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版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版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二卷本科普巨著。B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C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法布尔为“掌握田野无数小主子秘密的语言大师”。D昆虫记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史诗”之美誉。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将适度消费、低碳发展等理念当作社会风尚,绿色生活才可能成为时代的名片,进而为我们的后代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B靖江宝卷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完整、原生态的传承的原因,得益于这方水土的良好文化生态。C随着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的热播,让法治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高频词。D我们要涵养“人心齐,士弘毅,敢争先”的靖江品格,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和宽广坚韧的人格魅力。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靠投机倒把发家的暴发户,居然也附庸风雅,买起字画来了。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C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D你不必自惭形秽,那些人也没真正高明到哪里去。4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累赘默锲淤泥如释重负B阑语恳切朦眬悲天悯人C胸膛校补亘古不以为然D塌败愧怍烦燥微不足道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潜行(qin) 顷刻(qng) 蓦然回首(m)如法炮制(po)B供应(gng)分外(fn)义愤填膺(yn)满载而归(zi)C琐屑(xi)风靡(m)扣人心弦(xin) 称心如意(chn)D教诲(hu)涟漪(y)锐不可当(dng) 白雪皑皑(i)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永远的槐花蜜赵学儒初夏,老乡进城,带来蜂蜜,是槐花蜜,即槐花盛开时蜜蜂采粉酿成的蜜。老乡说,这是头茬槐花蜜,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是咱太行山区最地道的蜜。老乡的一番话,把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的太行山老家。我老家是个被大山围起来的村子,因为少雨,山上栽满耐旱的槐树,每年春天柳绿之后,山上的槐树便开了花。近看朵朵串串,远望成片,从空中俯视,沟沟梁梁都是雪色。轻风摇曳,花海泛起股股波浪,吹来缕缕花香。这时,便有无数蜜蜂如天兵天将蜂拥而至,之后趴在花蕊上,再无声息,专心采粉。那时老家穷,乡亲们都要采槐花,或自己吃,或喂猪。一次,我跟母亲上山去采花,她用长钩钩下树枝,我把槐花摘下,放到袋子里。母亲的手被槐刺刺破,鲜血直流,母亲却笑笑,甩甩手指上的血,继续采。我家八口人,爷爷奶奶老了,失去了劳动能力,我爸在外地教书,很长时间回家一次,我们兄妹四个都在上学,母亲的辛劳可想而知。记得那日母亲穿了一件绿褂子,在白色花海中格外显眼。橘红的阳光也从树缝探下头来,与她的微笑糅在一起,越发灿烂。我摘了一朵小花放到嘴里,咂咂滋味,开始有点苦涩,却越嚼越香、越嚼越甜。我们满载而归,身上还带着香甜的味道。母亲把槐花带回家,摊在干净的地上晾晒,便于存放。接着,她开始鼓捣猪食。她把槐花放进大锅,点燃灶膛的火,等锅里的水烧开了,槐花瘪下去了,又把一些谷糠放进去搅拌,再兑些凉水,开始喂猪。圈里是黑白两只猪,一顿吞咽。年终,母亲把一只猪卖掉,还“缺粮款”,另一只杀了,肥肉炼成坨,作为全家一年的油水。我成家之后,在附近的水电站上班,家里的事基本落在妻子肩上。我上班是三班倒,一次早上下班回家,知道妻子去采槐花了,便去接她。山上,阳光灿烂,就像舞台上的灯光,槐花漫山遍野地舞蹈。一群群蜜蜂来了走,走了来,嗡嗡声此起彼伏。在这片雪白的花海中,妻子头上的红纱巾分外妖娆。采完花,妻子开始下山。她的肩上背着装满槐花的筐子,筐子上还摞着鼓鼓囊囊的麻口袋。下坡时几乎是一路出溜,妻子的腰杆却总是挺得笔直,抵住筐子和口袋。回到家,她解下被汗水浸透的纱巾,让我替她拔头皮里的槐刺。猛地拔出来,殷红的血也跟着渗出来。那年,我们家盖新房,妻子特地养了三只猪,或卖了钱支付材料费,或用来招待帮工。为了让猪吃饱喝足快些长大,妻子采回了很多槐花,晾晒在房前屋后、坡坡台台,吸引了很多蜜蜂前来。老乡说,我知道城里什么都有,但这蜂蜜是自己家的,可甜了。我也没客气,认真地对老乡说,这蜂蜜永远是最好的。(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6月2日15版)6 . 本文主要的记叙顺序是什么?7 . 结合语境,说说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是什么。下文有句话跟它照应,你能找到吗?8 . 找出文中一处景物描写的句子,说说它的作用。9 . 细读全文,你怎么理解标题中“永远”的意思?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衣有年轮衣服的原材料影响地球安全。以皮革为例,在动物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性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操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操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操制后不能再被生物降解,对环境也有极大危害。而大受追捧的纯棉,也远没有这个词本身那样清洁舒适。在棉花种植、造布、制衣、运输、使用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纯棉,距离低碳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在现有的低碳衣概念中,循环再生产是关键。但在传统的再生产品中,一直存在品质劣化问题,再生品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最后只能变成垃圾被焚烧或填埋。新兴的生物循环再生技术将染料及其他材料完全去除,无限循环再生。这和在一定条件下从石油中制造出聚醋原料再焚烧相比,能量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出量均可削减80%。而回收的服装可以返回工厂,重新再生为长纤维。这种方法为延长服装自身的生命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衣服有自己的生命线。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被废弃处置为止的全生命周期。低碳衣只是所有环节中环保的基拙。在制造、运输、使用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并产生碳的排放。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把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组成“衣年轮”,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就像从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和状况一样,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轮,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每件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衣年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英国环境资源管理公司计算过一件约400克的100%涤纶裤子在其卜生”中消耗的能量。该裤子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运到英国销售。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经历了92次洗涤,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烘干后,平均花2分钟熨烫。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按睛纶衣服的能耗标准,每吨衣服产生5吨标准煤计算,则少买一件05千克的衣服能够减少57千克二氧化碳。可见,少买新衣、多穿旧衣、少用洗衣机这样的低碳行为也非常重要。以自然界的草木藤蔓、动物皮毛来遮羞取暖的时代早已结束。现代人类的服装选择更多是基于审美的需要。风尚的瞬息万变,加快了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造成了更多的闲置。衣橱中沉睡的衣服,意味着更多的服装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从而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其实,时尚也有轮回,“过时”不过是不正确认识带来的产物。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旧衣也可变成穿在身上的复古,或是重新演绎的新时尚。10 . 第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用文中原话回答):11 . 根据文中信息,下面给衣有年轮”下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A“衣有年轮”是一种碳排放指数。B“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的。C“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总量的。D“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的指数。12 . 下面句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 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13 . 第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两个。14 . 目前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衣服也有碳排放。如果让你做宣传员的话,面对服装商场里的滚滚人流,结合本文学到的知识,你该怎么说?三、情景默写15 . 古诗文填空。(1)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2)曲径通幽处,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5)朋友分别,离愁难免。请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道别,然后潇洒地挥手离去。(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表现诗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6 .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年且九十: (2)甚矣,汝之不惠:(3)帝感其诚:(4)以残年余力:(5)一厝朔东:17 . 翻译下列句子。(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8 . 用“/”标出下边句子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只标一处)子 子 孙 孙 无 穷 匮 也19 .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愚公身上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五、诗歌鉴赏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0 . 下列各项对这首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B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C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D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主,“而今”是宾,以今衬夕,以有写无,以无写有。21 . 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六、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选自庄子达生)姓纪,名渻子 鸡可以斗了吗?22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几矣(2)其德全矣23 .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之徙于南冥也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去/以六月息者也24 . 翻译句子。(1)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25 . 从短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根据寓言说说这个成语的本意。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发?七、语言表达26 .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_;_。八、作文27 . 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不经意的感动。请你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