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适应训练语文试题(网考) (2)_第1页
中考适应训练语文试题(网考) (2)_第2页
中考适应训练语文试题(网考) (2)_第3页
中考适应训练语文试题(网考) (2)_第4页
中考适应训练语文试题(网考)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适应训练语文试题(网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狮航JH610失事后,许多中国的游客纷纷取消去印度尼西亚旅游的预约。B经过三年的使用,隧道内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和横沟盖板松动。C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D各地文物部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开展了近500项左右的文物体验传承活动,推动文化遗产走近百姓、走近生活。二、基础知识综合读下边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是鸟儿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园,不然,为什么会一年又一年地吸引着数万乃至数十百千万不同种类的水鸟呢?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美丽的凤头潜鸭、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都年复一年地从我国江南,从东南亚,从尼泊尔,从印度,飞到这里,在这里飞旋荡漾,悠然自鸣;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就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还有那满湖欢快地畅游着的鱼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储量吧。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而到了冬天呢,只要,然后,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青海“冰鱼”呀。那情景,那气氛,该会换来多么欢畅的笑声。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2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A文中带点的“储”和“脍”字应该分别读着“ch”“kui”。A第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世外桃园”中的“园”改为“源”。B第句是一个病句,应将“只有就”改为“只有才”。C第句的意思是:人们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3 . 将下边的句子或短语分别填写在第句中的四条下划线上,正确顺序是( )那成群结队的鱼儿便会飞快地涌来 在洞口点燃篝火 在冰面上凿开一个个洞 一条条自动地从洞口跃出ABCD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向贤彪的涵养绿色的心态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的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着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朱自清这段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不时勾起人们对绿色的想象。绿色,象征生命,充满希望。向往和追求绿色,是生命的本能。据说,有人从青藏高原下来,第一个动作就是跪拜和拥抱大树。栽树与读书并列,也是古人钟爱的事情。种树,是为了绿化山川,沐浴花香;读书,是为了绿化心灵,浸润书香。提起“张飞柏”“左公柳”“焦桐”等,后人无不称道先贤的善举功德。福建仙游有个百松村,村西南山谷有一条长达4公里的古驿道,两侧夹峙着400多棵数百年树龄的古松,史载为蔡襄省亲所植,由此家乡人世代传颂。史上那些倡导种树之人,不仅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荫,也将自己种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没有任何石头可以打碎的镜子,没有任何风雨和尘埃可以模糊它常新的镜面。”梭罗如此形容他眼中的瓦尔登湖。19世纪40年代,这位“风雪和风雨的观察员”自带一把斧子,只身走进荒无人烟的瓦尔登湖,仅花费29.1美元材料费,便建起了一个栖身的小木屋,开始了长达两年零两个月的隐居生活。“不忮不求,何用不臧”?生活太奢侈了,既累了自己,也“累”了自然生态。“大部分的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妨碍。”梭罗的话提醒我们,绿色才是生命的原色,简朴才是生活的本真。今天,人们对绿的渴望和追求,比以往更加强烈。从绿色餐饮到绿色出行,从绿色指标到绿色发展,从绿色交往到绿色社会生态,表明了人们对美好自然生态和绿色生活的向往,更体现出人们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在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诸多要素中,这样的绿色,无疑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因此,对于人类而言,自然界的绿,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生态的绿,不是可有可无的环境,而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跟修复自然生态一样,营造山清水秀的社会生态,绝非朝夕之功,尤需人人参与、共同努力。一边抱怨环境脏乱差,一边随手乱扔垃圾;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总是不幸的如果抱有如此心态,生态环境永远好不起来。社会生态,人人居于其中,每个人都成为他人的环境。惟有从检视自身、从“我”做起,推己及人、坚守正道,方能让良好社会生态回归身边。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细节令人难忘:每位运动员入场时,都会取一粒种子种在装有土壤的小盒子里。绿色代表着环境,也寓意着发展与和平、未来和希望。涵养绿色心态,常存善念之心,必结善行之果。走近绿色、拥抱绿色、融入绿色,让我们将纯净的“种子”播撒在心间吧。(选自2017年05月08日人民日报)4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5 . 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两句中“绿”的含义。(1)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_(2)今天,人们对绿的渴望和追求,比以往更加强烈。_6 . 第段划线句有何表达效果?某班举行“广告与生活”的语文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欣赏广告,并不只是单纯欣赏它所宣传的产品,获取商业信息,而是欣赏广告中寄托的人文精神。广告中的一个心有灵(x)的微笑,一个服侍长者的动作,一轮与高山并存的红日,无不传递着积极的信息,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发掘真善美。7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心有灵(x)(_)服侍(_)8 . 请从上文中找出和示例类型一致的两个短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示例:人文精神_9 . 下边是某组同学搜集的三则房地产广告,其中哪一则最能打动你呢,说说理由。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碧桂园你是我生命中的世外桃源恒大绿洲普普通通的价,美轮美奂的家比华利10 .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请你结合这句话的意思,写一则“孝亲敬老”的公益广告。阅读紫藤萝瀑布,完成后面小题。紫藤萝瀑布宗璞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982年5月6日11 . 请对第段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12 . 文章第段中对十多年前紫藤萝的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13 . 第段中“别的一切”具体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14 . 文章开头第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段“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四、句子默写15 . 默写。_,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_。杜甫的望岳诗中既写出泰山的巍然高耸,又能表达诗人壮志和毅力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诗词赏析。清溪行(唐)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二载(753年),诗人离开繁华而混杂的长安后游池州(今安徽贵池)时所作。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16 . 本诗主要表现了清溪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17 . 尾联的景物描写有何用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对曰:“知臣莫若主。”帝曰:“曹参何如?”曰:“帝得之矣。”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赵括自少时学兵法,其父奢不能难,然不谓善,谓其母曰:“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后廉颇与秦相持,秦应候行千金为反间于赵,曰:“秦之所畏,独赵括耳。”赵王以括代颇将。蔺相如谏,王不听。括母上书言括不可使,王又不听。秦王闻括已为赵将,乃阴使白起代王龁,遂胜赵。曹参之宜为相,高祖以为可,惠帝以为可,萧何以为可,参自以为可,故汉用之而兴。赵括之不宜为将,其父以为不可,母以为不可,大臣以为不可,秦王知之,相应候知之,将白起知之,独赵王以为可,故用之而败。呜呼!将相安危所系,可不监哉!且秦以白起易王龁,而赵乃以括代廉颇,不待于战,而胜负之形见矣。(摘自洪迈容斋随笔)(注)薨(hng):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趣治行:趣:催促,行:行装。奢:即赵括的父亲赵奢。应候:人名,秦国国相。王龁(h):人名,秦国将领。监:监视,监管。18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然不谓善善:(2)故汉用之而兴故:(3)秦之所畏畏:(4)且秦以白起易王龁 易:19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B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C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D曹参相/齐闻何薨/告舍人趣治/行吾且入相20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对曰:“知臣莫若主。” (2)赵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1 . 汉高祖父子、赵王使用将相的方法和结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七、名著阅读22 . 名著阅读。“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1)上面的几句诗出自艾青的_一诗,“艾青”是诗人蒋海澄在发表长诗_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2)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和_。23 . 小说红岩签造了众多革命烈士的形象,记叙了他们的斗争故事。请你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_(人名)凛然说道:“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2)由于新华日报的被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