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阅读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孔雀东南飞》阅读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孔雀东南飞》阅读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孔雀东南飞》阅读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孔雀东南飞》阅读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雀东南飞阅读及参考答案 xx届高一级第一学期孔雀东南飞练习题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槌(chui用拳头敲)床便大怒 葳蕤(wei rui繁盛的样子)自生光 否泰(fou tai坏运气和好运气)如天地踯躅(zhi zhu缓慢不进)青骢马 晻晻(yan yan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日欲暝 赍(lei赠送)钱三百万 君当作磐(pan厚而大)石 伶俜(ling bing孤单的样子)萦苦辛 耳著明月珰(dun耳坠) A B C D 2将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通的字。 (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 (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3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 叶叶相交通(古:)(今: 2) 可怜体无比 (古: )(今: 3) 槌床便大怒(古:)(今: 4) 举手长劳劳(古: )(今: 5) 守节情不移 (古: )(今: 6) 本自无教训 (古: )(今: 7) 感君区区怀 (古: )(今: 8) 处分适兄意 (古: )(今: 9) 蹑履相逢迎 (古: )(今: 10) 多谢后世人 (古: )(今: 11) 共事二三年 (古: )(今: 12) 便利此月内 (古: )(今: 13) 自可断来信 (古: )(今: 14) 汝岂得自由 (古: )(今: 15) 鸡鸣外欲曙 (古: )(今: 4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 ) 其日牛马嘶贵贱情何薄我有亲父兄 否泰如天地昼夜勤作息女行无偏斜 死生,昼夜事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 B CD ) ) ) ) ) ) ) ) ) ) ) ) ) ) ) 5填空: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是我国古代最早的_,也是我国古乐府_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_,并称为“_”。“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_。它搜集、的诗歌,后世称它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一种_的手法。旨在渲染一种笼罩全诗的缠绵 悱恻的氛围;结尾部分(“两家求合葬?”)采用_ _手法,表达了人们的_ _;中间部分是诗的主体,记叙了_ _,抨击了_。 (3)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十六?”这在表现手法上属_,相当于诗经中的_ _。这段文字与兰芝离别焦家时的一段描写:“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头上?。腰若?,身著?,指如?”在表现手法上均属_,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_ _,后者是_,在内容上,前 者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被逐作铺垫;后者意在表现兰芝_ _,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 6、解释下列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孔雀东南 飞( )槌床 便大怒( ) 谢家 事夫婿( )足以荣 汝身( ) 交广市 鲑珍( ) 7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两句是 A非为织作迟B为仲卿母所遣 C渐见愁煎迫 D仕宦于台阁E我命绝今日F赍钱三百万 8对下列句子的意思有AB两种理解,请把理解正确的项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A孔雀向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B孔雀向着东南方向飞,飞了一段就一次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 A从十三到十六岁,(我)学了织布,学了裁衣,学了弹箜篌,也学了经书学了礼仪。十七岁上做了你的妻,心里常常痛苦伤悲。 B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又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A很短的时间就织了很多的布,婆婆却仍然嫌织得很慢。B三天截下五匹绢,婆婆还故意嫌慢。 寡妇起彷徨。( ) A独自等待丈夫的女人,起身彷徨不定。B死了丈夫的妇人,起身彷徨不定。 9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是哪一项? 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10阅读下列诗段,完成1-4题。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勿复重纷纭(再) 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 B进止敢自专(岂敢) 昼夜勤作息(深夜) C伶俜萦苦辛(缠绕) 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D箱帘六七十(同“奁”) 留待作遗施(留下) 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为什么要赠物于仲卿?请作具体分析。 答_ _ 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_ _ 刘兰芝所说的“人贱物亦鄙”有何深刻含义? 答:_ _ 11、字词积累 A“相”的用法: (1)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她” (诗人贺知章回乡偶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两个“相”字,都是称代“贺知章”的,放在诗句中可解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相”的这种用法在本文中很多,要求大家切实掌握。) (2)作互相,交相、彼此之意 (3)作名词,有相貌之意,念“Xing” (4)作动词,有辅助、辅佐之意念“Xing” (一)指出下列“相”字的意思 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2)及时相遣归( ) 3)还必相迎取( )4)好自相扶将( ) 5)嬉戏莫相忘( )6)誓天不相负( ) 7)不得便相许( )8)登即相许和( ) 9)蹑履相逢迎( )10)怅然遥相望( ) 11)誓不相隔卿( ) 12)久久莫相忘( ) 13)相见常日稀( ) 14)六合正相应( ) 15叶叶相交通 ( ) 16)枝枝相覆盖() 17)仰头相向鸣 ( ) 18)黄泉下相见 ( ) 19) 儿已婚薄禄相() B偏义复词 【“公姥”本意是“公公和婆婆”,这里只是“婆婆”的意思,没有“公公”的意思。这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的用法叫“偏义复词”。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口语录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本诗中这种现象比较多,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二)指出下列偏义复词所指的意义 昼夜勤作息勤心养公姥 我有亲父兄 逼迫有弟兄 其日牛马嘶 我有亲父母 “作息”( ) “公姥”( )“父兄”( ) “弟兄”( ) “牛马”() “父母”( ) C“自”的用法 【“自”的用法复杂难记,有实词也有虚词。“自”的本意是“鼻子”,引申为自己、从、本,借用为即、其、且等等,要求大家记住这几个比较常用的用法。“我自不驱卿”中的“自”解释为“本”。】 “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自”字的意思 我自不驱卿( ) 本自无教训( ) 自可断来信() 葳蕤自生光( ) 自名秦罗敷() 自名为鸳鸯( ) 好自相扶将() 物物各自异( ) 课外拓展: 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 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 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 唐婉和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浑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11下面四首诗分别吟咏梅、桃、榴、菊四种花。诗中空缺处是这四种花名请指出正确的一项(3分) 炎日_如火,繁英簇绛绡。佳人斜插处,疑把绿云烧。 人在艳阳中,_花映面红。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 墙角数枝_,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_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A榴 桃 梅菊B梅 榴 菊桃 C桃 菊 榴 梅D菊 梅 桃 榴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对这两首诗语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何当”即何时,“却话”即回斜;“未解忆”写儿女的幼稚。 B“云鬓湿”、“玉臂寒”写妻子的美丽,“倚虚幌”即夫妻双双倚着帷幔看月 C李诗再次写“巴山夜雨”,都是写同一时间同一情景的事。 D“共剪西窗烛”、“双照泪痕干”都是诗人想象中与家人聚首时的情景。 这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这两首诗都是写景佳作,抒写出羁旅中对妻室的思念之情,通过“何当”“何时”传达出来。 B李诗运用反复的手法,再次出现“巴山夜雨”词句,把诗人盼早时与妻子聚首的心情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C杜诗月夜从对方妻子儿女着笔,用侧面描写手法,反衬诗人心中的愁怅和痛苦。 D“共剪西窗烛”,“双照泪痕干”,都是情景交融的语句,通过想象分别写出在灯光、月下夫妻团聚的情态,用语传神有余味无穷之妙。 孔雀东南飞知识要点及能力检测 一、知识要点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1785个字,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北朝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2乐府诗是中国古代乐府官署中配乐演唱的诗歌,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简称汉乐府),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并按音乐性质的不同,被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相和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杂曲歌辞、清商曲辞等12类。 3乐府涵义的演变: 乐府在西汉时是音乐机关的名称,就是管理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掌管皇帝祭祀天地祖宗、朝会宴飨和道路游行时所用的歌曲和舞曲,也负责收集各地的民歌俗乐。 六朝时把曾在乐府里合过乐能唱的诗叫做乐府,这样乐府就由音乐机关的名称一变而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了。六朝人把乐府看作一种诗体,还着眼在音乐上。 到了唐代,就撇开了音乐,注重诗的内容实质,把一种有强烈社会政治内容,在形式上不受格律限制的讽喻诗叫乐府。唐朝人衡量一首诗是不是乐府诗,不是看他是否合乐能唱,而是看它是否有讽喻性。唐人的这种看法,是对乐府诗的一种本质的进步的看法,它揭示了汉代乐府诗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宋元以后,又恢复了六朝人的纯音乐观点,把合乐能唱的词、散曲也叫乐府。 4本文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共事二三年 古义:共同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 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别人 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本自无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失败的经验 处分适兄意 古义:处理 今义:处罚 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便可作婚姻 古义:结为亲家 今义:结为夫妻 叶叶相交通 古义:交接 今义:与运输有关的 5本文出现的“偏义复词” 便可白公姥:意义偏“姥” 昼夜勤作息:意义偏“作” 我有亲父母:意义偏“母” 逼迫兼兄弟:意义偏“兄” 6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美禽恋偶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烘托了全篇悲剧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 二、能力检测 l下列红色词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十五弹箜篌(hu) 便可白公姥(m) 伶(ln)俜萦苦辛 妾有绣腰襦(r) B四角龙子幡(fn) 葳(wi)蕤自生光 留待作遗(y)施 纤纤(xin)作细步 C磐(pn)石无转移 供(gng)养卒大恩 耳著(zhu)明月珰 移我琉璃榻(t) D踯(zh)躅青骢马 青雀白鹄舫(fng) 隐隐何甸甸(din) 阿母大拊(f)掌 2选出句中红色词读音不同的一项: (1)A相见常日稀 B儿已薄禄相 C会不相从许 D登即相许和 (2)A便可速遣之 B不得便相许 C便言多令才 D便作旦夕间 3下列句中“为”字读音和意思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为仲卿母所遣 (2)为诗云尔 (3)君既为府吏 (4)非为织作迟 (5)君家妇难为 (6)黄泉共为友 (7)遣丞为媒人 (8)阿母为汝求 A(1)(8)(2)(3)(5)(6)(7)(4) B(1)(2)(3)(5)(7)(4)(6)(8) C(1)(8)(2)(3)(5)(7)(4)(6) D(1)(2)(3)(5)(6)(7)(4)(8) 4句中红色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便可白公姥 B我有亲父母 C逼迫兼弟兄 D好自相扶将 5对红色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徒留无所施 A措施 B施予 C用处 D使用 (2)何意致不厚 A意思 B心意 C料想 D意图 (3)遣去慎莫留 A谨慎 B小心 C千万 D慎重 (4)君既若见录 A记录 B录用 C记载 D惦念 (5)蒲苇纫如丝 A柔软 B柔韧 C缠绕 D连结 (6)寻遣丞请还 A寻找 B寻觅 C不久 D然后 6下面句中红色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可怜体无比 B千万不复全 C处分适兄意 D徘徊庭树下 7将下列句中的“自”字,按要求归类: (1)自誓不嫁 (2)举动自专由 (3)我自不驱卿 (4)自名秦罗敷 (5)自可断来信 (6)自君别我后 (7)葳蕤自生光 (8)自名为鸳鸯 (9)本自无教训 (10)好自相扶将 A(1)(2)(3)(9)(4)(8)(5)(6)(7)(10) B(1)(2)(4)(8)(3)(9)(5)(7)(6)(10) C(1)(2)(3)(5)(7)(4)(8)(6)(9)(10) D(1)(2)(4)(8)(3)(7)(9)(5)(6)(10) 8选出红色词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1)例:君既若见录 A相见常日稀 B黄泉下相见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2)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谢家来贵门 B多谢后世人 C阿母谢媒人 D谢家事夫婿 (3)例:然其名尊者,以适于时也 A适得府君书 B处分适兄意 C始适还家门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4)例:幸可广问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D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5)例:却与小姑别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相如持璧却立 C却话巴山夜雨时 D却看妻子愁何在 9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这里兰芝自请遣归的原因是: A兰芝不堪凌虐,深知被遣乃形势所趋,毅然以此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 B兰芝不能承受繁重的操劳,深知自己与婆婆的矛盾不可能得到缓解,愤然以此作为对婆婆的反抗。 C兰芝不堪凌虐,深知婆婆与自己水火不能相容,只能以此作为脱离苦海的方法。 D兰芝不能忍受孤苦的处境,深感在焦家当媳妇的艰难,于是以此警告丈夫和婆婆,表明自己的愤懑。 (2)“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些诗句着力铺陈的作用是: A表明兰芝恋恋难舍,强作精神,掩饰内心的哀怨。 B表明兰芝不甘示弱,有意在婆婆面前示威。 C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D写出兰芝有意装饰,绝不肯受别人歧视的心理。 (3)“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她的话表明: A兄长所言虽然不合情,但合理,应该遵从。 B终究给兄长添了不少麻烦,理应遵从兄长安排。 C自己无可奈何,只好听凭兄长的处置安排。 D对兄长有清醒的认识,不抱任何幻想。 (4)“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这样极力铺排太守迎娶的场面,作用是: A表现兰芝的身价,反衬焦母的愚陋专横。 B表现兰芝的身价,反衬她的悲惨命运,加深悲剧气氛。 C太守家的重视与焦母的凌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焦母的专横无理。 D隆重的迎娶与兰芝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兰芝对爱情的忠贞。 参考答案: 1C 2BC 3B 4D 5C C C D B C 6D A 7A 8(1)D (2)C (3)B (4)C (5)D 9(1)A (2)C (3)D (4)B xx届高一级第一学期孔雀东南飞练习题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槌(chui用拳头敲)床便大怒 葳蕤(wei rui繁盛的样子)自生光 否泰(fou tai坏运气和好运气)如天地踯躅(zhi zhu缓慢不进)青骢马 晻晻(yan yan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日欲暝 赍(lei赠送)钱三百万 君当作磐(pan厚而大)石 伶俜(ling bing孤单的样子)萦苦辛 耳著明月珰(dun耳坠) A B C D 2将下列句中的通假字用横线划出来,并在括号内写出相通的字。 (1)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 (2)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5)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3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 叶叶相交通(古:)(今: 2) 可怜体无比 (古: )(今: 3) 槌床便大怒(古:)(今: 4) 举手长劳劳(古: )(今: 5) 守节情不移 (古: )(今: 6) 本自无教训 (古: )(今: 7) 感君区区怀 (古: )(今: 8) 处分适兄意 (古: )(今: 9) 蹑履相逢迎 (古: )(今: 10) 多谢后世人 (古: )(今: 11) 共事二三年 (古: )(今: 12) 便利此月内 (古: )(今: 13) 自可断来信 (古: )(今: 14) 汝岂得自由 (古: )(今: 15) 鸡鸣外欲曙 (古: )(今: 4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 ) 其日牛马嘶贵贱情何薄我有亲父兄 否泰如天地昼夜勤作息女行无偏斜 死生,昼夜事也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A B CD ) ) ) ) ) ) ) ) ) ) ) ) ) ) ) 5填空: (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_,是我国古代最早的_,也是我国古乐府_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_,并称为“_”。“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_。它搜集、的诗歌,后世称它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2)首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一种_的手法。旨在渲染一种笼罩全诗的缠绵 悱恻的氛围;结尾部分(“两家求合葬?”)采用_ _手法,表达了人们的_ _;中间部分是诗的主体,记叙了_ _,抨击了_。 (3)诗的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十六?”这在表现手法上属_,相当于诗经中的_ _。这段文字与兰芝离别焦家时的一段描写:“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足下?,头上?。腰若?,身著?,指如?”在表现手法上均属_,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_ _,后者是_,在内容上,前 者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被逐作铺垫;后者意在表现兰芝_ _,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的谴责。 6、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孔雀东南 飞( )槌床 便大怒( ) 谢家 事夫婿( )足以荣 汝身( ) 交广市 鲑珍( ) 7下列各句中句式相同的两句是 A非为织作迟B为仲卿母所遣 C渐见愁煎迫 D仕宦于台阁E我命绝今日F赍钱三百万 8对下列句子的意思有AB两种理解,请把理解正确的项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A孔雀向东南方向飞去,每飞五里就徘徊一阵。 B孔雀向着东南方向飞,飞了一段就一次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 A从十三到十六岁,(我)学了织布,学了裁衣,学了弹箜篌,也学了经书学了。十七岁上做了你的妻,心里常常痛苦伤悲。 B我十三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裁衣,十五岁能弹箜篌,十六岁又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你的妻子,心中常常痛苦悲伤。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A很短的时间就织了很多的布,婆婆却仍然嫌织得很慢。B三天截下五匹绢,婆婆还故意嫌慢。 寡妇起彷徨。( ) A独自等待丈夫的女人,起身彷徨不定。B死了丈夫的妇人,起身彷徨不定。 9对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双双殉情的正确理解是哪一项? A二人不能忍受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迫害,以死来解脱夫妻被拆散的痛苦。 B由于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二人相信人死后灵魂可以见面,因此以死来求得团聚。 C在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统治下,他们不敢以斗争去争取幸福,却以死来逃避现实。 D二人的殉情,既表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控诉和反抗。 10阅读下列诗段,完成1-4题。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勿复重纷纭(再) 奉事循公姥(公公与婆婆) B进止敢自专(岂敢) 昼夜勤作息(深夜) C伶俜萦苦辛(缠绕) 谓言无罪过(总觉得,自认为)D箱帘六七十(同“奁”) 留待作遗施(留下) 仲卿、兰芝二人凄楚话别时,兰芝为什么要赠物于仲卿?请作具体分析。 答_ _ 从刘兰芝这段“自白”中,可以看出她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答:_ _ 刘兰芝所说的“人贱物亦鄙”有何深刻含义? 答:_ _ 11、字词积累 A“相”的用法: (1)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她” (诗人贺知章回乡偶诗中“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两个“相”字,都是称代“贺知章”的,放在诗句中可解释为第一人称代词“我”。“相”的这种用法在本文中很多,要求大家切实掌握。) (2)作互相,交相、彼此之意 (3)作名词,有相貌之意,念“Xing” (4)作动词,有辅助、辅佐之意念“Xing” (一)指出下列“相”字的意思 1)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 2)及时相遣归( ) 3)还必相迎取( )4)好自相扶将( ) 5)嬉戏莫相忘( )6)誓天不相负( ) 7)不得便相许( )8)登即相许和( ) 9)蹑履相逢迎( )10)怅然遥相望( ) 11)誓不相隔卿( ) 12)久久莫相忘( ) 13)相见常日稀( ) 14)六合正相应( ) 15叶叶相交通 ( ) 16)枝枝相覆盖() 17)仰头相向鸣 ( ) 18)黄泉下相见 ( ) 19) 儿已婚薄禄相() B偏义复词 【“公姥”本意是“公公和婆婆”,这里只是“婆婆”的意思,没有“公公”的意思。这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的用法叫“偏义复词”。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口语录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本诗中这种现象比较多,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二)指出下列偏义复词所指的意义 昼夜勤作息勤心养公姥 我有亲父兄 逼迫有弟兄 其日牛马嘶 我有亲父母 “作息”( ) “公姥”( )“父兄”( ) “弟兄”( ) “牛马”() “父母”( ) C“自”的用法 【“自”的用法复杂难记,有实词也有虚词。“自”的本意是“鼻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