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C从古希腊神话开始,英雄都是神袛和将军,而罗曼罗兰确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2 . 结合语境,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B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忧戚:忧伤烦恼)C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摇曳:摇荡,晃动)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举止潇洒的人)3 . 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A妖娆(ro)田圃(b)僵硬(jing)强聒不舍(gu)B陨落(shn)扶掖(y)阴晦(hu)一抔黄土(pu)C恣睢(su)拮据(j)抽噎(y)廓然无累(gu)D诘难(ji)诓骗(kung)睿智(ru)吹毛求疵(c)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后面小题“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_的民谚。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许有人会问:“北京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不是应该先有北京城吗(甲)其实,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成元大都,使它初步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本格局。而此时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据说姚广孝_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有房9999间半。不仅如此,故宫一宫一殿的布局也如同潭柘寺一样(乙)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层次清晰。北京城与潭柘寺的渊源之深可见一(bn)_。4 . 给加点字注音、对画线字笔画和根据读音写出的汉字作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般B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一可见一斑C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斑D燕国(yn) “贯”字的第3笔是:丨可见一般5 . 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耳濡目染 仿照B耳熟能详 仿照C耳熟能详 按照D耳濡目染 按照6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泰山之巅,雾气缭绕,令人心旷神怡。B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C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D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金钱,而且影响身体健康,这并不危言耸听。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勒紧爱好的缰绳,完成下列小题。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到外地巡视,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一下属知其爱好后,献一宋拓名碑帖,冯志圻原封不动退还。有人劝他:“何不启封一赏?”他说:“这种著名古物若是真的,一看就会爱不释手;不启封一赏,可以想象它是赝品,心里还好受一点。”冯志圻是理性而明智的。他清楚地知道个人爱好也是一匹欲望烈马,必须注意时刻勒紧缰绳,绝不能任其横冲直撞。关键时刻,自知难敌爱好之物的诱惑,索性来一个眼不见为妙,封其心眼,断其诱惑,任尔物多美,色多艳,钱多迷人,眼不见心不乱,其奈我何?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司马子反就不是这样了。楚晋鄢陵大战,楚军失败,共王伤了眼睛。楚国司马子反疲惫地回营口渴,侍仆谷阳知道他爱喝酒,刻意以酒代水。子反尝了一口,问:“是酒吗?”谷阳说:“不是酒,是茶。”子反会意,接过来喝了。子反嗜酒,美酒入口,不能停下,于是喝了一觞又喝一觞,终于醉倒在帐中。夜间,共王想商议再战,派人召子反,手下人说将军病了。共王乘车亲自前往探视,进了子反帐中,闻到酒气冲天,颓然而返,说:“今天的战斗,我自身受了伤。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又醉成这样。还怎么再战?”于是把子反安置在战车上拉着,连夜撤退了。路上子反酒醒,问明了撤退的原因,羞愧地自杀了。子反不懂得控制自己的“爱好”,放纵了这匹烈马,贻误了国家大事,也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一个人在自己的爱好面前,就是这个人最为软弱的时候,痴迷于此的,往往是意志薄弱者。爱好的事物对自己的诱惑力最大,而那点儿爱好恰恰是你的软肋,是一击而致命的死穴。不勒紧爱好的缰绳,结果往往是被“爱”深深地伤害,因“好”而坠入苦难的深渊。有多少官场中的人,因为贪恋美色金钱,贪婪地攫取,结果都是不知不觉就落入泥潭,色令智昏或利令智昏,走向毁灭。青少年正处于求学的大好时光里,有些正当的兴趣爱好固然是好事。但有些青少年因缺乏自制制力,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早恋、网络、追时尚等上面,不但荒废了学业,还会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防治青少年沉溺于不良爱好,需要家长的重视,也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但更需要我们青少年从自身做起,勒紧爱好的缰绳,才能学得本领,有所成就。7 .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8 . 第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9 . 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你有自己的爱好吗?请结合实际联系本文,谈谈你的体会。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天气预报为何有时不准天气预报准的时候多,不准的时候少。可是人们对准的预报记忆不深;对不准的预报却记忆犹新,耿耿于怀。为什么会这样呢?打个比方说:气象台1 0次暴雨九次报对了,人们都带雨具做了预防,印象不深刻;可是没报出来的一次,许多入都挨了浇,所以怨声载道,很难忘掉。其实,天气预报准确与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个相对概念中既体现了,公众对预报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还有一个就是技术能力和水平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首先,从总体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上来讲,我们现在对于一些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所以预报准确率也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准确。天气预报还很年轻。虽然古人在观察天象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预测经验,但是气象卫星、气象雷达等先进探测仪器和计算机的应用时间并不长,基于现代科学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历史相对较短,人类对于很多天气现象的发生、演变及其内在机理和规律并未完全掌握。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预报的准确率。其次,天气本身变化无常。围绕地球的这层厚厚的大气是个流体,也就是说,大气时时刻刻在流动着,完全摸清它的规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第三,有的天气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北京为例,这么大一个城市,今天如果报了“有雨”,实际可能是东城有雨,西城没雨,这对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来说,感受大不相同,有的人会说准,有人就会说不准。而且,我们对这种阵性天气的可预报性在时间上也不可能会有很长的提前量,今天晚上的预报,要报出明天白天可能会有雷阵雨,准确说出它发生的时间,非常困难。但是雷达和气象卫星可以帮助我们做好短时和临近预报。关于温度预报,大家也有许多误解。气象学上所说的温度是“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或“温度”,是太阳照射到地面后,地面又反射到1.5米左右高度上的空气的温度。如果夏天我们直接在1.5米左右的高度用温度表测量,得到的并不是空气的温度,而是太阳直接照射的温度,这个数值要比空气温度高得多。如果我们在柏油马路上放支温度表,测得的温度就更高了。气象台为了准确地测定气温,都把温度表安放在不受太阳直接照射而又通风良好的1.5米左右高度的百叶箱里。因此,气象上的温度是以百叶箱的温度为准的。我们夏天走在炽热的太阳下总感觉气象台把温度报低了,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由观测资料的疏密决定的。我国现在的探空观测站一共只有100多个,折合每200多千米才有一个探空观测站。云的生命很短,一块大的雨云可能会在10千米内将雨降完,雨没有降在观测点上,就观测不到降水。不仅探空站在空间上稀疏,在时间上也是如此,我们每天只有早7点、晚7点和凌晨1点三次施放探空气球进行观测,其他时间仅靠地面观测站进行观测。探空气球升起时如果设有遇到云,就无法预报出降水。总的来看,大气本身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大气变化的认识很难一步到位,另外预测时还受科学技术水平等的限制,因此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然,计算初可以提高预报结果的精度,但问题主要不是出在计算机上,而是出在反映大气运动规律的方程组以及求解方程组时初值的确定上。因此计算机算出来的大气方程组的解是一个精度不甚高的近似解,加之由于网距大、网点疏,捕捉天气系统如同大网捞小鱼,致使当前天气预报舞台唱主角的数值天气预报不时地出现“跑调”和“走板”。虽然预报员可以对结果进行修订,但毕竟受水平所隈,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天气预报自然有时也就不准甚至严重失误了。(摘自百科知识王奉安)11 . 天气预报不准的原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每一点不超过8个字)12 . 文章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3 . 试分析“从总体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上来讲,我们现在对予一些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还是十分有限的”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4 . 请具体分析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三、句子默写15 . 默写古诗文(1)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_,洪波涌起。(_)观沧海)(4)潮平两岸阔,_。(王湾次北固山下)(5)_,思而不学则殆(6)_,于我如浮云。(7)青女素娥俱耐冷,_。(李商隐霜月)(8)复恐匆匆说不尽,_。(张籍秋思)(9)愿君学长松,_。(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10)行远必自尔,_。(礼记中庸)(11)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四、对比阅读(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选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6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17 . 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日出而林霏开B杂然而前陈者C既醉而退D水落而石出18 . 翻译下列句子(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19 . 结合文段,说说陶渊明和欧阳修“醉”及原因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0 . 五柳先生传文中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的句子,请你结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或饮酒谈谈你对他“志”的理解。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初晴游沧浪亭北宋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注释】此诗作于苏舜钦因事获罪,闲居苏州时。连明:直至天明。帘虚: 竹帘稀疏。21 . 试着说一说这个“弄”字的妙处。22 . 本诗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六、综合性学习23 . 女排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激励他们在困境中奋发图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