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损害表现的定位(定性)诊断,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曹勇军,病因幕下结构接受椎-基底动脉系的血液供应。,(二)椎-基底动脉系vertebral-basilarA.S.,椎动脉vertebralartery1.行程和分段V1段,横突孔段;V2段,横段,从枢椎横突孔开始;V3段,寰椎段;V4段,枕骨大孔段;V5段,颅内段。,正常椎动脉DSA表现,Willis环,将大脑动脉环分为五型:近代型、原始型、过渡型、混合型发育不全型,中国人以近代型为最多,占64.68%。,血管性病变的定位,一、动脉系统二、颅内静脉系统(一)静脉系统回流浅静脉、深静脉颅内静脉窦颈静脉心脏(二)回流障碍的共同表现、颅高压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有时可能为唯一表现。为淤血、水肿所致。、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上矢状窦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性障碍及二便障碍;海绵窦颅神经损害等。、基础疾病的证据:如感染、脱水、使用避孕药、或病灶性疾病。,血管性病变的定位,(三)常见的静脉窦疾病、海绵窦血栓形成往往为化脓性或细菌性、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感染性、乙状窦血栓形成多为耳源性感染。常缺乏特征性体征,仅表现为颅高压综合征。,脊髓血管解剖,脊髓血管解剖a.根髓动脉;b.后根动脉;c.前根动脉;d.脊髓前动脉(ASA);e.复脊髓前动脉;f.沟动脉;g.脊髓后外侧动脉;h.脊髓后动脉(PSA);i.动脉冠;j.横纵连接动脉;k.前神经根;l.感觉脊神经节背侧神经根,脊髓的动脉,脊髓的静脉,由脊髓前静脉和脊髓后静脉引流至椎静脉丛,后者向上与延髓静脉相通,在胸段与胸内奇静脉及上腔静脉相通,在腹部与下腔静脉、门静脉及盆腔静脉多处相通。,缺血性脊髓血管病,1.脊髓缺血相关神经系统综合征,Neuroradiology,2015;57:241257,缺血性脊髓血管病,77岁女性,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进行性四肢瘫,剧烈颈部疼痛向双上肢放射。MRIT2(图a)显示纵向高信号,T1(图b)及强化显示脊髓腹侧轻度不均匀强化(铅笔画样;图c箭头)。T2轴位(图d,f)显示C3/4水平脊髓前角对称性高信号(图d箭头为蛇眼征;图e箭头显示轻度强化),病变扩展到C5水平,累及脊髓后动脉分布区。,缺血性脊髓血管病,57岁女性,脊髓后动脉和脊髓后外侧动脉分布区梗死。矢状位和轴位T2(图a,c)显示高信号(箭头),DWI高信号(图b),Neuroradiology,2015;57:241257,缺血性脊髓血管病,33岁女性,脊髓沟动脉综合征(SSA)。矢状位T2(图a)显示颈髓不均匀高信号,DWI高信号(图b)。增强(图c)和轴位T2(d)显示左侧髓质梗死(图c,d,箭头),V2和V3水平显示左侧椎动脉夹层(图d,箭头),Neuroradiology,2015;57:241257,出血性脊髓血管病,脊髓平扫(CI-C7斑点状高密度影),动脉期增强扫描(C5-C7血管增强影),患者女性,22岁,主因进行性四肢无力、感觉减退5小时入院,伴四肢麻木,行走不稳,无力,伴背部疼痛。CT示:C5C7椎管内可见明显强化的血管团块,C5C7椎管内动静脉畸形;CTA示:C6C7椎管内动静脉畸形;MRI示:C1-C7节段出血,量大。,病例分享,颅神经,概论(1),1、颅神经分类: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混合神经:、含副交感纤维的:、2、除了面神经和舌下神经只受对侧核上纤维支配外几乎所有颅神经的运动核,都受双侧核上纤维支配。,概论(2),端脑:、中脑:、桥脑:、延髓:、,:嗅神经,:嗅神经,嗅觉减退鼻黏膜的炎症(双侧),前颅窝骨折,嗅沟脑膜瘤,额叶底面肿瘤,脑膜炎侵及嗅球,嗅束(单侧)。幻嗅伴不自主运动嗅中枢刺激性病变(颞叶前部内侧区)精神病和癔症,临床症状,视神经,视神经(2),两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进行交叉,而来自两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然后组成视束。黄斑部视觉受双侧支配(黄斑回避),视神经(3),视觉损害的定位:周围性(外侧膝状体前):视觉障碍+瞳孔对光反射障碍中枢性(外侧膝状体后):视觉障碍+瞳孔对光反射正常,动眼、滑车、外展,典型的症状:复视.体征:眼球运动障碍.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和复视;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向上、下、向内运动受限。瞳孔改变: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脑钩回疝瞳孔缩小:Horner氏征(瞳孔缩小、睑裂变小、眼球内陷、面部汗少),动眼神经麻痹,三叉神经,三叉神经,1.中枢性和周围性感觉障碍周围性:眼支、上颌支、下颌支中枢性:洋葱皮样,中心部位为脑干的上端,周边部位为脑干的下端。2.角膜反射: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三叉神经受损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三叉上颌支带状疱疹,2,三叉眼支带状疱疹,颞肌,咬肌萎缩,结膜充血,角膜反射消失,下颌偏斜,VII面神经,临床症状面肌瘫痪,VII面神经,周围性中枢性皱额皱眉闭眼露齿鼓腮吹哨,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位听神经,由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二部分组成,耳蜗神经受损:耳聋、耳鸣前庭神经受损:眩晕、眼震、平衡失调,舌咽、迷走神经,球麻痹即延髓麻痹:三大主要症状:言语困难、发音困难、进食困难。真性球麻痹:是由于、颅神经受损所致,核下性受损特点假性球麻痹:是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致,核上性损害的特点,真假球麻痹的鉴别,真球假球病变部位:、双侧皮质脑干束咽反射:消失存在病理性脑干反射:(掌颌反射)无有,周围性麻痹:患侧肩下垂胸索乳突肌和斜方肌萎缩向对侧转颈无力同侧耸肩无力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一侧锥体束损害不出现症状,副神经,临床症状,副神经损伤造成的斜方肌无力,翼状肩,舌下神经,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病灶:对侧同侧肌萎缩:+肌纤颤:+伴发症状:偏瘫不一定,周围性舌瘫,上运动神经元瘫不伴萎缩,下运动神经元瘫伴萎缩,周围神经损害,1特点: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受损时在其支配区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周围型感觉障碍,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2.常见类型:神经末梢、神经干、神经丛、神经根型,运动系统,概论,1运动系统的组成:锥体束:下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小脑系统2主要症状:瘫痪,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组成脊髓前角脑神经运动核锥体束瘫痪范围较局限较广泛肌萎缩明显不明显肌张力降低增高腱反射降低或消失增强病理反射无有,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定位诊断,皮质: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瘫痪,称单瘫。杰克逊(Jackson)氏癫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躯体有关的部位出现局限性的阵发性抽搐,内囊:三偏综合征:对侧肢体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脑干:交叉性瘫痪即本侧本平面的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瘫痪及对侧身体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脊髓:,感觉系统,感觉的分类,特殊感觉:视、听、嗅、味一般感觉:浅感觉:痛、温、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复合感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重量觉等。,感觉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破坏性症状:感觉缺失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刺激性症状:疼痛:主要是神经根、干病变受刺激所致其它:过敏、倒错、过度、异常,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1),末梢型:多发性神经炎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套样分布。神经干型:受损周围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出现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尺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后根型:根性疼痛,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2),脊髓型:后角型:分离性感觉障碍前连合型:两侧对称的节段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触觉分离)后角型和前连合型损害多见于脊髓空洞症或髓内肿瘤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