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练习试卷_第1页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练习试卷_第2页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练习试卷_第3页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练习试卷_第4页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练习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练习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七下岐山期末) 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词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执着/著作 纤细/阡陌交通B . 狂澜/斑斓 晦暗/诲人不倦C . 归省/省会 禁止/忍俊不禁D . 丞相/相信 押解/浑身解数2. (2分) (2017八下成都期中)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亚洲区40强赛最后一轮比赛结束,中国队经过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赛程,最终以第12名身份跻身亚洲区12强赛。B . 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尤以第五瀑布最为壮观,给人以鹤立鸡群的感觉。C . 对班长提出的半期复习期间,下课时间在教室也要保持安静的规定,不少同学私下颇不以为然。D . 他们俩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 , 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3. (2分) (2016九上射洪期中)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经过大家的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B .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C . 程老师虽然住进了医院,但无时无刻不惦记着班上的同学。D .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4. (2分) 下列句子只用了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B .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C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 .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5. (2分) 结合你的读书经历,选出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 )A . 赵云B . 关羽C . 张飞D . 马超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6. (4分) (2017七上潮安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我妄下断语,yun wng_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我想那pio mio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他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jng y qi jng_。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i rn tng wn_了。三、 句子默写 (共2题;共15分)7. (12分) 默写填空。山映斜阳天接水,_,_。(范仲淹苏幕遮)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李商隐无题)_,_。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王安石登飞来峰)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作者观察景物精细入微,并暗示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诗歌抒发情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思家的惆;而范仲淹苏幕遮有“_,_。8. (3分) (2017九上六盘水月考) 名著阅读。 (1) 有一位好汉“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曾“大闹五台山”、“火烧瓦罐寺”这位好汉的名字叫_,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_。 (2) 那位“雄猛千夫惧”的好汉武松,他深受百姓爱戴,阳谷县知县曾举荐他做了步兵都头。后来被逼上梁山,他上梁山的主要原因是:_。 (3) 水浒传中有三个女性,巾帼不让须眉,一是_,绰号“母大虫”,二是孙二娘,绰号_,三是扈三娘,绰号_。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 诗歌的颔联表现了怎样的环境特点?(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0. (6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题目。【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1) 下列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足为外人道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 . 无案牍之劳形闻之 , 欣然规往C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 . 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 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B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C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D .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3) 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B . 乙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先用“出淤泥而不染”总括莲花的品格,再分别从几个方面赞扬了莲花象征了君子的庄重、质朴、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美名远扬等美好品质。C . 乙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D . 甲文通过对所居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11. (15分) 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列各题。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 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 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3) 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12. (25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汤小小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他们的谈话。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蔓延。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企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11 同样的情景,我在一家医院也遇到过。12 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13 看着别人投去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14 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15 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16 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17 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抑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18 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1) 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 (2) 请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3) 细读选文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 (4) 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的句子,请说说其表达作用。 (5) 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7七上博兴期中) 作文(一)请以“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为题,写一篇文章。(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力量的支持。诚信、宽容、责任、美德给我们前行的力量。请以“_,给了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章要富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