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共4题;共35分)1. (10分) (2019九下太原模拟)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 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 (2) 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 晓镜但愁云鬓改,_。(李商隐无题) (4) 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12章) (5) 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 (6) “舟”是古诗中常见意象,“闲来垂钓碧溪上,_”是李白行路难中的梦中之舟;“_,_”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水中之舟。 (7) 诸葛亮诫子书中“_,_”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存高远”的座右铭。 2. (9.0分) (2019台州)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 芒种为五月季。“芒”是指稻麦,麦子到此时为始熟,因野里开始(m)漫着新麦的清香,水稻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一片新绿,令人心(kung)神(y)。此时草厚螳螂生,螳螂飞捷如马,故又称“飞马”,它是捕蝉高手,却总意识不到黄雀在后。螳螂两足如斧,故又称“斧虫”,这斧令它自以为螳臂能挡车,这实在是有些可笑。(选自微谈节气)(1) 根据拼音写汉字。 mkung y_漫心_神_(2) 根据语段内容写一个与螳螂有关的成语。 (3) 下列诗句内容与语段所写的节气相符的一项是( ) A . 书架斜斜设,梅花细细香B .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C .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3. (4分) (2019黄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因。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天才“A,B”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A,B看作一个人。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A一生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从A,B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A,B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A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乙】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 ,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C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C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 掀将起来。C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 C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C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1) 【甲】文段中所说的A是_(填人名),从文段中可以看出A的最优秀的品质是_。 (2) 【乙】文段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_(填故事名)。文段中划线的“扑”“掀”“剪”三字对刻画C人物形象的作用是:_。 4. (12分) (2018七上涡阳期中) 阅读下面某同学在电话中对小明说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明,你马上立即给我校文学社刊写篇稿子吧!同时,还要请你在班上发动同学积极投稿。来稿文体不限,提倡创新,以不少于600字左右为宜。文章写好后务必交到校刊编辑部,也可直接交给我。(1) 句中有一处用词重复,应删去的词语是_。 (2) 句自相矛盾,应改为_。 (3) 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个词语是,应改为_。 (4)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如何回答呢? 二、 阅读理解(55分) (共3题;共55分)5. (23.0分) (2018七上河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母亲的眼泪母亲很贤淑。却性格坚毅,她不像有的女人,动不就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只流过三次眼泪。一次是我正念小学四年级。那时我们家很穷,我一年四季都打赤脚,寒冷的冬天,我的脚背上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一走动,殷红的血球就直往外滚。晚上围在冒着浓烟的火塘边,劳累了一天的母亲用热水帮我洗去脚上的污垢。然后就把我伤痕累累的双脚抱在怀里轻轻揉搓。干裂的冻口在母亲的揉搓下慢慢变软,母亲就用炭火把羊油烤化后滴进我脚背上殷红的裂口里,山里人都普遍用这种土办法来治疗手脚上的冻口。我疼得咝咝直吸凉气,母亲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与羊油一起滴在我布满裂口的脚背上。 见到母亲第二次流泪时,我已快念完高中。我莫名其妙地病倒了,病因无法确诊。一个星期,我都处于昏迷状态。滴水未进。医院下了病危通知。高烧的我迷迷糊糊感到有凉飕飕的东西一点一点滴落在我脸上,并慢慢溢开来,我艰难地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跪在我的身边。泪流满面地凝视着我。醒来后,我就再也没有昏迷,并奇迹般地一天天好起来了。母亲第三次流泪是为我考取了大学,家里却无法为我准备像样的行李而发愁。开学的那天阴雨连绵,因为要步行六十多公里的山路到山外的一个小镇上乘车。母亲很早就起来给我做饭,她给我做的是糖水面条。她一边往碗里捞面,一边对我说:家里穷,你这虽是去念大学,却要看许多白眼,受许多委屈,就多忍着点吧。说着,眼泪扑簌簌地掉进碗里。我吃面,母亲就帮我打点行李。她折叠着的毡条年纪比我还大,上面层层叠叠地印满了地图似的尿痕。母亲边折边流泪。我也鼻子酸酸的。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书上说,眼泪是软弱的具体写照。我说,不!母亲的眼泪使我体味到,眼泪也是爱。流泪,是因为爱太多,满得往外溢的一种结果。现在,我已是一名大学讲师了,但只要一闭上眼睛。母亲流泪的情景犹在眼前,它一直是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和源泉。(1) 文章第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 根据文章内容将母亲三次流泪的原因补充完整。 第一次:_第二次:“我”因病无法确疹,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母亲怕失去我哭了。第三次:_(3) 第段划线句子写的非常生动,请进行赏析。 (4) 第段中,“我平生第一次吃甜食吃出了咸味”,中的“咸味”指什么? (5) 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的眼泪”一直是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和源泉? 6. (18.0分) (2019八下凤翔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王志艳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1) 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 (2) 文章第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3) 请分析文章第段划线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4) 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7. (14.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 , 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选自明史)【注释】外兄:表兄。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经生:泛指研读经书的书生。(1) 解释文中加线的词。取而疾走( ) 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 )其为文( ) 无若际泰者(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 . 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B . 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C . 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D . 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3)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B . 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C . 他就被父亲带到了自家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大声歌唱,于是终身不忘。D . 他就把诗经带到了田地里,蹲在高的土山上吟咏诗经,于是终身不忘。(4) 文中“”一句直接写出了陈际泰声名之隆,“”一句从侧面表明他作品之丰。(用文中原句填空)三、 写作(60分) (共1题;共60分)8. (60分) (2017八下长春月考) 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题目:来自校园的一组花絮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次,少年泰戈尔模仿印度古诗写了几首诗送去给一个编辑,对他说:“有人在我们家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古老的手稿残本,我从上面抄了几首一个叫婆奴辛格的古代诗人的诗。”说完,就把那几首仿作给编辑看。编辑看了大声叫好,欣喜若狂地说:“这是我看到的写得最好的古诗。这是一个重大发现,我一定要立即拿去发表!”这时,泰戈尔才把自己的草稿本拿给他看,对他说这些诗其实是自己写的。那位朋友目瞪口呆,喃喃地说“是啊,是啊诗倒是写得不坏,只是要发表”这几首署名婆奴辛格的诗最终还是发表了。大家都以为是古代诗人的作品,一个博士在撰写自己论述印度古代诗歌的论文时还提到它们。作文要求: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白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
- 超材料声学滤波器-洞察及研究
-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模板公共安全防控-洞察及研究
- 部门安全培训考核表课件
- 智能图标字体应用-洞察及研究
- 垃圾分类政策优化-洞察及研究
- 辩证唯物主义课件
-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反光织带供应链溯源体系设计
- 基于人工智能的氟化反应条件动态优化与数字孪生系统构建
- 节水灌溉技术总结
- GB/T 818-2000十字槽盘头螺钉
- GB/T 31298-2014TC4钛合金厚板
- 口腔科中医临床诊疗技术
- itop-4412开发板之精英版使用手册
- 老年肌肉衰减综合征肌少症培训课件
- 中学生物学教学技能与实践课件
- 井喷失控事故案例教育-井筒工程处课件
- 《农产品质量安全》系列讲座(第一讲-农产品质量及安全)课件
- 日语教程单词表(任卫平版)
- 托业考试Toeic考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