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以为,细节无关紧要,其实细节常常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B春节期间,在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流连忘返。C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在工厂生产后直接安装在海底,其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真是雕虫小技啊!。D到2049年,我国要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时不我待,我们要努力学习,建设祖国。2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呢?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呈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ABCD3 .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偏僻屹立人情事故富贵荣华B怠慢嘱咐雪夜弛马垂珠联珑C家眷羁绊大彻大悟翠羽流苏D严竣恬静戛然而止叹为观止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绮户(y)更定(gng)毳衣(cu)朝晖夕阴(hu)B沉璧(b)霏霏(fi)雾凇(sng)浩浩汤汤(tng)C红晕(yn)坦荡(tn)勃发(b)飞奔(bn)D忧戚(q)凝望(nng)枉然(wng)祖籍(j)5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队列比赛,使同学们体会到个人服务集体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珍惜集体荣誉。B美术小组的每一个同学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美术作品,来赞美美丽的校园。C深受人们喜爱的游泳运动员宁泽涛,被公认是新时代青年的杰出代表。D为了发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校加快了校园运动器械和操场改造的速度和规模。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我的老家坐落在滇西高原一条幽深而偏僻的峡谷深处,那是个贫瘠到几近荒凉的地方。因此,我在老家所度过的童年岁月,虽然谈不上悲惨,但也没有多少甜蜜和欢乐可言。在我的印象中,我就从没有“过”过一个像样的生日。“过生日”对于像我一样命运的山里孩子来说,永远只是一个甜美而奢华的梦想。不过,我六岁那年过的生日,却至今记忆犹新。30多年的时光过去了,但那天的情形恍如昨日。我清楚地记得,六岁生日的那天,A(有时、一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父亲,B(竟然、依然)放下了手中那总也忙乎不完的活计,C(破格、破例)为我做了一辆小巧而精致的红色风车。可以这么说,那是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最值得铭记的一个生日,也是记忆中我所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多年后,每每回想起那天的情形,我依旧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毕业于省地质学校的父亲,在“文革”运动刚一开始,就被当作“臭老九”遣送回乡“劳动改造”。被造反派打入“另册”,多年的忍辱负重的父亲,最终盼来了“解放”并“结合”进了生产大队的领导班子。父亲“解放”的那天,又刚好是我的生日,父亲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兆头,心里自然非常高兴。于是便找来竹篾、面糊以及为大队书写标语墙报时用剩的边角废纸,专门为我做了一辆六角形的红色风车。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天空明净得没有一丝流云。也没有风,哪怕是一丝微风也没有。父亲帮我把风车做好以后,却怎么也转动不起来。父亲见我一副非常失望的样子,便微笑着对我说:“傻孩子,要让风车转动起来,你就必须学会奔跑。你跑得越快,风车也就转动得越快。”听父亲一说,我恍然大悟,便手举风车,在门前那片宽阔的田野上,兴奋而快乐地奔跑起来。果然,由于我的奔跑,手里的风车不停地转动了起来。我跑得多快,风车也就转动得多快。因为奔跑,因为不停地转动着的风车,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一种奔跑的快乐,转动的快乐。我不停地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地转动,转动上高中的时候,在语文课任老师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文学,梦想着能够考上云南大学的中文系,并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但命运却与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高中毕业那年我以两分差名落孙山,只好别无选择地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云封雾锁的大山深处。此后,我便接过了父亲手里的农具,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涯。那段时间,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整个人都好像变了模样,整天像丢了魂儿似的沉默着、颓废着。面对着生产队分给的一亩三分薄田,我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希望。总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消极态度,用繁重的劳作来麻木自己的心灵。所有的文学书籍和稿纸笔墨,都被我锁进了木箱。父亲见我完全一副“老水牛下泥潭,以烂为烂”的生活态度,便对我说:“孩子,一个人什么都可以舍弃,譬如荣誉、地位、金钱等等,但惟独不能舍弃希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只要希望还在,你就会有明天、有未来。如果你舍弃了希望,那么你就什么也没有了。”父亲接着意味深长地说:“你还记得小时候有一年过生日,我曾给你做过一辆风车吗?”听了父亲的一番教诲,我深受启发。从那一天开始,我便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全部投入到了人生不懈的“奔跑”之中。我奔跑着,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十年过后,我终于获得了成功不但先后在海内外近千家报刊发表了数以万计的文学作品,而且出版了个人的作品专集。通过希望的道路并不平坦,随时都有可能遭遇坎坷,但人始终高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辆风车,勇敢地向前奔跑着。6 . 根据语境,运用词语。(1)根据文意,从第段中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在它前面的空白处。(2)文章第段划线处描写“我”的情形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7 . 在第段中有“我奔跑着,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这句话中“奔跑着”指什么?“希望的风车也在转动着”具体指什么?8 . 如果将第段“我不停地跑啊,跑啊。手里的风车,也在我不知疲倦的奔跑中,飞快地转动,转动”改成“我不停地跑着,手里的风车也飞快地转动着。”你认为它们在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9 . 文章第段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0 . 作者说“六岁那年过的生日”“是我30多年的人生历程中,最值得铭记的一个生日,也是记忆中我所度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生日。”你认为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有哪些?11 . 第段后面省略的是父亲的话语。联系上下文设想一下父亲当时会怎样以风车为例去启发儿子感悟生活哲理的,将父亲的话补充完整。(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具体的情境)12 . 青春年少的你一定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希望的风车”,它是什么样的呢?你又是怎么让它转动起来的?请用生动的笔触将它写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流。(不少于100字)13 .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94.6%的受访民众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或者不可回收垃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效果。(摘编自新华网垃圾变资源!这不是魔法,而是垃圾分类)材料二: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形成协同高效的全过程运行系统。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长期以来,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较低、准确率较低,成为制约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效果的突出问题,是我国垃圾分类的明显短板;与此同时,垃圾分类的目标和途径并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设施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了前端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让人对推进垃圾分类信心倍增。但是,这一方案再科学合理,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它的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应尽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人民日报)(1)下列有关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2)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阐述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有助于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我们要增强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意识。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3)怎样才能有效改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两则材料作简要概括。三、文言文阅读古文阅读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问今是何世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不复出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设酒杀鸡作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处处志之 吾妻之美我者B武陵人捕鱼为业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C乃不知有汉乃石性坚重D欣然规往 烨然若神人16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7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中加点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B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18 .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四、情景默写19 . 古诗文默写。(1)吾视其辙乱,_,故逐之。(曹刿论战)(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杜牧在泊秦淮中用“_,_”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迷蒙的景象。(4)河南省物华天宝,地杰人灵,许多文人墨客、王侯将相都与此地有关。“_?_”(王湾次北固山下)抒发了诗人期望鸿雁向家乡河南洛阳传书以寄托思念的情感;“_,_”(诸葛亮出师表)交代了蜀汉丞相诸葛亮曾以布衣之身在河南南阳耕种。五、名著阅读20 .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他是_(国家)科幻小说家。他被公认为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海洋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_ ,第三部是 _六、综合性学习21 . 综合性学习。某校七(1)班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故事会)请收集一个“名人读书故事”,并简述故事情节。_(2)(心情树)小冠同学在活动后写了一段感想,请你根据提示帮他修改。(A)学校以培养同学们读书兴趣为出发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机长》观后感15篇
- “六一”儿童节活动总结
- 金刚石产业园项目建议书(模板)
- 供水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
- 心理测验技能教学课件
- 端午班级活动课件
- 厨房用品设计调研作业
- 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工程监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昌学院《课堂组织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医学院《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OC答案】《中国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慕课章节作业网课答案
- 邮政社招笔试题库
- 202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必刷经典测试卷(1)含答案
-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香菱形象分析》课件
-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房琪-读书分享
- 大班沙水游戏教案30篇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0-04-02 保健按摩师 人社厅发202332号
- 粤人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考点背诵提纲
- 逻辑学导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