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ppt课件_第1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ppt课件_第2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ppt课件_第3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ppt课件_第4页
护理学基础隔离技术.ppt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介绍隔离技术、IsolationTechniques、学习目标:1 .隔离的概念。 2 .谈隔离领域的设定。 3 .阐述隔离消毒的原则。 (重点)4.各种隔离的适当范围。 4 .正确实施隔离技术操作:隔离服、口罩使用、防污纸使用、刷刷手法。另一方面,隔离概念:隔离的目的是将传染病患者、高敏感性人群放置在特定位置,暂时不与周围人群接触,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容易感染的人群。 根据隔离的目的,传染性隔离保护性隔离,二是隔离区的设置,食堂、水源、严密隔离、衣架、毛巾、垫子、防污纸、消毒液、口罩、帽子、隔离区的设置,一是以患者为隔离单位的每个患者都有独立的环境和器具,与其他患者和不同病种隔离。 2、以病房为隔离单位的同病种患者配置在同一病房,病原体不同者应分别收容。 3 .未确诊者,烈性传染病患者和危重患者应居住在单独隔离室。三、传染病区划分:全部病区根据患者接触的环境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1 .清洁区(cleanarea )、未与患者直接接触、未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隔离要求:患者与患者接触的不得进入清洁区域的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要刷手,脱掉隔离服和鞋子进入清洁区域。 医疗事务所、治疗室、更衣室、配餐室、仓库、值班室、2 .半污染区(halfcontaminatedarea )、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隔离要求:患者或穿隔离服的工作人员通过走廊时,不得接触墙壁、家具等物体的各种检查标本有一定的保管盘和架子,检查完毕的标本和容器等必须严格按要求处理。 病区走廊、检查室、3 .污染区(contaminationarea )、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受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隔离要求:污染区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的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必须穿隔离服,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更换隔离鞋在离开前脱掉隔离服,脱掉鞋子,消毒双手。 病房、卫生间、浴室、四、隔离消毒原则,(一)一般消毒隔离1 .在隔离部门入口标注隔离标志。 2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部门的准备工作。 3 .病房和物品消毒。 4 .患者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等按规定消毒。 5 .医务人员每次接触患者和污染物都要消毒双手。 6 .向病人和探视者做宣传和说明工作。 7 .传染性分泌物连续3次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或过了隔离期,医生发出解除隔离的医生指示后,可解除隔离。(二)终端消毒处理、终端消毒处理是转科、出院或死亡患者及其住院病房、用品和医疗器械的消毒。(1)患者在转科或出院前洗澡或换干净的衣服。 个人用品消毒后可以拿出去。 (2)患者死亡,用消毒液擦拭尸体,必要时用消毒液棉球堵塞孔。 1 .患者终末处理,关闭门窗,张开床旁的桌子,用立床消毒液将门窗熏蒸打开,用消毒液擦拭家具放入污袋,消毒后洗涤,2 .床单位终末处理,4 .隔离种类,严密隔离(strictisolation )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例如鼠疫、霍乱、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禽流感等具体措施,1 .住单间病房,在门上放置隔离标志,不得随意打开门窗。 禁止病人从病房出来探视。 2 .接触这类患者必须戴帽子,穿短裤和鞋子,必要时戴橡胶手套。 3 .一切用品进入病房污染应严格消毒处理或销毁。 病人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处理。 4 .其他在一般消毒隔离和终端消毒处理中进行。.(二)呼吸道隔离(respiratorytractisolation )是病原体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隔离方法。 可适用于流感、百日咳、开放性肺结核、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疾病。具体措施1 .将同病的病人置于一室,关上从病房通往走廊的门窗,出入即关上门。 2 .接触患者必须戴口罩、帽子和隔离服。 3 .患者口、鼻分泌物需经消毒处理。 4 .注意病房通风换气,每晚进行紫外线灯照射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三)消化道隔离(digestivetopologyisolation )是病原体污染食物、饮水、餐具和手,通过口腔隔离引起感染的疾病的方法。 适用于肠伤寒、副肠伤寒、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具体措施包括:1.不同病种最好的分室居住,同居室要做床边隔离。 2 .常用治疗器械,应专门固定。 3 .每位患者需要自己的餐具和便器,其排泄物、呕吐物和残留物应消毒后排出。 4 .护理人员应按病种穿隔离服,双手消毒。 5 .病房需要防蝇设备。(四)接触隔离(contactisolation )是隔离病原体通过皮肤或粘膜侵入体内的传染病的方法。 适用于破伤风、狂犬病、气性炭疽、性传染病等,有停止工作的措施,1 .优选分室居住。 2 .与患者密切接触时,应穿隔离服。 工作人员的手和皮肤损坏的人应该避免伤口的更换和护理等操作,必要时戴橡胶手套。 3、伤口分泌物、皮肤屑污染物品用具、敷料等必须严格消毒处理。 4 .病人接触的所有污染物,必须先灭菌后清洁。(5)昆虫隔离(insectisolation )是隔离病原体以昆虫为媒介传染的疾病的方法。 适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疟疾、疹伤寒、回归热等。具体措施1、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需要蚊子叮咬传播,室内防蚊措施。 2、流行性出血热,其传播为野鼠,通过螨蛰来传播。 斑疹伤寒、回热传染虱类,病人驱除虱子,沐浴更衣进入病房。(6)血液体液隔离是病原体隔离通过血液体液感染的传染病的方法。 适用: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具体措施1 .患同类疾病的患者必须进入单间,但出血不能控制的患者必须单独隔离。 2 .接触血液-体液污染物时必须戴手套。 工作时尽量不要损伤皮肤。 3 .别人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浸染了不应用其他方法消毒的物质时,立即用5.25%次氯酸钠消毒。 4 .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注射针、输液器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才能送到供应室进行处理,或者放入刺容器制作特殊标识集中处理。 保护隔离(protectiveisolation ),(7)是针对特定免疫特别低下或者容易感染的患者,采取防止其他感染的具体对策的隔离方法。 适用于严重烧伤、早产儿、血液病、骨髓移植、肾移植等。 具体措施,1 .患者单独隔离。 接触病人之前,后面洗两手,再消毒两手,戴帽子,穿裤子和鞋子。 3 .在病房内每天用消毒液擦拭病房内家具的地板每天用紫外线进行12次空气消毒,每60分钟进行一次。 4 .尽量减少入室者,使医护人员患呼吸道疾病和咽带菌者不得与患者接触。五,常用的隔离技术,(一)口罩的使用(二)手消毒(三)避污纸的使用(四)穿隔离服,(一)口罩的使用,(一)戴上口罩后,不得用脏手接触口罩。 (2)口罩不能戴在胸前。 手不能接触口罩的污染面。 拆下的污染面向内折叠。 (3)帽子、口罩要经常洗干净,脱掉前要先洗手。 (4)口罩的湿气必须立即更换,每次接触严格隔离的患者时必须更换口罩的一次性口罩在4h以下。.(2)手的消毒(刷子方法) (1)刷牙范围必须超过污染范围。 (2)擦手时,不要让身体靠近池塘,以免隔离服污染池塘或洒水。 (3)用流水洗手时,臂部低于肘部,使污水从前臂流向指尖。 (4)操作过程中请清洁水龙头。 (5)浸泡消毒时消毒液应浸泡在肘部以下,擦洗时间充足。刷子手法:六段洗手法:手掌和手掌,十指交叉的双手手指相互按压按钮,手指和拇指在手掌中转动手指擦拭手掌,使用避污纸,避污纸是备用的清洁纸,暂时接触污垢,清洁员工的手,污垢拿脏纸的时候,只能从上面抓住,不能接触下面的纸,翻页保持清洁。 使用后立即投入污秽物筒,集中焚烧处理。(四)穿隔离服:1 .目的:保护工作人员和患者,防止病原微生物播种,避免交叉感染。 2 .操作前的准备: (1)用物品准备隔离服,磨练手和泡沫手的设备,操作物品。 (二)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3)护士衣着整齐,戴上口罩,取下手表,洗手,卷起袖子越过肘部。手领穿左手,右手齐头围系袖口领子系紧腰半曲肘,穿分隔服,解腰带塞袖口袖子,脱袖脱袖,脱上衣,脱分隔服,注意事项和说明(1)分隔服长度合适,全套工作服,分隔服开孔后(2)系领子时脏袖口不得接触领子、脸、帽子。 (3)穿衣时后边缘必须对齐,折叠处不能松动。 穿上隔离服后,两臂停留在腰以上的视线范围内。 进入清洁的区域,不要接触清洁的东西。 (5)擦手时不能弄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能弄脏池塘。 (6)隔离服挂在半污染区,悬挂在清洁外向的污染区,污染外露。 (7)隔离服须每天更换。 如果有湿气或污染,必须立即更换。,练习题,1,以下哪个地区感染半污染区:A .治疗室,仓库b .浴室,洗脸室c .内走廊和病房化验室d .病房,厕所e .办公室(c). 2,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a .严密隔离b .呼吸器隔离c .接触隔离d .保护隔离e .消化道隔离(d ).3 .破伤风患者使用的手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