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ppt人教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下课件 5.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4、采用“归纳字词疏通文意理解中心巩固练习”的方法学 习文言文。 5、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与德育:6、探讨仲永退步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 决定作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目标5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1、 文言文四步学习法 2、 归纳法、阅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完成四步学习法中的前两步 2、完成相应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 _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王安石笔下的这位神秘人物吧。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归纳 学生预习中归纳,课堂上进行展示 参考: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2、古今异义字: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古为代词,此的意思;今为判断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为文采和道理;今为内容和条理。 3、一词多义: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于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之天:语气助词,不译。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其 其诗以养父母:他的,代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他写的诗,代词。 父利其然也:这样,代词。其受之天也: 他,代词。 4、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日扳仲永: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父异焉:对?感到惊异。意动用法。 5、重要实词: (1)书下注释要求一一背得掌握。 (2)教师增补: 养父母:赡养。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令作诗:叫、让,使的意思。 从先人还家:跟从。 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如此其贤也:(有)才能。 且为众人:尚且。 固众人:本来。 6、个别字读音提示: 隶l扳pn谒y泯mn 称chn 卒z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拓展: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要求学生笔记) 三、文本学习 (一)疏通文意 1、解题 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阅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磁带。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余闻之|也久。 (2)学生齐读课文。 (3)抽生进行单独朗读。(优中差生各抽一人即可) 3、通释全文 要求学生预习时就要在练习本上通释全文。 课堂上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通释全文,让更多的学生展示。 教师适时进行订正。 全文通释参考:教师教学用书P37。 四、本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板书1 文言文第一课时以掌握字词意为重,板书亦是罗列为主,无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完成四步教学法的后两步 2、完成余下目标及练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字词归纳和文意疏通,可以说是已经把文言文变成了现代文,今天,我们就来以现代文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理解它的中心,学习它的技巧。 (明确学习内容和重点) 二、文本学习 (接上一课时) (二)理解中心思想 1、齐读全文。 2、思考并讨论: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5)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参考: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5)学生自由谈感想,可以从仲永自身的角度谈,也可以从仲永的父亲的角度谈,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谈。只要观点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即可。 (三)学习写作技巧 1、自我速读课文。 2、思考并讨论、点拨: (1)对方仲永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 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 “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 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2)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参考: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三、课文小结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希望给同学们以深长的思考。 四、作业练习1、课堂作业:练习题三。 附加: (1)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自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开头介绍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表明其家庭绝无诗礼的熏陶。 (4)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 如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做法怎样? 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下列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A.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 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其名。 C.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 父异焉。 正面:A B C; 侧面:D E F 2、课外练习:教辅资料。 板书设计2 教学后记(反思) 备注:因是文言文,学生如果不认真预习,那么两课就完成不了。 5.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体会课文简洁精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4、采用“归纳字词疏通文意理解中心巩固练习”的方法学 习文言文。 5、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对课文的理解。 情感与德育:6、探讨仲永退步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后天教育和努力在造就人才方面起 决定作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 目标5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1、 文言文四步学习法 2、 归纳法、阅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完成四步学习法中的前两步 2、完成相应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 _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王安石笔下的这位神秘人物吧。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归纳 学生预习中归纳,课堂上进行展示 参考: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2、古今异义字: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古为代词,此的意思;今为判断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为文采和道理;今为内容和条理。 3、一词多义: 之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于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代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受之天:语气助词,不译。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其 其诗以养父母:他的,代词。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他写的诗,代词。 父利其然也:这样,代词。其受之天也: 他,代词。 4、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即书诗四句: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日扳仲永: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父异焉:对?感到惊异。意动用法。 5、重要实词: (1)书下注释要求一一背得掌握。 (2)教师增补: 养父母:赡养。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 令作诗:叫、让,使的意思。 从先人还家:跟从。 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 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如此其贤也:(有)才能。 且为众人:尚且。 固众人:本来。 南川三中语文备课组 6、个别字读音提示: 隶l扳pn谒y泯mn 称chn 卒z (二)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拓展: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要求学生) 三、文本学习 (一)疏通文意 1、解题 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阅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听录音磁带。 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余闻之|也久。 (2)学生齐读课文。 (3)抽生进行单独朗读。(优中差生各抽一人即可) 3、通释全文 要求学生预习时就要在练习本上通释全文。 课堂上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通释全文,让更多的学生展示。 教师适时进行订正。 全文通释参考:教师教学用书P37。 四、本堂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板书设计1 文言文第一课时以掌握字词意为重,板书亦是罗列为主,无谈设计。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完成四步教学法的后两步 2、完成余下目标及练习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字词归纳和文意疏通,可以说是已经把文言文变成了现代文,今天,我们就来以现代文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理解它的中心,学习它的技巧。 (明确学习内容和重点) 二、文本学习 (接上一课时) (二)理解中心思想 1、齐读全文。 2、思考并讨论: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5)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参考: (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5)学生自由谈感想,可以从仲永自身的角度谈,也可以从仲永的父亲的角度谈,还可以联系实际来谈。只要观点是从本文中提炼出来的,中心明确,语言流畅即可。 (三)学习写作技巧 1、自我速读课文。 2、思考并讨论、点拨: 南川三中初一语文备课组 5、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2、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难点: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类型:讲读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古人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涉水行业知识课件
-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在历史文化保护项目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与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 2025年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与投资策略的智慧安防建设研究报告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报告:运营模式创新与行业发展趋势
- 机械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机械原理面试课件
- His-ADPR-生命科学试剂-MCE
- 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示例
- 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 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教学
- 《腹腔镜操作方法》课件
- 《高等数学》说课文档
- 运动训练学PPT-运动训练学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三角函数微专题5三角函数中的最值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入厂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上学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共17张PPT)
- (11.7.1)-12.7-肺性脑病病理生理学
- 医药电子商务复习题
- SH/T 0356-1996燃料油
- GB/T 1303.4-2009电气用热固性树脂工业硬质层压板第4部分:环氧树脂硬质层压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