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同步测试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同步测试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同步测试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同步测试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同步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 2.3日本的大化改新 同步测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2 . 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 )A削弱了天皇的地位B促进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C强化了贵族世袭制D推翻了幕府的统治3 . 下列改革,就性质、结果、影响而言最为相似的是大化改新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成变法ABCD4 . 古代印度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属于统治阶级的有( )婆罗门 刹帝利 首陀罗 吠舍ABCD5 . 7 世纪日本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史称A商鞅变法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光荣革命6 .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的封建国家B民主共和制的封建国家C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D政教合一的封建国家7 . 进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是( )A孝德天皇B明治天皇C明仁天皇D裕仁天皇8 . 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7世纪中期实行的改革B改革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C力主改革的人物是伯里克利D改变了社会性质9 .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吸收他国长处的国家。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大化改新B伯利克里改革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10 .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是( )A古代埃及国王的宫殿B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C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D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二、选择题11 . 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A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B大化改新C创立佛教D种姓制度12 .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侍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军事集团。这一集团形成的纽带是A封赐土地B血缘关系C主仆关系D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三、非选择题13 . 某同学在学习中世纪的欧亚国家时制作了三张知识卡,请你根据知识卡上的内容和所学知识,一起回答下列问题。(1)三张知识卡中有五处错误,请将错误找出并改正。错误:_;改为:_。错误:_;改为:_。错误:_;改为:_。错误:_;改为:_。错误:_;改为:_。(2)请分别说出三个国家不同的发展特色。(3)试归纳在历史发展中哪一共同因素影响着上述区域文明的发展。1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化改新以前,苏我氏等大豪族控制了大和国的政权,而天皇家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贵族疯狂地兼并土地,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除去掌握朝政的权臣苏我氏父子中大兄皇子等拥立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646年元旦,新政权以唐代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发布改新之诏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摘编自“百度百科”(大化改新词条)材料二: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改革。过去,由于(法兰克)墨洛温王朝诸王实行将土地无条件赏赐的作法,耗尽了王室的全部地产,从经济上削弱了中央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化过程的发展,战争的连绵不断,自由马尔克成员(即平等的自由人)纷纷破产,国家的兵源成为严重问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土地占有制度,采邑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在土地占有关系方面实行的一种变革采邑制的广泛实行,对法兰克王国正在发展的封建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百度百科”(采邑制词条)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归纳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并指出其对日本社会生产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推行采邑制改革的“他”是指谁?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兰克王国采邑制改革的必要性?综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1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1)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舰队在哪些方面与日本舰队存在差距?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3)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