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控制第五章.ppt_第1页
成本控制第五章.ppt_第2页
成本控制第五章.ppt_第3页
成本控制第五章.ppt_第4页
成本控制第五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成本控制,学习目标,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原则和程序理解成本降低的含义、原则及主要途径掌握标准成本的含义、种类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掌握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理解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的二因素与三因素分析法理解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掌握弹性预算的含义与预算方法,重点与难点,标准成本的制定方法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的分类成本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的程序,5.1成本控制概述,一、成本控制的意义,成本控制的含义运用各种方法,预定成本限额,按限额开支,以实际与限额比较,揭示实际与标准的差异额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衡量经营活动的成绩与效果,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并纠正不利差异的成本管理过程。,狭义事中广义事前、事中、事后,成本控制,狭义以完成规定的成本限额为目标;广义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狭义仅限于成本限额的项目;广义涉及企业的全部活动。狭义是在执行决策过程中努力实现成本限额;广义还包括正确选择经营方案、成本预测、制订决策和决策分析,通常称为成本经营。狭义是指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故又称绝对成本控制;广义还包括统筹安排成本、数量和收入的相互关系,以求收入的增长超过成本的增长,实现成本的相对节约,故又称相对成本控制。,狭义成本控制与广义成本控制,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得主要保障企业发展的基础,成本控制的作用,成本控制系统的组成,组织系统生产、财务和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责任会计系统责任预算、核算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评价考核制度:规定责任中心目标的一般尺度。销售额、可控成本、净利润等奖励制度:业绩评价和奖励货币奖励和非货币奖励,二成本控制的分类,按控制的原理分类前馈性、防护性、反馈性按控制的责任单位分类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按控制的手段分类绝对成本、相对成本控制按控制的对象分类产品成本、质量成本按控制的时期分类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成本控制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全方位的成本控制全员的成本控制,2、经济原则,节约性实用性例外管理,3、分级归口管理原则,4、职权利相结合原则,5、因地制宜原则,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老企业和新企业发展快和相对稳定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原则,适用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是不存在的。新企业的重点是销售和制造、不是成本;正常经营企业管理重点控制费用、建立成本标准;扩大规模后管理重点转为扩充市场,要建立收入中心和正式的业绩报告系统;老企业,管理重点是组织的巩固,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建立投资中心。,四成本控制的程序,第一,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第二,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第三,计算成本差异第四,分析成本差异,进行考核评价,事前,事中,事后,案例:邯郸钢铁公司的目标成本控制,邯郸钢铁公司的前身是河北邯郸钢铁总厂,始建于1958年。1990年,邯郸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虽然总厂亏损已经到了难于为继的状况,可是各个分厂报表中的所有产品却都是盈利,因此工人和归纳部的工资奖金依然照发,一点也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和总厂亏损的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该厂采用的是计划价格来进行厂内核算的,这个价格严重背离市场,依据这个价格反映不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和真实效率,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实施目标成本控制,从1991年开始,该厂开始推行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内部改革,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特别是目标成本管理,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自1991年实行成本否决以来,至1995年,企业共实现利税39.9亿元,其中利润21.5亿元;即使在宏观经济环境十分严峻的1998年,邯钢仍然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8.7亿元,其中利润5.04亿元,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全行业第二位。邯钢的目标成本管理的具体做法是:,1.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市场价格为标准),以市场可以接受的产品价格为基准,考虑国内先进水平,本单位历史最好水平和可以挖掘的潜力,提出目标利润;然后据此倒算出企业必须控制的成本,也即是目标成本。目标成本=该产品的市场价格-目标利润税金,2.分解落实控制的目标,将相应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在全公司的范围内层层分解到分厂,车间,工段,班组直到个人,以此作为各级的工作目标也是公司对各级进行考核奖惩的依据。,3.业绩考核评价,实现“成本否决”的奖惩制度,即完不成成本指标,别的工作干的再好,也要否决全部奖金,以成本和效益决定分配和对干部业绩进行考评。,4.改革管理体制,一是精简机构。1990年到1995年,总厂和分厂的管理科室从503个减少倒89个,管理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从14%下降到12%;二是充实和加强财务,质量管理,销售,计划,外经,预决算,审计等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和理顺了管理职能。三是实现“卡两头,抓中间”的管理方法。这两头一头是严格控制进厂原材料,燃料的价格,质量,另一头是把住产品的销售关,将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横向比较,以同行业先进水平为赶超目标。,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后,通过目标成本管理,邯钢不仅在激烈的市场中迎难而上,企业的效益年年提高,而且还为国有企业树立起了光辉的榜样。,成本控制案例:美菱集团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与目标成本管理,在海尔、容声、美菱三大冰箱巨头中,容声是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集体企业,海尔也是集体企业,只有美菱是国有控股企业。在国有企业日子普遍难过的今天,美菱为何一枝独秀?况且冰箱行业的竞争早已达到白热化程度,美菱这家地处安徽合肥的企业又是凭什么立于不败之地?2000年,美菱集团销售额利税分别比1999年同期增长11%和5%,主导产品电冰箱销售量同比增长25%,产销率达103.6%,美菱冰箱的市场份额增长3.3个百分点,出口量同比增长107.6%。2001年订货会共成交美菱电器347万台套,总成交额高达73亿元,创造了16年来的历史最高纪录。在大多数知名品牌销量下滑的情况下,美菱却逆水扬帆,成为著名品牌中惟一实现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的家电企业,也是绝对增长率第一的企业。,第一部分:“一定三全”成本控制机制,一定就是定目标。美菱围绕企业竞争力和利润这两项总体目标,建立了突出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新产品销售额、产品利润贡献率等科技驱动和科技贡献目标的企业总目标体系。美菱在设置目标体系时,将成本总额(包括平均单台材料成本和平均单台制造费用)列入了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20个目标的重要位置。每年10月,美菱在着手制定第二年的公司经营计划时,成本总额总是争论最为激烈的议题之。,总的目标成本确定之后,会被按责任单位进行分解,美菱以竞争性价格为前提,在利润目标制约下,确定了92个产品品种的2万多项具体指标和225项费用指标,并对技术开发费用指标和新产品的成本指标实行指标单列,重点控制。如设计成本由技术中心负责,制造成本按各车间分厂和自动化生产线划分,质量成本由质保部负责等。各责任单位的子目标按成本的要素进行分解,例如技术成本就是按调研费、研制设计、中试试制、产品鉴定等过程分解。,分解目标,全过程,即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过程控制。全要素将构成成本的八大要素,即研发、采购、制造、质量、管理、销售、售后服务和财务进行细化、分解,不漏项,明确各级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所有项目均实施单独控制。除采购费用专题定期研究下达以外.把其他费用分解为166项,分项下达了控制指标,明确归口管理的责任部门,对费用申请、使用登记、结算严格按计划控制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不是少数管理者的事,而是企业全体员工都必须参与的事,即从董事长到每一位员工都概不例外,一定要形成人人讲成本,事事求效益的管理氛围。,三全,一目标成本的分解(一)目标成本分解的方法美菱目标成本的分解首先是按产品形成过程进行的,即按照设计、采购、制造、质量、管理、销售、服务、财务等8个方面的成本费用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核算控制。其次,对上述8个方面的成本费用采取全要素分解方法,逐项逐件进行核算控制。,第二部分:目标成本的分解与落实,由公司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并按成本责任单位进行分解。设计成本由科研部负责;采购成本:国外采购由涉外贸易部负责,国内采购由物资供应部负责;制造成本按各车间分厂自动化生产线划分;质量成本由质保部负责;费用成本分别按归口管理范围分解。,(二)总目标的分解,(三)子目标的分解,各成本责任单位的子目标按成本的要素进行分解。设计成本按调研费、研制设计、中试试制、产品鉴定、批量试制等过程分解;采购成本按材料的分类进行分解;生产成本按产品成本的组成进行分解;质量成本按报废、降等、返修、检验分解;销售费用、服务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均按组成费用的明细项目分解。横向是每个部门每年每月每项费用的限额,纵向是每个归口管理部门所管理单项费用的每年每月总额。子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直至直接责任人。,(四)目标值,目标的横向归口管理分解和纵向的责任落实分解,既是分解的过程也是验证的过程;既是责任的层层落实也是目标值的控制落。总目标值的分解应充分留有余地;子目标值的分解应充分考虑目标执行时的弹性;具体执行目标值是静态的,具有刚性。,(五)成本目标的连锁关系在目标成本分解的基础上,美菱根据成本管理各责任部门的职责,通过责任预算的方法,将总目标成本转化和分解成各相应的归口部门的责任目标。责任预算则是与一定职能部门或生产经营单位相联系的落实具体责任的预算,一般以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各部门、分厂、车间的工作计划依据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并结合客观实际而展开制定。从总经理到各部门、分厂、车间负责人逐级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各责任目标。总经理提出本年度经营计划并由董事会讨论通过,由董事会授权董事长与总经理签订公司经营目标责任书;总经理则按照各个副总分管职责,与之签订相应的经营目标责任书;各分管副总再将相应的指标、责任落实到下属部门或生产单位,并与其负责人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这样,目标成本的落实与控制就有了可靠的保证。,案例讨论:,分组评析美菱集团成本管理案例。,案例点评:,成本控制是以预先制定的成本标准作为各项费用消耗的限额,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及时揭示实际与标准的差异额并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措施,消除差异,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过程。,充分贯彻了成本控制的原则,美菱集团在很好的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充分贯彻了成本控制的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归口管理原则职权利相结合原则,确定成本控制的目标或标准,美菱围绕企业竞争力和利润这两项总体目标,建立了突出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新产品销售额、产品利润贡献率等科技驱动和科技贡献目标的企业总目标体系。,事先成本控制,美菱集团事先制定目标成本,分解指标、归口管理。把成本管理的重点从事后算帐和分析转移到事先成本控制上来;,科学实施了目标成本管理,科学实施目标成本的分解美菱集团按产品形成过程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采取全要素分解方法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全过程目标成本管理美菱集团把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全过程,5.2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类型及其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标准成本的含义标准成本的种类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一、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概述,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标准成本的含义,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反映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标准成本不同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是一种单位的概念,它与单位产品相联系;而预算成本则是一种总额的概念,它与一定的业务量相联系。,标准成本的特点,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一般公式,标准成本的种类,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正常水平下的成本,最优状态下的目标成本,考虑到目前实际情况的成本,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内容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其中标准成本的制定与成本的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与成本的反馈控制相联系;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则与成本的日常核算相联系。,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内容,二、标准成本法的适用性,适用于产品品种较少的大批量生产企业,而对于单件、批量小和试制性生产的企业比较少用。适用于存货品种变动不大的企业尤为。适用于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健全的管理制度的企业。适用于标准管理水平较高而且产品的成本标准比较准确、稳定的企业。,产品成本一般由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大部分构成,标准成本也应由这三大部分分别确定。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三、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构成,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数量标准直接材料价格标准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率标准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标准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具体如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计划单价消耗定额,价格标准,用量标准,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小时工资率工时定额,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定额,+),+),=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工时定额,=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例5-1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单,标准成本单,5.3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差异成本差异的类型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一、标准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用量差异,按成本项目划分可分为八大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二、标准成本差异的类型,按成本差异构成内容不同进行分类总差异、料、工、费差异按成本差异形成过程进行分类价格差异、用量差异按成本差异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分类纯差异、混合差异按成本差异是否可以控制进行分类可控差异、不可控差异按成本差异性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有利差异(F)、不利差异(U),0,不利差异,记为U,具体分类,价格差异,用量差异,成本差异,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成本差异的构成:,成本差异的构成:,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变动性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用量差异,【例5-2】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的材料标准消耗量为8公斤,每公斤的材料标准价格为1.2元。又已知本月购进直接材料20000公斤,实际支付款23000元,本月生产耗用14520公斤,共生产A产品1760件。,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一般由生产部门负责,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一般由采购部门负责。,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示例,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14520=726(元)F,直接材料用量差异=(1452017608)1.2=528(元)U,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98(元)F,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效率差异,【例5-3】某企业生产A产品,每件产品耗用标准工时0.5小时,每小时的标准工资率为6元,本月实际耗用直接人工792小时,实际支付人工成本5148元。其他相关资料参阅例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一般由生产经理负有主要责任!,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示例,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792-17600.5)6=528(元)F,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1487926=396(元)U,直接人工成本差异=人工效率差异+工资率差异528396=132元F,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耗费差异+效率差异,【例5-4】承前例2、例3的资料,又已知该企业预计应完成产品1890件,制造费用预算为3150元,每小时变动制造费用为1元。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3500元,其中变动制造费用633.6元。,根据公式计算如下: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633.6/792-1)792=-158.4(元)F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92-17600.5)=-88(元)F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耗费差异+效率差异=-158.4-88=-246.4(元)F,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示例,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一般由生产部门主管负有主要责任!,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费用-标准费用=预算差异+能量差异=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两差异法预算差异能量差异三差异法耗费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预算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能力差异+效率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两差异法,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计固定制造费用/预计产量的标准工时标准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3150/(18900.5)-123333(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2866.4-2205=661.4(元)U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2205-17600.523333=2205-2053.3=151.7(元)U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预算差异+能量差异661415178131(元)U,【例5-5】资料承前例2、例3和例4。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为28664元即3500-633.6(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为2205元即3150元-1元/小时1890件0.5小时/件(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三差异法,依例3、例4、例5的资料计算得: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205-79223333=2205-1848=357(元)U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792-17600.5)23333=-205.3(元)U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与效率差异之和为151.7元(3572053),与两差异法中的能量差异数额相同。,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一般由安排生产活动的生产人员负有主要责任!,5.4标准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一、标准成本系统的帐户设置对于标准成本系统的帐务处理,需要设置两大类帐户,反映各项标准成本的帐户反映各项成本差异的帐户,二、标准成本系统的帐务处理程序,分为三大步骤:通过“原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登记各项标准成本帐户;登记各项标准成本差异帐户;会计期末处理各项成本差异,标准成本制度下的成本核算程序,为各成本计算对象按成本项目的制定标准成本按成本对象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根据上月成本明细账,填入月初在产品成本。编制各成本费用分配表,分别反映其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并列出其差异。将标准成本计入成本明细账,结转完工产品的标准成本。计算、分析各种成本差异,每月末根据各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余额编制成本差异汇总表,将各种成本差异余额转入“产品销售成本”或“本年利润”明细账,计入当月损益。,三、标准成本系统帐务处理的实例,直接处理法递延法年末一次处理法,期末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1、直接处理法,例:,有利用红字不利用黑字,2、递延法,处理方法: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评价:递延法复杂,而且不便于本期成本差异分析和控制。目前,西方企业一般采用直接结转法。,举例说明,例5-6中盛公司生产甲产品需使用一种直接材料A。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耗用材料A900千克,A材料的实际价格为每千克100元。假设A材料的标准价格为每千克110元,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每5千克A材料。则A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及帐务处理:计算:价格差异=(100110)900=9000元(有利差异)用量差异=110(9001000)=11000元(有利差异)成本差异=1009001101000=20000(有利差异),分析及帐务处理,帐务处理:借:在产品110000贷:材料90000材料价格差异9000材料用量差异11000成本分析:材料价格差异一般为采购部门的差异;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则多样化,包括工人的技术与责任感,材料质量,生产设备等等,举例说明,例5-7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80000元,平均每工时10元。假设标准工资率9元,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28小时。则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及帐务处理: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09)8000=8000元(不利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80005600)=21600元(不利差异)直接人工成本差异=8000+21600=29600元(不利差异),分析及帐务处理,帐务处理:借:在产品50400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8000直接人工效率差异21600贷:直接人工80000成本分析:人工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人技术水平、生产工艺、设备等等。,举例说明,例5-8:中盛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200件,实际耗用人工8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00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为每直接人工工时2.5元。假设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元,标准耗用人工6000小时。则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及帐务处理: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2.53)80004000元(有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80006000)6000元(不利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差异400060002000元(不利差异),分析及帐务处理,帐务处理:借:在产品18000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6000贷:制造费用(变动)20000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4000成本分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是由生产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举例说明,例5-9:中盛公司本期预算固定制造费用为2400元,预算工时为1000小时,实际耗用工时1200小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2600元,标准工时为1100小时。则固定制造费用计算及处理分析:计算:1、根据公式求出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4001002.4,举例说明,2、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26002400200元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4(12001100)240元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4(10001200)480元3、标准固定制造费用2.411002640元固定制造费用差异26002400=200元,分析及帐务处理,帐务处理:借:在产品2640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200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40贷:制造费用(固定)2600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480成本分析:预算差异影响因素为资源价格变动、资源数量变动等等;能力差异则反映计划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可能是由于产销量达不到一定规模造成的。,5.5弹性预算,概念特点弹性成本预算的编制弹性成本预算的运用,预算与标准成本,预算成本不同于标准成本,预算成本是预定产量水准下的总标准成本,它是一种总额的概念,与一定的业务量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