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联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 (2018阜新)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发酵(jio) 潜行(qin) 决别(ju) 转弯抹角(m)B . 琐屑(xu) 两栖(q) 胆怯(qi) 应接不瑕(xi)C . 倔强(ju) 拮据(j) 颓唐(tu) 一代天骄(jio)D . 取缔(t) 哺育(b) 烦躁(zo) 暗然失色(n)2. (2分) (2017九上西宁月考)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纶之乐 如座针毡 遍稽群藉 浩瀚无垠B . 一泻千里 遮天蔽日 睡眼惺松 周道如底C . 芒刺在背 引颈受戳 通霄达旦 引人暇想D . 断壁残垣 怡然自得 万恶不赦 袅袅烟云3. (2分)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即本课所学)。看过这封信,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发表感想。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烧名园,掠珍宝,恬不知耻两强盗;作书信,斥罪行,仗义执言一作家。B . 面对焚烧圆明园的卑劣行径,雨果没有一点儿奴颜媚骨,表现了凛然正气。C . 读过雨果的这封信,我们仿佛仍能感受到圆明园在哭泣,在流血,在控诉。D . 圆明园遗址是侵略者给我们留下的课堂,它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勿忘国耻。4. (2分) (2019海林模拟) 根据文章内容关联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_是满月,天上_有一层淡淡的云,_不能朗照;_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A . 只有 才 所以 因为B . 虽然 却 所以 但C . 即使 也 就 虽然D . 尽管 但是 而 因为5. (2分) (2019天水)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_;_;_。这样,人方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A . B . C . D . 6. (2分) (2017九上黄石月考) 下面关于名著或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 雪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上下浑融一气,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B . 星星变奏曲这首朦胧诗,以象征的手法,用星星象征光明,表达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的信念。C . 蝈蝈和蛐蛐与夜都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代表作,其中夜是一首优美小夜曲,营造了静谧、美好的夜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D .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7. (6分) (2019八上潮安月考) 实用类文本阅读 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冯骥才我们的民族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有过灿烂的、值得我们骄傲的成就。今天讲的中华民族复兴,实际上就是再现历史辉煌。再现辉煌,并不是简单回到过去。那么,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样的辉煌呢?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富足,生活殷实但除此之外,还需要高度的文明。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终极追求。缺乏文明的社会就如同暴发户,缺乏文明准则、文明底线、文明自律,一定会丑态百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享受文明无疑是最美的,也是人们的终极梦想。正因此,文明堪称一个民族复兴的关键。30多年的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创造精神,也带来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时至今日,有个问题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富裕起来后的中国要到哪儿去?不能不引人思考。我们曾经片面注重经济发展,而现实中的很多问题是用钱无法解决的。去年在一个记者会上,我和一位企业家有过争论。当时一位记者问我,国家的价值观是什么?我说,国家的价值观只能国家来说,我不能回答,但是我知道什么东西不能写到国家价值观里面,就是“钱”字。这位企业家说,我不同意您的说法,我们现在不是钱太多,而是钱还不够。显然他不明白,钱是需求,不是追求,而价值观应当是一个国家的追求。经济显然不是我们唯一的社会属性。所以,前行至今,我们碰到了许多光凭经济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的确应该思考,如何把建设文明社会作为发展的具体目标。在某种意义上,文明方是社会真正的正能量,而且也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较实力。温莎城堡里有一个巨大而豪华的宴会厅,曾发生过一次大火,着火时伦敦老百姓纷纷自行开车去救火。大火被扑灭后清点物品,竟然没有一件遗失。这就是一种国家软实力高度的文明。 文明与文化是什么关系?简言之,文化的终板目的就是文明。所有的文化事业,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造福社会,影响社会。文化不是一个对象。文化是由人表现出来的,不应该被对象化。今年春天,在牛津大学有位留学生问我,中国文化到底该怎么走出去?我回答,每个人都是文化的携带者。我们在国外,外国人就是通过我们来认识中国文化的,就如同我们也通过普通的外国人来认识西方文化一样。作为文化的携带者,最要紧的是你对自己的文化是不是自觉。有了自觉,就也有了责任。在新的时代, 我们需要文化的承担。谁来承担这个文化?首先是人。进一步讲,文化的自觉是谁先自觉?首先当是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理应有文化的先觉,比普通人先感知文化的时代需要。只有及时感知文化前沿的问题,做文化传承的志愿者,才能把文化自觉承担起来。可以说,如果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国家自然就会有整体的文化自觉。毋庸讳言,艺术家、作家等“文化人”,对承担文化自觉非常的重要。回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没有但丁、达芬奇等一大批文化艺术家,如果没有知识分子、作家、诗人、哲学家的大量涌现,就根本谈不上复兴。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文艺复兴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并不只是诞生了大量优秀作品,更在于其蕴藏的独特思想价值。由此而言,一个民族文艺、文化的复兴,除了造就一批伟大的作者、留下一批千古流传的作品,还必须有思想的充分解放,发出反映时代灵魂的声音。这,才是一个民族的复兴。呼唤民族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仅当仁不让,而且也是终极指向。当今中国,全社会都应给予文化复兴更多的关注。对照现实,尤显任务的艰巨与紧迫。期待更多艺术家、作家和知识分子站出来,勇做志愿者,承担起文化自觉的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节选自人民日报)(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用“暴发户”比喻缺乏文明的富足社会,生动形象地强调了文明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极其重要的意义,发人深省。B . 作者认为,发展迅猛的中国社会碰到了许多光凭经济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是因为中国目前缺乏像但丁、达芬奇那样的一大批文化艺术家,忽视了文化复兴。C . 第段列举温莎城堡救火事件,意在突出高度的文明才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与上文企业家和作者的争论相呼应,更让读者倍感当前文化复兴的艰巨与紧迫。D . 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第段提出问题,至段分析说理,结尾呼吁关注文化复兴,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希望。(2) 下列不属于第段所说的“文明”的一项是( ) A . 一名中国女护士在日本游玩时,偶遇一位日本中学生突发癫痫,她紧急施救后,帮助学生恢复了意识。B . 惠东县黄埠镇盐洲西冲村杨屋几位村民每逢周末自发组织起来,捡拾海边的白色垃圾。C . 司马光用圆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D . 小学教师张玉滚,坚守深山里的小学17载,虽然收入微薄,但在17年间教过500多名孩子,资助过300多名学生。(3) 结合选文,谈谈新的时代里如何才能实现民族文化复兴? 8. (20分) (2019七下嘉兴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地的馨香朱宜尧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绿海,微风拂过,摇曳着沙沙声响,阳光温暖,伴着书香。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那时,我的脑袋摇成了拨浪鼓。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温柔的阳光夹杂在春风里,走到哪里,哪里一片勃勃生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空旷的田野,劳作的人们撒粪、育肥、播种,趁着春天的到来,把希望悄悄地植入大地。早晨,刚刚起床,昨夜还睡在身旁的父亲没了踪影。父亲年事已高,已经过了退休的年龄,还是一刻也不闲地从事着农事,近乎于乐此不疲。每天看着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又眼望日头在晚霞中隐没,父亲特喜爱这种“春风花草香”的农田生活。身子虽有劳累,却神采奕奕。我知道,父亲有自己的规划,劳作等同于健身,既不能太累,又得出点小汗,身子微微受热,即可。所以我不担心父亲。中午父亲回来,肩膀上搭着一块泛黄的毛巾,看上去气色红润,好像刚刚晨练结束。我早已备好了父亲最爱的龙井茶。父亲坐在我身旁,望着长势大好的玉米,脸上挂着粲然的微笑,喝一小口龙井,动作不急不缓地擦拭着额上细密的汗珠。父亲七十有三了,寸发雪白,好像一根也不缺,板板正正齐刷刷的样子,那古铜色的皮肤,经过阳光的沐浴,显得十分的硬朗与矍铄。我在初中读书时,不论学习有多紧张,父亲总是“不管不顾”,甚至“不近人情”地叫我一同下地。即便是我手掌扎满了黄豆荚的刺儿,痒胀得钻心,也得照样劳作。春寒料峭也罢,烈日炎炎也好,我成了父亲的小跟班。那时的我,睡不醒,又极不情愿。劳作中,我经常回想,读书和种地怎么会是一码事呢?如今,我却能体谅到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会有一些好的事物与父亲分享了,父亲却一改他年轻时的做法,他起早做农事,从来不叫我,这倒让我有些愧疚。过了不惑之年,明晓了父亲所言。一年之际在于春,谚语说谷雨种大田,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万物皆如此。要抓住播种的最好时机,才更有利于一年的好收成;青春是用来读书的大好时光,要不辞辛苦读万卷书,要不负青春不负我,要有“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之恒心。一旦错过了,就不再来过。我和父亲一同劳作,让年少并无多少体力的我去体会劳作的艰辛与不易,感悟生命的本真,让我更加珍惜青春读书的好时光,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恩父亲,他不仅以种地的方式养育了我,还让我在最平常的劳作中,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父亲就是养育我的“大地”,那里有“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喜乐福景;又有“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的诗情画意;更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和良苦用心。春天来了,阳光明媚而温暖,微风拂过的绿海,摇曳着沙沙声响,我似乎嗅到了大地的馨香,仿佛看到了寸发雪白的老父亲。(选自新青年2017年第4期,有删减)(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春寒料峭的二月,春风犹如一把剪刀,一夜间裁剪出了千树万树繁花开的气势,藏在树干里的嫩芽,偷偷地窥视着即将郁郁葱葱的春天。(2) “父亲说,读书和种地是一码事儿。”你赞同文中父亲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3) 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标题“大地的馨香”的理解。 (4) 朱宜尧在文中写道:“这倒让我有些愧疚。”杨绛在老王中也写到了“愧”。谁的“愧”打动了你?为什么? 【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 (2019六合模拟)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小题 进学斋记宋张耒古之君子,饮食、游观、疾病之际,未尝不在于学。士会食而问肴蒸,则饮食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皙风乎舞雩咏而归,则游观之际未尝不在学也。曾子病而易大夫之箦 , 则疾病之际未尝不在学也。今之所谓学者,既剽盗其皮肤,攮掇其土苴 , 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壮而仕则壮而弃之。故后世之君子大抵从仕数年,则言语笑貌嗜欲玩习之际,比之进取之初以儒自名者,固已大异矣。元丰之乙丑,余宦于咸平,治其所居之西,即其旧而完之。既洁以新矣,于是取诗、书、古史陈于其中,暑则启扉,寒则塞向 , 朝夕处乎其中。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注释】士会:春秋时晋国卿士。箦(z): 竹编床席。相传曾子为维护礼法,临终前坚持换掉了大夫专用的席子。攮(nng)掇其土苴(j):摘取其中的糟粕。向,朝北开的窗户。(1) 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冠而仕则冠而弃之/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B . 比于古之人大可愧矣/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C . 固已大异矣/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D . 朝夕处乎其中/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余惰者也,故取古之道而名之曰“进学”,而书其说,庶朝夕得以自警焉。(3) 选文第一段通过举例论证了“_”的观点,再以_和_作对比,强调了自己的结论:_(不超过20个字)。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9九下中原模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本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 “蓬草”,古人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颈联中的“直”“圆”二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9分)11. (9分) (2019九上伊川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_,月是故乡明。 (2) 秋草独寻人去后,_。 (3) _,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 我们的国家江山如画,我们的人民英雄辈出,令人不禁想起沁园春雪中的句子:_,_。 (5)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2. (11分) (2019七下长春开学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2016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福建莆田、泉州等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7份,部分调查结果见下图:中学生购买零食频率学生因零食问题身体不舒服每天一次1839%每天一次以上1874%有3149%每周3-5次4084%没有6624%极少或从不买2203%很严重,还去过医院227%材料二: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案例。2012年5月20日下午,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116名学生因食用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的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家长要明白,给孩子零食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材料四: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除了路边摊零食香气诱人、美味可口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食物容易让人上瘾。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 又是一年清明时的作文700字(9篇)
- 《骑鹅旅行记》课件
- 现代艺术流派与创意表达教案(大学美术课程)
- 《雷雨》课件教学课件
- 日记今天玩得真开心500字(8篇)
- 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物流智能化升级方案
- 2025年护师考试临床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网题库及答案
- 行政人事年度工作总结13篇
- JGJT251-201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
- HG/T 2952-2023 尿素二氧化碳汽提塔技术条件 (正式版)
- DZ∕T 0054-2014 定向钻探技术规程(正式版)
- 福建省泉州市五中七中等七校联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 预防老年人保健品骗局
- 安全生产培训(完整版)课件
- 钢结构长廊施工方案
- 信保业务自查问题统计表
- 年产3万吨环保型铝箔容器系列产品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安庆汇辰药业有限公司高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关于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