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1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2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3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4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母亲一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B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第一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他人生的第一本书。C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D我的童年开篇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黄,是一片灰”,可见作者不喜欢他的故乡。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暮色尚未四合,雾霭也未曾上来,bn驳的树影被斜阳拉得老长,脚下的影子交叉在树影中,有时候竟难以分辩。小草花满地都是,晚风中,馨香阵阵飘来。微不足道的小草花,经历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岁月才悄然绽放,此刻它们正在欢快地舞蹈。门外的树,绿油油的,和往常一样,树下是携伴而行的老人。孩童的笑声从老人身后 ,老人们立即笑开了眉眼。这银铃般的笑声, 在空气中,也投射到老人们的心里。(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雾霭(_) bn驳(_)携伴而行(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飘散” “飘来”分别填入两处横线上。(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_。三、现代文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甲)资料一:全国国民阅读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10年间变化注 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资料二:2016年和2017年国民阅读各类媒介接触时长图表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制作(乙)1月1日起,浙图借阅服务全面升级2018年12月30日,浙江图书馆宣布正式升级自己的借阅服务。浙图的工作人员将这次升级概括为“三免两升一畅享”,听起来蛮普通的几个小变化,但对经常到图书馆借阅的爱书人士来说,这次升级真的是“实惠到骨头里”。向全国读者开放“三免两升一畅享”中的“三免”指的是免押金、免读者证以及免逾期费。芝麻信用达到550分,就可以免押金借书。原先已经缴纳押金的读者,可凭信用积分和有效证件来图书馆退还押金。凭芝麻信用分、身份证或杭州市民卡可以直接在浙图借书,无需再办理读者证。而“三免”中最重磅的是,自2019年1月1日起,借书超期将不再产生逾期费,如逾期只会暂停外借权益,归还后再恢复。如果说“三免”是近一步降低读者享受浙图服务的门槛,那么“两升”就是对浙图读者服务的提升。从2019年元旦起,在浙图借阅书籍的册数将从原先的12册增加到20册,而借阅期限也从45天延长至60天(包含借期30天,续借期30天)“一畅享”指的则是,从2019年元旦起,浙图将通过快递借阅的形式,将首批百万册涵盖各个门类的馆藏图书,面向全国读者开放。哪怕你不在浙江,只要坐在家中点点手机,就能从浙图借书回家。这在全国的省级图书馆中,尚属首例。值得一提的是,升级后的在线可借书,从原先的21万种新书,增加到了120多万种,其中包含了许多被图书馆定位为“精品书籍”的书,这些书曾经只有到馆才能借阅,比如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的绝版书,连二手书店都不一定能找到。福利大放送:借三送一浙江图书馆图书文献服务部主任李华英介绍说,这次升级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位读者享受一模一样的权益。以前,借书要办借阅证,不同的押金决定能借书多少册。图书馆也会分搞研究的重点读者与普通读者,一般重点读者在借阅文献资料时会拥有更长的借阅期限。“这次升级,浙图的每一位读者都能平等地享受服务。实现服务无门槛、阅读无边界。”李华英说。李华英还告诉记者,此次的借阅服务升级,都是建立在“信阅”平台上的。“信阅”服务就是“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主要是浙江省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都能通过“信阅”平台在线选书借书,然后新书快递到家,大大方便了读者借阅,拓展了图书馆服务半径。今年4月至11月,“信阅”平台点击量达248.9万次,外借图书9.1万册次,共有74个县(市、区)的读者从“信阅”平台借阅图书;进入11月后,一天一万元“买书”限额的借阅量,频频被“秒光”,最夸张的一次,只用了16秒。还有一个堪比图书馆界双十一的促销活动也值得关注:今天起,通过“信阅”平台下单借阅馆藏精品图书,每单超过3册(含3册)的读者,即可获赠精品图书1册,每人可参与一次。赠品图书无需归还,数量为3000册,送完即止。(选自钱江晚报2018年12月31日)3 . 请用一句话概括甲文“资料一”中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10年间的变化情况。4 . 根据甲文“资料二”相关信息,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从2016到2017,国民阅读各类媒介接触时长均有增长。B手机和互联网成为近两年我国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C图书、报纸等纸质媒体已经没落,阅读时长均不到20%。D这两年电子阅读器在各类媒介接触时长中增长速度最慢。5 . 乙文中“实惠到骨头里”的实惠有哪些?请分点概括。6 . 联系甲文,并结合乙文分析浙江图书馆借阅服务全面升级的目的是什么?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 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7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8 . 第一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9 . 第三段画线句母亲为何阻挡我看落叶?而又为何多次建议我去看菊花?这二者是否矛盾?10 . 试分析标题的作用。11 . 结尾提到“我”懂母亲的话,请你以作者的口吻,写出此时此刻作者相对母亲说的话。(50个字左右)阅读李文涌的寻找高原红,完成下面小题。她是深南大道匆匆人流中的一个。那年年底,一帮朋友邀她同游西藏。出发前,她匆匆买了一个数码相机,想在西藏留下自己的倩影。踏上西藏这片土地,高原反应让她不停地呕吐、流鼻血,再加上难忍的头痛。她不止一次想打退堂鼓。好在一路上的大自然风光深深地吸引着她,让她最终站在了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恍如隔世的大自然美景让她陶醉其中。在她的眼中,青藏高原奇特的风光和质朴的藏民是那么的美丽!她频频举起手中的相机。但车开了几十里路,她却见不到一个人影,好不容易才在一个叫瓦切乡的地方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公路旁边的花丛里晒太阳。几十里地都没见着人影,突然看到这一家子,她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她把车上的苹果、饼干都拿出来,下车塞给孩子们。孩子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却依旧向她展露出怯怯的笑容。他们一小口一小口地吃着苹果,看着孩子们无比珍惜手中宝物的模样,她心情很沉重。她甚至没兴致举起手中的相机拍下这张照片。上车后,她情绪低落得一句话也没说中巴车继续往前走。草原上,好像是从天尽头走过来一个小女孩,她趴在车窗上看着小女孩由远而近:风吹动着小女孩的头发,脸上挂着两团高原红,空灵的双眸里似乎装满了对陌生世界陌生人的好奇和探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小女孩却有如此丰富的目光,这给了她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她赶紧叫司机停下来,说自己要下去拍几张照片。她走近小女孩,拿起相机给她连拍了5张。拍完后,在同行的催促下,她和小女孩匆匆告别了。车子开出好远后,她才强烈地感觉到一种遗憾:因为自始至终,她没有问小女孩叫什么名字,也没有抚摸一下孩子的头,没有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笑脸人生中匆匆的几分钟,两个人在和天相近的地方相遇,她竟然忘了这么多该做的事情!回到深圳,她很快把照片洗出来了。一个爱好摄影的朋友看到她拍的这张照片后大加赞赏,鼓励她参加一个业余爱好者摄影大赛。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自己给小姑娘拍的照片寄去参赛。想不到,她的参赛作品得了特等奖,奖金有5万元之多!5万元奖金拿在手上,她的脸很快就红了起来。因为她知道,这次获奖跟自己蹩脚的摄影技术关系并不大,真正引起评委注意的是照片中的小女孩:她两颊桃红,眼睛注视着笔直的公路,瓦蓝空灵的天地间,一辆汽车停在离她不远的地方人们过目难忘的,正是女孩脸上那酡在茫茫人海中难得一见的高原红!她决定再进西藏,去寻找这5万元的真正得主。此时,已是寒冬腊月,西藏的气候环境相当恶劣,她的高原反应会更厉害。但她不顾亲朋好友的劝说,在当地雇了一位司机陪她一起踏上了寻找之路。在那里,她遇上了罕见的大雪,车子陷在几尺深的雪坑里无法动弹,差点被冻死。好在这时有几个赶回家过年的藏族小伙子从她身边走过,在他们的帮助下,她终于脱离了危险。之后,在人烟稀少的雪地里,她被狗追得四处跑,身上的羽绒服被咬破了,撕出来的羽毛漫天飞舞20天后,她终于找到了这个让她魂牵梦绕的小女孩。当她把5万元奖金交给小女孩时,小女孩双手躲闪着,双腮一下就红了,红得就像就像烧红的炭火。又见羞涩,又见高原红!她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抚摸小姑娘的脸,去抚摸这遗落在天边的,难得的质朴、纯净和灼热(选自知识窗)12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3 . 赏析文章第段中的划线句子。小女孩双手躲闪着,双腮一下就红了,红得就像就像烧红的炭火。14 . 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两小题。(1)文章第段写道:“上车后,她情绪低落得一句话也没说”她因什么而情绪低落?(2)文章第段的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5 . 文章题目中的“高原红”有什么含义? 16 .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第段划线的句子,说说它们在刻画人物方法的相同点和表达效果的不同点。(链接材料)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鲁迅故乡)四、句子默写17 . 用课文原句填空。(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论语十二章)(4)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6)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7)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河流大野犹嫌束,_。(谭嗣同潼关)(9)诫子书中常被人们取“志当存高远”之意,用作座右铭的句子: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志:通记”,记住。还:同“旋”,掉转身,炯戒:告诚18 .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标两处)学 者 之 大 忌 莫 逾 自 厌 盍 改 之 乎19 .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 )A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B而钱不湿不不应而还走C而君变色以去以我酌油知之D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友李生问之20 .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但微颔之(2)徐以杓酌油沥之(3)学而不思则罔(4)虽欲改励21 . 翻译下列句子。(1)尔安敢轻吾射!(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3)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22 . 小故事中蕴含着大智慧、大道理。请结合甲文,谈一谈卖油翁的大智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乙文谈谈文章蕴含怎样的道理?(任选一问作答)六、诗歌鉴赏23 . 古诗赏析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崔春深锁二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24 . 阅读知识卡片及海底两两万里选段,做好阅读记录知识卡片速读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精读朱意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再读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说着,尼摩船长便在平台上展开一面黑旗,同他先前在南极插的那面旗帜一模一样。就在这一刻,一发炮弹飞来,斜着击中诺第留斯号的艇身,弹跳了一下,从尼摩船长身旁划过,落入海中,没有造成任何伤害。尼摩船长耸了耸肩膀,然后,口气十分生硬地对我说道:“下去!您和您的同伴,全都下去!“先生,”我大声喊道,“您这是要向那艘船发动攻击吗?”“我要把它击沉,先生!”“您不能这么干!”“我就要这么干,”尼摩船长冷冰冰地说,“先生,请您不要指手画脚!命运让您看到了您本不该看到的事情。人家已经动手了,那我就得奋力反击,下去吧!”“这艘船是哪个国家的?”“您不知道?那就太好了!它的国籍,至少对您来说,还是个谜,下去吧!”我和加拿大人、康塞尔,我们只能服从尼摩船长的命令。这时候,诺第留斯号上的十六名艇员,围着船长站在那儿,怀着不共戴天的仇恨,眼睛紧紧盯着渐渐向他们靠近的那艘战舰,我们可以感觉得出来,他们心中燃烧着与他们的船长一样的复仇烈火。我往下走的时候,又有一发炮弹嗖嗖地飞来,擦着诺第留斯号的艇身落入水中,只听船长又在大声地吼叫道:“打吧,你这个疯子!把你的那些没用的炮弹全都发射出来吧!你无论如何也逃不过诺第留斯号冲角的冲击。但是,你不该葬身在这里!我不想让你的残骸去玷污复仇者号的残骸!”我惊呆了,浑身僵直,头发竖起,两眼圆睁,呼吸急促,只觉得心里憋闷,透不过气来,发不出声音,只是眼睁睁地这么看着,仿佛有着一种魔力把我的眼球紧紧地吸在舷窗玻璃上!那艘庞大的战舰仍在缓慢下沉。诺第留斯号一直紧随在一旁。观察着它的动静。突然间,砰的一声响,爆炸发生了。气浪把沉船的双层甲板掀了开来,好像船舱里起火了。由于这股气浪的冲击,诺第留斯号也被冲得改变了方位。这时候,那艘不幸的战舰更加迅速地往下沉去,上面挤满了想要逃命的受难者的桅楼在往下沉,甲板支架的横臂在往下沉,横臂上也同样是爬满了人,横臂都被压弯了。最后,主桅杆顶也沉了下来,随后这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消失了,船上的那些不幸的船员也随庞然大物被巨大的漩涡卷得无影无踪阅读文章,按要求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