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舞会,没有一个男同学来邀请我跳舞。我回家后哭了,妈妈久久不发一言,然后说:“喔!亲爱的,总有一天那些男孩子和你跳舞时会跟不上你的拍子的,你会看到的。”她声音虚弱嘶哑,我掀开蒙着头部的被子,窥见她在流泪,于是我懂得妈妈为我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从来不让我看到她哭泣,因为她不愿让我感到内疚呀。如今当我有不顺心的事时,总感到妈妈仍在我身旁,仍在对我说:勇敢地面对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事。(1) 文中的“我”虽然是一个_的孩子,但妈妈坚决认为“我”遇到事情可以_。 (2) 比较第自然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和第自然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3) 比较第自然段妈妈让“我”削土豆皮和第自然段妈妈教“我”荡猴架两件事,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所不同? (4) 第自然段中,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因为_而目瞪口呆,反映了_,像这样通过他人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叫做_描写。 (5) 第自然段中,曾经取笑过“我”的孩子们因为_而目瞪口呆,反映了_,像这样通过他人的描绘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叫做_描写。 (6) 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 (7) 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出来。(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 16. (30分)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的地域特色,请你选择生活中的一个方面,来描述一下自己家乡的风俗吧!体裁、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