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_第1页
苏教版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_第2页
苏教版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_第3页
苏教版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_第4页
苏教版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九年级文理科基础调研(3月)语文试题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12分) (共4题;共12分)1. (4分) (2019九上淮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简悦平和。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摇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m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m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1) 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mm隽永仰_如_春风(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 “纯真无邪”中“邪”的意思是_。 (4) 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 2. (6分) (2019通辽) 默写。 (1) 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 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 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 (4) _,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5) 挥手自兹去,_。(李白送友人) (6) 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7)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市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表达爱国激情和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8) 人以德立身。无论身处何境,只要德行要好,人格魅力便会“香远益情”,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 3. (1分) (2018咸宁) 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沧海桑田、湖草蓝天,万物各得其所,绘就天地大美的生态曲卷。B . 每逢佳节,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 是坚守岗位的人们的一种奢望。C .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必为平儿而义愤填膺 , 因为平儿也是一种美丽。D . 他毕业后米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一年到头兀兀穷年 , 奉献自己的芳华。4. (1分) (2019九下桐乡模拟) 咬文嚼字公布2018十大流行语,“锦鲤”“店小二”“巨婴”“教科书式”均是其中之一,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锦鲤,本是一种高档观赏鱼,极富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现已经成为“好运”的象征。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B . 店小二,原指旧时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接待顾客的伙计。当下,“店小二”便逐渐演化出新义,指推进经济发展、为当地经济繁荣作出贡献的小微企业和小老板。C . 巨婴,本是指体形巨大的婴儿。近年来,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D . “教科书式”是人们用它来指“规范的”“典范的”“经典的”“示范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标准、规范,如“教科书式表演”“教科书式避险”“教科书式设计”等等。二、 阅读理解(28分) (共3题;共28分)5. (6分) (2016揭阳模拟)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甲】10月4日A出院了。我们亲切地握手道别。他的右眼完全失明了,但已经不缠绷带了,从外表看和正常的眼睛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的前额还包扎着绷带。和一个如此顽强的同志告别,我感到十分难过。向来都是如此:伤员好了,就离我们而去,而且不希望再回来见我们。临别的时候,A无可奈何而又伤心地说:“我宁可失明的是左眼!现在,叫我如何瞄准开枪呀?”他仍然一心挂念着前线。【乙】到了午夜,我摆脱盲人苦境的短暂时刻就要结束了,永久的黑夜将再次向我迫近。在那短短的三天,我自然不能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一切。只有在黑暗再次向我袭来之时,我才感到我丢下了多少东西没有见到。然而,我的内心充满了甜蜜的回忆,使我很少有时间来懊悔。此后,我摸到每一件物品,我的记忆都将鲜明地反映出那件物品是什么样子。(1) 两个选段分别出自哪部作品?其中的人物是谁?【甲】出自_,其中的“他”是_。【乙】出自_,其中的“我”是_。(2) 【乙】文中写到“到了午夜,我摆脱盲人苦境的短暂时刻就要结束了,永久的黑夜将再次向我迫近。”那么,黑暗当前,“我”感到恐惧和失落吗?为什么?(3) 在网上“读书吧”中,有人提出了一个话题:对上面选段中涉及的【甲】文的“他”和【乙】文的“我”两个人物形象,你更喜欢谁?为什么?请你就此跟帖发言。(100字之内)6. (12分) (2016桂林)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玉瑛子不曾可以寻觅,也不曾有任何准备。似乎是猝不及防,它撞进了我的视线。在那方柜台的一隅,它静静地、安详地、自然地停留着,姿势优美。四周的喧闹,仿佛和它没有任何关系。那些来来去去的目光,被形形色色的宝石的光华吸引着,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它于自己的世界孤独地美丽着,有些傲气,有些不屑,有些与世无争。那一块冰凝的翠色,那一缕剔透的晶莹,那一掬澄澈的水灵,那一抹温馨的柔润,于繁华之中,于喧嚣之中,碰疼了我的心。哦,那一块天然的翡翠,一块美玉。那一天滂沱大雨。我为避雨无意中躲进那间小店,无意回眸之间,就那样与它相遇。尽管小心翼翼、呵护有加,意外还是发生了。或许因为之前没有佩玉的经验,而致使佩戴方法有失正确;或许因为过度喜爱,从而太过频繁地摆弄正如它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生活,意外在那一日猝不及防地降临。那美丽、珍稀的翠色之间,出现一道小小的裂隙。很小,但很清晰。发现它受伤的那一刻,我的心脏仿佛和它一同开裂。我感受到它的疼痛。它受伤的样子,令我的心血流不止、肝肠寸断。尽管裂隙很小,可它毕竟存在着。它妨碍了它的美丽,影响了我观赏它的心情。可摆在眼前的它,已然不再是那个完美无暇的玉,它无法回到从前。只好把它从胸前摘下。扔掉吗?实在是舍不得;退还给卖玉的人吗?那几乎没有可能。留着它,触景生情。我只好选择了逃避。把它封存起来,紧锁于抽屉,长时间不打开,避免碰触,任凭岁月将它埋葬。又一个阴雨天,雷同的天色让我情不自禁想起它的到来。想起初拥它的激动和欣喜。怀念它在我怀抱的那美丽时光。我重新走进那间玉店。我问卖玉的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使玉的伤口复原?卖玉的人拿出一块又一块的玉给我看。它们每一块都身价高昂。但几乎每一块,放在聚光灯和放大镜下仔细琢磨,都能发现它的明显缺陷。你看,这一块晶莹剔透,它的水很好,水好自润,不易出裂,但易有杂质,看见这个小黑点了吗?就像美人的身体上长了颗痦子,你能因为她长了一痦子就不是美人了吗?再看这一块,这片绿色娇艳欲滴,它的翠真是太喜人了,可惜水不足,缺水就干燥,干燥就多絮,这是天然石头自身携带的绵絮,你能因为几团绵絮的存在就贬降它的价值吗?我无言以对。卖玉的人告诉我:天然的石头,十石九裂。正如同人,世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这世上,完美无瑕的翡翠,也是少之又少,如果有,那一定是稀世罕见、无价之宝了。翡翠虽然质地坚硬,但它也是有生命的活物。既有生命,就需要拥有者用情感、用爱心去浇灌它,去呵护它,去滋养它。我问:这世上就没有不怕磕碰、不怕摔打的翡翠?卖玉的人笑了笑:如果有,一定是人造的,是假的。我问:受了伤的玉,还有收藏价值和增值功能吗?卖玉的人回答我:当然有。那要取决于什么样的伤,伤的程度。你的这块,只是一个浅表性的小小的纹隙,不是根本性的致命伤,你要经常佩戴,不过要吸取上次的教训,一定使用正确的佩戴方式你把它当成身体的一部分,好好地养它,好好地珍爱,但不能因为珍爱就无时无刻过分地关注它相信只要经过一定时间,就像人的皮肤受了点小伤,伤口自然会愈合。哦,能养好它?我顿觉惊喜:那需要多长时间?一月?一年?卖玉的人又笑了:玉毕竟是石头。养玉,需要几十年,或者一辈子。如果用一辈子的时间把它养好了,也不失为一块传家宝。就像人的情感,那历经无数坎坷挫折、经过了漫长岁月水与火的淬炼,那最终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有改动)(1) 仔细阅读全文,体会作者对玉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填空。欣喜_怀念_(2) 请说说你对文中第段画横线的“翡翠虽然质地坚硬,但它也是有生命的活物”句子的理解。(3) 试简析“卖玉的人”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4) 文中的对话描写,为何不用双引号?请简析这样写的好处。(5) 第段“那一块冰凝的翠色,那一缕剔透的晶莹,那一抹温馨的柔润”,这句话中的划线词可否删掉?为什么?(6) 文章耐人寻味,请记录下你在阅读中的疑问或思考(不能与第(1)(5)题的问题重复)。同时,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旨。7. (10.0分) (2017七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注释: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调:谐调。诱:引导。(1)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向)B . 术未尽也(尽头)C . 三易马而三后(交换)D .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都)(2) 翻译下列句子术已尽,用之则过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3)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三、 写作(20分) (共1题;共20分)8. (20分) 写作。请以“温暖,就是那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