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B专家建议,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切断恐怖分子的经济来源。C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D青年学生应该胸怀大志,好高骛远,为中华腾飞而努力。2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徐千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B中学生使用手机,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这并非危言耸听。C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忙得不亦乐乎。D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家质的重要标准。C我们如果把中国自己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当今世界上就很难有发言权。D谁都不能否认,汉字书写最终开华为一门艺术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二、字词书写4 . 音汉互写jin_赏 怪诞不经_ chng_戒三、现代文阅读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出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现在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作只是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作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作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作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5 . 概括整个所选语段中作者的观点。 6 . 为什么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7 . “就现在所知”能否删除?并说明理由。 8 . 如何理解“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阅读理解大脑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别人的语言行为便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脑外伤造成的。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宇义),而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治好了,根据以后的试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为“唤醒”的作用下,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9 . 从本文主要内容来看,最恰当的标题是( )A汉语学习十分重要B外国人也应学汉语C汉语可以治病D汉语与英语的区别10 . (小题2)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时间顺序举例子分类别B逻辑顺序举例子作比较C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D空间顺序举例子作比较11 . (小题3)为了使上下文连贯,填人第三段空格中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B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C不管他是谁,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D只要左半球的这个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谁。12 . (小题4)第四段中两个加线的“这”字所指代的内容是否相同?正确的选项是( )A相同B不同C基本相同D基本不同13 . (小题5)结合前三段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给“失语症”下定义。(不得超过24个字)14 . 下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脑外伤者未必患失语症或失读症。B第五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说明了学习汉语是促使儿童的大脑左、右半球得到充分、均衡锻炼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C第六段末句“试验初步成功了”,说明这位心理学家这项实验仅仅是开始,今后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D第七段中“唤醒”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失读症患者能慢慢恢复英语阅读能力。15 . (小题7)第五段不宜删去,原因是: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给仇人一块面包寒心血二战时期,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战争胜利的当天,上万名疲惫不堪、无精打采的德国战俘排成长长的纵队,在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的押解下走进莫斯科城。得知法西斯战俘进城的消息后,人们几乎倾城而出,纷纷涌上街头。在宽阔的莫斯科大街两旁,围观群众人山人海,挤得风雨不透。在围观的人群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苏军在战胜入侵的德国法西斯的同时,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这些老人、妇女和儿童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亲人,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被入侵的德国法西斯杀害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原本温和、善良的人们激怒了,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将牙齿咬得咯咯响,一双双充满血丝与复仇火焰的眼睛齐刷刷地向俘虏走来的方向注视着。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大批的军队和警察出动组成一堵墙,排在愤怒的人群前面。战俘出现了,近了,更近了。围观的人群开始骚动,有人喊出打倒法西斯的口号,有人叫骂着让杀人的凶手偿命,接着人群潮水般地向前涌。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马上被汹涌的人潮冲得七零八落。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好不容易才将人潮挡住。此时,战俘已经来到人群前面,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身负重伤,有的失去手脚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面对激怒的人群,德国战俘呆滞、木讷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惊慌。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不住地后退。许多战俘本来就身负重伤、疲惫不堪,再遭如此惊吓后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者,被扔在地上,无力逃脱,拼命地哭号呼救。这时,一位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拼命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跟前,举拳要打。这是一个失去双腿的重伤者,他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了血迹,脸上的稚气表明他绝对不会超过二十岁。面对扑面打来的拳头,他无力躲闪,瞪着惊恐的眼睛,发出绝望的哭泣。蓦地,中年妇女停住了,木雕泥塑般站在那里。她怔怔地看着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烈刺痛,在这个年轻伤者稚气的脸上,她看到自己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那只高举的拳头无力地垂了下来。妇女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伤者的面前。年轻的伤者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用惊恐的眼睛盯着面包,不敢去接。直到妇女硬把面包塞到他的手中,他才如梦方醒,抓起面包连裹在外面的纸都顾不上撕,就狼吞虎咽大吃起来,看得出他一定几天没有吃饭,饿坏了。看到伤者饿成这个样子,妇女缓缓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伤者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悲痛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住了,整条大街一片死寂。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面包、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一起向受伤的战俘涌去16 . 你认为文章表现的主题是什么?17 . 文章为什么用那么大的篇幅描写苏联人民对战俘的激愤?18 . 中年妇女看到重伤者饿成那个样子,为什么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伤者头上的弹伤,失声痛哭起来?19 . 文章结尾说“良久,人们才醒悟过来”,人们醒悟了什么?四、句子默写20 . 古诗文名句填空。(1)家是安身之所。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下“_,_”,热切期盼天下贫寒士人都能拥有宽广温暖的居室。(2)家园让人魂牵梦绕。李白出蜀渡荆门时,以“_,_”表达对家乡的无限留恋;范仲淹驻守边疆时,以“_,_”表现将士们思乡而不得归的矛盾心理;温庭筠早行商山中,以“_,_”抒写自己的思乡之梦。(3)人一旦有了精神的家园,便会乐在其中,就如孔子赞扬颜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_,_。贤哉,回也!”(4)小文同学将去意大利罗马游学,他的住家房东是位教授,经常在家里举办读书沙龙。小文想写一幅书法作品带去送给他,以表达对教授家浓郁文化氛围的仰慕之情,请你帮小文从刘禹锡的陋室铭中选择两句: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酲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醒心亭记(节选)(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隔,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注释)醒心亭:亭名,在滁州西南丰乐二多山上,欧阳修所建。所以然:可以造成这种醒心的效果。韩子退之:指韩愈,字退之。且良:泛指有才能。夷狄:边远地区。21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1)饮少辄醉_(2)杂然而前陈者_(3)草树众而泉石嘉_(4)一山之隅_22 .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23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曲线的句子。(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24 . (乙)文中提到公与州之宾客“久而忘归”,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其中的原因。25 . (甲)文中有“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乙)文中有“公乐也”,请比较两篇文章中欧阳修之“乐”的异同。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武夷山中(南宋)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释)谢枋(bng)得:南宋末年著名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失败,被俘不屈。本诗写于元世祖指元二十一年,当时诗人已在武夷山辗转十年,妻儿被俘,元朝统治者正访求亡宋遗臣,收买汉族士大夫。26 . (补充随想)十年辗转,梦中也不曾还家,此时诗人于青峰野水之际“独立”,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他虽_却_的形象。27 . (感受情怀)以下诗句与“几生修得到梅花”所表达的情怀最不相近的一项是(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南宋李清照夏日绝句)C零落成尘碾做泥,只有香如故。(南宋陆游卜算子咏梅)D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七、名著阅读28 . (题文)名著阅读。(1) 为何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 (2)为何说呼兰河传中的冯歪嘴子最具有“战斗的韧性”?八、综合性学习29 . 语言综合运用。远远瞥见那片红树林。它们吸日月之精华,经风雨之洗礼,贫瘠的海滩湿地却是豪华的温床。它们枝干秀q,古木苍茎,嶙峋如蛟,一连连、一排排,结成摧不垮的团队。在恶劣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策划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教师面试题集
- 2025年企业安全行为准则测试题集
- 2025年矿产资源勘探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成都安全员C证考试模拟冲刺题
- 2025年健身教练执业技能等级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装潢设计师执业水平评定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企业合同安全考核题集
- 2025年环境保护主任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介绍人物
- GB/T 12755-1991建筑用压型钢板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国际结算(第五版)》第八章 供应链金融1907
- 对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提出的意见
- 新4-noteexpress、meta分析文章纳入和排除
- 聚酯合成反应原理相关知识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 家庭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兰州)
- 中药材储存仓库技术规范
- 真空断路器介绍ppt课件
- 车辆租赁合同下载_范本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