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市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的,山是呆板的。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凡予人以凋落的。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的在浪花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A可爱凄惨飘荡B活泼凄凉漂浮C活泼凄惨飘荡D可爱凄凉漂浮2 . 结合下面选文,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面对生命这棵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A加点的“着”、“的”都是助词,“只要”、“因为”都是连词。B“高远的目标”、“无限的拓展空间”、“特定高度”都是偏正短语。C“目标伟大”是并列短语,“离开舒适区”是动宾短语。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3 .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无数的城市历史告诉我们,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而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厮杀声依然回荡不已的古罗马角斗场,蛛网般交织的威尼斯水巷,清冽蔚蓝的多瑙河,清秋远村旷野平芜的圆明园废墟,横亘万里烽火连绵的长城城市是复杂的,可是往往也如此简单。城市的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就蜿蜒在城市的每一方土地、每一片草坪、每一道天际轮廓线A“复杂”“简单”“交织”“平芜”均为形容词。B“回荡不已”“清冽蔚蓝”“生命与性格”“历史与记忆”均为联合短语。C“城市的记忆不是历史教科书中枯燥的数字和资料,而是活生生存留于城市空间和时间中的生命的热度、岁月的痕迹、文化的积淀。”此句为转折关系。D本段文字的正确语序应为。二、基础知识综合4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s扫庭院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柳生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汲取了剑术的实战本领,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zo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 A (心中没有另外的杂念。形容心思集中,一点也不分心。)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节选自谈沉潜)(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字母即可)。s_扫 浮zo_精湛_(A.shn B.zhn)僻静_(A. p B.b)(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文中画线A处填上恰当的四字短语。A._(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三、现代文阅读(四)临窗看柳(1)今年春天,虽然春寒料峭,但柳枝仍早早返绿,一夜之间,新绿满枝,煞是可爱。但我因为竞选课代表失败了,心情很不好,坐在椅子上,呆呆地望着窗外。(2)风乍起,柳枝欢快地笑着、跳着,展示着自己,眼角、眉间洋溢着无限欢乐。我似乎听到一曲柳哨的歌。歌声中片片柳絮随风飞舞。(3)一会儿,风停了,柳枝恢复了它的平静,垂了下去,它不能载歌载舞了,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虽是这样,柳枝依然保留着那象征活力的绿色,希望能再把绿色写在天空。(4)就这样,柳枝周而复始起飘起、落下;年复一年地返青、枯黄,永恒不变如一条真理。我看了许久,也明白了许多;如果你有空,就看看窗外,看看柳树,用心去体会,你也会明白许多。5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煞_;(2)柳絮:_。6 . “料峭”的含义是_。文章开头写“春寒料峭”,其目的是为了:_。7 . 从全文看,柳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从下列词语选出两个(_)(_)活泼乐观严肃勤奋积极圆滑8 . 首段中描绘的“窗外”和最后一段的“窗外”含义完全一样吗?请简述理由。9 . 从写作意图看,“心中一定有着淡淡的忧伤”一句写出了_。由此可见,本文明写的是_,实际要写的是_,这是一种_的写法。10 . 结尾说“我”“明白了许多”。据你看,他明白了什么?阅读生命之轻,生命之重,完成小题生命之轻,生命之重孔子的狗死了,特意嘱咐弟子:“路马死则葬之以帷,狗则葬之以盖今吾贫无盖,于其封也,与之席,无使其首陷于土也。”大意是:马去世,要用布裹尸,狗下葬,要以车盖罩护,如今我一贫如洗,但也要准备一面竹席,以免它的脸被土弄脏。何以如此庄重地待一条狗?关乎“仁”,关乎“礼”,关乎悲悯与感恩,关乎生存伙伴间的义务。孟子也留下了“君子远庖厨”的古训,是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倡导人们远离血腥、挣扎的场景,远离视觉污染、暴力演示,从恻隐之心的角度让我们加强向善的修养。尊重一切生命,不因人类的强大而肆意伤害、虐杀其他生命。在西方,即使是影视拍摄,“动物演员”的安全也要有保障,劳动强度还不能过高;若有被伤害镜头,须注明这是仿真或特技。早在 1980年,美国影视界即授权一个叫“美国人道协会”的民间组织,专门监督此事。美剧末尾常见“本片制作中无动物受伤害”字样,正是美国人道协会所下之评语。在德国,严格规定,大到猪牛,小至鱼兔,皆取电击方式,且彼此隔离,不让动物目睹同伴遭遇。所以市场罕见活鱼,即便有,也不直接售出,须由店家处理后方可买卖,既防止虐杀,又避免血腥场景给人造成不适。先贤哲人无数次告诫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功利关系,自然在人类的眼中不应仅仅是资源,不应成为被人类索之毁之的对象;它完全可以成为人们的情感对象、精神依恋和文化象征。然而,从产业革命到科技主导的今天,包括动物在内的一切自然却匍匐在人类脚下:人们看一棵树,首先想到的不是它的美和生命价值,而是它能做什么建筑或家具材料;养一只老虎,首先想到的不是保护这一濒危的生命种族,而是如何剥夺其天性,追求利润工业文明和现代科技文明突飞猛进,我们的文化逐渐演变成一种与自然割裂、向环境掠夺的文化。万物生来平等,单就动物来说,人类也没有权力虐待它们。既然我们圈养了老虎,就当尽全力尊重和保护它们。我们看到,老虎被鞭打、被骑着拍照,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老虎真的不叫老虎了,成了娱乐的道具、赚钱的工具。老虎没有了“兽道”,我们没有了“人道”,这是对生命的漠视和亵渎。我们希望看到的情景是:动物能自由生活在属于它们的高山原野、河湖海洋,即使在动物园里,人们也不打扰它们的生活。人类已经掠夺太多,抢占了其他生物的配置,消耗了大自然太多库存。在别的生物眼里,人的角色肯定是“敌人”,可憎的是,人类不仅是敌人,还是“恶人”。那些破坏大自然的活动终将导致不良后果,属于恶性糟蹋,已经严重损害了大自然的根基。所以,对那些数量过于庞大、不合天意的财产,我们应重新核对,部分割让,以削减精神的脂肪和欲望的臃肿。某种程度上说,人类已经成为其他生物眼中向大自然索取有限资源的“敌人”,决不能再继续成为“恶人”。敌人,是生物角色;恶人,是道德角色。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讲过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自然需求是“天理”,欲壑难填是“人欲”。如果说“天理”有一点基本的、自然的、哲学味道的话,“人欲”则是繁复的、人为的、世俗的。欲望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但过度的欲望又是人类毁灭的武力。曙光乍现,一只麻雀展翅外出觅食;暴雨来临,一队蚂蚁抢运食物行李;温卵孵化,一只雏鹰破壳呼吸空气每个生命都有分分秒秒的进程,都有和人生一样的故事,都有自我存在的意义。若我们无视其进程,漠视其尊严,蔑视其生命意义,任意掠夺、染指、篡改,那人类的意义又由谁来承认呢?若万物意义皆失,只剩人类自己,那么这意义无论怎么描绘,都像一桩阴谋和丑闻。我们不要忘记生命的真实身份,不要委屈了任何生命,哪怕那些生命有时看来有多轻;我们要遵从自然法则,尊重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生命之重!(有删改)11 . 下列对文章标题与内容关系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标题与内容匹配。文章中多次提到了人和各种生命的“轻”和“重”。B标题与内容匹配。文章围绕生命的“轻”和“重”作了辩证论述。C标题与内容不匹配。文章结尾只谈了生命,没有谈到“轻”和“重”。D标题与内容不匹配。文章中并非针对生命的“轻”和“重”进行论述。12 . 文章在表达上叙议结合:有的段落先叙后议,有的段落先议后叙,还有的夹叙夹议。请从三段中任选某一段作简要分析。13 . 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敌人,是生物角色;恶人,是道德角色”的理解。四、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我寄愁心与明月,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李商隐)沉舟侧畔千帆过,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芳草凄凄鹦鹉洲。(黄鹤楼)塞下秋来风景异,_。(渔家傲)_,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庭下如积水空明,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_。(三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_,再而衰,三而竭。_,故克之。(曹刿论战)五、对比阅读比较阅读苏轼的两篇作品,完成下面题目。(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5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l) 左牵黄,右攀苍( ) (2)念无与为乐者( )16 . 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骑 /卷平冈B酒酣胸胆尚 / 开张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17 . 请写出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苏轼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18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甲境界开阔,表达爱国热情;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B甲、乙两篇都写到了“月”,甲篇“会挽雕弓如满月”,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乙篇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天狼”指天狼星;乙中的“闲人”指悠闲之人。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游记,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六、诗歌鉴赏诗词理解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0 . 有人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21 . 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都是当年名流骚客聚集的场所,提到这些地点就勾起了人们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B“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C诗歌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一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喜情喷发,清新明快。D诗中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抒发感慨。七、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_。(2)关于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B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C因为它记录了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对共产党和红军情况报道很全面,但不十分真实客观。D红星照耀中国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文中提到了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八、综合性学习23 . 综合性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1)如果你来策划组织本次活动,请设计两种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形式。(2)为宣传阅读的益处和意义,更好地促进大家阅读,请你创作一条宣传标语。九、作文24 . 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1)请以“听听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