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南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南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南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南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B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作者冰心,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超人。C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原书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D我的老师选自魏巍散文选,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弟子编写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B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余年的史事。C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是李贺,唐代诗人,史称“诗仙”,河南福昌人。D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我国桥梁学家茅以昇,他主持设计了钱塘江大桥。二、基础知识综合3 . 一位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敦煌壁画,他拟写了下面一段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敦煌文物众多,壁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佛教故事、民间生活、自然风光,无所不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姿态万千的“飞天”(甲)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乙)敦煌壁画是艺术瑰宝,是记录历史的百科全书,翻开它,便能尽览千年岁月的变迁。(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_)A.句号破折号B.句号省略号C.冒号破折号D.冒号省略号(2)在文段画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_)A.不仅还只要B.不仅还只有C.或者或者只要D.或者或者只有三、字词书写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题。秋缓缓退去了昔日的鲜嫩,抹上了一缕岁月的微黄,完成了由绚烂到平淡这样一个完美的历程。沉美,静m( )之中给人一种凄婉的幽远之感。在生命的轮回里,那叶tin( )静地生,壮美地绿,悄然地走。4 . 根据拼音写汉字静m( ) tin( )静5 . 给加点字注音绚( )烂6 . 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改为四、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完成题目。铁周海亮(1)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上老铁匠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2)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像心不在焉。(3)小铁匠没有搭话。(4)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5)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6)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7)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8)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9)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10)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11)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12)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13)不能拿走?小野愣住。(14)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15)刻字?(16)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17)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片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18)老铁匠笑笑,没问题。(19)别耍花样啊!(20)放心!(21)后天我来取刀!(22)请!(23)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重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24)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山上修筑工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25)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十多人逃了出去。(26)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27)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28)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29)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30)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31)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一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光泽。(32)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33)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34)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7 . 文章第(1)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8 . 下列对小说内容分析与概括,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文中小铁匠组织壮丁暴动的情节,是戏剧性的最好体现。B小说中两次提到老铁匠面无表情地打铁,表明老铁匠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想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C小说中的老铁匠与小铁匠两人互相映衬,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震撼心灵的内涵。D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刻画出父子俩不惜牺牲生命来维护国家尊严的高大形象。9 . (1)结合(11)(1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老铁匠两处“笑”的心理状态。(2)如何理解第(26)段中划线句的含义?10 . 本文第(30)小节中,“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杨绛在老王中写到,“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在门框里”。试比较两段文字中“镶”字的妙处。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 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11 . 下列句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人生都不负责任,那他就不会对别人负责,更不会对国家和社会负责。B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因此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就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责任,都只能完全有自己来承担,不能依靠别人。C在责任问题上盲目的人,就是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D我们活在世上,除了必须承担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甚至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外,还要承担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所以,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就能对国家和社会负责。12 . 下列句子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B文中第三段为了证明歌德所说的话:“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作者运用了正反说理的方法来进行论证。C文中第五段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会促使他的内心变得平静,使他的思想变得充实,不会因迷茫而浮躁,因空虚而无措。D作者在确立观点后,主要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层层深入,有理有据,说服力强,在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13 . 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连结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五、对比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欧阳修)(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镠。(2)据:统治,割据。(3)布:铺排。(4)贻(y):赠给。(5)讫(q):完毕。(6)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弥:紧密。(7)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8)胠箧:打开的箱子。胠箧,音q qi。胠:从旁边打开,打开。(9)伏:通假字,通“服”,佩服。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安敢轻吾射_(2)康肃笑而遣之_(3)患其塔动_(4)但逐层布板讫_15 . 翻译下列句子(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16 .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写出一个含“释”这个意义的成语)17 . 卖油翁与梵天寺木塔在刻画人物的方法上有哪些共同之处?六、句子默写18 .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2)_,甲光向日金嶙开。(雁门太守行李贺)(3)王绩在野望中运用对偶手法描写傍晚时分,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意的写景句是:“_,_。”这两句诗表示慨叹。(4)梁甫行中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捕巧,反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们的恐惧与凄楚的句子:“_,_。”(5)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_,_。”这两句诗表示慨叹。七、诗歌鉴赏19 . 下列对春夜洛城闻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B“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C“折柳”一词为全诗点睛之笔,“柳”谐音“留”,指诗人为缓解思乡之情,借折柳作为陪伴。D全诗紧扣“闻笛”这条线索,抒写了诗人闻笛的感受,表达了诗人无限的乡思之情。阅读下面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20 .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这正如杜甫的诗句“_,_。”21 .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写出了春天“_的特征。22 . “别打开别关起别忙着”因为我_。八、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这一代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以上两段文字出自小说_,这是主人公_的经典名言。九、综合性学习24 . 4月23日“世界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