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1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2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3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9七下建平期末) 下列关于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人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反映了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B . 骆驼祥子小说结尾,祥子已经放弃自己的理想,从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C .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他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D .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神奇故事,反对殖民压迫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二、 字词书写 (共2题;共2分)2. (1分) (2012宁波)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浩瀚的星空。只有它才能q_除愚昧,才能包lu_万象,才能让你成为一个b_学的人。朋友,热爱书籍吧!它yu_如汪洋中的一座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3. (1分) (2018七下无锡月考)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_妇女孩子都知道。指众所周知。_形容人锐气才华全部显露出来。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7八下个旧期中) 根据提示填空(1) 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 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 海内存知己,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5)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说的“_,_”两句,阐述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这一哲理。(6) 终南别业一诗中写诗人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的诗句是_,_。四、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8分)5. (1分) (2019九上奉化期中)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至若春和景明 _ 名之者谁 _余挐一小舟 _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6. (11分) (2019八下湘桥期末) 阅读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不知其旨也_ 虽有至道_ 教然后知困_(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故曰:教学相长也。(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有嘉肴选自礼记,礼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B . 文章首先以“佳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论述教与学的重要性及辩证关系,最后总结出“学学半”这个中心。C . “教学相长”与“学学半”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D . 虽有嘉肴论述的观点与陶行知说的“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的意思相似。7. (16分) (2019七上龙岗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陈太丘与友期行_元方入门不顾_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_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_(2) 翻译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3) 比较【甲】【乙】两文,结合文章内容,归纳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8. (5分) (2019八下江北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1956年2月29日夜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傅雷家书节选)(1) 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的,“书”指的是_。 (2) 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9. (17分) 阅读,回答文后问题。男孩溜回树下尿尿。老人: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有一回,放学,直往树下奔。我以为出了啥事呢,他一到枣树底下就尿开了。撒完尿才说:“爹,我放学了。”男孩:(拍拍口袋)爷爷,我带回家吃。老人:枣儿到了口袋里,就想回家了。男孩:(低声地)我在等我爹。老人:爹嘛,天天回来的,急什么。男孩:不,我爹他老人:他怎么?男孩:我爹兴许今天能回来。老人:那你急啥?来(拉着不大情愿的男孩到匾子前,拿起一颗枣儿给他)男孩:(接住,看枣)爷爷,这熟枣儿和你一样。老人:和我一样?男孩:和你脸一样,皱巴巴的。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男孩:(拿起熟枣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男孩:我要。(抓一把枣儿)我带回家去,给爹留着。(转身欲走)老人:又是爹呀爹的,快坐下吃。吃枣急不得。老人拉男孩坐,男孩不肯。老人:(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摇头)咱们学狗爬?(见男孩摇头)咱们过家家?(见男孩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男孩:(怀疑)爷爷有故事吗?老人:爷爷的故事三天三夜讲不完。男孩:哇,我最喜欢听故事了。爷爷快讲。男孩温顺地搀老人坐下。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男孩认真地点点头。老人:(清清嗓子)听着。(笑)我小时候也是个馋鬼,去村东头人家偷到一颗枣儿,舍不得吃,娘要我还人,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吞下肚了。没多久,我蹲坑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枣树。男孩:(指指枣树)爷爷,是这棵枣树吗?二人对视大笑。男孩吃一颗枣。老人:别小看这枣树,那一年,一个小日本站在树下端枪射我。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二人开怀大笑。男孩忘记吃枣,学着做惊吓状。男孩:快讲。老人:有一年闹灾荒,村里饿死不少人。我老伴儿把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让给我和枣儿吃,俺爷儿俩才活了下来。男孩忘记吃枣。老人闪着泪花,从匾子里捧起一把枣凝视。男孩: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老人: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老人:不知道。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老人仍在沉思。男孩: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清清嗓子)哎哟,我的故事给忘了。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将口袋里的枣放入匾子里)(1) 男孩一开始谈到自己的父亲时吞吞吐吐,把这些表达吞吞吐吐的词句找出来,并分析为什么吞吞吐吐,男孩的愿望是怎样的?(2) 老人为什么愿意把男孩留下来?(3) 剧中有这样两个地方是简单的重复吗?为什么这样写?老人:(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摇头)咱们学狗爬?(见男孩摇头)咱们过家家?(见男孩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男孩: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10.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包利民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而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注。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注】盈然:漫溢的样子。(1) 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段的内容。片段一: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片段二:_片段三:_(2)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划线词丰富的表达效果。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3) 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下面这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4)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 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 A .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B .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C .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D .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2017七下大同期末)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很多人都会认为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其实常常看到的景象却是:当你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请以“身边的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