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2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4页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八上平遥月考)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溃退(kui) 仲裁( zhng) 国殇( shng) 锐不可当(dng)B . 呓语(y) 要塞(si) 湛蓝(zhn) 卓有成就(zhu)C . 敛声(lin) 由衷( zhng) 篡改( chun) 翘首而望(qio)D . 歼灭(jin) 颁发(bn) 殷红(yn) 屏息敛声(png)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 (2019七下武城开学考) 默写。 (1)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_,_。 (2) _,弹琴复长啸。 (3) 此夜曲中闻折柳,_。 (4) _,惟解漫天作雪飞。 (5) 念天地之悠悠,_。 (6) 荡胸生曾云,_。 (7) 望岳中表示只要不畏艰险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境界的句子是:_,_。 (8) 登飞来峰中景、情、理相结合的句子:_,_。 (9) 山重水复疑无路,_。 (10) 己亥杂诗中表现无私奉献的句子是:_,_。 (11) _,天山共色。 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9七下天台月考)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1) 但当涉猎_(2) 及鲁肃过寻阳_(3) 即更刮目相待_(4) 愿为市鞍马_(5) 关山度若飞_ (6) 安能辨我是雄雌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4. (10分) 5月18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大会,为新华书店庆祝80岁生日。新华书店已成为中国的“文化符号”。近期,新华书店准备开展一次以“传播先进文化,培育读书风尚”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一个不大的书店,一个安静的角落,一个小小的身影,一脸专注的神情。从孔子到鲁迅,从散文到诗歌,从连环画到章回体。在一个个平凡的新华书店里,多少儿童尽享阅读的乐趣,从天真孩童长成热血青年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华书店发行的图书为扫除数以亿计的文盲(不识字的成年人)起着重要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刚恢复,新华书店帮助考生走出知识荒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今天,新华书店是我们中学生开阔视野、认识世界的窗口。材料三: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倡导,新华书店先后开展了新华大讲堂、爱心阅读、征文比赛等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通过各种公益读书活动,大力推动书香社会建设。(1) 请探究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八十年来新华书店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2) 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栏目并说明设计意图。 示例:栏目一:读世人间百态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社科类作品,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3) 书店将开辟一个阅读体验专区,请你写一小段话,鼓励人们到这里进行阅读体验。(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5. (3分) (2017七下兰州期中) 名著阅读。(A)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弓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皮轮象阵利飕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地点,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象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B)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嗥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如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1) 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_的小说_。(2) A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段写祥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6. (20分) (2019八上天台期末) 阅读甲、乙、丙、丁四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在北岸防守的是川军李全山的第三十八团。这个团的先头部队三营,就是与红军隔河举着火把齐头并进的那支川军。三营的先头连比红一军团四团早两个小时到达泸定桥,连长饶杰命令士兵立即拆桥板,但是由于士兵们实在太累,又有不少人犯了鸦片烟瘾,因此桥板拆得极其缓慢。三营营长周桂到达之后,增派了士兵去拆桥板,同时开始构筑阻击工事。天亮的时候,团长李全山率李昭营到达北岸桥头堡,南岸红军的四团也到了,双方没有犹豫就开始了射击。团长李全山命令周桂的三营负责守卫桥头堡,李昭营配置在两翼火力掩护。万丈深渊之间,仅凭几根铁索就想突击到河这边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至少川军是这么想的。因此,他们一边向河对岸射击,一边不断地向红军高喊:“有种的你们飞过来!”下午四时,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打响了。没有任何别的可以选择的出路,只有迎着枪林弹雨强行冲过十三根寒光凛冽的铁索。激越嘹亮的军号声震荡着千年峡谷。二十二个年轻的红军勇士向铁索冲去。铁索剧烈地摇晃起来。川军开始了疯狂的射击,红军的掩护火力也开始了猛烈的压制。炮弹呼啸,大河两岸皆成一片火海。川军的子弹打在铁索上,火星迸溅。红军勇士一手持枪,一手抓索,毫无畏惧地一点点向北岸靠近。三连连长王友才带领的官兵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们人人抱着木板,只要前面的突击队队员前进一步,他们就在铁索上铺上一寸。川军无法想象红军竟然这样向他们靠近了!看着在铁索上越来越近的红军,他们惊骇地瞪大了眼睛,他们不知道世间除了红军,还有什么人能够空悬在万丈深渊上顺着那些摇晃的铁索发起冲击。南岸的军号声连续不断地怒号着。红军所有的掩护火力愤怒地喷射着。二十二名红军突击队队员没有一人中弹掉下深渊,勇士们在川军轻重机枪和炮火的阻击下已经靠近了泸定桥北岸的桥头堡。这与其说是一场战斗,不如说是意志和勇气的较量。看着攀着光溜溜的铁索冲过来的红军勇士,川军目瞪口呆,惊恐万分。他们平生从未见过这样舍生忘死的场面。他们曾经听说过红军是打不死灭不尽的,今天终于亲眼看见了,他们射击的手开始忍不住地发抖。就在红军勇士即将接近北岸的时候,北岸桥头突然燃起了大火川军把拆下来的桥板堆在桥头,泼上煤油点燃了。大火封住了桥头。火势凶猛,映红了渐渐暗下来的黄昏天色。攀在最前面的廖大珠连长喊了一声:“同志们,跟我前进!”然后他站起身,第一个冲进了火海。第二个迎着火海冲进去的,是一个苗族小战士。接着,突击队队员一个跟着一个冲进了大火之中。头发、眉毛和衣服都被烧焦的红军勇士冲过了火焰,冲上了泸定桥桥头堡阵地。后续梯队踩着桥板,不顾一切地过了桥,蜂拥进泸定县城。(节选自王树增长征)【乙】安顺场以西四百里,峡谷高耸,河流又窄、又深、又急的地方,有条有名的铁索悬桥叫做泸定桥。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的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现在赤脚的红军战士就沿着峡谷间迂回曲折的小道,赤足向泸定桥出发,一路上有时要爬几千英尺高,有时又降到泛滥的河面,在齐胸的泥沼中前进。如果他们能够占领泸定桥,全军就可以进入川中,否则就得循原路折回,经过彝族区回到云南,向西杀出一条路来到西藏边境的丽江,迂回一千多里,很少有生还希望。泸定桥建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华西急流深河上的所有桥梁一样都是用铁索修成。一共有十六条长达一百多米的粗大铁索横跨在河上,铁索两端埋在石块砌成的桥头堡下面,用水泥封住。铁索上面铺了厚木板作桥面,但是当红军到达时,他们发现已有一半的木板被撬走了,在他们面前到河流中心之间只有空铁索。在北岸的桥头堡有个敌军的机枪阵地面对着他们,后面是一师白军据守的阵地。当然,这条桥本来是应该炸毁的,但是四川人对他们少数几条桥感情很深,修桥很困难,代价也大。据说光是修泸定桥“就花了十八省捐献的钱财。”反正谁会想到红军会在没有桥板的铁索上过桥呢,那不是发疯了吗?但是红军就是这样做的。时不可失。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突然,他们在南岸的同志们开始兴高采烈地高呼:“红军万岁!革命万岁!大渡河三十英雄万岁!”原来白军已经仓惶后撤!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节选自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丙】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注】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丁】泸定桥又称大渡桥、铁索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使13根铁链链为一个整体。泸定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清朝康熙时期,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比如说野味、肉菜等)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军队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并立御碑于桥头,碑文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汉藏不再梗阻,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荥经、汉源、天全等县召开研讨会后,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最后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军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百度百科)(1) 【丙】诗哪个诗句写到【甲】【乙】两文的故事。 (2) 【甲】【乙】两文讲述同一个故事,请给甲文拟一个标题并阐明理由。 (3) 分析【乙】【丙】文中画线句子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4)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译本序中说:“这本书有的地方写得过分,有的地方写得不够。”【甲】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乙】文没写到,你觉得这是王树增写得过分,还是斯诺写得不够,为什么? (5) 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原则。王树增认为:“要求作者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下面两句话,细节有出入,你认为哪句话更真实,请推演理由。 A就在红军勇士即将接近北岸的时候,北岸桥头突然燃起了大火川军把拆下来的桥板堆在桥头,泼上煤油点燃了。B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6) 请结合【甲】文和毛主席的长征,联系链接材料,谈谈要将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强国需不需要红军精神,为什么? 【链接材料】这支部队还发现过一片玉米地,玉米已经接近成熟,官兵们喜出望外,但是得到的命令是:不准吃地里的玉米。经过再次请示,被允许摘一点玉米叶子,饿急了的官兵们便在地边支上锅开始煮玉米叶。正煮着,在玉米地里藏了很久的主人来了,是一位藏族老阿妈。她揭开红军的锅,看见锅里煮的玉米叶子后,回家端来一大盆煮熟的玉米送给红军。连司务队长给了老人三块大洋,官兵们这才开始狼吞虎咽吃起来,看得老阿妈在一旁直抹眼泪。(选自王树增长征)(7) 阅读【丁】文,完成下列表格。 段序各段内容概括各段最主要说明方法(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泸定桥位置体积构造 _作比较突出架桥之艰难巧妙,体现人民智慧。泸定桥历史纪念意义(8) 将【甲】文内容和【丁】文第段比较一下,他们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特点,请加以分析。 7. (16分) (2019鄞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astrolgy到astronomy孙维新占星术起源于三千年前的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早是用来预测国王与国家的命运。到了公元两百至三百年左右,占星术由巴比伦传入希腊,希腊人把它删减增补、发扬光大,就成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占星术。它不再单纯地为国王和国家服务,反而成为一般平民使用出生时间来预测自己性格命运的一种媒介,自此以后,占星术即向世界各地传布,所到之处,莫不广受欢迎。占星术究竟奠基于何种“道理”、又是如何“应用”到命盘解释与运势预测的呢?利用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太阳、月亮及各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建构出一幅“天宫图”,然后再依据此图解释此人的个性及命运,甚至预测每日运气,这就是占星术。一般而言,占星术先把人们的出生日期用黄道十二宫的星座来区分,由三月二十二日春分点开始,是白羊座,一个月之后是金牛座,然后以此类推,每个星座所占的时间都是由这个月的二十二日到下个月的二十一日。如果说某人是双子座的,意思是指他出生的时间在五月二十二日至六月二十一日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太阳在天上的位置是在黄道带上的双子座,因此一个人在占星术上是什么“座”,就是由出生是太阳在黄道带上的视位置来决定的。除了太阳的位置之外,月亮和各行星在此人出生时的位置也纳入考量,因此整个天宫图看来复杂得多,好像也很“科学”似的。然而按照出生时间所决定的天宫里,在科学上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接下来试着用逻辑推导占星术的几个盲点。首先,因为划分成十二个星座,所以全球人口的十二分之一,约莫五亿人左右,应该有着类似的性格,想来令人不太能相信。其次是一个比较根本的问题:为何选择出生的时间做一切预测的根本?尤其在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出生的时间几乎可以随心所欲,从而使得出生时间不再是唯一的标准,相形之下,“受胎时间”反而来的绝对得多!另一个问题是,为何不同流派的占星学家被此意见常常相左?科学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在同样的条件设定下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预测科学实验所得出的答案;但不同流派的占星学家对同一个人的预测却常有天壤之别,我们从每年岁末时节的报纸就可以看出端倪。到了年终岁尾,报上总会刊出所谓世界十大预言家对明年的世界局势、各国领袖的命运预测,但有时针对同一个人却会有截然不同的预测,这就让人无所适从了。另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行星发现的年代,人们肉眼可见的行星仅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五类,但太阳系中除地球外另有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三个行星。可是我们知道,天王星是在一七入一年由原籍德国的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发现的,海王星是在一八四六年由美国人亚当斯及法国人莱威利埃各自发现;而冥王星更要到一九三年才由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而在这些年代之前,天宫图上根本没有这些行星存在(当然目前的天宫图已把这三颗行星包含在内了),如此一来,过去的天宫图到底准不准?万一哪一天发现了第十颗星星怎么办?那时的“天宫图”是否有要改写?同样的,行星的卫星也会造成困扰。天宫图里并没有把各行星的卫星列入,但事实上,有几个行星的卫星其体积远超过太阳系里较小的行星。举例而言,水星的直径约四千八百八十公里,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是五千两百八十公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是五千一百五十公里,都远较水星来得大,即使是木星的另一颗较小卫星木卫四,也有四千八百一十公里,和水星一般大小。但这些超过行星大小的巨大卫星,在占星术里却没有任何地位,想来不甚合理。在过去数十年间,有许多科学家花了不少功夫对占星术的预测做统计上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许多大试验中,占星术预测成功的概率和随意猜测的概率根本差不多,也因此就科学角度来看,占星术终究只能以伪科学的形式存在。尽管我们现在把占星术和星座命理当作匪夷所思的伪科学,但我们不可一笔抹煞它对现代天文发展的贡献。早年先民为占星术所做的许多观测(尤其是对行星位置的观测),使得一部分对追求真理有兴趣的人从这些现象的背后慢慢找出天体运行的道理来,促成今天从欧洲萌芽的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因此占星术对现代天文学的发展确实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1) 作者认为占星术主要的依据是什么?它想解释什么? (2) 小明属于金牛座,请解释他的生日会在哪段时间? (3) 占星术的盲点分别是什么?请一一列举。 (4) 关于占星术的表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 占星术只是用来预测国王与国家命运的媒介。B . 不同流派的占星学家意见常常是不一样的。C . 占星术只能以伪科学的形式存在。D . 占星术对现代天文发展有其贡献。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9九上三门月考)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早发唐韦庄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1) 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2) 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八、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 (2019八下松江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并州有人姓纥干 , 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 , 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遂缀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密持斧,欲斫之。纥干云:“吾非魅。” 妻不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