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喃喃自语 喜出望外 无可耐何B . 开杯大笑 垂头丧气 状如雕塑C . 摄手蹑脚 心事重重 紧紧搂住D . 囫囵吞枣 嫩白光滑 跌倒在地2. (2分) (2019八下简阳期中)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幅画原本已经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 , 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B . 甘肃祁连山重大生态污染事件历历在目 , 若还守不住这绿水青山,惩罚可从来不会缺席。C . 纪律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叹为观止。D . 经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中那种对群众疾苦目空一切的现象基本消失了。3. (2分) (2018八下永州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B .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C . 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D . 就目前来看,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确切还需要大大提高。4. (2分) (2019九下阿城模拟)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_,_,_,_,和村民一道投入抢收战斗。就像勇猛的战土一样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马上扔下背包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A . B . C . D . 5. (2分) (2019七下长春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词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两句是( ) 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抚摸大地,_;体贴万物_。A . 像柳丝的飘忽 像细雨的滋润B . 像细雨的滋润 像柳丝的飘忽C . 像飘忽的柳丝 像滋润的细雨D . 像滋润的细雨 像飘忽的柳丝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6. (4分) (2019河北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轮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舞送别的喜悦之情。B . 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C .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D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雪天地,阴云重重的景象。(2) 简要赏析诗中的画线句子?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7. (13分) (2019九上白云月考)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 , 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 , 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涯:岸边。欧阳公:即欧阳修。构:搭建。直:当,临。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1) 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伛偻提携(_)耳新乎其所闻(_)非丝非竹(_)(2) 下列各组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临溪而渔/则必即醒心而望B . 行者休于树/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C .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 . 醒能述以文者/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3) 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4)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第一段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充分表现了滁人、宾客、太守的欢乐。B . 甲文写滁州的老老少少互相提携出游,前后呼应,歌声不断的情景,正是政通人和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欧阳修虽遭贬,但他并不消沉,而是为政一方,造福一方。C . 甲乙两文都写了太守的醉和众宾的欢,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而乙文的景色更富于变化,更能表现作者爱好游乐的性格。D . 在滁州西南泉水边,有“丰乐亭”和“醒心亭”;“醒心亭”在“丰乐亭”的东边,地势比“丰乐亭”高。欧阳修与众宾客游乐时,一般是在“丰乐亭”饮酒喝茶,有时醉了或感觉疲劳时就到“醒心亭”去眺望风景。(5) (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8. (8分) 默写。 (1) 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 (2) 八百里分麾下炙,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9. (25分) (2019七上镇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皇帝的新装(节选)当布料还在织机上的时候,皇帝就很想亲自去它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固定的随员一一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关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于是他就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因为他不愿意说出他什么也没有看见。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不过,像皇帝一样,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种新奇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的头街和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章,同时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在头一天晚上,两个骗子整夜都没有睡,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衣完成。他们装作是在把布料从织布机上取下来,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又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拓展链接: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并非安徒生的原创,而是源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被人整治的故事,篇名为赤身裸体的国王。皇帝的新装同原型相比,有三处重要的变动:一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原作中的皇帝只是一个在情节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缺乏典型性,而安徒生童话中的皇帝则是一个典型形象;二是原作中说凡是私生子都看不见衣服,安徒生则将其改为“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笨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三是原作中由一个没有财产继承权的黑人来点破真相,安徒生则通过一个孩子的口来戳穿骗局。(1)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这样的话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 (2) 本故事结尾由孩子来戳穿骗局,并得到了广大民众认可,这与此故事的原型赤身裸体的国王不同,为什么安徒生要做这样的改变? (3) 探讨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4) 有人说“骗子们并没有骗人,他们确实造出了一块可以检验哪些是愚蠢的人的布”,你认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0. (20分) (2019七下宁德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月光汤徐徐当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时,月光便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会凝起一层透亮的“薄霜”,此时,若有人侧耳去听,定可听得到孩童们的踏“霜”之声三五成群的他们,在晒谷场上追逐打闹,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捕草屋下的鸟雀玩得不亦乐乎。孩子喜欢有月光的夜晚,大人们也是。一天晚上,月光很亮,亮得连父亲也觉得待在屋内睡觉未免太过可惜。于是,他便带我去村外的湖边夜钓。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飘在水面上粒粒可见。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用光清澈、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当鱼饵明晃晃地摇曳在水里,它们又怎会怀疑这份恬静背后的真相呢?就这样,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我们有些饿了,父亲为我们煮一罐鱼汤。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父亲让我先喝,喝剩下的再给他,好东西他总是让我先尝。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喝下这碗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身难忘。那一刻,眼前皮肤黝黑,整日忙碌的农民父亲,俨然像个白面书生,中年文艺男,只是他把精力全给了日复一日的田间劳作。是的,为了家人,父亲不得不埋身田间地头。每遇旱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车,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白天轮不到我们翻,只有等晚上,月光下,父亲、我和妹妹,一人负责拉动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泉水。父亲的水车放得最陡,梯度也最大,拉起来格外费劲,他把平缓的梯度留给了我和妹妹。即便如此,他也总是快速地拉几十下自己的水车,随后便过来帮我和妹妹。一年年白花花的月光泉便是这样,从低处翻淌进我们的梯田里。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累了,父亲便以堤埂为床,躺在月光里,小睡一会儿。有时,我会抱怨,觉得这活太累,收益小,可父亲却说,百滴水就能教活一棵稻,只要水到了,就不会颗粒无收。莫要怨了,月亮不都在陪着我们,给我们照明嘛!暑假里,父亲常去集市卖红著。凌晨2点便要担货出发,夜行山路,我打手电筒照路给他壮胆。倘有月光明道,父亲便会独自上路,不要我陪。月光,便是他的伴,他的明灯,他的保护神。父亲读过书,写一手好文章,本可以到城里谋个好差事,可他坚持留在乡下。我从未见过他因乡下的清苦而抱怨,他常对我说:“乡下很好呀,晚上还有很白净的月光,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你在城里,要是累了,烦了,就回来看看乡下的月光吧!”一罐月光汤,一车月光泉,一弯月光路,我终于读懂了父亲因为心中始终有月光,他才能在岁月的千沟万壑中岿然不动,且从不发一声怨言。在父亲看来,若是觉得人生苦,根源是心里有苦,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和不顺只要心田能常被月光滋润,不干涸,不开裂,人生便有希望和奔头,心也就不苦了。(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5期 有改动)(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是过渡段,“那一刻”“白面书生”等承接上文,“田间劳作”开启下文的叙写。B .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月光对父亲人生的重大影响。C .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抒怀,增强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D . 作者回忆了与父亲相处的几个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父亲的惋惜、感激、赞美之情。(2) 文章记叙了父亲的多件事,其中详写了父亲在月光下的哪几件事?请加以概括。 (3) 按要求赏析。 当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时,月光便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都会凝起一层透亮的“薄霜”。(赏析修辞手法)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赏析划线词)(4) 文中“我”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 六、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9九上温州期末) 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信息时代,因为有了微信,“天涯”变“咫尺”易如反掌;但不可否认,微信也影响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