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4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交际用语常有敬辞与谦辞之分,比如“惠顾”“垂问”“见教”是敬辞,“舍弟”“愚见”“拙作”是谦辞。B“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等都是对中国戏曲现象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反映出中国戏曲场景虚拟化的主要特点。C梅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凌霜自行,不趋炎势”、“筛风弄月,潇洒一生”、“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分别表现的是菊、竹、梅的风骨。D成语“温故知新”“一鼓作气”“熟能生巧”分别出自论语、编年体史书战国策、欧阳修的卖油翁。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陋室铭马说和小石潭记这三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刘禹锡、韩愈和柳宗元,他们都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B杨修、香菱、吴用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三国演义、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水浒。C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和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都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土地的无限热爱之情。D皇帝的新装和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品,其中丑小鸭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成才。二、字词书写3 . 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憎恶(_)惧惮(_)粗拙(_)哀悼(_)震悚(_)chung(_)疤孤shung(_) ji(_)问 p(_)雳渴m(_)三、现代文阅读最后一课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沉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怜的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4 . 同样是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为什么会说“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5 . 请你从词语使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 小弗朗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有怎样的意思?7 .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深刻含义是什么?8 . 你认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什么?理由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汪曾祺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作出一个名堂。沈先生瘦瘦小小,但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我1946年到上海,因为找不到职业,情绪很坏,他写信把我骂了一顿,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枝笔,怕什么!”他在信里说了一些他刚到北京时的情形。同时又叫三姐从苏州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安慰我。他真的用一枝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他对别人的称赞,也常说“要算耐烦”。看见儿子小虎搞机床设计时,说“要算耐烦”。看见孙女小红做作业时,也说“要算耐烦”。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他年轻时常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昏倒,伏在自己的一滩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我就亲眼看到过他的带有血迹的手稿。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是在国文周报上连载的,每期一章,共二十一章,他告诉我,写了半年。这篇东西是他新婚后写的,那时他住在达子营。巴金住在他那里。他们每天写,巴老在屋里写,沈先生搬个小桌子,在院子里树阴下写,巴老写了一个长篇,沈先生写了边城。沈先生称自己的小说为“习作”,并不完全是谦虚。有些小说是为了教创作课给学生示范而写的,因此试验了各种方法。为了教学生写对话,有的小说通篇都用对话组成,如若墨医生;有的,一句对话也没有。月下小景确是为了履行许给张家小五的诺言“写故事给你看”而写的,同时,当然是为了试验一下“讲故事”的方法。同时,也为了试验一下把六朝译经和口语结合的文体。这种试验,后来形成一种他自己说是“文白夹杂”的独特的沈从文体,在四十年代的文字(如烛虚)中尤为成熟。他的亲戚,语言学家周有光曾说“你的语言是古英语”,甚至是拉丁文。沈先生讲创作不大爱说“结构”,他说是“组织”。我也比较喜欢“组织”这个词。“结构”过于理智,“组织”更带感情,较多作者的主观。他曾把一篇小说一条一条地裁开,用不同方法组织,看看哪一种方法更为合适。沈先生爱改自己的文章。他的原稿,一改再改,天头地脚页边,都是个性的字迹。沈先生的作品写得最快最顺畅,改得最少的,只有一本从文自传。这本自传没有经过冥思苦想,只用了三个星期,一气呵成。他很爱自己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谈起枫柳坳,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一说起来,不胜神往。黄永玉画过一张凤凰沈家门外的小巷,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沈先生很喜欢这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和三姐一同回了一次凤凰,领着她看了他小说中所写的各处,都还没有大变样。家乡人闻听沈从文回来了,简直不知怎样招待才好。他说:“他们为我捉了一只锦鸡!”锦鸡毛羽很好看,他很爱那只锦鸡,还抱着它照了一张相,后来知道竟作了他的盘中餐,对三姐说:“真煞风景!”锦鸡肉并不怎么好吃。沈从文说时大笑,但也表现出对乡人的殷情十分感激。他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阳腔。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对年轻人打鼓失去旧范很不以为然。沈先生听了,说:“这是楚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沈先生的两个儿子,小龙小虎,兄弟怡怡。他们都很高尚清白,无丝毫庸俗习气,无一句粗鄙言语,他们都很幽默,但幽默得很温雅。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沈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过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学,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在昆明,在北京,我都见到过,但多数时候都是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节选自汪曾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有删改)9 . 通观全文,沈先生是个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10 .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只是耐烦。11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是对沈先生的评价,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12 . 文章说“沈先生的两个儿子,小龙小虎,兄弟怡怡。他们都很高尚清白,无丝毫庸俗习气,无一句粗鄙言语,他们都很幽默,但幽默得很温雅”。文章写的是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要写到他的儿子,其作用是什么?通过本文的学习,谈谈你认为该怎样培育和传承良好家风。(80-100个字)80四、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甲:大道之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唐太宗论止盗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13 .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选项是( )A上与群臣论止盗:止(禁止)民之所以为盗者:为(成为)B或请重法以禁之:或(有的人)故不暇顾廉耻耳:故(所以)C男有分,女有归:归(女子出嫁)安用重法邪:安(怎么)D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选贤与能(和)14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15 . 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A、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B、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C、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16 . 乙文中,对“盗”的问题,“群臣”和“上”的看法有什么不同?由此可见“上”是怎样的人?17 . “上”的做法使得“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甲文中意义相近的句子是(用甲文原句回答)五、情景默写18 . 古诗文默写(1)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_。(2)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句诗:_,_。(3)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_,_。(4)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19 .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之景,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内心感受。B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描绘出了清新秀丽的塞外风光,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干古名句。C作者用词很有讲究,颔联用“出”与“入”、颈联用“直”与“圆”来描绘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D诗以大效、秋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构成了一幅极具特点的塞外风光图。20 . 有人说作者在诗歌的颔联中以“征蓬”自喻别有深意,说说你的理解。七、综合性学习2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 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力然,然而却热衷于过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这些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媒体和机构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爱时髦的年轻人的追捧,许多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专家指出,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这些洋节,基本上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如果一个民族的群体热衷于另一个民族的节日,这说明文化入侵已是极其严重了。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