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习题.ppt_第1页
环境监测习题.ppt_第2页
环境监测习题.ppt_第3页
环境监测习题.ppt_第4页
环境监测习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练习题,第二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2,环境优先污染物3,环境标准4,环境优先监测2,填空1,按监测目的进行监测. 环境监测的特征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环境标准是按照管理水平分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监测分析方法有三个水平,是国家的标准分析方法。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思考问题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 .简单说明环境监测的内容和分类? 3、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近代环境监测提出了什么要求4、环境监测与环境分析的区别5、中国现在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分为哪些类别6、分光光度法为什么是现在环境监测中常用的方法? 有什么特点?发展方向是什么?7 .分析一下中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 8、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既然有国家排放标准,为什么允许制定和执行地方排放标准?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标准越严越好? 11、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2、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什么13 .简述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14 .简述优先筛选污染物的原则。四、有燃煤粉电站,排气量8.5105m3/h,排气中烟尘浓度250mg/m3,SO2浓度300mg/m3,该电站排气筒应设置多高2,有纤维制造厂工厂,排放CS2排气, 工厂已建成40m高的排气筒,每小时排放14kg/h的CS2废气,现在工厂扩大生产,使产后CS2废气增加到20kg/h,询问排气筒不提高多少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3、某印染厂(化纤产品比例不足30% )位于河边,河流流量为1.5m3/s (缺水期),该厂下游5km由居民引水源,兼作渔业水源。 这个工厂的废水排放到河里后经过3km的流程可以和河完全混合。 印染厂每天排出经生化处理废水1380m3/d,水质为PH=7.5、BOD5=80mg/L、COD=240mg/L、氰化物=0.2mg/L、挥发酚=0.5mg/L、硫化物=0.8mg/L、苯胺=1.0mg/L、悬浮物=100mg/L 印染厂上游水质为: PH=7.3、水温33、水面无明显泡沫、油膜及浮游物、天然色度15、嗅和浊度一级DO=5.5mg/L、BOD5=2.6mg/L、CODcr=5.5mg/L、挥发酚=0.004mg/L、氰化物=0.02mg/L、al 总Hg=0.000mg/L1 Cd=0.005mg/L、Cu=0.008mg/L、Cr6=0.015mg/L、Pb=0.04mg/L、石油类=0.2mg/L、硫化物=0.01mg/L、大肠菌群=800个/L工厂位置如图所示: q1)该流向国家地面水的2 )该工厂排放的废水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3 )如果不考虑水体自净,下游3km处废水和河水混合水质是否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应采取什么措施处理废水?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一、名词解释1、水质污染2、水体净化3、水质监测4、瞬间水试样5、混合水试样6、流速计7、湿式消化法8、干灰化法9、浓缩或浓缩10、分配系数11、综合水试样12、凯式氮13、化学需氧量14、高锰酸盐指数15、生化需氧量16, 监测总需氧量17、平均比例混合水试样18、酸度19、PH值20、酚酞酸度21、碱度22、臭阈值23、总残渣24、总可过滤残渣25、总不可过滤残渣26、地下水27、离子交换法28、共沉淀29、细菌总数30、污泥体积指数2、思考问题1、各种水体水质的主要目的2、如何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监测方案? 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取样点3、对工业废水排放源,如何布置取样点和代表性水样? 4、说明以下术语,分别适用于哪种情况:瞬时水样混合水样; 综合水样平均混合水样; 平均比率混合水样。5、水的样品有什么保存方法? 举几个实例说明如何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 6、水样在分析测量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 前处理包括哪些物质7,现有废水样品经初步分析,含有微量汞、铜、铅和微量苯酚,想测定这些成分的含量,设计了前处理方案。8、如何用萃取法从水样品中分离、浓缩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 一一举例。 9 .简要说明离子交换法分离和浓缩水样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原理,各举一例。 10、真色和表色是什么?如何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色方法? 为什么11、测定水体以下指标的意义,如何测定臭浊度矿化度氧化还原电位。 12、冷原子吸收法和冷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汞在原理、测定工艺和仪器方面主要有不同之处吗?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金属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其测定流程用框图表示。 14、列举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镉、铜、铅、锌的要点,它们之间有无干涉15、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铅、镉、锌的原理、显色条件等不同点,为了比较测定误差,严格控制哪些因素采用二乙氨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萃取分光光度法和新亚铜灵萃取分光光度法,比较水样中铜的原理和特点。 17、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仪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测定对象的主要差异18,如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六价铬和总铬? 如何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本?电极法和碘测定法说明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如何去除噪音? 20、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氰化物的原理及测定要点简述如下。 21、水体中各种含氮化合物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不同形态含氮化合物的测定对评价水体污染和自净化状况有什么意义? 22、纳米试剂分光光度法简要列举污染重的废水中氨氮测定要点。 用氨气感应电极法测量的话,能简化测量手续吗? 为什么23、为什么要测定一种水样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列出测定原理和要点。 24、测定底质的意义是什么? 取样后如何制造? 常用的样品分解方法是什么?分别适合哪些情况? 原子吸收光度法有多少种定量方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26 .水质监测采用AAS法现在主要测量哪些项目? 有哪些干扰因素? 如何去除? 27 .简述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择原则。 28 .简述ph值和酸碱度的含义差异。三、计算问题1、下表所示的数据是某个水样BOD5的测定结果,尝试计算每个稀释倍数水样的氧消耗率和BOD5值。 号稀释倍数取样体积NaS2O3标准浓度(mol/L)NaS2O3标准液使用量(mL )当天5天a 501000.01259.164.33 b 40100.01259.123.10空白01000.01259.258.762,理论COD值为500mg/制备l的葡萄糖和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分别需要取几克?3 .用碘测定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经过一系列化学操作,使溶解氧转化为游离碘,最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采取100.0的水试样时,滴定时取出Na2S2O3标准溶液0.0250ml/L,求出水试样中的DO含量。 4、某分析者测定水样BOD5时,稀释测定当天溶解氧为8.32mg/L、5d后溶解氧为0.7mg/L时,为什么问这个水样BOD5的值是多少呢?5、某水类生化学酸培养前和培养后溶解氧含量分别为8.37mg/L和1.38mg/L . 稀释水培养前、后溶解氧含量分别为8.85mg/L和8.78mg/L . 计算这个水样的BOD5值。6、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水银的标准曲线取水银/g01.02.03.04.0响应值05.811.717.524.0为25.0ml的水样,测定响应值为12.2,求出水样中的水银含量。 7、某些水样酚类物质的实际含量为0.17mg/L,但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时,吸光度为0.360。 已知工作曲线方程式为A=3.6c 0.002(c:mg/L ),求出该水样中挥发酚含量。 测定结果与实际含量相比,表明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众所周知,使用方法的精度是可靠的)。 8、用二苯基碳酰肼光度法测定的水中的Cr(vi )的标准曲线,采取5.0 ml Cr (VI ) /g 00.200.501.002.004.006.008.00 e 00.0100.0200.0440.0900.1830.3510.441水试样进行测定,吸光值e为0.088 取50.0ml均匀的环境水样,加入蒸馏水50ml,用酸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消耗高锰酸钾溶液5.54ml。 同时空白滴定蒸馏水100ml,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42ml。 草酸钠标准浓度c(1/2Na2C2O4)=0.01mol/L,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可知高锰酸钾溶液10.0ml需要上述草酸钠标准溶液10.86ml . 这种环境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是多少,第三章大气和废气处理,一、名词解释1、一次污染物2、二次污染物3、灰尘(或PM10)4、富集(浓缩)采样法5、纸色谱6、采样频率7、采样时间8、采样效率9、硫酸盐光化学氧化剂11、总氧化剂2、思考问题1、直接取样法和富集取样法有什么区别,分别应用什么样的状况来提高溶液吸收法的浓缩效率? 2 .在环境监测中,标准气体起什么作用?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原理有哪些优缺点?3、四氯汞钾溶液的吸收-盐酸对羟基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2的原理简述如下4、 简述盐酸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的原理5、大气取样记录内容是什么6、气相色谱法的原理7、溶液吸收法中吸收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8、如何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的全浮游粒子状物质9 .简要阐述了盐酸二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NOx的原理,分析了影响测定精度的因素。 10、为什么要进行降水监测,一般要测定哪些项目,为什么要测定这些项目? 11、常用的过滤器种类和各自的适用对象简单说明吗? 12、化学发光法测定原理简述13、常用蒸馏器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如何? 14、简述大气污染源监测要求15、简述二氧化铅重量法测定硫酸氯化速率的原理和影响因素16、全氧化剂和光化学氧化剂如何测定含量? 17、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与气相色谱分析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优点是什么、三、计算问题1、已知取样点温度为270、大气压力为100kPa。 用目前的溶液吸收法对SO2的日均浓度进行取样并测定,每4h取样一次,合计6次,每次取样30min,取样流量0.5L/min,将取样6次的吸收液定容在50.0mL中,用分光光度法检测10.00mL的SO22.5g,进行该取样2、测定了修正系数为0.85的s型皮特烟道内的烟动压为8.5mm水柱、静压为-10mmHg柱、烟温度ts=250。 如果排气常数Rs=1.98mmHg.m3/(kg.K ),则求出排气地方流速. 3、在容积20L的气瓶中供给常压气体,如果SO2原料气体的纯度为50%(V/V ),制备50ppm的SO2标准气体需要加入多少原料气体4 .已知的取样流量和取样时间分别为100L/min和6h的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分别为0.40L/min和20min,环境温度为20,气压为101.0Kpa,试着计算了标准状态(0、101.3Kpa )下的体积(单位分别用m3和l表示)。 5、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18,气压为101.0Kpa,以0.50L/min的流量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采集30min。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54、试剂空白吸光度为0.034、二氧化硫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斜率为0.0776、切片为-0.001。 计算了该监测点在标准状态(0、101.3Kpa )下的二氧化硫浓度(mg/m3 )。第四章固体废弃物监测,一、名词解释1、固体废弃物2、有害固体废弃物特性3、四分法4、城市垃圾5、浸出毒性7、高热值(Ho)8、低热量(Hu)2、思考问题1、固体废弃物样品的采集方法? 采集后应如何处理和保存? 为什么固体废物的取样量与粒度有关? 2 .试验生活垃圾处置方式及其监测重点。第五章土壤污染监测,一、名词解释1、土壤背景值2、土壤剖面2、思考问题1、如何在布点采集污染土壤样本? 2、试制设计土壤样品中Hg、As的测定方案。 要求: (1)调查测定方法,进行方法比较。 (2)选择测量方法,制定测量方案。 3、如何制作土壤样品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4、采集土壤样品时常用的布点方法是什么?各自适用范围如何、第六章噪声监测,一、名词解释1、声高2、分贝3、噪声加减4、等效连续声高什么是噪声污染水平Lnp? 2、响度水平、频率与声压水平的关系如何? 3、什么是计量权水平? 有什么作用? 噪音监视时为什么不使用平均声压而采用等效声压4 .声级计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简单说明? 三、计算问题1、有三个声源作用的声压级分别为65dB、68dB和71dB,求同时作用于该点的总声压级是多少?2、某车间在8小时工作时间内,1小时声压级为80dB(A ),2小时为85dB(A ),3小时为95dB(A ) 该环境是否超过了8小时的劳动防护卫生标准,第七章监视过程的质量保证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2,误差3,狄克森检定法4,精度5,灵敏度6,空白实验7,校正曲线8,矩阵效果9,环境监测管理10,协调试验11,标准物质12,环境计量13,精度13, 质量管理样本14、偏差15、标准分析方法16、环境质量图17、方法操作范围18、测量限制19、真值20、离群数据21、灵敏度22、环境测量单元23、可再现性24、平行性25、可再现性26、双样本图27、系统误差28、随机误差29、粗差(过失误差) 2、填充问题1,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包括:测量结果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