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A卷_第1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A卷_第2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A卷_第3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A卷_第4页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画面上的几个人:朱德、彭德怀、陈毅,都是中国的开国元勋。B奶奶一大早在门外喊:“怎么还不起床啊?小祖宗。”C玛丽说:“不要点灯!”接着轻轻地笑了笑,再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D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2 . 给下列句子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作为北方少有的水乡泽国,且又处在燕南赵北之要冲,白洋淀帆樯如林,商旅往来,一片繁华景象。自荆轲在易水河畔啸吟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以来,来白洋淀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爱将白洋淀写入诗章。乾隆写过,康熙也写过,其中一首名为白洋湖:“遥看白洋水,帆开远树丛。流平波不动,翠色满湖中。”伴随唐河、易水、府河、白沟河等众河的欢腾,雄县、容城、安新一带迅速升腾起文明的气象。五绝小诗白描白洋淀的景色,风格清新,意境悠远,看来淀水有神奇之功,让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出散逸心情。ABCD3 . 请选出下面语言得体的一项。( )A我非常希望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功夫,真是太抱歉了!B我第一次烧菜,妈妈嘱咐我要少放些氯化钠,以免把菜烧得太咸了。C下课时,王华不小心踩着了吕平的脚。吕平说:“你没长眼睛呀!”D张老师为我们操心,累得生了病,我们也应该关怀老师,去看看他。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过刻苦努力,第一次模拟考试,他五门功课平均都在120分以上。B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文物。C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D70个七(1)班的同学都到电脑室上课了。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兵慌马乱才疏学浅灯火澜珊深居简出B不可名状兴高彩烈未雨绸缪不可思意C揠苗助长战战兢兢浮想联翩富丽堂皇D不屑置辨自欺其人颓垣断壁充耳不闻6 . 下列加点的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十分钟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黄埔儿童公园。B世界杯马上就要开赛了,各地球迷络绎不绝地赶到俄罗斯。C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思想如果潜滋暗长,那就不得了了。D“写生”应是“写自然之生命”,胸中有丘壑才能画出山水的精髓。7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黄晕(yn)归省(shng)B哺育(b)诘问(ji)逞辩(chng)C确凿(zo)抽噎(y)骸骨(hi)D酷肖(xio)亘古(gng)陨落(yn)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咬牙”是一种修炼向贤彪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与敌战斗频繁,又遇严重旱灾,白花花的盐碱地颗粒无收;日军还放水淹地造成水患,导致痢疾、霍乱等瘟疫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打坝、挑粪从来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项事业、一件工作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也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咬牙”彰显的是智慧。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王进喜用身体堵住井喷的“咬牙”,就没有大庆油田的传奇;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2018年05月15日人民日报)8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9 .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请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0 . 下面这个语段是从原文抽出来的,你认为应放在哪一段?请说出你的理由。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于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行动。说明文阅读古代的私塾教育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他用平板电脑向习近平夫妇展示了他的外孙女阿拉贝拉演唱中文歌曲、背三字经和中国古诗的视频。看到这个金发碧眼的小姑娘用美式中文有板有眼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由得感慨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三宇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是学龄儿童的重要启蒙读物,他们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之后通过科举考试、晋升仕途奠定了基础。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与私塾相对应的“官学”是上层社会的教育组织,而私塾则相应承担了下层社会的教育功能。私塾教育所崇尚的德育之治、小众化授课模式,都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在私塾里,学龄儿童们学习识字、写字、习经史、学六艺。据宋会要崇儒记载, 宋代小学的要求是: “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当然,古代检查学生的学业,也靠考试。如宋代,老师会逐日测试学生的学习,这可“日考”;另外还有“月考”“季考”等。名目繁多,花样翻新,看来就算穿越回古代,也别想乐得清闲。到了明代,理学家沈鲤记载:“朔望日考试,分等第,行赏罚。”每月的初一、十五都要考试,还要排名次挨鞭子,想想也真是让人害怕。现代的中小学经常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其实这种区分古已有之。如宋徽宗政和四年十二月,颁小学条制,实行“三舍升补法”,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新生皆分在外舍,成绩好的升入内舍;内舍生考得好的,升入上舍。看来从古至今,学校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古代私塾盛行体罚。东汉王充在论街自纪篇中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到明代,学生逃学,连家长都要跟着受罚。明代泰泉乡礼乡校中规定:“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古人还会直接请家长或长者坐进教室参与班级管理,类似于现在的家长委员会。明代官员叶春及在息安办学时即如此,其石洞集惠安政书中这样记载:“轮笃实老成者二人,平旦坐左右塾,以序出入。”古代私塾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较为严格。如明代有的小学设立“扬善簿”“改过薄”“记过格”, 好事坏事均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升学录取时的参考。这种“功过薄”并非由老师填写,如明代儒学家刘宗周,其家塾修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早上起来第一事就是填“记过格”,上列数百种日常行为,有“微过”“隐过”“显过”“大过” “丛过”“成过”等六项评语,让学生自己评价昨日表现,敦促学生“三省吾身”。看来在古代私塾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也没那么简单。要背经史子集,还要懂得仁义礼智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确是亘古的道理。(选自青年文携,有删改)11 .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在古代,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可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为日后发展奠定基础。B宋代的班级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种,相当于现代的“普通班“重点班” “特优班”。C私塾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私塾教育崇尚德育之治、大众化授课模式,为我国教育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D古代私塾不仅注重读书、写字、习经史、学六艺,还很注重德育,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考查比较严格。1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在私塾通过吟诵这些经典文本掌握了最基本的读写能力”一句中“最基本”删除后,原文意思发生了改变。B文章第段从学习内容及考试、分班、体罚及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注重德育等方面介绍了私塾教育。C第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宋代“三舍升补法”的例子,具体说明古代私塾教育也分“特优班”“重点班”“普通班”。D先介绍古代私塾教育在对学生读写能力和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是按时间顺序来介绍的。13 . 请你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链接材料)“人都到那里去了?!”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这段话描述了私塾教育,它印证了本文哪一段的内容?请简要分析。(2)比较古代私塾中老师与现代老师对待犯错学生的不同态度,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受。三、对比阅读14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选自清李渔闲情偶寄)(注)荷钱:初生的荷叶。迨:及,等到。(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可爱者甚蕃宜乎众矣与翠叶并擎荷花之异馥(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及摘而藏之”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跪而拾之以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4)甲、乙两文都是写荷花,都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四、句子默写15 . 在下列横线上,规范、工整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_,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2)仍怜故乡水,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4)日暮乡关何处是?_。(崔颢黄鹤楼)(5)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曾用“:_,_”形容家书的珍贵。(6)我国古代士子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忠义情结,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一句“_,_ ”为这种情结增添了新的注解。(7)杜牧的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6 . “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_。17 . 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B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六、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为了能唤起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能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学校决定开展以“走进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8 .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就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选题,小组讨论后作出最后选择,请你草拟三个研究选题。19 . 在小组讨论如何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时,出现了如下情境:甲同学:现在春节不许放鞭炮,没有了过去热闹的氛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