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A卷_第1页
河南省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A卷_第2页
河南省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A卷_第3页
河南省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A卷_第4页
河南省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其中,书,即信函,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B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全诗通押一个韵。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是五律使至塞上的颔联。C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比如春节扫尘守岁、放爆竹贴门神,重阳节登高赏菊、悬艾叶, 端午节赛龙舟、插茱萸。D中国古代以右为尊,所以古代官员被贬称为“左迁”,升职称为“右迁”。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工业博物馆座落于窑埠古镇旁,里面保存的一台台老机器,记录了柳州这一西南工业重镇走向繁荣。B这个富有创意的雕塑,作者竟是出自一位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之手,每想到这,我都佩服不已。C从3月8日起,广西动车组列车单趟始发运输能力将提高一倍,能较好地满足各方向客流的出行需要。D在柳州举行的第三届欧维姆技术论坛上,各位专家就“桥梁抗震与加固”主题广泛进行了交流和讨论。3 .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分外/分数冠冕/名冠全球间不容发/亲密无间B拮据/盘踞箴言/三缄其口富丽堂皇/诚惶诚恐C背诵/背包咽气/细嚼慢咽随机应变/供不应求D相传/传记作坊/扭捏作态敬业乐群/乐不思蜀4 .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远远地将缚在棒子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等什么都有。B“不要哭!”队长低声命令道,“因此你就当汉奸了,是不是?”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5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松驰要挟彪捍人声鼎沸B发酵唆使入赘贻笑大方C渲泄挠痒吊唁天方夜谈D埙落倚靠缪论千里迢迢6 .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B千岛湖吸引着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成为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C三人急不暇择,从门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D入冬以来,曾经的那些秋虫,即使在阳光煦暖的时候,也早已销声匿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的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 )起一大片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的(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7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所填动词和划线动词的作用。8 . 所选文段中,详写了冬天百草园的活动捕鸟,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捕鸟的情况?写这些有什么作用?9 . 本段的中心是冬天雪后捕鸟的乐趣,却写了百草园的无味,这是什么写法?现代文阅读Wi-Fi能像空气一样笼罩我们的生活吗?在“没网就不能活”的今天,Wi-Fi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到一个地方,Wi-Fi要是没连上,人会感觉到格外失落。会不会有那么一天,Wi-Fi就像空气一般笼罩我们的生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只要拿出手机就能连上免费Wi-Fi?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由和他的研究团队最近发明了一种专利技术,利用闪烁的灯光来传输数字信息,这被称为“可见光通信”。专家表示,该技术离全面普及已经不遥远,将来在任意一个LED灯中增加一个微芯片,它就能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2/3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为满足贫困、边远地区人们的上网需求,以及通过收取费用,满足部分经济宽裕使用者的超级漫游需求,谷歌正在建设一项通过热气球为全球提供快速、稳定的Wi-Fi网络的工程,代号“懒人”。目前相关测试已经在巴西展开。据国外最新消息,美国科研人员还打算把信号传到大海中。他们研究出了一种“深海计算机网络”通过水下传感器,将网络数据传输到大海及河川中,提供Wi-Fi信号。不过,在大海里覆盖Wi-Fi算资源浪费吗?据研究者说,这种全新模式的无线网络,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进行水下海洋研究工作,例如通过Wi-Fi检测、预警海啸等。此外,“萌宠”也能装Wi-Fi!泰国一家电信公司日前找到许多猫和狗做“志愿者”,在它们的脖子上挂上支持移动Wi-Fi的热点设备。使用Wi-Fi者只要靠近这些宠物,连接热点,就能上网,网速峰值可达每秒8.76M。有人打趣道:“如此一来,以后人和狗出去散步,将会是狗遛人,而非人遛狗。”也许以后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狗狗疯一般地往前跑,主人跟在后面大喊:“狗狗,你快给我回来!我的Wi-Fi断了!”有了Wi-Fi,人们上网的方便程度大大提升。但是,人沉溺于虚拟世界可能会疏离甚至排斥现实生活。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应该把持住,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被其操控。10 . 通读课文,概括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Wi-Fi信号连接技术?11 . 文章第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2 . 文章第段划线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试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其作用。13 . 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据统计,目前地球上有大约2/3的地区仍未实现互联网接入。14 .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会带来一些危害。你认为Wi-Fi进入我们的生活,其“利”与“弊”分别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作答。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李晓贺知章垂暮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的独有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方言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独特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价值连城。如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衡量“有无文化”的标尺。打工返乡的青年们羞愧于它的腔调;一些年轻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普通话,即使自己会讲方言,但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很少教孩子说方言。方言的日渐衰落,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还折射出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或许是我们最该扼腕叹息之处。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的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对于方言的流失,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频繁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流动日见增多,这种流动对方言的冲击显而易见。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任何语言不假思索地堆砌于此,便会显得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好比我们的容貌与声音,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倘若真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改变,自会有它的蹩脚与尴尬。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经意间忽视了它。它以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链接一粤语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对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全国七大方言中,粤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像“企”(站)、“悭”(节省)、“卒之”(最后)等;还保留了大量古文的倒装句,如“你行先”(“你先走”),“畀一文你”(“给你一块钱”)等。有研究指出:广东粤语源于中国古雅言。我国古代有一种民族共同语,先秦到两汉时期称为“雅言”,宋朝以后称为“官话”。如今汉语许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粤语。(选自网络,有删改)链接二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用语,是民间语言。方言承载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也是维系地方民众之间感情的纽带。而推广普通话则是增进地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扩大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普通话和方言应当互补共荣,和谐共存,相得益彰。普通话是推广,方言是传承,都有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信。(选自曹志耘普通话与方言如何相得益彰,有删改)链接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要从“我”做起。我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的根;自古流传至今的文化经典,就像一根根枝干;而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像是一片片的小叶子。文化自信,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从根输送到每片小叶子上。由此,这棵树才能根深叶茂、绿树成荫,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自信和自豪。全民族文化自信了,我们就知道如何认识、理解、融合外来文化,就能怀着我们的文化自信,理性、稳步、踏实地走向世界。文化自信,存在于每一位中国人对文化的认知和传承。(选自孙晓云书写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有删改)15 .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言收纳民间智慧,采集地域精华,一旦形成,就会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几乎不发生变化。B上海方言机智敏捷,天津方言纯粹耿直,齐鲁方言诙谐幽默,体现了方言的多元性和独特性。C当今社会,由于人们漠视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所以出现城市文明碾压乡村文化的现象。D粤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和倒装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16 . 下列对“方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方言展现出不同的文化魅力与价值,延续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弥足珍贵。B如今,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给方言带来的冲击,使地域文化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C方言把某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担负承载本土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的使命。D推广普通话增进了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扩大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17 . 下列对材料中的“文化自信”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言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珍贵文化财富,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B普通话和方言并非是有你无我的对立,而是互补共荣、和谐共存、相得益彰的关系,都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C为了正确认识、理解外来文化,彻底消除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稳步走向世界。D每位中国人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有助于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及子孙后代都感到自信和自豪。18 . 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分点概括。19 . 文章第段提到“方言的日渐衰落,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还折射出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三、句子默写20 . 默写。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_,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 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四、对比阅读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自赞:自我总结。庶几:差不多。21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天下之广居居无何周亚夫军细柳B吾事毕矣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C至则死矣每至晴初霜旦三峡D丈夫之冠也实是欲界之仙都答谢中书书22 .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23 .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过 市 意 气 扬 扬 自 若 观 者 如 堵。24 .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五、诗歌鉴赏25 . 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六、名著阅读26 . 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原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相信你一定读过这部小说,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你回答下面几个问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主人公是在的影晌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看了西游记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