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七下长春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 , 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B . 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进发了。C . 逆潮流而动者,只能碰得头破血流,自古以来,亦复如是。D . 除了扑朔迷离的案件疑云,大侦探福尔摩斯还加进了大量极具娱乐及刺激性的动作场面,让人仿佛看见了几许“007邦德”的影子。2. (2分) (2019南充)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书写水平大幅提高。B .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 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C .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D . 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3青岛) 补充句子(1) 乱花渐欲迷人眼,_。(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 唐代诗人崔颢中黄鹤楼一诗中抒发飘零之感,思乡之愁的诗句是:_?_。(3) 曾子曰:“_,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4)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武陵春李清照)(5) _,老木沧波无限悲。(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6) 以中有足乐者,_。(送东阳马生序宋濂)(7) 陆游中卜算子 咏梅中描写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芬芳的诗句是:_,_。(8)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_,_。(天上的街市郭沫若)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2019八上韶关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xin sh(_)地操纵着航空母舰。 (2) 母亲这样地整日lo l(_)着。 (3)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o w xio x(_)了。 (4) 到了晚上,简直是jn p l jn(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 (2019九下山西模拟)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_,_,_;_,_,_。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9九上嵊州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注】负:依仗。贻:遗留。规:劝诫。(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连月不开_至若春和景明_子京忽以书抵文正_(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愤郁颇见辞色。(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B . 选文第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C . 选文第、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D . 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4) 从【甲】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具有_品质。从【乙】文可以看出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态度是_(文中原话),滕子京是一个_的人。 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 (2019九下永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溥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选自明史张溥传)【注释】钞,通“抄”,抄写。(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无从致书以观_媵人持汤沃灌_溥幼即嗜学_后名读书之斋_(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B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C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D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4) 甲乙两文都写到到“钞书”,“钞书”的目的和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8. (9分) (2019七下杭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书祸严歌苓我在乘车时读的书是专门挑选出来的。如读者文摘纽约客都是我乘车时的最佳读物。它们便于携带,内容又多是美国社会的热门话题,读起来立刻使人很投入,还有一点,这些杂志的重点文章的长度一般与我的旅途相仿,这样我可以在下车后将它遗忘在坐椅上,它或许可以使另一位乘客的旅途沉闷得以减缓。从阅读中获得的充实感使旅途无形中缩短了,主观感觉上一定会比自己驾车短许多。尤其是交通不顺畅情形下的驾驶,满腹怒气又无处发泄,那样的一分钟可以长得像半辈子。不过我也因为乘车读书闯过祸。十多年前的一个礼拜日,我爸爸约了几位客人一同晚餐,家里人手不够,便打发我去北京的西单菜市场买两条鱼和半只火腿。我当时正在读卡夫卡的城堡。那是一本须把自己囚于其中方能读出所以然的书。从西单菜市场回家的电车上,我已在城堡深处。只听售票员吆喝:“北太平庄啦!”脚先于我的意识,我已蹿出车门,而脑子里仍是城堡的种种迷津。木木呆呆走到家,爸爸开门便问:“东西呢?”我反问:“什么东西?”爸爸眼睛鼓了起来:“咦,等你买的鱼和火腿呀!”我嘴一下子张开东西全忘在车上了。我爸爸一副揍也揍不得、骂也骂不出的样子:女儿毕竟成人了,如今回家也算半个客。他几乎捶胸顿足:“你让客人吃什么?!”他顶好客又顶怕亏待客人。我赶忙认错:“我读书读糊涂了。要不,我再跑一趟?”当然是来不及再跑一趟的。那时菜场来了鲜鱼,排队至少也要个把钟头。到了美国,正和我先生在恋爱阶段,一天一个女友得了感冒,临时请我代她打一天工。所谓的“工”是照料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每小时有五块现款的工钱。小女孩的母亲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当时正在赶写一篇舞蹈评论文章。她匆匆教给我换尿布、喂饭、放卡通片等技术要领,就潜入地下室写作去了。我先生(那时还是交往不久的男朋友)打电话来,说他下班会很晚,可能酒店已关门了。我自告奋勇,说打完工我立刻就去买酒,我知道这瓶酒对他的重要性。他父母一年只在圣诞前夜喝一瓶轩尼诗(一种酒),而他们住在以摩门教为主要宗教的盐湖城,那里的酒比别处贵很多,因此这瓶酒总是由他们的儿子做礼物送给他们。这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庭传统。我结束了八小时对换尿布和卡通片的经营,拿到四十块钱现款,买了酒并请店员给了它最豪华的节日包装。天擦黑时我已挤在下班人群里走进了地铁。一找到个光线较好的位置,我马上打开随身带的一本英汉字典。那时我在准备考CRE,想出个背字典的愚蠢办法来提高单词量。于是就背得十分忘情,直到发现自己已坐过了两站。下了车总觉得步伐飘然得有点可疑。一直走到家门口,才发现两手是空的,才猛然省悟到换了八小时尿布挣来的钱,已去了一半,只好赶去一家超市,把剩的一半工钱拿出来,再买一瓶轩尼诗。从那以后,我每次因乘车读书而误事时,我先生总要提起那两瓶轩尼诗,他为我感到痛惜:换一天的尿布,几乎一文钱也没落下。他对不可理喻的我苦笑:“唉,你丢这丢那,不是乘错车,就是下错站,怎么就从来没丢过书呢?”倒真是的,我这人吝惜两样东西:一是书,二是稿纸。似乎是个脑筋很老,生活方式也古旧的穷酸书生。一次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火车上,我读完了洛丽塔,一时间泪流满面,哽咽不止。一车厢的人都旁观我的抽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女士戳戳她的男友,问他可知缘由,那男友耸耸肩,眼珠翻上去望望上苍,表示只有天晓得。那次损失最小,只把一片从加拿大买的牛皮书签丢了。(1) 说一说文章以“书祸”为题的好处。 (2) 在文中,作者写了自己三次因读书而闯下的“祸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著名评论家雷达这样评价:“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请你从文中找出视觉效果或听觉效果较强的精彩语句并加以赏析。 (4) 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严歌苓的小说和剧本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她用中文写小说,几乎拿下了所有华语文学类的大奖。请你结合本文和以下链接材料,探究作家严歌苓成功给你带来的启示。(至少两个启示) 每天写作六小时,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每隔一两年,严歌苓的名字就会出现在畅销书架或者改编的影视作品上。她出书就像交作业一样“规律”,于是她总会被问:“你怎么能写那么多书?”严歌苓的答案跟她每天的生活一样简单:“我当过兵,对自己是有纪律要求的,当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写完一篇小说以后,严歌苓会不断做减法,“第一遍改我会删去很多字,第二遍改又会删去很多字,陆犯焉识我从40多万字的原稿中删掉了10万多字。”9.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家书舒怀玉十九岁入伍,父亲便阔别故土,多地辗转。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京城,不断地变换居住地。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用进行取舍。哪双鞋子可丢,哪把凳子应留,哪套盘碟送人,决定权都在母亲手里。只有一样东西例外。那就是父亲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它带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父录的数百封家书,安静而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它们斑驳、浸渍、堆放,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这些文物般的家书,是父亲和祖父母的来往书信。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那是一个在邮局打电话都要排队的年代。自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父亲每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现。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踏入念旧、怀旧的阶段,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这些纸,有不规则的糊窗户纸,有香烟盒包装纸,有会计用的账本纸,有小孩用的田字格作业纸,还有那个年代杂货店包食品用的黄草纸它们被祖父母写上文字,寄给他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手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我不禁正襟危坐。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也许是信中有太多的教和训的字眼、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信纸,依然能感受到祖父那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不苟言笑,不客置疑。袁凯在京师得家书中说:“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祖父却在信中反复告诫父亲,不要念家,不要回家,不要太早成家,在部队扎下根来,改变命运,建功军营。不久前,一档读信的文化节目见字如面在一片叫好声中大量圈粉。这些家书,讲述的就是中国故事,抒发的就是中国情感。我读祖母写给父亲的信,就时常会静静地泪流满面。这种跨代解读,因为血脉相通而没有任何困难。、有一封信,祖母用的是香烟包装盒纸,纸上有一大片污渍,她的笔就躲着这片污渍绕着写。如今,时间让这片污渍不断浸染扩大,它已经吞噬了大部分文字。隐约中,只见到四个字:我儿勿念。我推断,这文绉绉的四个字,是祖母从祖父那里现学现用的。因为祖母的一生,识字不过百十来个。但祖母敢于提笔,这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支撑着她。我合计过,祖母给父亲写的每一封信,都只有七八十个朴素的字。朴素到每封信都要告诫父亲“要听党的话”“要相信组织”干工作不要怕脏怕累”。所以,我有时候必须哭着读!“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七八十个朴素的字,字字牵肠挂肚,句句有泪不弹,时时催人奋进。有几封信,祖母写在黄草纸上。当年,这类黄草纸是杂货店用来包红糖的。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们安静地睡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害怕心中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当时,乡下人家里不会常有糨糊,更没有现在用的固体胶棒。有时候,祖母写完信,干脆用饭粒粘住封口。这些饭粒,因为祖母,因为岁月,因为与字和纸的缠绵,在我的视线里变得如此圣洁,甚至有些神秘。“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最懂信的人,莫如游子。而之于我,感谢岁月,让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他的思维频率与情感路径读懂世间很多东西。(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我最终得以理解父亲的行为方式”,“父亲的行为方式”具体指什么? (2) 揣摩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那是一个在邮局打电话都要排队的年代。(划线词语表现了祖父怎样的心理)现在,这些纸已经极度脆弱,它们安静地睡在信封里,我都不敢打开,害怕心中有一个地方再次“决堤”。(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 文章多次提到祖父母简陋的信纸,有什么作用? (4) 作者读祖父的信“不禁正襟危坐”,而读祖母的信却“有时候必须哭着读”。请分析原因。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6襄阳)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请以“我真的很不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