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 民间借贷.doc_第1页
学年论文 民间借贷.doc_第2页
学年论文 民间借贷.doc_第3页
学年论文 民间借贷.doc_第4页
学年论文 民间借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本科学年论文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学院名称: 商 学 院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09国贸2W 姓 名: 王建祥 指导教师姓名: 吴佳 指导教师职称: 2011 年 12 月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摘 要:“民间借贷”是一种常见的信用担保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但是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很可能导致“多米诺”效应,引发金融危机。自今年4月份以来,温州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许多民营企业主因为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高额利息而“跑路”,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本文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对本次温州民间借危机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Summary:Loan is a common form of credit guarante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financing. Once a part of the problem, however, are likely to lead to Domino effect, the financial crisis. Since April this year, Wenzhou private borrowing has come to the point of madness, many private entrepreneurs because funding strand breaks to inability to pay higher interest and running, led to a serie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is crisis of Wenzhou private borrowing, and the proposed solutions programme.关键字: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原因;对策;分析;Keywords: Wenzhou; private lending crisis; reason; measures; analysis;目录一、温州借贷危机概述4二、温州借贷产生的背景与特点4(一)温州民营经济借贷行为产生的背景及其表现形式 4(二)温州民间借贷的特点5三、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7(一)货币政策骤松骤紧7(二)民营企业实际需求大8(三)实体经济脆弱9(四)借贷市场不规范9四、应对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建议与对策10参考文献12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一、温州借贷危机概述温州是中国沿海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以富于活力的民营经济、活跃的民间资本市场、在各地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性投资以及对各类最流行的资产的投资而著称。温州GDP虽占全国总量不到1%,但却拥有超过40万家企业,这些企业高度依赖民间借贷市场融资。从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温州近90%的家庭和60%的企业都参与民间借贷市场。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7月21日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大约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称,温州的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已经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现今温州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很可能导致“多米诺”效应,最后倒霉的,是实体经济。由于银根收紧,房企缺钱,加上实业制造持续不景气,于是越来越多缺钱的企业将目光转向了民间借贷,从而抬高了利率水平,高息诱惑下,不少原本投资于实业的资本也开始发生了转向。而因利益的驱使,尽管明知道风险巨大,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利息会随着资金的倒手,越变越高,只要链条不断,参与其中的人都会稳赚不赔,也成为很多放贷者的理由。然而由于实体经济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且正规银行贷款持续收紧,一些企业无法履行债务。今年4月份以来,据媒体报道有90多名企业老板因无法偿还债务而出逃,仅在9月份就有20多个。围绕这些案件的媒体炒作,进一步激发了已然对银行资产质量和房地产市场放缓产生了担忧的投资者的焦虑情绪。有关民间借贷信息的缺乏更是让问题显得更严重。 二、温州借贷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一)温州民营经济借贷行为产生的背景及其表现形式1. 民间高利借贷的背景以及资金来源。随着改革开放,温州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对资金需求不断上升。在03年国家逐步开放了小额信贷的限制,温州借贷模式在温州这种特有的经济环境中迅猛发展。温州民营企业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长期的民间资本积累,二是部分信贷资金的流入。2 民间高利借贷的表现及操作形式。目前民间高利借贷主要是通过各种所谓的担保公司、典当行、寄售行、经济咨询公司、经济投资公司等五花八门的民间高利借贷机构借出的,现在很多从事高利借贷的机构,大都没有注册登记。可能是在家里放一张办公桌也就成了一个高利借贷机构的办公场所,因此实际的数量无法估计。据初步统计和估算,温州某区登记在册和不在册的大大小小的各类民间借贷机构有500余家,而这些中介机构的资金来源,除自身股东的积累外,还有来自民间的借贷和部分的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入。借贷呈“击鼓传花”的形式在流转,比如某A以10的月息借给某B,某B又以15,20的月息借给C某,C某又以25至30的月息借给某民间高利借贷机构(中间也可以有更多的环节)。然后民间高利借贷机构又以更高的利率借给某D,其中中介的人,人人都是“食利者”,如果资金链没有断裂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观的收入,市场也就会非常的繁荣。 (二)温州民间借贷的特点。1. 疯狂的利率。从近30年来看,温州民间借贷利率经历了从高利率到低利率再到低利率水平的震荡缓冲期。大概在2004年左右经历了一个低利率震荡缓冲期,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是温州历史上民间借贷市场利率较低的一个时期,只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末的最高利率水平(35%45%)的1/4,而利率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之后开始持续走低,直到21世纪初出现的稳定波动水平。温州民间借贷利率一方面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比80年代末、90年代初之前的利率水平低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银行信贷结构正趋于合理化,信贷规模越来越大,在很大程度上对民间借贷形成“挤出效应”。由于银行借贷迅猛发展,使得民间借贷从高利率时代转向理性的、低利率状态,同时也说明了温州民间借贷正在转型,并且在90年代末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加大。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80年代民间借贷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干扰较小,由于当时银行信贷结构的不合理与规模问题,国家通过政策改变银行信贷的行为还不怎么会影响到民间借贷。具体有一下特点:表1 1978年至2009年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利率基本水平表(%)年份民间借贷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利差当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97842-99.6198034.8-107.9198326.45.0421.4102.91985367.9228.1115.01988459.036127.1199034.810.0824.7100.819953012.0617,9111.4199826.47.9218.597.620011858512.29812003106 531 539892004135.5874101.17200512.125.586.54103.7200610.356.124.23104.74200713.9687.296.68108.4200814.3767.476.91113.2200913.0085.317.70109.5数据来源:2004年温州统计年鉴、史晋川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温州市中支监测数据等。2. 庞大的民间。资本根据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提供的资料,2009年温州在民间的老百姓手里的流动资本大致有6000亿的人民币,民间金融借贷规模已经突破600亿元,而此前数字还只是400亿元。这些民间资本总是不断地在寻找出路 ,炒房团、炒股团.3. 个人信用至高无上。越讲信用的,钱转得快,相反而信用不好的人财产再多也借不到钱,更不会有人跟他做生意。温州人知道,失信的成本太高。民间借贷不要抵押,无须担保,全凭“信用”二字。而一旦生意失败,付出的将是惨重的代价!由浙江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外经贸厅、省企业联合会等部门共同完成的当前中小企业生存环境亟待改善调查报告显示,浙江全省200多万家民企处境微妙,大量中小企业生存面临危机。据温州市经贸委对26个工业重镇23470家企业调查,目前处于停工、半停工的中小企业有1486家,占6.33。中型民企资金链断裂,会波波及上下游,尤其是下游的小企业,这种资金危机会像传染病一样一波接一波扩大。4. 地下钱庄粉墨登场。很多地方出现了不少投资公司,其实就是“地下钱庄”,它们都披着合法外衣进行非法活动。人们禁不住地下钱庄高额利润的诱惑,将资金投向地下金融市场,致使地下金融活动暗流涌动。投资公司月息般从6分起步,最高达1毛甚至2毛。如此高的利息,让人望而却步。然而,由于资金的缺口实在太大,投资公司的业务还是“蒸蒸日上”。三、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一)货币政策骤松骤紧民间借贷之所以面临目前的困局,除了民间借贷的资金过多流向投资性理财产品,和国有银行与民间借贷的息差而导致资金过多流向民间借贷公司之外,与货币政策调控幅度过大,开始过于宽松,后来骤然由松变紧,渐至完全刚性,货币供应与需求之间出现不匹配,也存在一定关系。为应对自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央行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此时,过少的货币追逐过多的商品,国有银行的利率又不进行调整,则民间信贷必然以高息的方式去满足这种对货币的饥渴需求,甚至,很多国有银行的钱通过各种方式变相成为民间信贷的资金来源。与加息这种让每个用钱的主体都承担同样货币成本的手段比起来,紧缩贷款的货币数量控制方法,不但刚性极强,而且很容易形成差别化对待:原来那些还能贷到一些国有企业剩余零星贷款的民营中小企业,很容易成为第一批的牺牲品,从而贷不到款。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门槛过高,中小民企平时就很难达到标准,何况在紧缩时期。在存款准备金率一再提高的情况下,银行放贷能力下降,自然会抓大放小,针对重点大客户发放贷款,以降低风险获得稳定收益,中小企业贷款因此更加困难。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后,一些企业产品销售和货款回笼受到一定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困难。在经济局部过热的情况下,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企业的存货资金占用,成为加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又一重要因素。当原本的民间信贷“合理补充”,变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唯一渠道,使得民间资本能够“待价而沽”,原本还算健康、还在可控利率范围内的贷款成了如今越来越疯狂的“高利贷”。中小企业又不得不“饮鸩止渴”,当利率越来越高的高利贷还不起的时候,资金链断裂,跑路、跳楼便就纷纷出现,危机终于爆发。 (二)民营企业实际需求大民间借贷之所以阻挡不住,主因还是民营企业有需求,而金融机构又不能满足。民间借贷的优点在于,它的资金会流向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在经济学的层面,民间借贷资金效率是最高的。作为一直存在的一种融资方式,民间借贷为大量急需资金而贷款无门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资金融通,填补了社会资金缺口,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民间资本也曾做出过巨大贡献。在温州这样的城市,民间借贷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一直存在和发展着。今年以来,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中小企业几乎不可能从银行获得融资,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却是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资金缺口,为民间借贷的兴起腾出了市场空间。一方面是资本的逐利本性,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两者一拍即合。也正是因为民间资本目前无法正常化和合法化,而只能在灰色地带运行,其相对风险成本自然比金融机构要高,加之需求加大,这也间接导致了民间资本利率普遍高企。而民间借贷的利率与国有银行之间利率的差异,就是市场提供的一个“租”。(三)实体经济脆弱温州危机的根本问题在于产业空心化的步步加剧和蔓延,在于实体经济衰退后过度投机的泡沫破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些专家反对用国家的金融资源,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助以赌为主的温州投机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确实并不是当下温州的最主要问题。温州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当地银行对企业的信贷倾斜已到违规的程度。如此超量的贷款,实在不应再进一步放松。在近年温州的环境下,即使中小企业拿到了低价的贷款,也往往是拿去投机,而不是用于实业。很显然,180%年利率绝非实体经济所为,只有赌徒才会那样做。我们应该注意这样的数据,温州地区2011年前八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依然持续高位运行,在全国的房价排行榜上,温州高居第四位。在温州2010年百强企业名录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余四十多家制造企业无一不涉足房地产开发。如此高的房价和成本,如何做得起实业?其次近年以来,在人民币大幅升值、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这三重夹击之下,温州的实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步履维艰,实业利润已经被挤压到难以为继的地步。而另一方面,自2000年之后,温州商人开始涉足房地产、资源投资等领域,房价和资源价格的飞涨给他们带来了做实业所不能想象的收益。近几年他们更是转向资本运作,地产、股票、黄金、资金参股、担保公司,在资本市场,温州人几乎无处不在。借助激进的经济大环境,他们以钱炒钱,民间借贷逐渐与实业无关,借助各种民间的金融杠杆手段,积累的风险被成倍放大,实际已经成了一场金融传销的盛宴。要维持温州的这个金融传销的链条不断,只能寄希望于房地产、资源、黄金等价格不停地飞涨。(4) 借贷市场不规范近年来民间借贷方式出现了转变,发展成为高风险、高利率运行的“高利贷”模式,是由我国整体经济近期发展形势导致的。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家推出4万亿的救市计划,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资源开发、能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大规模固定投资项目中去,使近年来出现了房地产业、煤炭开采等行业疯长的现象。行业疯长创造出了高起的回报率,如成功的房地产开发、煤矿开发回报率甚至可以达到200%以上,远高于企业从事实业所能取得的10%的利润率,也远高于民间借贷的利率。由于资本的逐利性,通过民间借贷汇集起来的资金越来越多的投入到房地产开发、煤矿开采等投资领域中。企业民间借贷的资本不再是用于缓解资金缺口的短期拆解,而是长期投入到房地产、煤矿、油井、农作物等投资热点中去,取得高额回报。在此情况下,由于投资回报率可以高达200%,企业可以承担哪怕是100%的高额民间借贷利率,民间借贷方式在这种投资大热的整体经济环境下成为了高风险、高利率运行的“高利贷”模式。如今温州民间借贷发展成为高风险的高利贷模式,是温州投资者(包括民间投资个人和参与投资的企业)贪婪、投机炒作导致的。造成了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的混乱,为后来危机的爆发种下了苦果。四、应对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建议与对策(一)营造健康的融资环境当前温州民营借贷危机应该宜疏不宜堵,需要采取“堵”、“疏”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民间金融组织逐步演化为规范化运作的、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民营金融机构,从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我国民间金融体系中的危险因素。一味地禁止于事无补。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改。除此之外加强民间金融监管、加大非法集资打击力度等措施,规范民间金融秩序,严控金融风险,扶持民间金融健康发展。(2) 建立正常的市场利率体制由于现行条件下资金紧张,即使贷款利率实现自由浮动,其对信贷市场的冲击应该也不会很大。与此同时,适当放开存款利率上浮空间也是可以考虑的。在总量层面进行调整,比如继续提高存款利率、适当提高贷款利率、纠正负利率,为利率单轨化做一个铺垫;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适当引导银行间市场利率下行,增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如此一来,一方面银行存款成本上升,逐渐同银行理财产品、民间借贷市场拉平,促使私人资金从银行表外向表内回流、从民间借贷市场向规范金融市场回流,并提高了金融监管的效力;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银行发放贷款能力增强、贷款投放增加,从而降低了民间借贷利率,这也就促成了两个市场的利率的适当接轨。 (3) 进一步改革国有银行经营机制、增强其融资活力增强其融资活力进一步改革国有银行经营机制、增强其融资活力也是革新民间借贷监管模式的应有之义。从2002年开始,温州银行业推出了城市商业银行的个人委托贷款、农村信用社的存贷 款利率浮动改革实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解民间借贷的作用。但业内人士也提出,目前个人委托贷款向客户收取的费用过高,其税费总计高达26%左右,严重影响了自身的业务空间。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的效益化选择与支持三农的政策性义务存在冲突,其自身定位和内控机制改革都有待深化。 (4) 建立起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需要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共同参与,并依赖于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与信用担保体系等基础结构的建立。单纯地依赖商业银行体系来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并非一种现实的做法。具体而言,在引导和推进民间金融组织转变为规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的同时,对于现有国有商业银行体系中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功能,可以采取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方式将其独立设置成定位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这种做法可以在发挥国有资本对金融市场引导功能的同时,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