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1页
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2页
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3页
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4页
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 积累回顾(19分) (共5题;共19分)1. (4分) (2019三山) 读拼音,写汉字。 shn lianmnlinjizhenunhuo_2. (6分) 根据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弄错了事。_3. (5分) 积累与运用。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少壮不努力,_”;启发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_”;鼓励我们“锲而不舍,_”;告诉我们“_,思而不学则殆”。4. (2分) 读课文蒲公英的梦,把句子补充完整。不料,一辆旧汽车,边_边喘气,从蒲公英的身旁驶过,喷出一股黑烟,_她直咳嗽,_的花瓣也被弄脏了。还有一辆汽车发出_的叫声,从她身旁_而过差点震落她的花瓣。5. (2分) 日积月累。 (1) 问渠哪得_,为有_。 (2) _全不怕,_在人间。 (3) 我劝天公更抖擞,_。 (4) 落红不是_,_更护花。 (5) 人闲桂花落,_。 二、 语言运用(10分) (共3题;共10分)6. (2分) 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近义词。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 , 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秀丽_神奇_尤其_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著名_7. (2分) 下面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霍去病。B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被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C . 被苏轼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李商隐。D .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描写的是王熙凤。8. (6分) 句子练习。 (1)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照样子,补全句子) 雨越下越大,犹如_。(2)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设问句) (3) 我们到溪边去把,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仿写句子) (4)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从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前来观潮的人很多,从_、_、_等词语可以看出人们想看到大潮的迫切心情。三、 综合应用。 (共1题;共5分)9. (5分) 按要求写句子。 (1) 用“好像又像”写一句话。 (2) 仿照课文,补充完整句子。示例: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_,如_,如_,如_。(3) 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一座珍珠的屏好伟大呀!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贝多芬真刻苦呀!这儿的景色好秀丽呀!四、 阅读感悟(33分) (共3题;共33分)10. (9分) (2019三下景县期末)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一)忆江南江南奸,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能不忆江南?(1) 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 (2) 谙的读音是_(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词还可以叫长短句。B . 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C . “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D . 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11.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先生听了,连连点头。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严。先生拿着戒尺_走到孙中山跟前_厉声问道_你会背了吗_会背了_孙中山说着_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_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霎时:_。照例:_。(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霎时:_。照例:_。(3) 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_(4) 在文中找出最能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语句。_(5) 给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加标点。先生拿着戒尺_走到孙中山跟前_厉声问道_你会背了吗_会背了_孙中山说着_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_(6) 给第四和第五自然段加标点。先生拿着戒尺_走到孙中山跟前_厉声问道_你会背了吗_会背了_孙中山说着_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_(7)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8)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 12. (12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动脑筋的孩子华(hu)佗(tu)七岁时,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sng)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shng)子,在绳子一头拴(shun)了块石头,把石头抛(po)过枝条,枝条就被压(y)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zhui)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t)弟吧!”原来,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ci)医生。(1) 这篇短文有_个自然段。 (2) 填一填。 这篇短文写的是华佗_岁时候的故事,文中的老爷爷是_的蔡医生。(3) 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叶子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4) 华佗是个_的孩子。 五、 习作(30分) (共1题;共33分)13. (33分) 题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要求:举一两个事例,说明你是如何保护环境的,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不少于300字。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回顾(19分) (共5题;共19分)1-1、2-1、3-1、4-1、5-1、5-2、5-3、5-4、5-5、二、 语言运用(10分) (共3题;共10分)6-1、7-1、8-1、8-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