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努力打造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B美国挑起了贸易战,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中国毫不示弱。C海峡两岸分隔已届70年,台湾问题的产生和演变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休戚相关。D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表主旨演讲,他的讲话妙语连珠而又平实易懂,让人如沐春风。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 雅加达亚运会已经圆满落幕,跳水赛场依然是中国军团最稳定的夺金点,中国队在比赛中收获了 10 金 6 银,完成了包揽冠军。(在“包揽冠军”后面加上“的壮举”)B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描述和发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将“描述”和“发现”互换位置)C香港影片无双的主演是周润发和郭富城共同演出的。(应将“共同演出的”删去)D智能出行模式逐渐落地,成为众多市民和上班族的首选出行方式。(在“成为”前添加主语“它”)二、字词书写3 . 郑板桥一生工诗词,善书画,他的诗、书、画旷世独立,世称“三绝”。他为自己的书斋所题的对联有两个成语也是艺术创作的规律,对写作很有借鉴意义。请你找出一个并工整美观地写在田字格内: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生三病张培锋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选文有删改)4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段引出论题,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5 . 文中第段划线语句是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6 . 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魏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会惊叹不已。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竟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到了唐代后期,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那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激情,渐渐被忧患重重的顾虑取代,先前那种能动的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渐渐地转变为被动的对内在精神世界的体验。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取纯朴淡雅之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东渐,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色的。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敝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7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服饰表还不准确的一项是( )A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等,体现了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所产生了不同审美主张。B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C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因此明代成为中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D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是绝不能用黄色的。8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服饰”,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B文章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C第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D“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句中加点后句意未发生明显变化。9 . 结合文章内容说设材料中有关上元年文武官员官服颜色及佩带被限定的缘由。(材料链接) 新质书,车服志中有记载,“上元元年,高宗又“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妈妈偷吃曾颖母亲在童年时期,看过太多“吃者生,不吃者死”的例子。这些记忆,深深地镌刻入她的基因,以至每每在她人生岁月里发挥着作用。我要讲的这件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时物质供应虽然也紧张,但已不至于饿死人了。当时我五岁,弟弟一岁多,每当家里吃肉,母亲自己总是挑个没肉的骨头。然而,偷嘴事件,就发生在这时。那一年,我母亲打零工的厂里来了一位叫青姨的同事,她和我们住在同一条街上,自然与母亲一起上下班。工厂在小城的东边,家在小城的西边,上下班穿城而过。县城仅有的几家国营食品店,都在这条路上:酸香味的臊子米粉,蒸笼里的牛肉和肥肠,大锅煮起的烩面这些可爱的尤物,施尽魅力勾引着人们疯狂地进行味觉想象。特别对于每天只就着一个菜吃点饭,半个月左右才吃一顿肉的人来说,这种香味,既是诱惑,也是折磨。青姨提议吃点东西,母亲想着一上午只挣了四五毛钱,就有些舍不得。而且,这样背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人在外面吃东西的事,她从没干过,也完全不符合她的道德观。青姨是个擅长做思想工作的人,她给母亲讲了一个故事,说是“粮食关”时期,她老家有两家人,一家父母把所有食物都给孩子,而另一家父母则把自己照顾好,然后再照看孩子。结果,前一家父母死掉了,孩子自然也没落个好;而后一家全家保全了。由此得出结论:大人自己吃,也不完全是为了自己。这个不知是否真实的故事让母亲放松了警惕,她看着路边食品厂的热卤摊的汤锅里煮着的排骨、猪蹄和尾巴。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在卤汁里被煮得金黄锃亮、香气四溢。她终于忍不住了,拿出8毛钱和半斤肉票,和青姨合伙买下了一只油光闪闪的猪蹄。荷叶中包着的半只猪蹄,如同一件绝美的艺术品,青绿的背景下,白净的骨头、透明的蹄筋、油亮的白肉被一层金黄的肉皮包裹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恨不能让它直接闯过口舌和牙齿的关口,直接纳入腹中,连骨头都不吐。青姨拿起猪蹄,到摊后一处无人的电线杆下,背着大街,狼吞虎咽起来,一副轻车熟路的样子。不一会儿就把那半个猪蹄给干掉了,不但把骨头嚼得稀烂咽了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着荷叶上面的卤水和油水。我的母亲,却远没有那么潇洒和自在,她捧着猪蹄,却犹如尿急在集市上找厕所的感觉,东找也觉得不合适,西找也觉得不自在,仿佛大街上所有的人,甚至卤肉摊上的猪头,都在嘲笑她,仿佛她的额头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偷嘴。集市还是那个集市,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根本无暇搭理这个捧着猪蹄被内心的价值观折磨得一脸惶惑的女人。这让母亲的心情稍稍放松下来,怯生生、小心翼翼地对着猪蹄,啃了一口。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比家人先下口吃好东西。瞬间,惭愧和自责涌上心头,仿佛猪蹄上的牙印也在嘲笑她。无法再咬下第二口,她忍不住丢下青姨,飞快地跑回家。那天中午,我们全家人的饭碗里,都多了一块香气扑鼻的猪蹄,只是谁也没有如母亲担心的那样,发现牙印。之后,母亲再没有和青姨同路,但偶尔会看到青姨狼吞虎咽的背影,也看到过青姨的丈夫同样姿态的身影,还听说过青姨的儿子偷东西换吃的,没吃完绝不回家的事情。她觉得,一家人不应该这样。她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啃完那只猪蹄。这件事是在我47岁生日时听母亲讲的,虽然事过四十多年,母亲的歉意仍溢于言表。摘自龙门阵2016年第8期10 . 结合文章内容,梳理本文的情节和母亲心理变化。事件母亲心理青姨提议吃点东西惭愧、自责母亲把啃了一口猪蹄带回家,给家人吃庆幸母亲在私自买猪蹄吃这件事后四十年歉意11 . 揣摩品味(1)这些可爱的尤物,施尽魅力勾引着人们疯狂地进行味觉想象。(赏析修辞方法)(2)不一会儿就把那半个猪蹄给干掉了,不仅把骨头嚼得稀烂咽了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着荷叶上面的卤水和油水。(品析加点词)(3)文中都是用“母亲”这一称呼,题目却用“妈妈”,这是为什么?12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以“妈妈偷吃”为标题,这既设置了悬念,也点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所以这个标题很有意味。B在困难时期,母亲买猪蹄打算自己吃,但最后还是带回去给家人吃,可见母亲是个关爱家人、朴实的人。C回家路上,母亲决定买猪蹄吃,是因为她认为吃者生,不吃者死,只有自己吃好,才能更好的照顾孩子。D本文描写细腻、生动,通过青姨和母亲对偷吃猪蹄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寓意深刻,读了让人感慨不已。13 . 有人认为小说的主题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也有人认为是歌颂母亲的伟大。你认同哪一个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记桃核念珠)【注释】课经:读经。龛:佛塔。趺(f)坐:盘膝交叠双腿,用足背放在股腿上。袒跣(xin):袒胸赤足。奁(lin):盒子。狻猊(sun n):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梵相:罗汉的样子。絺褐:(ch h)麻布短衣。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荷杖者(_) 经卷毕具(_)不甚了了(_) 诎右臂支船(_)15 . 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荫树趺坐而说法者中峨冠而多髯者B以山桃核为之劝以读书C为数五百初为霖雨之操D可谓艺之至矣读之竟日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吾于何逃声哉?_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_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_17 . 选文与核舟记一样都表现了雕刻者技艺的高超,试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明。 _五、句子默写18 . 默写。(1)夜发清溪向三峡,_。(峨眉山月歌)(2)_,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其一)(3)气蒸云梦泽,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鸡声茅店月,_。(商山早行)(5)_,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山坡羊 骊山怀古)(6)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秋思)(7)人则无法家拂士,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我爱这土地)(9)虽有急,_,有缺损,_。(弟子规)(10)_,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_。(朱子家训)六、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寻胡隐君高启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19 . 诗中用了一个“_”和一个“_”(各填一字),把景色写“动”了,写出速度,也写出繁复和变化。虽然是同样的渡水、同样的花,却让人产生了应接不暇的感觉。20 .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七、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甲)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 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意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乙)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的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回,再饮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劳动合同法 员工合同
- 白山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 整式的乘法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2024
- 第3课 突破封锁线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四册下粤教版
- 3.3 紧缺的水资源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晋教版八年级上册-晋教版2012
- 2025合同样本:物料与采购管理系统协议范本
- 化肥厂合同审核管理制度
- 2025合同范本:股权激励分配协议示例
- 第8课 数字化生活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人·自然·社会
- 41. See Me Skip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1a典范英语(Good English)
- 国庆司机安全培训
- 员工网络安全责任书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图(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市政类线性项目))
- 消防安全周巡查记录表
- 士林变频器说明书SL
- 博雅汉语准中级加速篇1
- 第二章第一节 遗传论与环境论心理学课件
-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沪科版)
- 能源化学与能源化工概论-第一章 能源简介
- GB/T 16866-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